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患者的连续诊治过程(2)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基本情况:
  金,42岁,警察,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轻微高血脂。
  检查结果小结:
  空腹血糖6.7 mmol/L
  餐后2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12.8 mmol/L
  血清总胆固醇5.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mmol/L
  血压145/90 mmHg
  吸烟每天10支
  初步治疗计划:
  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管理慢性病,特别是改善饮食,戒烟,增加身体活动,增加娱乐活动来放松身心,并辅助药物治疗。
  糖尿病管理目标:
  ◆体重减低5%~10%
  ◆血糖控制在4~6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
  ◆血压<130/80 mmH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 mmol/L
  对患者的饮食指导:
  减少饮食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每天吃5份蔬菜和2份水果。应该避免或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特别是那些血糖指数高的饮料(合糖的饮料)和精粉面包。
  对患者身体活动的指导:
  目标是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天散步,以及有阻抗力的上肢和下肢强度训练。
  ◆身体质量指数BMI 31
  ◆血压BP 140/90 mmHg
  ◆空腹血糖7.2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8.3%
  ◆血清总胆固醇TC5.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7 mmol/L
  ◆蛋白尿3 mg/mmol
  看过上面的病历,你认为应该怎样进一步管理患者的糖尿病?
  虽然金辨称自己努力地调整生活方式,但我认为他实际上做的并不好。他的体重降低了一些,血脂指标也下降了一些,但是他仍然超重,仍然有高血压。他的吸烟从10支降低到5支,但还是没有戒烟。他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还是不理想,而且还有微量白蛋白尿。
  金应该继续坚持改善饮食和加强身体活动,并进一步达到戒烟的目标。应该强调,戒烟是糖尿病管理的优先目标。
  现在可以考虑让金开始服用口服降糖药,Metformin是首选的降糖药,特别适合于体重超重的糖尿病患者。
  金的血压一直降不下来,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要积极地控制血压。现在可以考虑让患者开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金已经55岁了。从42岁初次诊断为糖尿病到现在,已经有13年。
  临床病史:
  金主诉疲劳乏力的感觉越来越严重。开始的时候血糖控制还不错,但后来变得越来越恶化。在服用口服降糖药Metformin的同时,加上了磺酰脲类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160 mg/d)。高血压控制药为培哚普利5 mg/d。鉴于他的血脂还在增高,给他服用辛伐他汀(simvastatin)40 m/d。
  随访的检查结果:
  身体质量指数BMI 28
  血压BP 1 25/85 mmHg
  空腹血糖FBG 1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8.3%
  蛋白尿Albuminuria 1 2 mg/mmol;eGFR 70 ml/(min.1.73m2)
  总胆固醇TC 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2 mmol/L
  尽管使用了多种口服降糖药,但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效果还是不好。我把金转诊到糖尿病专科门诊。糖尿病专家告诉我,金的糖尿病可能已经发展到了p细胞凋亡的阶段,应该考虑胰岛素治疗。有研究证据表明,早期和及时地胰岛素治疗,是更好地管理糖尿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晚上注射低剂量的低精蛋白胰岛素(isophane)10单位。同时继续服用Metformin和suphonylurea。继续使用Metformin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胰岛素的依赖性,并减少胰岛素的注射量。要根据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每3~4天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使血糖维持在目标水平。每3~6个月要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这是血糖控制的综合评价指标。
  特别提示
  饱和脂肪:主要来自于肉类和乳类的脂肪。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们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因为它已经被证明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导致血胆固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等疾病。
  身体活动强度:大致可以分成日常身体活动,中等强度活动,高等强度活动。日常身体活动是每天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如骑车、走路、走楼梯、打理花草、遛宠物等。中等强度活动是能让呼吸和心跳增加的活动,比如快走、中速游泳、中速骑车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要做累计3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每次至少10~15分钟。高等强度活动是呼吸和心跳更快的运动,包括大多数体育活动,如踢球、打篮球、健身操、快跑、快骑车等。建议每次至少30分钟,每星期3~4次。
  ——杨辉
其他文献
一位72岁的老年男患者CY到急诊部就诊,他的主诉是下腹部剧烈疼痛,12个小时内不能排尿。疼痛的主要部位是耻骨弓上区域,疼痛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到后来发展成持续性的,难以忍受。病史  进一步采集这位老年患者的病史,发现如下事实:  ◆这位老人出现排尿困难已经有两年的时间,而且病情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每天夜里至少要起床排尿2~3次。  ◆通常要站几分钟才能排出尿,而且尿不成线。  ◆排尿后仍然有少
期刊
该患者特点  女性,年龄偏大,既往有“轻度高血压,且目前服用利尿降压药”,除此之外,身体健康;首诊主诉“感到头疼和颈项疼”,血压:185/105 mm Hg,属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3级患者。  诊疗经过  首诊发现血压高,高血压3级,心功能基本正常,首先选择心血管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降血压。二次就诊出现夜间突发严重咳嗽,“体检和放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时,予以“润喉止咳糖浆”无效。三次就诊出现哮
期刊
马莉·文斯顿,34岁,前来看病的原因是突然出现“头晕目眩”。从枕头抬起头来的时候,头晕情况更加严重,并引起严重的恶心症状。每次起床都会跌倒和呕吐。  这是她第一次突然出现头晕,没有耳鸣,也不影响听力。患者视力正常,不过眼前有闪光的感觉。患者没有其他的身体不适。她因上呼吸道疾病,服用小剂量的扑热息痛。在这次得病前,患者一向感到身体健康。  患者看上去很苍白和忧郁,生命体征正常,体位变化不影响血压。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青春版《牡丹亭》,可谓是传统文化对商品社会的一次成功穿透。立足于传播心理学视角,可看出其深谙现代传播学理论,其对传播心理的把握,无疑是使昆曲这一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遗产复又焕发生机的重要因素。对这一文化现象的传播心理效应解读,对媒介时代的中国戏曲艺术走出当下传承困境的探索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青春版
期刊
莫塔教授的汇报病例语言简练,让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个社区患者很具有代表性。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并作出详细、严谨的解答,从指南人手对病例做出解析,对糖尿病指南的解读理解准确到位。看完这个病例仿怫糖尿病的临床指南生动地浮现在眼前。同时在解析中对“隐形”患者的分析,更是莫塔教授扎实临床技能的完美体现,除了临床经验以外,还有文献的支持。  总体来说,和国内的现况有些差距。目前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以三级医
期刊
莫塔教授在这个病案中所传达的一些观点体现了对老年男性的人文关怀。下面笔者将从医学人文方面谈一下莫塔病例折射出的医学人文关怀对临床工作的启发或帮助。  医学人文关怀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可以延伸到人生活与健康的任何角落,从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生态的,一直到终极意义上的。医学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一切发展都依托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新型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体现。
期刊
患者,彭敏,女,67岁,身体一直很健康。这次来全科医学诊所就诊,主诉原因是感到头疼和颈项疼。患者以往有偏头疼、轻度高血压、颈椎病。目前服用的药物有氯噻酮(利尿降压药)500 mg/d,并在需要的时候服用扑热息痛。体检发现,患者血压较高,185/105 mm Hg。  治疗效果:给患者开心血管选择性p受体阻滞剂。初步疗效不错,患者感觉好多了,偏头疼减轻,血压稳定在145/90 mm Hg。  就诊主
期刊
案例1  病史和初步检查  陈女士,38岁,学校老师,就诊主诉14天疲劳、无力、没有食欲、口腔溃疡。陈女士说12个月来自己的健康状况很不好,工作很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最近几个月中,她经常胃肠胀气、大便频繁,每天3~4次,但又存在周期性的便秘情况。最近6~8个月内,她的体重减少了6公斤。她曾经去一家医院的诊所看病,医生给她开了一种草药,说是治疗大便异常。常规物理检查发现,陈女士又高又瘦,面色苍白
期刊
故事的经过  Thomas O’Dowd教授在1988年写道,“每个诊所都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每次他们来看病的时候,都让医生和工作人员有心往下沉的感觉。”  那是一个周末假期,我在一个大型诊所当班,处理那些紧急的患者。我遇到了一个让人心沉的患者,他让我们诊所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感到不舒服。诊所的接待员告诉我“我这儿有个男士,他不想找你看病,但坚持要一张喘乐宁气雾剂的处方,你想帮这个忙吗?”  诊所有规定
期刊
腹腔病又称乳糜泻,也称为麸质敏感性肠病,是一种由于遗传易感个体摄入麦麸物质后引起的慢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典型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在儿童中常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任何年龄都可发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少见疾病,容易漏诊和误诊。小肠活检样本的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而治疗的核心是终生严格的无麸质饮食。两个案例的首诊医生都没有跳出陷阱,建立起正确的初步诊断。  案例1中,患者出现了腹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