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监会鼓励各交易所加大农产品期货的研究与推出力度,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上市将呈加速之势,但此前一直存在的掣肘因素仍需妥善解决。
3月29日,证监会举行内部专题学习报告会。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会议上,郭树清表示,期货市场要“主动贴近‘三农’需求,加强相关农产品期货品种的研究开发力度”。
此前他已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此话题,且均给出了积极表态。而各家涉农期货交易所亦纷纷开始发力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的研究及上市。
据了解,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的菜粕品种已进入紧锣密鼓的上市筹备期。
各交易所正在准备研发上市的农产品期货还包括中晚籼稻、鸡蛋、木材、肉鸡、土豆等多个品种。
此前在“两会”期间由证监会举行的系统代表委员专场发布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表示:“今年在农产品期货品种推出方面,应该比往年步伐要快一些。”
记者采访的多位相关人士均希望能够抓住政策机遇期,逐步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从而稳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农产品价格,并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相应的风险对冲工具。
但由于国内农业生产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户和农业企业实力有限、自有资金缺乏,包括农户在内的社会各方对期货认识仍然不足,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自身发展制约因素较多等原因,“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产业和农民增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刘兴强告诉记者。
新品上市提速
中国期货市场创立20年来,先后经历了试点、清理整顿、规范发展几个阶段。市场因最初的无序疯狂炒作,经过多年严格的清理整顿,曾经一度陷入低谷。
从2006年开始,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加快推进期货新品种的上市。但为了防范风险,在交易制度、保证金水平等多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期货市场发展的速度大打折扣,很多产品的交投并不活跃。
郭树清履新后,随即开始对证监会以往的监管思路进行一系列新调整。针对期货市场的发展窘境,郭树清明确表态:“证监会将把握好政府监管和市场自由创新之间的‘度’,加快推进期货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银河期货公司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付鹏向记者表示,郭树清如此表态,实际上与其上任后的任务之一有关:继续扩大融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让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在官方多次明确表示支持态度之下,中国期货市场有望在今年出现“井喷”态势,突破以往每年仅推出3个至4个新品种的惯例,迎来期货新品种数量的大增。
目前在中国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中,郑商所的玻璃和菜粕、大商所的焦煤、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原油和白银,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和指数期权七个新品种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上市筹备之中。据了解,其中菜粕等品种于年内上市,已几成“板上钉钉”之势。
由此,农产品期货市场加速发展即成题中应有之义。2月15日,郭树清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指出,农业食品与资本市场的关联还不那么紧密。如何科学组织生产,如何有效销售和流通,如何发现价格,如何规避风险,如何保证食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这些都是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必须解决的课题。
在主动贴近“三农”需求,开发出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期货产品方面,我们的改进空间还很大。郭树清说。
记者获悉,今年春节刚过,证监会就已经开始与各期货交易所沟通农产品期货的相关情况,并鼓励各交易所加大农产品期货的研究与推出力度。而作为农产品期货交易重镇的郑商所和大商所随即加快了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的研发。
郑商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郑商所除了推菜粕期货上市交易外,土豆、中晚籼稻等品种也在研究之中,“决策层对农产品期货的政策方向已定,所以各方都在比较积极地推动这件事情”。
而大商所除了加紧研究鸡蛋期货之外,也正在研究木材、肉鸡期货等新品种。
中信证券农林牧渔及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毛长青认为,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上市将呈加速之势,“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大方向没有问题,现在各方面意见统一,剩下的只是些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并不难以解决”。
鸡蛋期货“探路”
鸡蛋期货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曾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最早的合约,也是其发家品种之一。由此发端,美国期货市场在数十年前就已推出了鸡蛋、黄油、牛奶等多个涉及养殖类的农产品期货,避免了这些农产品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相较之下,中国目前20多种商品期货中虽有13个涉农品种,但却无一养殖类农产品。“总体来看,目前农产品品种相对来说还不够丰富,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品种还没有上。” 银河期货研究员付鹏说。
而大商所正在筹备推出的鸡蛋期货,或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养殖类期货品种。
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目前中国蛋鸡规模养殖户30万户,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种鸡、蛋鸡、鸡蛋零售、饲料、兽药、疫苗等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3500亿元。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畜牧产品,鸡蛋目前每年的总产量约2300万吨,约占全国禽蛋总产量的84%,全国每年人均鸡蛋消费数量大约为17.8公斤。
但近几年来,鸡蛋却和猪肉一样,陷入了价格剧烈波动的怪圈。
以2011年为例,一季度鸡蛋价格自高位持续回落,创出年内新低。二季度起,鸡蛋价格又持续上涨,并于9月创出年内高点,期间鸡蛋价格突破5元/斤的关口。四季度至今,鸡蛋价格则持续回落, 处于弱势下行态势。
在谈到鸡蛋期货的好处时,大商所农产品期货研究员告诉记者,上市鸡蛋期货一方面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价格参考和套期保值工具,提高经营水平;另一方面,则有助于鸡蛋行业推广行业标准,促进行业规范,有助于促进规模化养殖,提高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从期货品种设计的要素来看,鸡蛋期货的推出并不存在明显难度:鸡蛋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不属于活体交易,交割过程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进行;在冷藏条件下存储六个月,质量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另外,鸡蛋市场化程度很高,价格没有管制。
此外,“与鸡蛋等品种密切相关的玉米、豆粕期货发育较为成熟,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市场操纵风险、确保安全运行。”上述研究人员称。
因此,刘兴强对鸡蛋期货的态度较为积极乐观。他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鸡蛋是典型的为‘三农’服务的品种,鸡蛋期货的交割环节也没有问题,现阶段正抓紧制定规则,促其早日上市。”
生猪期货求解
自2004年以来,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出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服务“三农”的功能,领导层对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态度十分积极。
不过,具体到个别品种,因涉及千家万户,相关部委的态度一向审慎。其中,尤以生猪期货多年来的“难产”最为典型。
早在2008年时,大商所就已经基本完成了生猪期货合约、规则制度的市场调研和设计等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提交了生猪期货的上市申请。
而在2009年初,中共中央亦在《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及生猪期货,称要“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
但据了解,目前推动生猪期货上市的,多为一些以生猪为生产原料的大企业。
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小,有实力的大企业并不多见。相反,由于中国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并且多数大中城市均限制当地屠宰企业数量,这些定点企业已经成为事实上唯一合法的生猪需求方,已经具备较强实力。
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符合生猪期货交割标准的生猪在3亿头左右,大型屠宰企业的屠宰量就有1亿头,再考虑到其中多数养殖场规模较小不参加期货交易,以及大型屠宰企业自身拥有部分养殖场,因此实际交割的生猪数量将低于1亿头;而国内三大大型生猪屠宰企业的屠宰量目前已近3000万头,存在操纵市场的风险。
另外,中国一直打击生猪走私,又进一步加强了定点企业作为垄断买方的地位,生猪需求方的实力持续增强。有学者因此指出,“生猪期货的上市将进一步加强需求方的议价能力。很可能是价格发现了,却又平抑不了价格。”
中国畜牧业协会主管生猪养殖业务的副秘书长马闯亦向记者表示,在缺乏相关经验和期货人才的条件下仓促上马生猪期货,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此外,和美国期货市场用现金交割不同,中国期货市场实施的是实物交割制度,故此相关部委担心:交易时把那么多生猪集中在一起,会不会引发疫情?
针对上述难题,期货界人士表示,正在积极研究应对之策,希望能够一揽子解决,以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加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比如,针对实物交割中的疫情风险,大商所设计了“随进、随检、随交、随收”的交割流程,希望通过以养殖和屠宰场代库,多点交割等方式满足大规模交割的需要。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亦再次申明:要创新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探索发展生猪等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
配套机制待完善
从规模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不过,目前上市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只有玉米、大豆、白糖等八种,依然存在品种较少、风险管理功能弱、市场参与者能力及意识较弱等诸多问题。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亦严重制约了期货市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功能。因此,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研发上市的加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大而不强”的窘境。
但记者在联系多家期货公司后亦发现,目前一些期货公司其实并不太看好这一市场,而是把其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即将上市的国债和原油期货中。
在分析原因时,一位多年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期货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称,“关键是各公司无法把握目前农产品期货新品上市的具体时间表,大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等事情八九不离十了再做准备也不迟。”
此外,对期货公司而言,做农产品期货、开发一个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工作难度要比做黄金、白银、铜、铅等工业客户难得多,收益却要少得多。
有学者因此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服务“三农”的新金融产品,对涉农企业、期货公司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鼓励其参与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
而此次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酝酿上市的消息甫出,也引来了不少质疑之声,原因是棉花等农产品期货品种已推出数年,但这期间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依然处于暴涨暴跌的状态之中,有观点认为,“农产品期货反而成为了被炒作的对象”。
中信证券分析师毛长青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农产品期货虽并不能完全避免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出现暴涨暴跌,但“棉花、鸡蛋、土豆等品种的期货,至少能够给相关的经营户一个选择的渠道,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一工具来进行对冲,增加了其避险工具”。毛长青说。
刘兴强也分析指出,过去农民种出来的大豆进入到加工厂,在没有期货市场的情况下,中间形成的利润有70%是由中间贸易商拿走。而有了期货价格信息后,现在约70%的这方面价差流向了农民。
3月29日,证监会举行内部专题学习报告会。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会议上,郭树清表示,期货市场要“主动贴近‘三农’需求,加强相关农产品期货品种的研究开发力度”。
此前他已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此话题,且均给出了积极表态。而各家涉农期货交易所亦纷纷开始发力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的研究及上市。
据了解,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的菜粕品种已进入紧锣密鼓的上市筹备期。
各交易所正在准备研发上市的农产品期货还包括中晚籼稻、鸡蛋、木材、肉鸡、土豆等多个品种。
此前在“两会”期间由证监会举行的系统代表委员专场发布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表示:“今年在农产品期货品种推出方面,应该比往年步伐要快一些。”
记者采访的多位相关人士均希望能够抓住政策机遇期,逐步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从而稳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农产品价格,并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相应的风险对冲工具。
但由于国内农业生产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户和农业企业实力有限、自有资金缺乏,包括农户在内的社会各方对期货认识仍然不足,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自身发展制约因素较多等原因,“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产业和农民增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刘兴强告诉记者。
新品上市提速
中国期货市场创立20年来,先后经历了试点、清理整顿、规范发展几个阶段。市场因最初的无序疯狂炒作,经过多年严格的清理整顿,曾经一度陷入低谷。
从2006年开始,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加快推进期货新品种的上市。但为了防范风险,在交易制度、保证金水平等多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期货市场发展的速度大打折扣,很多产品的交投并不活跃。
郭树清履新后,随即开始对证监会以往的监管思路进行一系列新调整。针对期货市场的发展窘境,郭树清明确表态:“证监会将把握好政府监管和市场自由创新之间的‘度’,加快推进期货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银河期货公司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付鹏向记者表示,郭树清如此表态,实际上与其上任后的任务之一有关:继续扩大融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让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在官方多次明确表示支持态度之下,中国期货市场有望在今年出现“井喷”态势,突破以往每年仅推出3个至4个新品种的惯例,迎来期货新品种数量的大增。
目前在中国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中,郑商所的玻璃和菜粕、大商所的焦煤、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原油和白银,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和指数期权七个新品种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上市筹备之中。据了解,其中菜粕等品种于年内上市,已几成“板上钉钉”之势。
由此,农产品期货市场加速发展即成题中应有之义。2月15日,郭树清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指出,农业食品与资本市场的关联还不那么紧密。如何科学组织生产,如何有效销售和流通,如何发现价格,如何规避风险,如何保证食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这些都是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必须解决的课题。
在主动贴近“三农”需求,开发出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期货产品方面,我们的改进空间还很大。郭树清说。
记者获悉,今年春节刚过,证监会就已经开始与各期货交易所沟通农产品期货的相关情况,并鼓励各交易所加大农产品期货的研究与推出力度。而作为农产品期货交易重镇的郑商所和大商所随即加快了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的研发。
郑商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郑商所除了推菜粕期货上市交易外,土豆、中晚籼稻等品种也在研究之中,“决策层对农产品期货的政策方向已定,所以各方都在比较积极地推动这件事情”。
而大商所除了加紧研究鸡蛋期货之外,也正在研究木材、肉鸡期货等新品种。
中信证券农林牧渔及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毛长青认为,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上市将呈加速之势,“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大方向没有问题,现在各方面意见统一,剩下的只是些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并不难以解决”。
鸡蛋期货“探路”
鸡蛋期货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曾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最早的合约,也是其发家品种之一。由此发端,美国期货市场在数十年前就已推出了鸡蛋、黄油、牛奶等多个涉及养殖类的农产品期货,避免了这些农产品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相较之下,中国目前20多种商品期货中虽有13个涉农品种,但却无一养殖类农产品。“总体来看,目前农产品品种相对来说还不够丰富,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品种还没有上。” 银河期货研究员付鹏说。
而大商所正在筹备推出的鸡蛋期货,或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养殖类期货品种。
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目前中国蛋鸡规模养殖户30万户,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种鸡、蛋鸡、鸡蛋零售、饲料、兽药、疫苗等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3500亿元。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畜牧产品,鸡蛋目前每年的总产量约2300万吨,约占全国禽蛋总产量的84%,全国每年人均鸡蛋消费数量大约为17.8公斤。
但近几年来,鸡蛋却和猪肉一样,陷入了价格剧烈波动的怪圈。
以2011年为例,一季度鸡蛋价格自高位持续回落,创出年内新低。二季度起,鸡蛋价格又持续上涨,并于9月创出年内高点,期间鸡蛋价格突破5元/斤的关口。四季度至今,鸡蛋价格则持续回落, 处于弱势下行态势。
在谈到鸡蛋期货的好处时,大商所农产品期货研究员告诉记者,上市鸡蛋期货一方面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价格参考和套期保值工具,提高经营水平;另一方面,则有助于鸡蛋行业推广行业标准,促进行业规范,有助于促进规模化养殖,提高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从期货品种设计的要素来看,鸡蛋期货的推出并不存在明显难度:鸡蛋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不属于活体交易,交割过程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进行;在冷藏条件下存储六个月,质量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另外,鸡蛋市场化程度很高,价格没有管制。
此外,“与鸡蛋等品种密切相关的玉米、豆粕期货发育较为成熟,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市场操纵风险、确保安全运行。”上述研究人员称。
因此,刘兴强对鸡蛋期货的态度较为积极乐观。他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鸡蛋是典型的为‘三农’服务的品种,鸡蛋期货的交割环节也没有问题,现阶段正抓紧制定规则,促其早日上市。”
生猪期货求解
自2004年以来,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出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服务“三农”的功能,领导层对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态度十分积极。
不过,具体到个别品种,因涉及千家万户,相关部委的态度一向审慎。其中,尤以生猪期货多年来的“难产”最为典型。
早在2008年时,大商所就已经基本完成了生猪期货合约、规则制度的市场调研和设计等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提交了生猪期货的上市申请。
而在2009年初,中共中央亦在《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及生猪期货,称要“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
但据了解,目前推动生猪期货上市的,多为一些以生猪为生产原料的大企业。
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小,有实力的大企业并不多见。相反,由于中国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并且多数大中城市均限制当地屠宰企业数量,这些定点企业已经成为事实上唯一合法的生猪需求方,已经具备较强实力。
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符合生猪期货交割标准的生猪在3亿头左右,大型屠宰企业的屠宰量就有1亿头,再考虑到其中多数养殖场规模较小不参加期货交易,以及大型屠宰企业自身拥有部分养殖场,因此实际交割的生猪数量将低于1亿头;而国内三大大型生猪屠宰企业的屠宰量目前已近3000万头,存在操纵市场的风险。
另外,中国一直打击生猪走私,又进一步加强了定点企业作为垄断买方的地位,生猪需求方的实力持续增强。有学者因此指出,“生猪期货的上市将进一步加强需求方的议价能力。很可能是价格发现了,却又平抑不了价格。”
中国畜牧业协会主管生猪养殖业务的副秘书长马闯亦向记者表示,在缺乏相关经验和期货人才的条件下仓促上马生猪期货,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此外,和美国期货市场用现金交割不同,中国期货市场实施的是实物交割制度,故此相关部委担心:交易时把那么多生猪集中在一起,会不会引发疫情?
针对上述难题,期货界人士表示,正在积极研究应对之策,希望能够一揽子解决,以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加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比如,针对实物交割中的疫情风险,大商所设计了“随进、随检、随交、随收”的交割流程,希望通过以养殖和屠宰场代库,多点交割等方式满足大规模交割的需要。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亦再次申明:要创新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探索发展生猪等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
配套机制待完善
从规模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不过,目前上市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只有玉米、大豆、白糖等八种,依然存在品种较少、风险管理功能弱、市场参与者能力及意识较弱等诸多问题。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亦严重制约了期货市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功能。因此,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研发上市的加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大而不强”的窘境。
但记者在联系多家期货公司后亦发现,目前一些期货公司其实并不太看好这一市场,而是把其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即将上市的国债和原油期货中。
在分析原因时,一位多年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期货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称,“关键是各公司无法把握目前农产品期货新品上市的具体时间表,大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等事情八九不离十了再做准备也不迟。”
此外,对期货公司而言,做农产品期货、开发一个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工作难度要比做黄金、白银、铜、铅等工业客户难得多,收益却要少得多。
有学者因此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服务“三农”的新金融产品,对涉农企业、期货公司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鼓励其参与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
而此次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酝酿上市的消息甫出,也引来了不少质疑之声,原因是棉花等农产品期货品种已推出数年,但这期间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依然处于暴涨暴跌的状态之中,有观点认为,“农产品期货反而成为了被炒作的对象”。
中信证券分析师毛长青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农产品期货虽并不能完全避免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出现暴涨暴跌,但“棉花、鸡蛋、土豆等品种的期货,至少能够给相关的经营户一个选择的渠道,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一工具来进行对冲,增加了其避险工具”。毛长青说。
刘兴强也分析指出,过去农民种出来的大豆进入到加工厂,在没有期货市场的情况下,中间形成的利润有70%是由中间贸易商拿走。而有了期货价格信息后,现在约70%的这方面价差流向了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