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开始后江青位高权重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文革”前,江青除了名义上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所谓“五大秘书”之一)外,没有其他什么实际职务。“文革”开始后就不同了。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设立“隶属于政治局常委领导下”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江青被任命为副组长,排第一位,在候补中央委员、中南局书记王任重之前。同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又发出通知,宣布:“陈伯达同志因病经中央批准休息。在陈伯达同志病假期间或今后离京外出工作期间,他所担任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职务,由第一副组长江青同志代理。”同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江青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工作顾问。翌年即1967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改组全军文化革命小组,组长:徐向前;顾问:江青。到这时,江青在党内、军内都有了实际职务,并且不是一般职务,而是很高的职务。当时,陈伯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第五位,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江青担任第一副组长,并且在他缺位时她可以代理——在实际上中央文革小组掌大权的是江青,“专政”的是江青;在全军文革小组,江青和元帅徐向前齐名——可以看到,江青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不可谓不重。
  但在政府内,江青还没担任什么职务。据曾志说,陶铸(当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排第四位)曾和周总理商量,说:江青在黨政机关没有正式职务,不如建议让她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以便于有个名义联系工作。谁知江青听了此议气得要命,说“你们碰到鬼了!我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在当时,江青对文化部副部长的职务不屑一顾,那是很自然的,甚至会认为,这是陶铸对她的贬损,因而(当然,不止这一点……)种下对陶铸的不满和仇恨。
  据江青所住钓鱼台11号楼门口值班的警卫战士李仁庆讲,有一天聂荣臻元帅到江青这里来,恰好江青出去了,具体是开会还是干什么,我不知道,我请他进楼等,楼内有小客厅和大客厅,他不进。楼门口有个藤椅,他就坐在藤椅上,一直坐了将近两个小时,直到江青回来。我当时年轻,没法理解,心想,您是元帅,江青怎么能和您相比呢?!
  江青当时的地位确实非常显赫了,除了她已担任的职务外,她还是毛泽东主席的夫人。有人说,江青的“第一夫人”身份比政治局委员还重要。这是一点不假的。
  (作者为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在章太炎众多学生与弟子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弟子,他对政治的兴趣与热衷仅次于乃师,他对学术的钻研与创新也不在一般弟子之下,他就是曹聚仁先生。二三十年前社会上有一股“曹热”,人们对他的经历与治学都抱着极大兴趣,直到如今他的影响犹在。 “文革”后的“改革开放”,首先来自思想的解放,一些人开始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如王元化、李慎之、李泽厚……比他们稍年长一点如曹聚仁、钱穆等等,他们无论如何是扮演了思想解放、
期刊
我父亲杨村彬(1911年7月—1989年11月)一辈子献身艺术,喜爱歌德的名句:“浮生若梦,艺术千秋!”他弘扬民族文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断探索中国话剧民族化,创作、编导了许多观众欢迎的好戏,教育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  1964年初,父亲刚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了3部参加华东话剧汇演的话剧《叶尔绍夫兄弟》《年青的一代》《一家人》,还为上海戏曲学校京剧毕业班导演了周总理指定的出国剧目《杨门女将
期刊
2020年是祖父项松茂140周年诞辰。祖父的英名,真正知道的人甚少。如果说起固本肥皂,可能上海滩上了年纪的人都有所耳闻。固本肥皂在上世纪初以质优价廉深得中国百姓的喜爱,是驰名全国的民族品牌。祖父和五洲大药房不仅是国货企业的一面旗帜,而且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祖父为营救“五洲”11位员工(义勇军战士)被日寇秘密杀害,成为商界的民族英雄。  祖父做人的准则:一个是“节”,  一个是“义”  
期刊
近些年,有个别人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利用出版某部传记的机会,在书中塞进了所谓“粟裕因三次擅权而在军委扩大会上受到批评”之说,企图否定中共中央军委为粟裕平反的结论。此书广为流传,造成了恶劣影响。针对所谓“三次擅权说”的不实之辞,笔者将根据朱楹将军(粟裕秘书)提供的几份档案,以客观事实作为佐证,分别予以澄清。  一、驳所谓“自行布置准备攻占马祖列岛”  解放金门、马祖,是中共中央军委的决策。1954年
期刊
一张老照片勾起的琐忆  近日整理文稿,不意翻出了一张颇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是1983年在北京参加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工作会议时我与王力先生和欧阳中石先生叙谈的留影,不禁勾起我的一些琐忆。  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语言学界泰斗级的学者。他是作为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名誉校长出席这次会议的。当时中石兄任教于首都师大,兼任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逻辑教研室主任。我当时是中国逻辑与语言
期刊
近日,笔者看到一篇《于中令拜访陈佩秋世纪会》的报道,即2019年8月14日,于右任先生公子于中令等人因《于右任草书千字文》的出版签售特意拜访已故的谢稚柳先生夫人陈佩秋。读罢这篇报道,勾起我回忆27年前聆听谢稚柳先生谈在台湾凭吊张大千故居的往事。  1992年5月14日,上海海外聯谊会联谊书画社与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在上海美术馆联合举办会期一周的“海峡两岸当代水墨画联展”。该画展汇集了两岸当代一流画
期刊
去年12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一百位各界人士以“改革先锋”的光荣称号获得表彰。其中,澳门仅有一位上榜者,即已故的马万祺先生。他被誉为“率先到内地投资的澳门著名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对澳门历史所知有限的人,对马万祺或许不太了解。他不仅在中年和晚年,对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奉献了心力,而且青年时期就热忱追随中国共产党,在当地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奔跑和欣喜。  马万祺先
期刊
1959年4月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容国团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这是我国各项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在国人的心目中,容国团是个英雄;在青年人眼中,他更是一个英雄偶像,按现在的话说,青年人都是他的粉丝。  在乒乓球队回国后没过多久,我就读的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邀请到国家乒乓球队来校表演和指导,我们学生对此很是兴高采烈。当天下午,大饭厅里的餐桌全被搬到两旁垒叠起来,大厅中央摆放了乒乓
期刊
苏州城里沧浪亭畔那座建成于1932年的希腊式建筑依然耸立,这座有着14根爱奥尼亚大廊柱的建筑当年被称为“天堂艺宫”,它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诸多美术学子的向往,如今已成“颜文樑纪念馆”,亦是颜门学子追忆先生的殿堂!这里是颜文樑先生的“欧洲印象”,在当年的苏州是另类而惊世骇俗的,它是一个象征,代表了中国第一代西画家的梦想与光荣!恩师颜文樑先生逝世已经31周年了,往事并不如烟,47年前的拜师情景至今历
期刊
1997年9月7日—9日,我们陈云纪念馆筹建办公室的同志,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征集陈云同志的有关史料。我们重点去了位于富拉尔基的北满钢厂(现改名为齐齐哈尔钢厂)。我们到这个钢厂采访,是因为陈云同志曾于1957年10月12日—18日和1975年8月4日—13日两次来齐齐哈尔市和北满钢厂进行视察和指导工作。  北满钢厂投产使用前夕第一次视察重视机械化程度  北满钢厂是我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