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教学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是重要学科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性与人文性,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并利于学生系统性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掌握。传统历史知识教学对学生机械性记忆提出的要求比较高,使得学生难以从枯燥无味的课堂中真正学好历史知识,学习效果不佳,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如何借助“兴趣”这一辅助小老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有极高的探索意义,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兴趣;学习习惯
历史作为文科性质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很多,加上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沿袭,使得《历史与社会》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甚至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了历史知识教学效率。而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很有必要,助于学生对我国发展史进行了解,同时也能了解其他国家各个时代的不同历史内容,培养其人文素养与文化性认知能力,从而对社会发展作出自身的判断。
1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历史与社会》学科成绩比重较小,但理论知识却较多,很多学生难以端正其历史学习态度,处于不求甚解的态度,而这种现象反映到历史知识学习上,表现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不够深入,只是了解一些需要考试的相关史实,考试过后就遗忘了。学生迫于考试压力而刻苦背诵的学习习惯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机械性地去学习,这些陈旧的历史知识学习观念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难以达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的。
1.2初中学生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认知片面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电脑、手机等成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一种主要途径,甚至历史栏目与影视节目也可以为学生便捷性地讲述历史知识,但即使学生能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大量的历史知识,也会由于其制作过程经过了特殊艺术加工而存在片面性,其表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认知,也就使得学生对真实历史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无法把事物看全面,难以获取正确评判事物的科学理论依据,甚至会不认可课堂上讲述的真实历史内容,进而影响其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其误判会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路上越走越远。
2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2.1端正《历史与社会》学习态度,从良好氛围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1.1端正态度,重视《历史与社会》教学
在开展教学或者学习之前,都需要先做到态度的正确树立,尤其是当下初中历史知识存在的问题,使得初中师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多的历史学习纵然枯燥乏味,却也不能忽视其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从反方向去思考,正是因为,《历史与社会》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则更要积极寻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激发与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氛围。
2.1.2基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策
教师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比如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完善科举制”栏目中,教师可以在传授讲解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将科举制和实际生活里的高考或者中考制度进行联系,在放松学生心情的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古代科举制和现代考试制度的联系发出教学疑问,让学生去探索:古代科举制和现代考试制度存在何种区别或联系?这也就体现出了古代与现代鲜明的对比联系,助于学生去区别和梳理,在思路清晰的同时,也能将学生的思绪引向课程探索方向,更容易让学生去接受。
2.2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历史与社会》的发展
面临着传播形式多样化的网络化环境,教师要积极纠正学生对课本历史认知与事实判断存在片面性的缺点,既可以借助当下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引导学生切实感受真正历史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历史重大事实的视频播放让学生結合自身学习的知识积极发表个人的看法,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及兴趣。
2.3再现历史情景以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兴趣
要让《历史与社会》教学呈现出生动且内容丰富的课堂情景,展现其独特的学科魅力,可以再现其历史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体验与了解。
2.4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摆脱学生机械记忆历史知识的现状,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丰富其学习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及历史事件,使得历史学习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其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其学习兴趣。比如,在“新中国的建立”这一历史栏目中,教师可以组织课外实践互动活动来培养学生兴趣。在课程讲授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告知学生在课程之后会开展相关知识竞赛,鼓励其积极主动参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后再授课,包括“中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与“中国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等一系列历史知识与历史事件进行讲解。课程结束后,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所学历史内容进行知识竞赛,教师也可以选择在课程结束后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去搜查与探索相关历史知识再进行知识竞赛,切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临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所处尴尬位置时存在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认知片面、历史知识教学偏离轨道等问题,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如端正《历史与社会》课学习态度,从良好氛围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历史的发展;再现历史情景以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历史知识故事化以及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清国.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習兴趣[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7):114-115.
[2]杨彩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学周刊B版,2013,(8):107.
[3]孙斐.初中历史教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5,(34):109.
[4]李卉.论如何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J].中外交流,2016,(14):172.
[5]蒋捷.浅谈初中历史兴趣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小作家选刊,2016,(16):154.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兴趣;学习习惯
历史作为文科性质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很多,加上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沿袭,使得《历史与社会》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甚至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了历史知识教学效率。而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很有必要,助于学生对我国发展史进行了解,同时也能了解其他国家各个时代的不同历史内容,培养其人文素养与文化性认知能力,从而对社会发展作出自身的判断。
1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历史与社会》学科成绩比重较小,但理论知识却较多,很多学生难以端正其历史学习态度,处于不求甚解的态度,而这种现象反映到历史知识学习上,表现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不够深入,只是了解一些需要考试的相关史实,考试过后就遗忘了。学生迫于考试压力而刻苦背诵的学习习惯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机械性地去学习,这些陈旧的历史知识学习观念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难以达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的。
1.2初中学生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认知片面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电脑、手机等成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一种主要途径,甚至历史栏目与影视节目也可以为学生便捷性地讲述历史知识,但即使学生能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大量的历史知识,也会由于其制作过程经过了特殊艺术加工而存在片面性,其表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认知,也就使得学生对真实历史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无法把事物看全面,难以获取正确评判事物的科学理论依据,甚至会不认可课堂上讲述的真实历史内容,进而影响其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其误判会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路上越走越远。
2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2.1端正《历史与社会》学习态度,从良好氛围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1.1端正态度,重视《历史与社会》教学
在开展教学或者学习之前,都需要先做到态度的正确树立,尤其是当下初中历史知识存在的问题,使得初中师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多的历史学习纵然枯燥乏味,却也不能忽视其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从反方向去思考,正是因为,《历史与社会》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则更要积极寻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激发与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氛围。
2.1.2基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策
教师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比如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完善科举制”栏目中,教师可以在传授讲解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将科举制和实际生活里的高考或者中考制度进行联系,在放松学生心情的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古代科举制和现代考试制度的联系发出教学疑问,让学生去探索:古代科举制和现代考试制度存在何种区别或联系?这也就体现出了古代与现代鲜明的对比联系,助于学生去区别和梳理,在思路清晰的同时,也能将学生的思绪引向课程探索方向,更容易让学生去接受。
2.2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历史与社会》的发展
面临着传播形式多样化的网络化环境,教师要积极纠正学生对课本历史认知与事实判断存在片面性的缺点,既可以借助当下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引导学生切实感受真正历史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历史重大事实的视频播放让学生結合自身学习的知识积极发表个人的看法,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及兴趣。
2.3再现历史情景以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兴趣
要让《历史与社会》教学呈现出生动且内容丰富的课堂情景,展现其独特的学科魅力,可以再现其历史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体验与了解。
2.4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摆脱学生机械记忆历史知识的现状,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丰富其学习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及历史事件,使得历史学习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其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其学习兴趣。比如,在“新中国的建立”这一历史栏目中,教师可以组织课外实践互动活动来培养学生兴趣。在课程讲授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告知学生在课程之后会开展相关知识竞赛,鼓励其积极主动参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后再授课,包括“中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与“中国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等一系列历史知识与历史事件进行讲解。课程结束后,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所学历史内容进行知识竞赛,教师也可以选择在课程结束后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去搜查与探索相关历史知识再进行知识竞赛,切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临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所处尴尬位置时存在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认知片面、历史知识教学偏离轨道等问题,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如端正《历史与社会》课学习态度,从良好氛围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历史的发展;再现历史情景以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历史知识故事化以及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清国.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習兴趣[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7):114-115.
[2]杨彩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学周刊B版,2013,(8):107.
[3]孙斐.初中历史教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5,(34):109.
[4]李卉.论如何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J].中外交流,2016,(14):172.
[5]蒋捷.浅谈初中历史兴趣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小作家选刊,2016,(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