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Sr治疗骨转移瘤疼痛55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89Sr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机制与疗效。方法:恶性肿瘤骨转移瘤病人55例,静脉一次性给予111~148MBq。间隔3~6个月重复给药,治疗次数为1~3次。结果:止痛效果 55例中显效12例,部分有效 31例,总有效率78.18%(43/55),无效12例,无效率21.82%。病灶疗效: Ⅰ级1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33例,总有效者(Ⅰ+Ⅱ+Ⅲ)为22例,占40%。结论:89Sr治疗骨转移瘤,是一种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恶性肿瘤骨转移瘤病人55例,男36例,女19例,年龄49~81岁,其中肺癌27例,乳腺癌17例,前列腺癌6例,膀胱癌5例。治疗前原发病经病理证实,全身骨显像见病灶部位放射性药物分布增强。
  适应证:病人有骨痛,全身骨显像于骨痛部位见“热区”显像,治疗前肝肾功能正常,白细胞>3.0×109/L,血小板>9.0×1010/L。治疗前停止钙制剂治疗。
  治疗方法:根据文献[1]按体重2.6MBq/kg计算,静脉一次性给予111~148MBq。间隔3~6个月重复给药,治疗次数为1~3次。89Sr的化学形式为89SrCl2注射液(上海科兴药业公司提供),无色澄明液体,无菌,无热源。
  止痛效果评定: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疼痛日记、服用止痛药数量、睡眠类型(见表1)、系列骨显像及Karmofsky 评分[2],进行记录。疼痛及镇痛标准分为:①显效:Karmofsky 评分增加,疼痛记分下降(≥4);②部分有效:Karmofsky评分增加,疼痛记分下降(2或3分);③无效:以上参数无改变或恶化。
  病灶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全身骨显像显示的病灶数目和大小的变化,将病灶疗效分为4级,Ⅰ级为有效,所有病灶消失;Ⅱ级为显效,转移灶数目或体积减少50%以上;Ⅲ级为好转,转移灶数目或体积减少25%以上;Ⅳ级为无效,转移灶数目或体积减少25%以下或无变化。
  不良反应:治疗前1周内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血象变化用t检验。
  
  结 果
  
   止痛效果:55例中显效12例,部分有效 31例,总有效率78.18%(43/55),无效12例,无效率21.82%。 疼痛缓解时间为1~2个月,疼痛缓解维持时间3~12个月,1例患者在用药10天疼痛缓解,有25.45%(14/55)在注射后疼痛加剧,1周后疼痛减轻。对不同的原发癌引起的骨转移痛疗效依次为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膀胱癌及其他癌。
  病灶疗效:治疗后3~6个月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按病灶疗效评价标准分类,Ⅰ级1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33例,总有效者(Ⅰ+Ⅱ+Ⅲ)为22例,占40%。
  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讨 论
  
  由于骨骼血供丰富,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的概率较高。发生骨转移后,由于骨内膜和骨外膜受到肿瘤生长产生的张力以及肿瘤直接累及骨膜,临床上常会出现明显的难以控制的疼痛,89Sr 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因不良反应小,止痛效率高而日益受到重视。
   89Sr是一个发射纯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射线的能量为1.46MeV,半衰期为50.5天,具有亲骨性,注射后,70%以上聚集于骨,并且在骨转移瘤部位的浓聚量是正常骨组织的3倍以上,在转移灶内的生物半衰期大于50天,转移灶内89Sr的停留时间很长,可能是从正常骨组织中释放的89Sr出现再循环,而由转移灶重新摄取所至。随着时间的延长,锶被更深的骨母细胞置换而不是停留在骨表面,其产生的β射线可以通过电离作用直接辐射癌细胞,使瘤体缩小、破坏,骨皮质张力减低,通过降低碱性磷酸酶和前列腺素水平,减轻骨质溶解,从而减少瘤体致痛物质的产生[3]。89Sr产生的β射线能干扰痛觉在轴索中的传导,达到止痛作用[4]。本文观察结果提示,89Sr治疗骨转移瘤疼痛效果显著。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疼痛疗效高于其他,与文献报道相似。部分患者对治疗无效,可能与病灶的严重程度、病理类型有关。
   本文中有25.45%(14/55)在注射后疼痛加剧,1~2周后疼痛减轻,这种骨痛加剧可能由于病灶局部被内照射后骨内水肿所引起,预示着骨痛缓解即将来临。
  89Sr 治疗骨转移瘤时所用剂量小,而且β 射线能量低于1.46MeV,因此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小,本组55例患者在用药1周后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大部分都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后3个月患者血象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不良反应轻微可恢复。所以对原发肿瘤经病理证实,骨转移瘤对骨显像剂有摄取,全身用止痛或麻醉药物不能控制的骨痛,生存期至少3个月以上的病人用89Sr 治疗骨转移瘤,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并且β射线对医院的工作人员及病人的家属没有任何辐射。
  


  
  参考文献
  1 范文湘,彭武和,陈仰珍.89SrCl2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疗效分析.中华核医学杂志,2000,20:227-228
  2 谭天秩.临床核医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0-1291
  3 金稚奎.综述.骨转移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和医学分册,1995,19:145-147
  4 Kasalicky J,KrajskaV.The effect of repeated89Sr chloride therapy on bone pain palliation in patients with skeletal cancer metastases.Eur J nucl Med,1998,25:1362-1367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26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患儿,男15例(57.7%),女11例(42.3%);足月儿24例(92.3%),早产儿2例(7.7%);发病年龄2~4个月;单纯母乳喂养24例(92.3%),混合喂养2例(7.7%);合并腹泻病12例(46.2%);所有患儿生后均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K制剂(100%);孕母曾服用抗惊厥药1例(3.8%);
期刊
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低血压性休克期的应用:在充分补液、纠正酸中毒等治疗后,如果血压仍不回升或脉压差较小时,可考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酚妥拉明、654-2、阿拉明等。这时应分清休克是由于外周阻力增加、外周阻力降低、心衰,还是由于输液速度小于血浆外渗速度引起,后两种因素在此不作陈述。如果休克是由于外周阻力增加所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不低,脉压差常较小,这时应适当应用扩张血管、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法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64例重症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104例次,血浆置换量平均3000ml。结果:64例重症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62.5%,其中早期为87.5%,中期为70.59%;与对照组相比,总胆红素由治疗前的377.1mmol/L降至197.6mmol/L(P<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本组共计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9~68岁,病程2天~1年。其中23例因绞痛急诊入院,7例为间断性钝痛入院。入院后均经过辅助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其中3例合并肾结石。  X线检查:本组病例治疗前全部做了腹部平片检查,上段结石7例,中段结石6例,下段结石17例,其中有3例同时并存肾结石。有9例治疗前做静脉尿路造影,其中4例发现有轻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明显扩张,其
期刊
自2004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好及施”治疗肩周炎64例,并进行了临床观察,获得了症状清除快,减轻疼痛,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资料与方法    本组64例,男26例,女38例,年龄25~70岁。病程2个月~18年。  症状与体征:64例患者有不同肩痛,28例肩痛向上臂放射、伴有患肢酸软无力,夜间疼痛加剧。7例肩关节弹响有摩擦感。12例患肩前方压痛,10例患肩后方压痛、7例患肩前后压
期刊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科2004年3月~2006年2月收治的严重脑卒中患者158例,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HAP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标准[1];其中男93例、女65例;年龄44~82岁,平均66.5岁;其中脑出血114例,脑梗死44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37例,气管切开87例,气管插管58例,应用呼吸机53例;其中16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2];
期刊
2004年,我院在为437名离退休教职工体检中,经 B超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146例,占体检总人数的33.4%,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4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男67例,女79例,平均年龄61.2岁(50~82岁);糖尿病69例,肥胖者105例(体重超过身高减100),均无大量及长期饮酒史,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146例中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23例。均经B超检测提示,肝前场回声增强,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7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3例。发病部位:右侧气胸7例,左侧气胸2例,双侧气胸1例。并发症:并发渗出性胸膜炎4例,血气胸1例。  治疗情况:本组10例均经胸膜闭式引流治疗。单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6例,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腔内注射粘连剂4例。  典型病例:患者,男,1999年就诊,入院时全胸片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LCTD)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9例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进行比较。包括两种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综合住院费用、药品比例等。结果:两组除患者年龄、性别、TBIL、D-BI
期刊
资料与方法    5例均为男性,年龄31~59岁。4例有呕吐诱因,均为暴食、饮酒、进不洁食物所致,1例原因不明,发病24~48小时确诊者4例,超过48小时者1例。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气促、发热,不同程度的颈部及胸部皮下气肿,3例伴有明显的上腹部疼痛。  胸部X线检查均有液气胸。5例均食管碘油造影,有造影剂外溢,并经胸腔穿刺得到明确诊断。食管中段破裂2例,下段3例,裂口长4~6cm者3例,7~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