超越死亡的智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哈姆雷特不仅是一个行动者也是一个思想家,在抗争中他直面死亡的思考,使本来丰富的形象更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将悲剧之美化为个性之美,使本已毁灭了的人物能“以生的形态继续存在”。仿佛是树立在人类面前的一面镜子,了解哈姆雷特有助于人类在精神领域里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人并非万能,人类靠自身无法走出生存困境,但是人应该从生的不屈中获得死的不朽,超越生命的有限获得精神的永存。
  【关键词】哈姆雷特 死亡 抗争 超越
  死可以说是人生面临的永恒难题,人们惧言死以至遮蔽了许多关于死亡的智慧。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关于“生”的话题多如牛毛,相比之下关于“死”的话题却是凤毛麟角。的确,直面死亡需要勇气,承担死亡更需要智慧。活活的生命面对这一逃避不了的事实,不得不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让生命具有意义?人怎样超越有限的人生,使生命获得不朽的价值?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文学作品,都曾涌现出许多向死而生的超越者,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哈姆雷特不仅是一个行动者也是一个思想家,在抗争中他直面死亡的思考,使本来丰富的形象更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将悲剧之美化为个性之美,使本已毁灭了的人物能“以生的形态继续存在”。仿佛是树立在人类面前的一面镜子,解读哈姆雷特复仇背后直面死亡的心态,有助于人类在精神领域里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人并非万能,人类靠自身无法走出生存困境,但是人应该从生的不屈中获得死的不朽,超越生命的有限获得精神的永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王子的生死观加以解读,以期让世人更深刻的理解王子形象,并对自身的生活有所关照。
  
  一、身陷痛苦中的生死抉择
  
  人类在出生的时候即被宣判了死亡,死亡是人类的命定和归宿,没有人能够逃脱,意料之中,人终有一死,意料之外,死亡的结果却是未知的,有很多可能因素会使人不被强制性地终结生命,因而普通人一生中或许很少主动思考死亡。哈姆雷特对死亡的思考正是源于他的不幸。封建社会上层分化出来的哈姆雷特,不仅出身贵族,而且是贵族当中的至尊一丹麦王子,这种社会地位使他一向超脱政治上的迫害和经济生活贫困的煎熬。以往他看到的是笑脸相迎,听到的是软语轻声。在人生的大海上,他的航程都是波平浪静。一帆风顺。对于现实生活,他看到的只是光明美好的一面,对阴暗丑恶的一面却一无所知。生活对于他充满欢乐、幸福与满足。然而父王的暴卒让他直接面对了死亡这一人生难堪的问题,也瞬间改变了他理想的一切。
  人类不再美好而是丑恶,爱情不再纯洁而是被玷污,社会不再光明而是黑暗。理想遭到现实的摧残。灵魂经受现实的折磨,面对着这个与人文主义理想格格不入的时代,哈姆雷特困惑了: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类,为什么常常陷入低贱的本能情欲中不能自拔,为什么内心深处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动机,为什么正义不能战胜邪恶……现实摧毁了他对自然、人类的美好信念,摧毁了他对爱情的向往。人类根本没有高贵可言,人世间根本没有什么正义与真诚,没有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与和谐的社会关系。曾有的人类最完美的定义,被现实的风暴击得粉碎,人文主义观中的世俗欲念让母亲失去了高贵的理性,促使叔父弑兄乱伦。哈姆雷特无法辩明这一切,他不懂为什么刚刚从禁欲主义的苦海中脱身的人们为何一头扎进了“纵欲的裘被”和“罪恶的血海”?为什么人们不能把灵与肉结合在一起谈爱情?为什么为了欲望就抛弃了道德,理性和尊严?人文主义信念的有限性,理性拯救的有限性让哈姆雷特的内心充满惶惑与痛苦。信仰危机使他对自己作为一个人也感到厌恶,既然选择生命成了一种虚无。他想到了自杀,想以死求得解脱。
  生存的荒谬是哈姆雷特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在价值虚无的撕裂中,他发出“生存还是毁灭”的人生疑问。“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除这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安于现状,接受克劳狄斯的安抚,自己仍可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相安无事。但高贵的品行使得哈姆雷特蔑视这种不光彩的人生,从而也拒绝了叔父的威逼利诱。
  随着对社会的观察越深,目睹的罪恶越多。哈姆雷特的痛苦也越大。现实给予哈姆雷特太多的打击,不仅所处的社会危机四伏、动荡不安,而且连遭亲情、爱情、友情的三重打击,母亲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改嫁给杀害父王的叔父,被欺骗引诱却丝毫不加怀疑。还认为自己很有理性。爱人奥菲利娅温柔纯洁,但盲目听信父亲和兄长老于世故的“忠告”,轻易地怀疑和否定彼此纯真的爱情,充当刺探爱人的工具。知己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只是看重哈姆雷特的王位继承人身份,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就背信弃义,成为奸王的密探和帮凶。人世间在哈姆雷特眼里,刚开始还只是一个“长满恶毒的莠草”的“荒芜不治的花园”,到后来已成了“一所牢狱”。然而所有触目惊心的罪行不仅没有遭到正义的惩处,反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拥戴,透过嘻笑的面孔,哈姆雷特看到的是荒淫腐朽的时代本质。对现实清醒的认识使得他意识到自身承担的重负。
  如果说父王鬼魂指派的复仇义务使哈姆雷特不得已留在了人世,那么重振乾坤的责任感可以说使他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命意识,正是在此意义上,对死亡他要选择入世的超越——重新标定人生方向,重建自己的世界观,面对现实不再消极而是选择行动。这正是哈姆雷特对人生价值思索后获得的一种抗拒死亡的意识,这种抗拒不是本能的、下意识的,而是高度自觉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哈姆雷特的行为与其说是悲剧的,倒不如说是悲壮的。这种不坐以待毙的积极人生态度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是一种极大的震撼。
  
  二、复仇血恨中的理性抗争
  
  拒绝俯就屈从,选择超越苦难、直面人生,生存的困境会使哈姆雷特更痛苦。在种种难以应对的人际关系中,这种积极、主动、大胆的反抗选择使哈姆雷特置身于世界之中,又不能成为世界的一份子,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况下,他只有扮演疯子的角色。这种亦真亦假的疯,一方面是复仇者自御的理性需要而装疯,另一方面却是内心冲突不能自拔产生精神危机的真疯。
  由于将个人复仇与重建社会秩序叠加在一起,在与社会邪恶和人性弱点的斗争中,哈姆雷特想通过复仇重塑一个明君形象,也给世人树立一个理想的“人”的楷模。责任使哈姆雷特接受了生活指派给他的复仇角色。并以此作为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立足点来寄托人生。“戏中戏”是他行动的开始,在演戏与现实的对照中,哈姆雷特进行了客观罪行的证实,也进行了反躬自省,同时对复仇行为是否仁慈、是否正义进行了深层思考,把简单的因果报应变作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忧虑。哈姆雷特执着地追求复仇的正当性和合理 性,希望自己在行动上做得“丝毫不让人家指摘”,以完成对自我人格的塑造。布莱希特说过:“中世纪时期可以把哈姆雷特的著名犹疑不决看作是他的弱点,把最后现实的行动看作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而我们却认为这种犹疑是一种理性,而他最后的凶暴行为看作是一种倒退。”
  在国王祈祷时。哈姆雷特有能够一剑结果国王性命的机会,但在关键时刻,他选择了放弃,延缓了复仇行动,因为他要“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他说这一服续命的药剂不过延长了国王临时的痛苦,表面的理由是不愿让克劳狄斯在洗涤灵魂时杀死他。以恩报怨。让仇人上天堂去,骨子里却潜藏着这种宗教理性背后的逆反心理——不能亵渎神灵、陷自己于不义的顾虑。他认为以这种方式杀了国王,是对一个毫无能力的人所进行的卑鄙的暗杀活动,和克劳狄斯干的勾当没有两样,不是一个正义的人应该采取的行动。
  黑格尔说,哈姆雷特“所怀疑的不是他应该做什么,而是他要如何去做好它。”理性使哈姆雷特仇恨罪恶、产生复仇的念头,也正是理性又使他厌恶血污,要对复仇作思考。徘徊于惩罚与不惩罚、杀戮与反杀戮之间,理性使人觉醒,而高度理性的哈姆雷特也由此历尽了犹豫、踌躇的煎熬和无论怎么做都会有深重负罪感的折磨。
  生存的险恶没能让哈姆雷特完成自身所负的历史使命,为父报仇杀死敌人也只是在偶然中的结果,但是在担负忍受多方面矛盾里,他保持了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执著地追求复仇的正义和人性的完善,他没有让自己融化于众多矛盾之中,却在执着显示自己实体的过程中呼应了时代精神。
  
  三、遭遇死亡时的坦然面对
  
  为了寻求行动的正义,面对复仇的拖延,哈姆雷特一次次在心中严厉地谴责自己,强烈地批驳自己,这种内心冲突在墓地才得到和谐。当一度神秘与恐惧的死亡赤裸裸的摆在面前时。哈姆雷特终于大彻大悟人生的自然规律:无论是谁,无论生前怎样荣华富贵、尊严高尚,死后都无一例外地化作泥土,亚历山大的尸体可能是塞在酒桶口上的泥土,凯撒的尸体也许变了泥巴破坪,替人挡风遮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的参悟让哈姆雷特心中一直委决不下的东西终于得到答案,生的意义被死的平等所否定,生与死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为无计可避的死的结局所填平。
  突破生死观,哈姆雷特不再以物喜、以己悲。就能更坦然地面对死亡。顺其自然,生死同构。死亡是人类的命定和归宿,既然死亡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预测性和未知性,构成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无可奈何,死亡成了高悬生命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当克劳狄斯挑拨比剑时,哈姆雷特接受了挑战。对于生活,他选择的是面对而不是逃避,是“随时准备着”,为荣誉而决斗的他最终死在了精心布置的不荣誉的阴谋之中。面对如此强大的社会恶势力,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来拯救社会,这种反抗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厄运。哈姆雷特的悲剧不可避免,造就他的时代也正好是毁掉他的时代。力图超越却终被裹挟在尖锐的社会冲突之中,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悲剧。
  直面死亡的态度使哈姆雷特得以在死亡的废墟上构筑生命的意义。王子死了,但是他的抗争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榜样,他的长剑深深地刺入奸王的胸中,在流血牺牲中显示了正义的光辉。那个手执长剑,孤军奋战的个人英雄已深深嵌入人们的脑海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本身就是人超越死亡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拼搏和战斗与命运对抗,以获得永存的人生价值。哈姆雷特的人生历程及复仇心态正是如此,他具体有效的复仇行动因找不到生命存在本原意义的确证而失去了“炽热的光彩”。迫使其以深沉的思想和敏感的激情去探索人生。由恐惧死后的神秘到坦然面对死亡,哈姆雷特始终将对人的本质意义的思考与自我抗争联系在一起。他用自己的思索与抗争表明:尽管死亡使一切虚无,但人生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中。我们应该正视死亡,在勇敢地面对死亡中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并以加强的生命力迎战死亡,在肉体消逝的废墟上建构出生命的意义,进而得到永生,完成对死亡的超越。哈姆雷特这样做了,他得到了永生,如同创造他的剧作家一样,哈姆雷特“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一、交互性的本质——交流    交互是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一直能接触到交互的概念。如“互动式教学”、“互动式营销”“互动节目”、“互动电影”“……这就是我们所接触的广义的交互概念。我们生活就处在交互中。其实交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交流。从有人类社会开始我们就在进行着交流,飞鸽传书、一个电话、一次游戏、一趟旅行……我们都在进行着交互。交互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任何传播中都有交互存在。网络影视中的交互性
期刊
[摘要]电影合理,有效地使用方言,能给人带来普通话语境之外的“陌生”感,还能拓展电影的表现空间,为电影带来全新的艺术风格,挑战观众的感觉域值。  [关键词] 电影 方言 陌生化 原生态    随着电影对票房利润的无休止追逐,方言渐渐淡出了电影这个艺术领域,就算是偶尔到场,也只是客串一下“搞笑”的丑角。因为,在普通话语境中,普通话的言说者认为自己是有教养的文明人,而那些操着土音的乡下人就是野
期刊
【摘要】伊迪斯·沃顿的《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里的主人公莉莉追求理想的爱情和婚姻,也受追求享乐、金钱至上的男权社会影响,在爱情与金钱的矛盾交织中备受煎熬,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她从上流社会坠入社会低层,最终孑然一生,孤独死去。伊迪斯·沃顿对社会上日渐泛滥的功利主义、世态炎凉现象和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关键词】伊迪斯·沃顿《欢乐之家》 莉莉 矛盾性格
期刊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精华所在,其具有载负新闻、传递信息的功能和特性,是读者了解新闻内容的索引对象和信息窗口。陆机《文赋》曾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我们知道,新闻标题的制作须要依照新闻本身的要素,对新闻中最有价值、最为重要的那一部分内容给以高度的浓缩、提炼并概括出来。不仅如此,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还应当充分吸引读者眼球,激发读者兴趣,促使其产生阅读新闻内容的心理欲求。正是新闻标题的这些作用和
期刊
澳大利亚电影《钢琴课》描写了一个远远不止是浪漫爱情的爱情故事。在影片的末尾有一个充满了隐喻意义的片段:艾达与贝恩斯历尽艰难,终于一起远走高飞。在远走高飞的过程中,面临生死的抉择时,艾达主动放弃了钢琴;在推下钢琴的同时,她也不慎失足跌入大海,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之后终于摆脱了死神。  这绝不是一次偶然的事故。  在艾达,它是一次生命中必须经历的洗礼。  女主人公艾达是一位丧失语言能力,却有着极高音乐修
期刊
在每年数以千计的作品中,那屈指可数的少量以农民为主角的作品,也还是采取一种居高临下式的态度去评判去启蒙;或是认为农民是麻木的,愚顽的,花岗岩脑袋的;或是被认为是嗜血的、暴力的,内心充斥着分裂和挣扎,将视线停在他们那儿是为了挖掘出人性中的恶,即暴力、冷血和狰狞;或是以审美的眼光,在每日钢筋水泥、电脑屏幕的实际生活中,为自己虚构出一幅田园风光,古朴世风。没有真正以农民为诉说对象的文学,有的是知识分子内
期刊
以西部农夫与牛仔间的同性恋为题材的电影《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不仅获得社会公众的票房肯定,也获得了代表主流电影价值观的“奥斯卡”的嘉奖。为什么这部田园牧歌式的文艺片在快节奏的高科技时代能获得社会公众的青睐?为什么这部看似另类的同性恋题材影片能获得奥斯卡专家的首肯?个中原因在奥斯卡颁奖典礼过去了近半年以后,仍然值得分析与探究,以使电影在赢得人们的同情之泪以后,更赢得它应有
期刊
电视剧《亮剑》是近年引起较大反响的军旅影视作品。它的存在与稍早出现的《历史的天空》形成一条渐渐明晰的曲线,深刻地反映当下对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地独特把握,再次掀起一个军旅作品高潮。作为一部受到各方关注地影视作品,《亮剑》独特的文化意义恰恰解读了当下军旅作品地新走向,并阐释了当下文化背景下对战争与人性的理解。  至于作品的长处,与其说是作品出色,还不如说是作品中所表现的这些人物本身。一是他们的人生极富传
期刊
[摘要]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向我们呈现的是90年代的西北小镇上,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年轻人的卑微而尴尬的生存状态。导演本人带着一种关注生存、直面当下的悲悯情怀,用静观默察的长镜头语言和反传统的片断化叙事方式,对边缘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原生态的呈现。正是这种纪实风格,增强了影片的生活质感,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震撼力。  [关键词] 贾樟柯小人物长镜头片断化    在中国电影史上,以安德烈·巴赞为代表
期刊
一、分形艺术图形    分形艺术是指应用分形理论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反映分形理论的艺术作品类型非常广泛,包括由数学公式直接生成的分形图形、反映分形理论的图形(计算机、手绘,甚至数字的排列)艺术作品、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音乐、舞蹈、影视作品和雕塑等。  一种理论能否被社会接受,关键在于它对社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分形论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深一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分形图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