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荇与水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道: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荇”的解释如下:
  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茎可以吃,全草入药。
  根据以上文字,可以作如下理解:荇,如果生长茂密的话,即诗中的“油油的”,那是不可能看见“在水底招摇”的状态的。因为上面有椭圆形的果、黄色的花和圆形的叶子挡住,如果是真实的“荇”,绝对不能传达出“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的婀娜多姿、摇曳生辉、令人心驰神往的韵味来的。
  当然,我们知道,诗是不可以这样穷根追底地来读的。
  全诗的意象有: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柔波、星辉。这七个意象具有典雅、华美、柔媚、梦幻的特点,使全诗笼罩在一种迷蒙、优雅的氛围里,也正是这组意象,承载了新月派诗歌的“绘画美”的特色。
  青荇,笼统地说,就是水草。但是作为水草的青荇,有一个高贵的出身: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周南·关雎》)
  这英伦的康河之中,也长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名门闺秀,非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才情、气质不能为也,仅此一点足以让读者涵泳不舍。
  从字面上来看,“青荇”与“水草”,有雅和俗之分。雅,是因为在康河的柔波里的“水草”;俗,是因为“我”以“水草”的身份忝列于“青荇”的行列。
  似乎是文字游戏,但是作者此刻谦卑、真诚的心态彰显无遗。
  诗中说“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康桥之于徐志摩,俨然就是热恋中的情人。
  不仅如此,在徐诗《康桥再会吧》中写道: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换而言之,康桥即为其精神家园,内涵之深非我等一二能说尽。
  爱,不管以什么名义,唤醒一个人的灵魂,感受到“本我”的渺小,促使“自我”的成长,这才是爱情的伟大之所在!我相信这是每一个有着赤子情怀的人的真切感受。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录了一段张爱玲给他的文字: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种精神之累,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的,早在陶渊明的《闲情赋》里就有十愿: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
  可见爱情力量之伟大,它可以跨越年龄、地域、门第、身份、国别、人种的差别,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坚韧、宽容、谦和。总之,爱情可以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改造成雅俗共赏的凡人。
  因此,此文中徐志摩把自己比作“水草”,透出了爱情的共性。一股恣肆汪洋的激情在诗人的体内澎湃,借“水草”之名,将他对康桥之爱演绎得含蓄而又热烈。
  当然,这也是与作者的个性有关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论李后主说: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即他当词人可以,当国君不行。诗人当砸了,大不了大家少了样以娱声色的消遣,但国君当砸了,那可是国破家亡、身首异处的耻辱。还好,他以赤子之心,在诗词的王国里,有一顶永远的王冠。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徐志摩也正是如此。他爱得纯粹、真诚、热烈,致使他的离去像烟花一样空灵、飘渺、美丽。
  [作者通联:湖北仙桃一中]
其他文献
2015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刊)》刊发的湖北周连花老师的《设置开放式主问题 引导学生品情悟道》中,其“设计突破”阐述如下:  《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母亲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体贴入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并鼓励儿子好好儿活下去的故事。文章用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细节阐释着母爱的伟大,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母亲的无尽怀念和对母爱的深情赞颂。语言含蓄,情感真挚,细
【评析样本】甘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郭茜.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  杨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延安大学,2016.  戴玲娣.从非连续性文本的角度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D].淮北师范大学,2016.  冯静.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探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6.  李正毅.沪教版语文综
正如冯渊老师在评析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时指出的那样,“高考作文欠缺的是思维”①,学生的习作在思维的三个方面的缺失比较普遍。我们分析诊断我校学生作文《享受孤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剖析其病理特征并给出矫正建议。  一、微观方面  1.“漂亮、精彩”的开头没能切入“问题的核心”  请看原文。  人生是首歌,就算没有人为你伴奏也要唱完;人生是支舞,就算没有人陪你跳也要跳完;人生是台戏,就算只剩下
惊闻朱绍禹先生于2008年5月9日14时去世,我们万分的悲痛并致以沉痛哀悼。  朱绍禹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先生之后又一位杰出学者,是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代宗师。朱绍禹先生于新中国建国前大学毕业以后,即从事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他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对我国语文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师说》是韩愈的名篇,但是今人在教读时,却“小学而大遗”,不带领学生去领会韩愈透露出来的情怀,未能从情感入手去把握文章的神髓。  文章的生命力在于呈现,在于有声的朗读,在于把静态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动态的有声语言,以静待静,只是一种接触,不是进入,要想唤发文本的生命力就得以动唤静。读《师说》,我们很容易把实词表露出来的思想内容读出来,但却一定程度地忽视把文中虚词的意味读出来,或困于不知怎么读出来,甚至
从教三十年,各种类型的探索课都上过,印象最深、且对我的生活和教育理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八节课。这八节课,见证着我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摸爬滚打的经历,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我对语文的不同理解。概括而言,可归结为从五彩缤纷到返璞归真。  一、让学生“玩起来”  第一节留下深刻印象的探索课,是1994年的县优质竞赛课。那次抽到的课文,是一篇六百余字的事理说明文。内容很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为乡村初中的青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科普说明文,它是根据我国气象学、地理学家竺可桢1963年发表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编的。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随文学习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我们在教学中虽不必花太多时间在科普知识细节上纠缠,但如果其中的科学知识和其他书籍的表述不一致,势必成教和学的困惑。  课文中说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评议论著】童志斌《文言文课程内容和目标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  【内容提要】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长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新课改以来,试图将文言、文学、文化加以整合的努力渐成趋势。为顺应这种趋势,文言文课程应该以文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根据李商隐诗歌《无题》谱写的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一唱三叹的旋律,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眼含泪水,让我们满怀感伤。  今天,我们要学习李商隐的另外一首令无数读者着迷的诗歌——《锦瑟》。王蒙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双飞集》来讨论这首诗。知道这一书名是什么意思吗?王蒙把此书比喻为鸟:一翼是《红楼梦》,一翼是李商隐的诗。我对这双飞翼情有独钟。哪位同学给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 
湖北近几年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理性思维,正如命题组专家所说,之所以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是因为作为十八岁的高中生应该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生活中常见的种种现象应该有自己理性的认识和成熟的态度。学会思维,学会生活是跨入大学校门积极追求健康人生的前提。知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于丹说:“今年有大量的作文题目都是在鼓励给人多元角度所合成的一个立体空间延伸。这种可延展性的题目都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也是对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