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坦荡 古雅隽永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天军的首次相识,距今也有三十几年了。记得是一个下午,天军邀了几位书界朋友,在他府上雅聚。朋友们谈书、论道、品茶,晚上又在天军备的便宴上推杯换盏,畅叙胸怀。天军算不上豪饮之士,但酒量为常人所不及,且酒喝得极爽快,极义气,不像有的人扭扭捏捏,也不像有的人使奸耍滑,更不像有的人暗使邪道。天军喝酒,一如我所认识的他的为人,非常光明,非常尽情,是那种“为了朋友喝好,宁肯自己喝倒”的汉子,他有一种侠肝义胆的风骨。天军展示给大家的坦荡、豪爽、宽厚、热情、谦和,犹如一池清水,透明澄澈,犹如一团烈火,灿烂炽热。二十几年过去了,时光印证了我对天军的认识,天军是极容易与朋友相处,也是朋友们极愿意与之相处的人。


  这些年来,天军除本职工作外,一直兼职从事着省煤炭系统职工文艺创作的组织工作,也可以说以天军的人格魅力和出众的亲和力,他很适合这项工作。尤其是1996年省煤炭系统成立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天军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之后。这项工作既要有对工作的热忱负责、对事业的敬业奉献,又要与基层文艺创作骨干密切联系、融洽合作。这需要一种红烛精神,一种甘为人梯的精神,需要树立服务意识。担任这项工作多少年来,天军每天乐呵呵的忙碌着,不言疲倦的操劳着,他把这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天军是出色的组织者,也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天军从事书法有地利天时的优势。先说地利,天军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这里是古河东地,从来文风鼎盛、地杰人灵。当地崇尚读书习字,古风至今犹然。天军得此地利之优,加之家庭熏陶,对书法的喜爱,应始自孩童描红写仿影时。说到天时,就是天军学书法赶上了好年头。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掀起了学习书法热潮,当时天军二十出头年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对书法的学习如饥似渴,非常专注,非常投入。那一段的学習,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军还兼修绘画,受教于诸多名师,于国画工笔人物花鸟、写意山水,都有不俗的造诣,这对于天军书法的成长发展应有相辅相成之功。


  弹指间天军也过了知天命之年。三十余年的笔墨耕耘,也到了采摘果实的时节。综观天军之书法,可谓篆、隶、正、行、草诸体兼擅。我一直以为,作为一个书法家,如果只擅写一两种书体,其余置之不顾,终究是个憾事。但古人又讲:“偏工易就,尽善难求。”就是说,诸体俱精,很难做到,攻一两种书体容易做好。天军书法以楷书筑基,取法颜、柳、欧,兼习北碑;于金文小篆,宗法《毛公鼎》《墙盘》《峄山刻石》;于隶则步武《曹全》《礼器》;行草远绍“二王”,近取明清及当代诸大家。天军行书师古人心而不泥于迹,能入古出新,多妙理异态。细审其书作,笔力沉着雄健,字形欹正互生,意态自然萧散,韵趣古雅隽永。天军书法于法外求趣,不为点画字形所役,笔随意转而意趣盎然。天军的书法有一种超逸之气,简洁澹泊,朴实无华,意蕴幽远。天军书法又是一种中和之美,不疾不徐,不激不厉,舒缓平和,从容淡定。天军所领会的书法,就是书家精神的外化,点画波磔间,充溢着书家的品格情怀、道德修养,充溢着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天军书法即天军的精神图画,它陶冶着天军的心灵世界,也愉悦着观赏者的审美感官。
  书法家首先应当是学问家,要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开阔的胸怀境界,优秀的意志品格,还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以上是每一个艺术家毕生修行的功课。以此衡之天军书法,又觉得未来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说这话,不光对天军,对我自己,对所有有志于书法艺术事业的朋友都至关重要。缘于此,我愿与天军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未来的岁月里,携手共进,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刘天军: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煤矿美术家、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省美协、摄协常务理事,山西煤炭文联副秘书长,山西煤炭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供职于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
  作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书法大展、中日书法交流展等国内外重大展览;多次赴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展出;作品在《山西日报》等报刊发表,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2011年被中国煤矿文联授予首届“全国煤矿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出版《刘天军书法艺术》作品集。
其他文献
阳光灿烂的春日午后,一堆斑斓的花朵奔跑着,冲进矿上职工食堂里。  打饭的服务员举着汤勺拎着菜铲子愣住了,那些赶晚升井的煤矿工人们,正站着、坐着在大嚼特嚼,比力气似的呼呼噜噜喝粥,一两声异样的“哼——哼——”袭来,吃饭的人,都停了吃喝,空气凝住了,只有顶棚上旋转着的大吊扇在滋滋旋转——所有的眼睛一眨不眨,全都盯在那只肆无忌惮地奔进食堂来的——那团滚动的花朵——是一头浑身缠满迎春花的——猪!看,一颈一
期刊
长河落日  三年没有回来了  每一次回归  都是在寒风中泊近故乡  千山落叶纷飞  万物进入冬眠  长江的逝水依旧惊涛拍岸  一只雄鹰孤独地搏击长空  我坐在长江岸边仰望  落日把故乡举得高高怀念巴国  站起来是一座座山峰  躺下去是一條条江河  数千年风云变幻  汇成三峡雄浑的气魄  在巫山之巅极目远眺  巴国还是曾经的巴国  我早已不是凡尘的我  长风一遍遍将豪情诉说  独对苍天,云淡风薄  
期刊
蝴 蝶  河的下游,夏日的傍晚  腐木丛中,干燥又潮湿的  气味  振翅高飞的幼蝶  那种新鲜的翅膀  好似犹有花粉落下  第一次的路途  第一次的白昼与夜晚的转换  多么神秘的历程  溪水又一次像血液一样  流满了我的全身夏 末  难以判断,那是什么声音  电钻撞击墙壁  还是葡萄藤拔节  它们执拗地  生长在我体内  洒水车过去了  太阳也懒得蒸发这些水珠  泛着泡沫的水  像气息奄奄的逃兵 
期刊
成为煤的愿望  乌鸦一直黑着  始终没有生出白发  站在树枝上不慌不忙  喳喳地叫来雨雪 送走春秋  叫着叫着,走着的人就散了  我身体里燃烧的火焰  被风一次次吹灭  黄昏的光,已经挺不住  霜打后的芭蕉叶  这些年 我远离人群  一直低头做人  心里渐渐有了成为煤的愿望爱如光  你不显山不露水  诞生的如此不动声色  你隐身 你沉默  坚守着自己固有的高度  舞蹈着最空灵的姿态  能量 温暖
期刊
煤与蝉  只为一次轰轰烈烈的出场  深藏亿年的煤  把生命交给了火  只要一个季节的歌唱  蛰伏多年的蝉  把生命留在了夏天  在煤的眼里蝉是缩小的煤  在蝉的眼里煤是放大的蝉矿 工  他就是一块站立的煤  他在采煤、铲煤、运煤  你看见的是煤和煤在互动  是一块煤推着另一块煤  在矿山移动,行走  煤藏在黑暗的深处  把矿灯戴在煤的头上  煤就是矿工。在井下  矿工和煤的区别不是矿灯  是一块煤
期刊
颂 词  我要歌颂那些兄弟  他们跟我一样愉快地活着  下班就在宿舍里  或去小饭馆喝酒、嗨歌  我反对放大他们脸上的黑  牙齿除外,反对  以为握住一双粗糙的手就像捉住了卑微  反对把洗净淤泥的煤说成  铮亮的憂伤  我跟他们称兄道弟  我们彼此敞开家底互道祝福  我说,哥们儿真伟大  他们就笑了,笑得灿烂而羞涩  我在地面享受阳光  他们却匍匐在黑暗的五百米以下  在一盏矿灯的指引下  摸索着
期刊
一、一个夭折的时代卷走多少秘闻?  星夜,剩下谁含铁的骨骼可供敲打?  美,早已无可救药。  大地,空有慈恩的襟怀:朝阳脑后生反骨,落日不知身世。黑是夜的替罪羊——传说的韬光被时间反复打磨、擦亮。从石头、从羊皮、从竹帛、到纸张、到嘴唇、到心灵,一支支世代传唱的歌谣,为往昔守灵。  翻云与覆雨难分伯仲。兽与兽之间产生争斗,人类发明战争。美德铩羽,狼烟拧折了炊烟。芸芸众生多劫难,繁华一夜沦为一斗荒丘,
期刊
说到和刘庆邦的关系,不能不提到煤炭部一九八三年夏在大同矿务局举办的中学生夏令营活动。那次活动由煤炭部主管文化的副部长张超坐镇指挥,近百名北京的中学生,三十多名(包括肖军、娄师白、柳倩、陈建功等)著名作家、画家、书法家和多家媒体记者云集同煤,开展了长达半个月的档次较高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在我后来的文学创作中,都起了不小的鼓舞和帮助作用。第一位是肖军。这位前辈
期刊
关于中国煤炭诗的诗学、社会学、道德学、文化学和哲学意义到底有否?这是很多煤矿之外的专业人士深表质疑的,若有,又有多少?我们姑且暂不作答,先作些分析。一、诗学意义  诗学是研究诗歌原理、阐述文艺理论的一门学问。有学者提出:研究煤炭诗的诗学意义不大,甚至毫无意义。究其原由,他们认为煤炭诗仅是“行业诗”,是“煤矿题材的诗”,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其诗歌美学没有多大价值,不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诚然,煤炭诗
期刊
一块煤的生成  我能听到树木的呼吸  从离地面几百米的地方  传来,像春风吹拂三月的油菜  没有人知道它们的过去  地震,海啸,或是自然灾害  只是科学推测  从站立到卧倒,从白变成黑  一棵树需要经历怎样的轮回  才能变成一块煤致 敬  在冬天来临前  我必须向二伯、五舅以及  村里的那些村民致敬  向无数的素不相识的人致敬  向草木、河流致敬  向阳光、云层、露水致敬  向大地上每一列火车致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