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伯特艺术歌曲《冬之旅》的艺术特色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结合而成的声乐曲,古典主义时期虽有诸多著名的作曲家创作过艺术歌曲,但舒伯特却将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做到了极致,因而其被世人称作“艺术歌曲之王”。本文以舒伯特联篇歌曲集《冬之旅》中的第二首《风信旗》为例,探索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艺术特色;《冬之旅》;《风信旗》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0 引言
  舒伯特生活的时代,因资产阶级革命,贫富差距明显,形成了繁荣萧条并存的现象,再加上工业革命使人口大规模迁移,百姓长期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此时期孕育出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带有强烈的认同感及社会归属感,注重情感的表达。舒伯特使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发展到了顶峰,得到了世人的广泛称赞。虽然舒伯特仅在世31年,却留下了数量惊人的音乐作品,其创作的艺术歌曲超过600首,每一首都仿佛在诉说他的人生经历。
  《冬之旅》是根据德国著名诗人缪勒的诗集创作的联篇歌曲集,共24首。此时的舒伯特正遭受病痛的折磨,传递出来的音乐感受虽是悲伤阴暗的,但又有绝境中寻找希望、挣扎前行之感。因为缪勒的诗集与舒伯特的经历高度契合,所以后者以此诗集为基礎进行音乐创作。
  第二首《风信旗》描述的是一个流浪汉看到屋顶风信旗后,想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从而产生了相思之情和对生活的怨怼。旋律部分是叙事式的,趋向于自然朗诵音调的音乐创作手法,因此该作品虽短小,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1 《风信旗》的曲式结构
  从曲式结构图可看出,这部作品为单二部曲式,主调为a小调,速度相当快。从结构图可以看出,引子部分明确在a小调上铺垫了情感基调。两个乐段紧紧围绕a小调的调性进行调性转换,使和声有了丰富性和层次感。尾声部分的材料来自引子部分,使作品在整体段落上形成了呼应。
  2 《风信旗》旋律的写作特色
  2.1 模进的使用
  舒伯特善于对不同诗歌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创作,每首歌曲的形式都和诗歌的含义、情感高度契合。歌曲的旋律永远散发着亲切、单纯、敏感的气息,又稍带些容易激动与忧郁感伤的色调[1]。此曲多次运用模进的方式推动情绪发展,体现出了流浪汉因为看到心爱女子屋顶的风信旗从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谱例1是《风信旗》A乐段中的一部分,此处调性是a小调。A乐段是一个四乐句的规整乐段,每个乐句都有4个小节,前两个乐句较为平稳,呈现出宣叙性,a乐句后还有一小节的间奏。谱例1的第2至4小节采用了级进拱形的方式逐步向上发展,这个乐句结束在属和弦上形成半终止。
  谱例2是《风信旗》B乐段后面的一部分,此处的调性是F和声大调转g小调,谱例中声乐声部第3小节的最后一个音?c2开始在前两小节的基础上升高了大二度进行,此处的歌词大意是“我为什么要痛苦?”且谱例上方标注要大声且响亮地演唱(laut),与前面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强弱变化,且用严格模进的方式进一步渲染情绪。
  2.2 调性的频繁转换
  整体看这部作品,全曲虽为单二部曲式,内容短小精悍,但却在频繁地进行调性转换。舒伯特善于用改变调性、和声等,体现诗歌的含义和情绪变化,使全曲更具流动性。
  谱例3是《风信旗》A乐段的一部分,此处进行了大量了调性转换。从第2小节是C和声大调进入,较为平稳,且通过两个小节简单的柱式和弦开始伴奏部分,第4小节处由于e小调特征音?d2和?f2出现在声乐部分和钢琴的左手部分,从而转到了近关系小调e和声小调的ⅳ7和弦上,两个小节后很自然地转到了e小调的近关系调G大调上进行,并多次出现减五度音程,使音乐变得跳动起来,这几小节当中没有使用原位和弦,因此钢琴和声乐部分的旋律更加丰富。在第10小节,钢琴左右手部分第一个柱式和弦出现了d小调的特征音?c和?b1(?b1是倚音)。谱例最后借助特征音?g转回到了a小调上,开始后面短暂的间奏部分。频繁借助特征音转调使前后调性的衔接性更强。
  3 《风信旗》和声的特色
  舒伯特有浪漫主义者的性情,他相信突如其来的灵感,喜欢色彩的衬托与和声的变换,[2]《风信旗》很好地体现了其特点。全曲当中有很多相同的材料出现,但用不同的和声进行,丰富的和声使音乐的表现更具有张力。
  3.1 主持续音
  以谱例3的内容为例,第2小节在钢琴部分出现特征音?g和?a,由此可见此处在C和声大调上进行,并且钢琴左手根音位置一直以主持续音“do”持续到第3小节的第一个柱式和弦,进一步明确了此处的调性。主持续音的出现使柱式和弦部分其他声部的旋律不再单调,而是一直在变化,音乐的流动性更强。
  3.2 降三音的副属导五六和弦
  谱例4是《风信旗》B乐段当中的一部分。第一小节在a小调上,但第2小节第一拍的声乐部分出现了?d2,说明此处转到了F和声大调上,并且第2小节第一拍的和弦既是F和声大调的终止四六和弦,也是前方a小调的ⅵ和弦,为共同和弦,进一步确定了调性。第3小节后三拍处的和弦为A大调降三音的副属导五六和弦,用这个和弦转到了远关系调A大调上,同时为后面同名大小调之间的转换作了铺垫。
  以谱例2为例,第5小节的前三拍在g小调上,后三拍运用A大调当中降三音的副属导五六和弦完成了从g小调到A大调的远关系转调,第6小节的和弦分别是A大调的Ⅰ6和弦和Ⅳ和弦,?c和?f1也进一步确定了此处的调性。
  4 钢琴部分的艺术特色
  4.1 大量使用音阶和琶音
  半音阶和琶音是说明调性很好的方式,运用到不同的歌曲当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力。琶音是指对一连串和弦当中的音进行排列组合,也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方式。从引子开始就凸显六八拍持续这种音型,到尾声部分使用引子的旋律和这种音型形成首尾呼应。谱例1的第2至4小节在采用级进拱形的方式向上发展的同时,运用混合音色,即用两种不同的音色诠释旋律,使声乐柔和的声部出现颗粒型、覆盖型的音色,形成钢琴和声乐的混合音色,再加上不停的转调,体现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追求一种全新的独创性,而这在舒伯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谱例5为《风信旗》引子当中的一部分,此处的调性是a小调。这里钢琴声部的琶音设计虽然没有歌词描绘意境,但是运用了一个八度分解和弦弹奏,且为六八拍的快速节奏,音乐具备很强的流动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风在刮、旗子在飘的情景。
  4.2 钢琴部分与声乐的平衡
  声乐部分将缪勒的诗歌作为歌词,对于声乐部分和钢琴之间的关系,保罗·亨利·朗在著作《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说:“舒伯特的伴奏所起的作用,有点像莫扎特歌剧中的管弦乐队,它为声乐之花的生长提供了气氛和土壤。伴奏使我们保持在总的曲意情绪之中,而声乐部分则给我们展示出它的各种不同的景象。”[2]舒伯特将歌曲中的钢琴部分上升到了和声乐部分(包括歌词部分)同样的高度,即使脱离声乐演唱,钢琴部分也能完整地演奏。在声乐休息的间隙,钢琴也能自然地将旋律承接过来,实现声乐和钢琴部分的高度平衡,譜例6就是很好的例子。
  谱例6为《风信旗》A乐段的一部分,在这部分当中,第2至第4小节钢琴声部的旋律与声乐部分相同,第7至第9小节的声乐部分为新材料但节奏没有太大的变化,钢琴部分变换成柱式和弦进行演奏,伴奏织体更加丰富,音乐更具有表现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第5小节至第6小节声乐部分休止的时间中,钢琴很自然地将旋律承接过来,且用到了这首作品想要凸显的六八拍这种音型以及三个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并且第5小节用到的?g1与第10小节的g也体现出了旋律的明亮与黯淡。
  5 结语
  分析舒伯特《冬之旅》的第二首歌曲《风信旗》,能看出舒伯特对歌曲整体的把握及对细节的精雕细琢。
  第一,舒伯特善于运用频繁的调性转换为和声增添色彩。在这首作品当中,虽然材料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常常一至两小节就发生调性的转换,且同名大小调之间的转换、远近关系调之间的转换十分自如,契合歌词部分的意境。
  第二,钢琴与声乐完美平衡。钢琴声部不仅有六八拍这种持续的音型,也有柱式和弦及出现在弱起处或小节结尾处特色的三个十六分音符节奏型,能与声乐的单声部旋律形成配合和承接,使两者形成相对独立平衡却又高度契合的关系,而不是缺一不可的关系。
  舒伯特的《冬之旅》联名歌曲集以及其他很多艺术歌曲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他将这一音乐体裁发展到了顶峰,为后世研究艺术歌曲以及学习和声技法等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27.
  [2] 保罗·亨利·朗,顾连理,张洪岛,等.西方文明中的音乐[J].钢琴艺术,2019(08):778-788.
  作者简介:肖子青(1998—),女,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作为城市夜景照明的一个新范畴,校园环境照明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高校是城市中学术交流的特殊场所,其公共空间的照明设计已成为城市整体照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谢菲尔德大学广场照明项目的多角度研究分析,为中国高校公共空间照明设计寻找可行的延伸方向,进而推动中国高校环境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照明设计;公共空间;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TU113.6+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电影是国际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渠道和独特方式,肩负着输出本国文化和历史内涵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文化折扣下的内容策略和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入手,对动画短片《包宝宝》进行分析,阐释东方元素在国际大环境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模式,探索东方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以及国际跨文化传播的创新。  关键词:《包宝宝》;跨文化;文化折扣;内容策略;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期刊
摘要:在2017年引起巨大反响的《绣春刀2》是一部以中国武侠江湖为题材的中国武侠电影。导演采用了先进的拍摄手法,巧妙地运用电影叙事学对电影进行了影视美学改造,给影迷带来了一部充满美感的影视作品。电影的人物构造利用了电影叙述学理论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观影感受。  关键词:《绣春刀2》;电影叙事学理论;人物构造;影视作品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
期刊
摘要:《疯狂的石头》这部小成本喜剧成功的背后是商业性的高度自觉。它突破了中国电影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摇摆不定的刻板印象,将影片的商业性、娱乐性凸显到极致,但无深度的意义表达以及对痛苦现实的戏谑也暴露了它思想上的缺失。  关键词:《疯狂的石头》;商业性;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02  2006年,新人导演宁浩带着新作《疯狂的石头
期刊
摘要:苏绣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以精、细、雅、净为审美特点。在新时代的今天,苏州的传统老街区将苏绣与当地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深入挖掘苏绣的创新动能,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彰显了地域特色,使苏绣重新焕发出活力。由此可见,老街区对苏绣商业性价值的探索与应用性创新,对苏绣的传承和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绣艺术;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从洋网红“我是郭杰瑞”的视频入手,探讨当下我国文化传播现状。随着我国新媒体平台不断发展,诸多外国人进入中国当起了视频作者,在这之中有不少喜爱中国的外国人,他们通过视频与国内外网友分享他们的见闻。这些远渡重洋而来的网红利用其作为他者的视角,拍摄并记录下中国的城市变革和文化变迁,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中国青少年群体的喜爱,也得到了来自中国官方的肯定,他们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一种新的
期刊
摘要:本文在美丽乡村背景下对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展开调查,分析革命老区李家庄在进行红色文化开发与建设美丽乡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和建议,旨在为农村劳动力不足、就业率低、农民收入低等问题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美丽乡村;革命老区;红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期刊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民歌百花齐放,其中云南民歌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重要支体,在民歌中具有舉足轻重的地位。云南民歌代表之一《小河淌水》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歌词质朴纯真,其中的地方方言是风土人情特征最直接真挚的表现,歌曲音域较高、较宽广,体现了云南特征,表达了阿妹对阿哥的爱恋之情,被称为“东方小夜曲”。  关键词: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弥渡山歌;演唱风格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中最典型、最完美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以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室内乐的起源与发展,展现弦乐四重奏诞生的历史背景,突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对弦乐四重奏发展到鼎盛时期的贡献。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0 引言  弦乐四重奏,顾名思义
期刊
摘要:雕塑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表现,它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最突出、有效的记录方式。城市艺术设计是大众美学的延伸,是一种能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艺术。其包含的内容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广泛,它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城市的每一处。本文以南昌八一广场的著名标志性建筑“八一起义纪念碑”为例,在介绍城市公共雕塑的同时,简单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雕塑的影响。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