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注重应用的学科,如何使数学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中职学校 数学教学 教学效果 在多年的中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以及与同事或同行的交流中发现,中职校数学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感到这门课程很难学,学习兴趣与信心渐渐丧失,老师也感到教学气氛沉闷。数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注重应用的学科,如何使数学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努力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向。根据大纲和课程标准,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我注重如何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揭示数学规律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当增加一些教材以外的数学内容,注意循序渐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数学课变得生动直观,产生互动效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一、针对个性不同的学生,全面了解他们在数学思维方面的认知和对数学厌学的根源
有些学生善于对数学公式的利用,有些学生善于发现数学规律,有些学生善于数学语言的描述、表达,有些学生善于将数学生活化,还有些学生善于将数学与其他科目进行类比、融通等。在中职校里,很多学生总觉得自己比上普通高中的同学笨,思维能力差,没有信心学好数学,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1.来自师长的“心理暗示”
如个别老师或家长经常当着学生的面说数学如何难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数学学习效果。
2.数学测试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由于数学题灵活性较大,推理严谨,加上小学和初中的平时测验以及学期或学年的检测题偏难,往往因为一个小数点、一个符号的错误,便全盘皆输,全军覆没,一分不得,大分值的丢失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样的学习内容,一样的学习要求,用相同的试题测试所有学生,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生,只注重共性而忽视了个性,导致个性化不得良好发展。在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后,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尝试通过多种途径,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
二、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学习能力,以当前中专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及技能、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等方面的内容,穿插励志教育内容及心理暗示,同时增加一些数学趣味活动课。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国内外新闻、时事,进行形势教育,讲一些利于学生良好個性品质形成的寓言、故事,做一些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小游戏,启发学生心智。实践证明,这些小插曲,不仅使学生提神醒脑,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且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三、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各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
注意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展。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在学到交集与并集时,如何记忆交集和并集的运算符号“∩”、“∪”,是往届很多学生都容易混乱的事情,在10级电商专业的学生中,他们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的运用形象记忆法记住了这两个符号:“交集的符号‘∩’和立交桥的拱形有点相似,有交点,所以交集的符号可以按拱形门形状来记忆;并集的符号‘∪’和渔民打渔捞网的网型有点相似,是大丰收,所以并集的符号可以按拉网的网型来记忆,也就是把所有的元素都丰收合并了。”在做课堂练习时,遇到一些概念或符号容易混淆时,就指导其中一些同学按照要求出题,由另外一些同学来完成,最后大家通过一起讨论出题和答题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来澄清相应的知识点内容。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独创性,享受到自己命题和答题的成就感。
2.创设生活情境,通过数学教学语言的魅力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把数学知识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例子中,提升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利用数学教学语言魅力,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要注意增强趣味性,适当控制严谨性,只要教学语言符合逻辑,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可以了。对数学的演变过程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中学数学其实是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严谨的,所以也不必要追求完全的严谨。如果一味地追求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就会令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尤其是基础原来就不很好,怕学数学的学生。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引入一些富于趣味的材料,努力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的语言还要注意抽象而不乏生动形象,精炼而不乏文采。中职校的数学内容虽然在抽象性、严谨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淡化处理,但仍然有许多抽象符号,让学生难以在一时接受,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重码”成比较形象、生动的材料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此外,教师的言语中要适当渗透情感,增加些幽默感,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轻松。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尽可能面向全体同学教学
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在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要注意保护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对那些哪怕是不尽完美或微不足道的见解,也给与充分的肯定,从多元角度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甜美和老师的可亲,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只有教师能设身处地体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期望的目光,信任的语言引导学生,才能使师生的感情更融洽。 其次,注意捕捉情感的反馈的那一瞬间,及时、机智地调整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学生的眼神、回答问题的反应、课堂气氛等方面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然后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机智地调整教学。
最后,和学生保持“共情”。师生的情绪及情感表现不宜太近,但也不宜相距太远,否则便不能保持融洽的情感交流。当学生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时,老师要帮助他们一起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当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突破,老师也应该和学生同时露出喜悦的神情。教师不仅应该用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还应及时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的思维,在愉悦之中学习他们认为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
4.打破常规性思维,让学生讨论并动手实践,分享结果
例如,在交集与并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发散思维题:“根据给出的结果,写出集合A和集合B。AB的结果有3个元素;AB的结果有4个兀素。”
在学生热烈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集合运算定义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打破了从小学开始就形成的数学定性思维:数学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校多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情绪怠慢,呆板。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学生认真学习数学,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和认知需求,那只能是一厢情愿。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由好奇、兴趣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到數学学习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轻轻松松学好一节课。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我注意到两点:一个是所设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另一个是所设的问题要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被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比如引趣法、激疑法、发现法、暗示法等。 6.精心设计作业 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分层要求,力求做到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人性化的批改作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定期给他们正面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准备着不同难度系数的练习,以便不同层次基础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如:几乎没有数学基础的同学可以背公式或做一些能明眼就能直接得出结果的基础题,稍有点基础的同学做简单题(一般不超过三个解题步骤的题目),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则可以考虑做一些灵活题或综合题等等。
在课后作业或单元测试,一般都分有三个档次:基础题大概占有50%,一般题约占有30%,选做题约占有20%,后者只要求少数同学完成,完成得较好的都给予鼓励。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了他们学习和做作业的兴趣,并逐步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地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给学生的作业做正面评价——包括作业情况、个人上课情况、个人进步表现评价等,对他们的不断鼓励,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从此喜欢上数学课享受数学课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能充分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喻平,孙杰远等.数学教育学导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6.
一、针对个性不同的学生,全面了解他们在数学思维方面的认知和对数学厌学的根源
有些学生善于对数学公式的利用,有些学生善于发现数学规律,有些学生善于数学语言的描述、表达,有些学生善于将数学生活化,还有些学生善于将数学与其他科目进行类比、融通等。在中职校里,很多学生总觉得自己比上普通高中的同学笨,思维能力差,没有信心学好数学,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1.来自师长的“心理暗示”
如个别老师或家长经常当着学生的面说数学如何难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数学学习效果。
2.数学测试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由于数学题灵活性较大,推理严谨,加上小学和初中的平时测验以及学期或学年的检测题偏难,往往因为一个小数点、一个符号的错误,便全盘皆输,全军覆没,一分不得,大分值的丢失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样的学习内容,一样的学习要求,用相同的试题测试所有学生,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生,只注重共性而忽视了个性,导致个性化不得良好发展。在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后,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尝试通过多种途径,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
二、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学习能力,以当前中专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及技能、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等方面的内容,穿插励志教育内容及心理暗示,同时增加一些数学趣味活动课。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国内外新闻、时事,进行形势教育,讲一些利于学生良好個性品质形成的寓言、故事,做一些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小游戏,启发学生心智。实践证明,这些小插曲,不仅使学生提神醒脑,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且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三、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各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
注意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展。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在学到交集与并集时,如何记忆交集和并集的运算符号“∩”、“∪”,是往届很多学生都容易混乱的事情,在10级电商专业的学生中,他们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的运用形象记忆法记住了这两个符号:“交集的符号‘∩’和立交桥的拱形有点相似,有交点,所以交集的符号可以按拱形门形状来记忆;并集的符号‘∪’和渔民打渔捞网的网型有点相似,是大丰收,所以并集的符号可以按拉网的网型来记忆,也就是把所有的元素都丰收合并了。”在做课堂练习时,遇到一些概念或符号容易混淆时,就指导其中一些同学按照要求出题,由另外一些同学来完成,最后大家通过一起讨论出题和答题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来澄清相应的知识点内容。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独创性,享受到自己命题和答题的成就感。
2.创设生活情境,通过数学教学语言的魅力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把数学知识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例子中,提升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利用数学教学语言魅力,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要注意增强趣味性,适当控制严谨性,只要教学语言符合逻辑,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可以了。对数学的演变过程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中学数学其实是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严谨的,所以也不必要追求完全的严谨。如果一味地追求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就会令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尤其是基础原来就不很好,怕学数学的学生。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引入一些富于趣味的材料,努力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的语言还要注意抽象而不乏生动形象,精炼而不乏文采。中职校的数学内容虽然在抽象性、严谨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淡化处理,但仍然有许多抽象符号,让学生难以在一时接受,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重码”成比较形象、生动的材料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此外,教师的言语中要适当渗透情感,增加些幽默感,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轻松。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尽可能面向全体同学教学
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在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要注意保护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对那些哪怕是不尽完美或微不足道的见解,也给与充分的肯定,从多元角度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甜美和老师的可亲,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只有教师能设身处地体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期望的目光,信任的语言引导学生,才能使师生的感情更融洽。 其次,注意捕捉情感的反馈的那一瞬间,及时、机智地调整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学生的眼神、回答问题的反应、课堂气氛等方面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然后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机智地调整教学。
最后,和学生保持“共情”。师生的情绪及情感表现不宜太近,但也不宜相距太远,否则便不能保持融洽的情感交流。当学生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时,老师要帮助他们一起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当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突破,老师也应该和学生同时露出喜悦的神情。教师不仅应该用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还应及时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的思维,在愉悦之中学习他们认为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
4.打破常规性思维,让学生讨论并动手实践,分享结果
例如,在交集与并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发散思维题:“根据给出的结果,写出集合A和集合B。AB的结果有3个元素;AB的结果有4个兀素。”
在学生热烈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集合运算定义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打破了从小学开始就形成的数学定性思维:数学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校多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情绪怠慢,呆板。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学生认真学习数学,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和认知需求,那只能是一厢情愿。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由好奇、兴趣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到數学学习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轻轻松松学好一节课。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我注意到两点:一个是所设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另一个是所设的问题要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被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比如引趣法、激疑法、发现法、暗示法等。 6.精心设计作业 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分层要求,力求做到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人性化的批改作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定期给他们正面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准备着不同难度系数的练习,以便不同层次基础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如:几乎没有数学基础的同学可以背公式或做一些能明眼就能直接得出结果的基础题,稍有点基础的同学做简单题(一般不超过三个解题步骤的题目),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则可以考虑做一些灵活题或综合题等等。
在课后作业或单元测试,一般都分有三个档次:基础题大概占有50%,一般题约占有30%,选做题约占有20%,后者只要求少数同学完成,完成得较好的都给予鼓励。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了他们学习和做作业的兴趣,并逐步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地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给学生的作业做正面评价——包括作业情况、个人上课情况、个人进步表现评价等,对他们的不断鼓励,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从此喜欢上数学课享受数学课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能充分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喻平,孙杰远等.数学教育学导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