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守尔•斯拉木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研究者,以近30年的大无畏探索,开创了维哈柯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的简称)等新疆少数民族信息处理新领域,提出并构建了维哈柯文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技术体系和处理平台,引领并见证着新疆民文信息处理事业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
  他是一位创业者,创建了新大方圆、莲花(哈中合资)、统领等电子信息公司和新疆民文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积极开拓多文种信息技术产品市场,并最终打造出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研发、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的产学研基地。
   他还是一位授业者,牵头设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5个专业、形成了新疆信息技术学科群;建立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与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等4个硕士点,健全了新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体系、学制建设,培养了20多名科研骨干、8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并带出了一支具有显著特色、踏实精悍的信息技术高层次、多民族研发团队。
  他,就是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民文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和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吾守尔•斯拉木。
  
  衣带渐宽终不悔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日常生活重要的交流工具,更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承托着各民族绵长的历史和过往的繁荣。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在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依法加强语言文字管理、推动语言文字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各民族文化素质,更对加强沟通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逐步渗透、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时的吾守尔•斯拉木刚从南疆调回母校新疆大学教授无线电电子专业课程。
  吾守尔1942年生于伊犁地区,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大学,学的是当时最热门的物理学。毕业分配到喀什师范学院后,却因时代的发展进步和学校的教学需求,转而自学研究无线电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自此与无线电、计算机结缘。
  “当时的计算机还是很神秘的,操作系统从英文到中文,虽艰难但实现了。那么能不能用少数民族语言实现计算机信息处理、控制和应用呢?”在当时的条件下,维哈柯等少数民族能否进入信息化时代完全是一个问号,简直就是一个无可企及的梦。
  但这梦,吾守尔真就做了。在实验条件简陋、语言文字不通、缺少后备支持的情况下,吾守尔勇敢地开始了研究。先学习汉语,再学习英语;从无线电技术入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再到更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无数的理论材料、技术报告、研究进展、软件剖析,吾守尔边学边干,艰苦摸索,每一步都走得着实辛苦。
  当时,Dos操作系统称霸天下,吾守尔便和吴总尧等同仁一起从它下手开始了攻坚战。在分析、剖析Dos系统的输入输出及数百个功能调用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内核的方法,在Dos2.0~6.1系列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基础上创立了基于规则的不等宽字符选形/选宽、不同方向多文种的混合兼容处理、双向显示影射模型等独特技术和机制,使只能处理中西文的计算机获得了处理维哈柯文信息的功能。
  “当时我们是在一台IBM PC/XT电脑上完成了研发,多语种信息处理研究开发成功,系统与汉文英文系统完全兼容。同时,当时信息处理的第一个地方标准,特别是代码标准、键盘标准也确定并公布。”事隔多年,吾守尔提到这次里程碑性的成功,仍然满脸兴奋。
  这一成果轰动了新疆各界,而后在人大会议上使用,用于管理代表信息、处理会务文件等,全中国都知道了,新疆的少数民族同胞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操作电脑了!1986年,成果鉴定会召开,党政领导、学界同仁都积极参加,希望先睹为快,仅党政领导就有20余位前往参加。该成果于1986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李鹏总理观看并高度评价本项成果。
  
  广纳百川成大海
  
  精诚所至,厚积薄发,自此,一扇又一扇大门渐次开启。
  针对维哈柯文独有的字符连笔、不等宽、右向输入、单一字符在词中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等文字特点,创造了维哈柯文、阿拉伯文变宽字符选形插入连接、连笔字左右字符智能判断、智能组合连笔字复合字、光标不等宽管理等特殊技术和机制,使方块字处理技术发展成变宽连笔字处理技术,进行升级优化,并在全疆及部分中亚国家推广应用,其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属国内首创。该成果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通过剖析和修改Windows系统体系架构及内核机制、创建外挂式的方法,攻克了维哈柯文的混合智能输入编辑、嵌入式在线处理、分音节分栏混排等多个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自动选形的OpenType字体和内嵌式(EOT)字符技术和机制;研制成功Windows3.1至XP系列的维哈柯文系统平台及办公套件等应用软件,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成果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剖析Linux系列及嵌入式系统内核结构、国际化机制,创建了维哈柯文信息处理的智能编辑、存取检索、发送接收等技术和国际化、本地化机制,研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的维哈柯文Linux系列系统的桌面版、服务器版及应用软件,包括WinCE、Linux、Android等嵌入式系统,开发了多文种智能输入式联想3G、飞利浦和几种CDMA手机,为多语种国产软件的发展打了基础。该成果获2010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吾守尔和科研团队从民族语言理论和特色出发,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先后开发出3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os系列、Windows系列、Linux系列操作系统的维哈柯阿多语种版本及排版印刷、办公自动化、信息通信等应用软件,并广泛应用于科技文化教育、信息通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子政务和商务、农业数字化等领域。
  近年来,为攻克多语种信息急需的一系列多媒体化、网络化关键技术,为新疆信息化保驾护航,吾守尔和团队创立了维哈柯文的在线显示处理和IME技术,解决了卫星模式或互联网模式播发系统不支持维哈柯声图文混合文件的传输接收展示的难题;研发了多语言多媒体远程教学平台和智能双语教学系统,解决了边远地区双语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创立了民文信息的双向陷阱式屏幕取词与动态翻译、代码转换、跨平台等技术,解决了不需安装民文软件亦能正常浏览网站信息的难题;此外,他们还研发出了维哈柯文电台文稿网络系统、公文传输配套系统。
  这些技术实现了原手工办公的无纸化、网络化办公,解决了新疆各族人民乃至中西亚地区的各族侨胞直接用母语获取网络信息的难题,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新疆政府网、天山网等大型门户网站。
  此外,为推进多语种语言资源工程建设及智能化研究,为社会维稳、反恐防恐提供智能技术支撑方面,吾守尔和他的团队也是功不可没:他们创建了资源库及管理平台,其中包括大型平衡语料库(10G)、词性标注语料库(123万词)、语法信息词典(11.1万词)、语言形态分析库(11万词)、平行语料库(35万句对)、千人大型语音语料库、语义知识库等资源库;结合维吾尔语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提出了三音子连续语音HMM声学模型等方法和技术,开发了电话、手机、互联网语音文本关键信息的自动获取、声纹识别、实时监测监控、在线翻译理解等技术。
  集成上述技术,吾守尔带领团队研发了基于网络及通信设备的信息智能监控及舆情分析平台、大词汇连续语音识别与合成、文字识别、智能校对、智能搜索引擎等系统,为新疆乃至中西亚地区社会维稳、反恐防恐提供了智能技术支撑。而吾守尔•斯拉木也因此获得2007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特等奖(50万元奖金)奖励。
  
  
  得标准者得天下
  
  得标准者得天下,吾守尔深知这句话的真谛。作为维哈柯文信息技术标准首席科学家,吾守尔•斯拉木10多次代表中国参加ISO/IEC标准会议,并主持制定了7项国际、国家标准,作了大量前瞻性、基础性、突破性的工作,为阿拉伯文字系列国际标准的产生、实施作出重大贡献。他主持制定的“公元5~9世纪古代突厥文、察合台文、维哈柯新文字(拉丁字符)的国际编码标准”,已由国际ISO发布执行,在保护古文字、新文字,研究古代文化等方面,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吾守尔还主持制定了“信息交换用维吾尔文编码字符集、键盘布局和点阵字形”三项国家标准。按多八位代码体系要求,2008年主持制定了信息技术维哈柯文GB21669国家标准,使民文信息技术获得统一标准和发展基础;目前仍在主持制定9项新国际、国家民文信息技术标准。
  基于吾守尔在标准制定和民文信息技术标准化方面的突出贡献,200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向他颁发了Unicode编码突出贡献者奖项;2008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计算机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始终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保障自身的技术和成果始终面向受众,是吾守尔和团队工坚持的核心方向。
  为了尽快推动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吾守尔带领团队主动承担多项发改委和工信部软件产业化项目,同时,创建新疆民文信息技术研发中心,系统研发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和产品,还创建了新大方圆、统领、莲花(哈中合资)等IT企业,努力搭建多个社会窗口,增强影响力。
  但作为学校的科研团队,整体力量毕竟有限,因此,吾守尔团队也非常重视与社会上有实力、有优势的相关企业进行广泛合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吾守尔团队已经先后与北大方正、中电通信、科大讯飞等2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或共同培养人才,或进行技术整合,或依托企业的市场推广能力推出产品……多年来,已经使研发出的操作系统、办公套件、公文传输、电子印刷、远程教育、网络通信等多文种软件和产品得到了产业化推广,逐渐形成了民文信息处理技术产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仅限于国内企业,吾守尔团队还在几项面向中西亚出口软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与微软公司、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埃及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合作,开拓面向中西亚出口的软件市场,将团队首创的基于大型语料库、词频库的阿俄汉混合处理技术和机制研发出的阿拉伯文、俄文、中亚斯拉夫文的Linux系统服务器版和桌面版、WinCE、Linux、Android等嵌入式系统及多种手机产品销往中西亚地区。最终销售上万套产品,产生了较大影响,促进了中亚西亚多语种软件服务外包国家战略的实施。
  
  遍育桃李铸师魂
  
  “教育在整个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其中人才是核心,没有人才,科技和生产都无法发展。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人才优势是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在谈到教育和人才问题时,吾守尔有感而发。说有感而发,是因为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从无到有,发展至今,一点一滴无不倾注了吾守尔的感情和心血。
  从最初无线电电子专业的设立,到后来成立电子系,再扩大到计算机系、计算中心,最终到现在学科完备、体系完整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只招收本科学生,到现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4个硕士点,具有4个研究方向、5个研究室的产学研基地和创新团队……如今的新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全疆乃至全国都响当当的品牌。
  吾守尔最为高兴的是,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一大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他们或成为科研教育中的第一生产力,或成为第一线的骨干。他们对于新疆信息技术人才的后续培养,对于新疆少数民族信息处理新时代的开拓,对于民文信息系统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广泛的推动作用。
  多年来,吾守尔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他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国家高科技“八五”计划突出贡献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奖、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奖、国家光华二等奖等,还多次获江泽民、胡锦涛、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鼓励。
  
  他说这其中饱含着党和国家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很自豪,也很骄傲,但同时也寄托着更大的希望和期盼。正因如此,已届古稀之年的吾守尔,依然精神矍铄地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现在仍承担着12项国家、省部级专项,担任国家重大工程“维哈文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专家组副组长职务,20位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也在进行。他说,“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所有能做到的,都给党和政府回报过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理系的优秀毕业生,70年代半路出家自学无线电技术,80年代起逐步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和实验课程,而后30年坚持不懈地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吾守尔的成长始终契合时代发展,共同摸索、进步。
  纳百川而成海,恒无欲方为刚。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在新疆少数民族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道路上,吾守尔•斯拉木将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再谱新的辉煌。
其他文献
邵宗泽,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大洋协会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大洋有突出贡献专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规范化的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管理中心。  深海是地球表面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对深海生物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研究,对于生物起源和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医药卫生、生物技术、轻化工等方面的研究,都能够起
期刊
目前国内外生产大中型风机叶片都采用分步制备、粘结成型工艺,即先分别制作叶片的上、下外壳和芯梁后,再粘成一体。这种工艺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首先,由于粘接剂的强度比复合材料上下壳的强度低,粘结起来的叶片强度就远不如整体一次成型叶片(不使用任何粘接剂连接)的强度高;其次,多步成型一般很难确保叶壳、芯梁等部件在每一个截面的加工精度、粘接定位精度以及粘接时的压实精度,直接影响成型后的叶片外形精度和实际效率,
期刊
本项目的技术特点是:在掩土建筑两侧及底部建造垂直和水平进风管,在垂直进风管的入口设有捕风器,水平进风管或垂直进风管与热交换管相接,该热交换管从蓄水池中密闭通过;在垂直进风管的墙外建造种植温室。本项目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土热惯性等自然资源,使室内空气实现夏季降温12~14℃、冬季升温12~14℃的完全自然空调;使绿色环境增加,氧气增加,改善空气质量,无热岛负效应或环境污染增加的负作用,可节能
期刊
2012年2月28日,以“新材料与装备制造”为主题的“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开幕式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主任刘玠主持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会。刘玠指出,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就是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推出产品新的使用价值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化竞争,企业必须加快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整体创新能
期刊
短短十几年,从不到十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到神雾设计院成立后的强大技术班底;从仅专注钢铁行业燃烧技术,到产品市场涵盖钢铁、机械、有色、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建材、火力发电、民用锅炉、民用灶具等众多行业;从在国内市场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到先进的节能技术打入海外市场,企业开始走国际化道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我国节能减排成为历史重任的关头,神雾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全力为
期刊
提到环境污染,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除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污染类型,其实另外一种“隐形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也非常严重,那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在这几类污染物中,重金属会造成土壤环境质量严重下降。重金属在土壤中累积超过一定数量,就会污染生长于其中的植物,进而影响人类健康,引发严重疾病。但是,由于土壤污
期刊
打造“北京国际和谐文化园”,是“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组委会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以及实现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创意之都”、“国际文化之都”的宏伟愿景而启动的又一项大型的文化工程。其主旨是: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打造精品、创造文物、教育当代、续写历史。近日,北京朝顺平通文化公司董事长、“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杨连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期刊
自主研发走创新路  “东莞市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代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空气能供热制冷节能环保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中的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领域。新时代公司生产的空气能热水器,是通过电驱动压缩机,经热泵系统从空气中吸收热量,转移到水中制取热水,经热泵系统加热后,电热转换效率比常规电热水器高4倍,这样就可以大量地节约用电量,从而达到较
期刊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颁布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其中,万向集团公司基于汽车零部件及系统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建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万向集团始创立于1969年,位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杭州市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致力于汽车零部件产业。万向集团公司在董事局主席、全国人大代表鲁冠球的带领下,以“奋
期刊
2012年2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由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领衔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团队的研究,不仅突破了国内外长期认为白钨矿不能碱分解的理论禁锢,还为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由原来的不足5年延长到25年以上提供了支撑。饮水思源,赵中伟教授对于获奖心中充满了感恩,他说:“这一奖项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它肯定了中南大学和企业通过合作,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