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来宁夏,宁夏比自己原来想象的要发展快得多,通过考察,看到宁夏企业发展政策优惠落实到位,资源也占优势,西部有如此优良的投资宝地,发展后劲和潜力可想而知。”9月20日,参加2014中国(宁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的湖南益阳市企业家代表曾斌在中卫市考察时告诉记者,通过参观考察,让他更加坚定了在这里投资发展的信心。
一些数据更能说明宁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十二五”以来,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增速均在13%以上,201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3年达1246.6亿元,同比增长10.2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8.6%,经济增长贡献率50.5%。2014年1月-6月,全区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527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8.8%,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3%。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和振奋的数据。
优惠政策“惠”出广阔舞台
“2004年在中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万齐农业发展集团实施土地流转400亩。没有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和帮助支持,就没有今天的万齐农业发展集团。”宁夏万齐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万立军说。
宁夏万齐农业发展集团的起步、腾飞,是宁夏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缩影。早在1999年,自治区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若干问题的规定》,2003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2010年颁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在放宽投资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创新金融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减轻税费负担、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拿出了新举措。2014年7月又制定了《加快非公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对非公经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改革重点、政策保障进行了部署。同时,在支持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各类政策相得益彰,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宁夏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非公经济活力,以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让建章、松绑、铺路、搭桥、塑形一一落到实处。建章,通过制定印发配套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促使自治区《若干意见》落地生根。松绑,通过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精简压缩收费项目,同时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区共为小微企业减免税收4.72亿元。铺路,通过启动“168”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培育认定46个自治区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和人才培训等,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搭桥,通过积极组织融资咨询培训和银企对接,搭建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鼓励支持企业直接融资,以及加快筹建宁夏股权交易中心等,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塑形,通过推动非公经济“个转企、小升规、大做强”,形成滚动成长、梯次发展的良好局面,助推非公企业转型升级。
创业“创”出知名企业
30年前,17岁的阮世忠只身从浙江来到银川,蹬过三轮车,在饭馆里打过工……2000年,积累了第一桶金的他从小小蚕豆做起,一跃建成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厚生记公司年产5万吨“杞动力”枸杞能量饮料项目投产,邀请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做形象代言人,产品很快销往全国21个省份。
在银川,像“厚生记”这样创业成功的企业不胜枚举。
为加大非公企业孵化培育力度,银川市先后建设了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宁夏软件园、IBI育成中心以及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服务平台。
2011年投资10亿元建设的银川IBI育成中心,重点发展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和知识产权转化培育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的新型经济业态,入驻企业达120多家,从业人员2400多人。2012年建立了“银川中小微企业服务超市”,为非公中小微企业提供财税代理、法律维权、政策咨询、信息查询、人才招聘、企业宣传等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并发放“服务券”的方式,降低中小微企业服务成本。同样,固原市对创业(孵化)基地的奖励支持又如和风细雨。从2013年起,固原市对创业成功率高、拉动就业明显、科技含量高、年缴纳税金10万元以上的优秀创业者,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奖励;对获得自治区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命名的,每年给予5万元补贴。还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扶持资金,2011—2013年共争取扶持非公企业资金4.22亿元。
面对非公企业多年存在的融资瓶颈,固原市重点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YBC青年创业服务平台等8个服务平台,截至2013年底,共为81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4亿元。
外资成为固原市小微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全市已设立孵化基地50个,入驻非公企业633家,入驻孵化非公企业251家,成功孵化45家,带动就业701人。建成原州区圆德塑料、中能振发、邦德电动自行车、西吉县国圣食品、华林蔬菜、佳立马铃薯产业园、泾源县皇达生物、供港蔬菜基地等一批对全市经济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
2013年,固原市培育小企业492户,培养小老板1169人,创造新岗位7413个,创业能力培训1555人,全民创业带动就业10790人。
转型“转”出强劲活力
在石嘴山市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当企业家们了解到这家公司颠覆了传统企业生产电石高耗能、高载能的规律,将循环经济做到了极致,纷纷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
“你们生产的化肥在陕西销售吗?”一位企业家问道。
“我们的产品本地销售紧俏,还不能销往区外。”大地化工企业一负责人介绍。厂区干净整洁,没有异味,让企业家们啧啧称赞。
石嘴山是宁夏工业的摇篮,曾经贡献了全区近三分之二的工业产值。 近年来,石嘴山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市、转型发展”战略,按照“做大做强,扶持龙头;项目带动,培育增量;优化升级,延伸链条;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化解过剩,淘汰落后”的调整转型方式,在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大胆探索,砥砺前行。宁夏大地化工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年产值60亿元。维尔铸造、森源重工、银晨太阳能、科捷锂电池等中小企业被重点扶持向“专、精、特、优、新”方向发展。
各个企业也加快技术改造和品牌创新,延长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
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机械装备制造、电石化工、特色冶金、新型煤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太阳能及节能环保、有色金属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工业体系,其中非公经济组织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61.46%,纳税总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石嘴山市工业中,非公经济为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全市非公工业企业约1400多家,从业人员8.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6.0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6.82%,对经济贡献率达68.8%,上缴税收27.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7%左右。
9月的中卫,碧水蓝天,层林尽染,城市美景尽收眼底……一路走来,中卫市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美景吸引企业家们纷纷驻足留影。“中卫这座美丽的城市,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位来自重庆的企业家如是说。
在中卫,非公经济“中宁现象”世人瞩目。企业家们考察了大地生态GAP枸杞基地、中宁枸杞国际交易中心等项目,企业后劲足、人气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全区非公经济发展最早、基础最好、活力最强、后劲最足的地区之一,中宁非公经济已从单纯的企业数量扩展、粗放型发展,迈入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县3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37家是非公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9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9.4%,上缴税金占全县公共财政收入的56%。
在非公经济综合实力高位求进中,中宁县突出“大”,实行“宽”,注重“新”。突出“大”,即按照业已形成的“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实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文章,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金属锰、亚洲最大的稀土彩钢板、全国最大的镍铁等生产基地。实行“宽”上,不断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经济社会领域。注重“新”上,在做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始终把新材料、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的承载地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了5万亩光伏产业示范基地。
2013年,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园区跻身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近年来,宁夏红、红枸杞、早康、杞乡生物、乐杞等企业均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宁夏红枸杞系列酒、早康公司和乐杞生物公司的枸杞干果、杞乡生物公司的枸杞浓缩汁等一批出口创汇产品冲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目前中宁枸杞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干果4500多吨。非公经济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税收、解决就业的龙头主力。
“回族之乡”培育清真产业
在“回族之乡”吴忠市,参加论坛的企业家们实地考察了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并参观了回族历史人物园等。来自湖南、山东的企业家当场表明了合作意向。
吴忠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回族之乡”,回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2%,已被国家有关部委、协会命名为“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吴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和“中国清真美食之乡”。
吴忠市非公经济以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清真产业为主体,全市清真产业产值占全区清真产业产值的60%以上。依托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建设的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聚集了清真乳制品、肉制品、粮油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加工,以及穆斯林服饰、日用生活品、工艺品等产业,入驻企业达68家。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吴忠市非公经济不断壮大,结构日趋优化,呈现出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其中尤以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清真产业为主体,全市清真产业产值占全区清真产业产值的60%以上。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自治区将吴忠市确定为发展清真产业的核心区,依托吴忠金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重点发展清真乳制品、肉制品、粮油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加工,以及穆斯林服饰、日用生活品、工艺品等产业,聚集企业产能、发挥集群效应。截至目前,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入园清真食品加工企业68家,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宁夏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分布在全区国民经济16个门类中90%以上的行业。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宁夏非公经济投资更加活跃,发展更加健康。我们也相信,宁夏非公经济发展将如展翅大鹏,翱翔在更加广阔的天空。■
一些数据更能说明宁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十二五”以来,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增速均在13%以上,201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3年达1246.6亿元,同比增长10.2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8.6%,经济增长贡献率50.5%。2014年1月-6月,全区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527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8.8%,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3%。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和振奋的数据。
优惠政策“惠”出广阔舞台
“2004年在中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万齐农业发展集团实施土地流转400亩。没有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和帮助支持,就没有今天的万齐农业发展集团。”宁夏万齐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万立军说。
宁夏万齐农业发展集团的起步、腾飞,是宁夏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缩影。早在1999年,自治区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若干问题的规定》,2003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2010年颁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在放宽投资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创新金融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减轻税费负担、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拿出了新举措。2014年7月又制定了《加快非公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对非公经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改革重点、政策保障进行了部署。同时,在支持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各类政策相得益彰,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宁夏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非公经济活力,以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让建章、松绑、铺路、搭桥、塑形一一落到实处。建章,通过制定印发配套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促使自治区《若干意见》落地生根。松绑,通过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精简压缩收费项目,同时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区共为小微企业减免税收4.72亿元。铺路,通过启动“168”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培育认定46个自治区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和人才培训等,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搭桥,通过积极组织融资咨询培训和银企对接,搭建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鼓励支持企业直接融资,以及加快筹建宁夏股权交易中心等,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塑形,通过推动非公经济“个转企、小升规、大做强”,形成滚动成长、梯次发展的良好局面,助推非公企业转型升级。
创业“创”出知名企业
30年前,17岁的阮世忠只身从浙江来到银川,蹬过三轮车,在饭馆里打过工……2000年,积累了第一桶金的他从小小蚕豆做起,一跃建成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厚生记公司年产5万吨“杞动力”枸杞能量饮料项目投产,邀请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做形象代言人,产品很快销往全国21个省份。
在银川,像“厚生记”这样创业成功的企业不胜枚举。
为加大非公企业孵化培育力度,银川市先后建设了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宁夏软件园、IBI育成中心以及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服务平台。
2011年投资10亿元建设的银川IBI育成中心,重点发展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和知识产权转化培育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的新型经济业态,入驻企业达120多家,从业人员2400多人。2012年建立了“银川中小微企业服务超市”,为非公中小微企业提供财税代理、法律维权、政策咨询、信息查询、人才招聘、企业宣传等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并发放“服务券”的方式,降低中小微企业服务成本。同样,固原市对创业(孵化)基地的奖励支持又如和风细雨。从2013年起,固原市对创业成功率高、拉动就业明显、科技含量高、年缴纳税金10万元以上的优秀创业者,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奖励;对获得自治区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命名的,每年给予5万元补贴。还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扶持资金,2011—2013年共争取扶持非公企业资金4.22亿元。
面对非公企业多年存在的融资瓶颈,固原市重点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YBC青年创业服务平台等8个服务平台,截至2013年底,共为81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4亿元。
外资成为固原市小微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全市已设立孵化基地50个,入驻非公企业633家,入驻孵化非公企业251家,成功孵化45家,带动就业701人。建成原州区圆德塑料、中能振发、邦德电动自行车、西吉县国圣食品、华林蔬菜、佳立马铃薯产业园、泾源县皇达生物、供港蔬菜基地等一批对全市经济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
2013年,固原市培育小企业492户,培养小老板1169人,创造新岗位7413个,创业能力培训1555人,全民创业带动就业10790人。
转型“转”出强劲活力
在石嘴山市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当企业家们了解到这家公司颠覆了传统企业生产电石高耗能、高载能的规律,将循环经济做到了极致,纷纷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
“你们生产的化肥在陕西销售吗?”一位企业家问道。
“我们的产品本地销售紧俏,还不能销往区外。”大地化工企业一负责人介绍。厂区干净整洁,没有异味,让企业家们啧啧称赞。
石嘴山是宁夏工业的摇篮,曾经贡献了全区近三分之二的工业产值。 近年来,石嘴山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市、转型发展”战略,按照“做大做强,扶持龙头;项目带动,培育增量;优化升级,延伸链条;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化解过剩,淘汰落后”的调整转型方式,在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大胆探索,砥砺前行。宁夏大地化工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年产值60亿元。维尔铸造、森源重工、银晨太阳能、科捷锂电池等中小企业被重点扶持向“专、精、特、优、新”方向发展。
各个企业也加快技术改造和品牌创新,延长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
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机械装备制造、电石化工、特色冶金、新型煤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太阳能及节能环保、有色金属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工业体系,其中非公经济组织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61.46%,纳税总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石嘴山市工业中,非公经济为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全市非公工业企业约1400多家,从业人员8.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6.0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6.82%,对经济贡献率达68.8%,上缴税收27.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7%左右。
9月的中卫,碧水蓝天,层林尽染,城市美景尽收眼底……一路走来,中卫市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美景吸引企业家们纷纷驻足留影。“中卫这座美丽的城市,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位来自重庆的企业家如是说。
在中卫,非公经济“中宁现象”世人瞩目。企业家们考察了大地生态GAP枸杞基地、中宁枸杞国际交易中心等项目,企业后劲足、人气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全区非公经济发展最早、基础最好、活力最强、后劲最足的地区之一,中宁非公经济已从单纯的企业数量扩展、粗放型发展,迈入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县3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37家是非公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9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9.4%,上缴税金占全县公共财政收入的56%。
在非公经济综合实力高位求进中,中宁县突出“大”,实行“宽”,注重“新”。突出“大”,即按照业已形成的“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实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文章,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金属锰、亚洲最大的稀土彩钢板、全国最大的镍铁等生产基地。实行“宽”上,不断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经济社会领域。注重“新”上,在做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始终把新材料、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的承载地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了5万亩光伏产业示范基地。
2013年,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园区跻身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近年来,宁夏红、红枸杞、早康、杞乡生物、乐杞等企业均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宁夏红枸杞系列酒、早康公司和乐杞生物公司的枸杞干果、杞乡生物公司的枸杞浓缩汁等一批出口创汇产品冲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目前中宁枸杞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干果4500多吨。非公经济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税收、解决就业的龙头主力。
“回族之乡”培育清真产业
在“回族之乡”吴忠市,参加论坛的企业家们实地考察了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并参观了回族历史人物园等。来自湖南、山东的企业家当场表明了合作意向。
吴忠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回族之乡”,回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2%,已被国家有关部委、协会命名为“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吴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和“中国清真美食之乡”。
吴忠市非公经济以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清真产业为主体,全市清真产业产值占全区清真产业产值的60%以上。依托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建设的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聚集了清真乳制品、肉制品、粮油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加工,以及穆斯林服饰、日用生活品、工艺品等产业,入驻企业达68家。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吴忠市非公经济不断壮大,结构日趋优化,呈现出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其中尤以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清真产业为主体,全市清真产业产值占全区清真产业产值的60%以上。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自治区将吴忠市确定为发展清真产业的核心区,依托吴忠金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重点发展清真乳制品、肉制品、粮油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加工,以及穆斯林服饰、日用生活品、工艺品等产业,聚集企业产能、发挥集群效应。截至目前,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入园清真食品加工企业68家,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宁夏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分布在全区国民经济16个门类中90%以上的行业。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宁夏非公经济投资更加活跃,发展更加健康。我们也相信,宁夏非公经济发展将如展翅大鹏,翱翔在更加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