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河叙事

来源 :散文诗(青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3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一条河流端坐在晨光里,陪万物生长,也陪万物流逝。
  以楫为马。在上古,用竹筏或桴,蠶丛、柏灌、鱼凫,沿着岷山深处,沿着古代湔水来到成都平原渔猎,桑蚕和耕作。古文明的遗址,根植于河流边,青铜神树、金杖、青铜面具和人像……在大水和青铜时代,谜底般,沉在河谷中。
  水流,花开,叶落。一条河流,蜿蜒,曲折,流域面积2057.3平方公里,它水晶的镜面,是影像。月亮在河心圆缺,泉、霜、雪、雨、露,沿河而生,带着它的基因遗传密码,这川西大地上的动脉、血脉之河,繁衍两岸的村庄和姓氏。它身后有数以万计的土地、庄稼,以及飞禽走兽。
  方向。坐标。
  一条河的长征,充满隐忍;
  一条河流,有着善良和慈悲;
  一条河流,承载深广,流向星空万古的地平线。
  2
  千里之行,始于太子城峰下。一条河流撕开一条路从太子城峰下来,穿越龙门山。
  一路高山雪线不断隐现。劲风,追逐在起伏的青色波浪间,蜀王柏灌建国于河流边的“瞿上”。
  一条河流为它标记,河流边有鲜花和绿植,计量了在境内约90公里的长度;
  一条河流,也记下了一条河流的复杂性与变性:一地一方言,拐过境,一条河流的湔字,在彭州读音与毗邻什邡不同。一条河流的包容,让民间的语音多了生趣。
  3
  一条河流拐进什邡。秦汉大型木椁墓,静静地伏在杂草的岸边。
  这古蜀先民的载魂之舟,散落着戈、矛、剑、箭簇、青铜兵器,以及陶片、白骨。
  棺木何以成船形?历史,在只字片言的文字记载和支离破碎的种种猜测中起伏、沉沦。
  一代代人沿着一条河流探寻、追问……一条河流,蜿蜒、曲折,在市境流经23.5公里后拐进广汉,系着三星堆遗址的难解之谜和悬念。
  4
  一条河流,从彭州到什邡,从什邡到广汉,从广汉进金堂,以不断的流淌,计量、计算着一个个地域的春花秋月、夏云冬雪。
  一个个城市与村庄唱着有关一条河流的经典小调。
  一条河流,139公里龙飞凤舞之后,与同一水色的水——石亭江、绵远河汇集。
  它们在阳光或月色下,集合,整装,列队,随弯就势。入沱江,下长江。
  一只鸟衔来回溯的一两声川江号子,一条河流,一路奔赴,流过二十四节气的烟火,流过繁茂,也流过正在枯萎的事物。
  5
  元宵会摆在鸭子河河坝。竹木农具、花草树苗、日用器具纷纷亮相,人如水流而来。在桥上流涌,也在桥下流涌。
  一场盛大的民俗传承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
  热切的手,化为一支画笔,在鸭子河古老的水意上,再显现清明上河图。
  6
  二月的鸭子河岸,幽闭,灰暗。一些水雾,像冒烟的云的呼吸,芦苇枯涩着,还没有展开它青色的发辫。雁鸭藏在深处做梦,偶尔有一两只叫着飞过头顶,嗓子仿佛刚刚经历了水洗,鸣叫声落在光线织成的沙丘和河心上。
  一条河流静默如谜。
  河水细小,岸边有三两个人正在垂钓。
  河洲上,紫云英正在慢慢开放。
  7
  三月透明的水上,所有的植物都开始用力发亮,所有的鱼都游上岸。
  太阳从天边升起,太阳也从天边落下。已经很久了,星星像灯泡般挂在星空,照着大地,照着我,照着堤草拍打着的雁鸭。离我最近的那只,背着光,泄露在芦苇上,它开始练习发声。
  像眼睛,芙蓉花树在堤岸上站立。看河流上那些雁鸭似古人和今人纷纷出没,羽衣上飘着不同年代的声音。
  8
  鸟鸣声形成一条河流的听觉。
  河流上端是古蓝的天空。我和囡囡在河边静静地走,囡囡满眼都是河流,囡囡满眼都是花朵。
  当我站在繁花深处,当我站在河洲深处,尽力克制自己去描述琴键般起落的鸟鸣和曦光。
  小小的囡囡缩进紫云英的阴影里,一丛青草摇过来,分享她身上的早春阳光。囡囡听见鸣叫,跟青草一起抬头。她假扮雁鸭叫,她跳舞,她躺在紫云英上笑,看着这世界新的眼睛。
  一条河流在声音里坐着,摸到一个孩子的明亮。
  9
  这是一个适合怀想的春夜。
  雨水在河里撒下银网,撒下满河的萤火和梦的羽毛。
  雨如果一直不停地下,明日堤岸上,燕斜飞,风微微。
  明日堤岸上,将会有各种青色的语言诞生。
  雨一阵密过一阵,构成形式主义之美。一条河流在春夜里长,唱着雨滴潮湿的歌。
  各家有名有姓的树,都会被雨水抚摸,整个雨夜,我摸到雨水似鸟的叫声。
  整个雨夜,我的灵魂挂在我的身体上。
  用雨水掏尽黑,抱着梦,像那些树上的花苞。
  10
  两岸的炊烟笔直地升起;两岸的鸡鸣犬吠遥相呼应。
  流水的旋律是一致的,流水上云朵的白也是一致的,被雁鸭剪辑,从天空飞扬出去。
  两岸的小孩子站在河边打水漂,当小石子漂过水面,就溅起一朵朵明亮的欢叫。
  或者干脆像石头一样浸进白花花的河水。那是流水的童年,丰饶,旖旎,奇特。
  多年以后,我仍感觉得到在我的身体里,流淌过鸟鸣和河水的光亮;多年以后,我仍感觉得到嘴里衔的一根草茎,咀嚼出甜美;多年以后,那个灿烂的夏天,河边掏鸟窝的小男孩,落在我的黑白记忆里。
  11
  我没有见过一条河流曾经的模样。百度也无从查询。
  听老人说,这河流曾经有码头、船只、渔夫与鱼老鸹,以及卖膏药的、耍杂技的、川剧、清音、笛子、唢呐……
  都是一条河流上曾经的缩影。
  找来县志,撰记:在通航盛期,从马井的水码头沿河逆水上行达隐峰,顺流而下可抵金堂。运输叶烟、粮油,少者有木船二三十只,多者百余只。现在,大坑小凼挖沙机摆放在河道上,水逐水,浪打浪,映照时间之衰。   万事万物各自在出演自己的人生。
  一条河流,一个露天的剧场,在各个时代都有深深的痕迹;一条河流在天地间讲话,它喜欢还原出长长的滩涂和河心洲,来顺应自己的心跳。
  12
  河流,插上树木的羽毛。
  鸟鸣,时而稀疏,时而繁复,讲述二战期间,从这里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飞机,像蝴蝶;讲述水路发达的时代,砍伐的木头顺水而下。
  鸟翅移来移去,河中,潜藏着深幽的眼睛,如今,写进书里的历史和码头接送木材的人,已成为河流的遗迹。
  13
  一条河流带走她,在一个村庄陈腐的脚边——一个独居的寡妇,在夜黑风高时投了河,化成一根黑木头飘走。
  也许,她只是误入了夜的黑森林;也许,在心越来越凉时,她找到了母腹,走进这微光沉下的路。
  14
  洪水来临时,一条河流要做些什么?变换着它的颜色和形态,大浪拱起,大浪盖下,穿着黄袍马褂的河水涛声雷动。大漩涡撕心裂魄,凶猛、浑浊、充满野性。
  那洪水里有几百年的风云在滚动。这一刻,它彻底掌握命运,一改以往的低调、内敛、不事张扬;这一刻,它独立成章,为这个世界上演一场宏大、复杂、惊心动魄的川剧折子戏。
  愤怒地撕开束缚它的T型坝、防浪堤,一条河流的气势由雷霆构建。这是一次对话和凝视的精神之旅,带走人命、牲畜,摧枯拉朽,清洗河床,带走碎屑和垃圾。
  15
  一条河流生下了福田村。
  我出生的门,在黄昏,被一条河流拉开。
  一条河流记录了村庄和人的生辰;一条河流,是鸟群的飞向,是荫庇。
  河流生下村庄,村庄生下人。几千年,村庄都在同一种命运里轮回。
  掌灯,添喂牛草,几千年,村庄呵,怀揣着半卷残损的家谱。
  从我记事起,村子里的人,都是忙忙碌碌。忙着在庄稼地里,播种,收割;忙着嫁娶,忙着生于黄昏葬于暮色。
  在荣辱浮沉的人世,我的村庄有着火柴头一样的坚硬头颅。
  在我的村庄,我才能内心干净,目光清晰;在我的村庄,我才能想起自己。
  它是我骨头里的颤音和灵魂里的雪;它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16
  风带来丰沛的雨水;风,吹来了赵、钱、孙、李……
  各种姓氏和各式各样人的脾性,他们在这个村子里或卑微或高大地活着,带着他们的种子和牲口。
  而我,缩进一阵风里,被吹到一户人家出生。像有神灵这样安排,从此,就有一条河流奔我而来;從此,我带着鲜于的姓氏,带着身体里的细流与幻象,走进去。
  17
  水的语言就是打开天窗,所说的亮话。
  水的身影,代表造物之美和自然的恩赐。这些来自灵魂的语言,在太阳神鸟出没的地方,游进村庄的记忆。
  18
  上游,一个村妇在割草。
  一个小男孩用小石子打着水漂。流水上飘着水烟。
  农业的天空,乳白的云朵下,蟋蟀有好听的叫声。大野鸭小灰雁,大白鹭小白鹭在河心摇桨。
  那时,我还小,十岁的姐姐领着我,举起小锄头,我们在河滩地翻挖人参娃娃似的花生。篦了一遍又一遍,一粒,二粒……到晌午,翻挖了小半篮子,也算是颗粒归仓。风也过来弯曲着,听这条乡土路上竹篮里细微的响动。
  19
  这是我的村庄,乡野和家园。
  现在,它在那里像风中白头的芦花;现在,我们已离开。
  每日午后,风烛残年的老人们从老屋里出来,聚拢在河边,像一堵堵四处透风的墙。
  他们头发花白,牙齿脱落,在混沌的日子里说着东家长西家短,说着陈谷子烂芝麻事。
  见惯人世的风雨,这些来自草露又将归于尘土的老人,像是继承了全村语言遗产的人。
  夕阳,把他们的话语燃成一堆灰烬,变成流进下游的余晖。
  20
  那些野花都擎着灯,照着老屋一小部分病毒和霉菌。高兴了,它就抱着老屋的门窗和锈锁摇晃,不高兴了,它就让这遗址在那里冷清。
  老墙皮斑驳,人走后,老屋就浮出来野花、野草,还有蝙蝠和吱吱叫的地鼠……
  瘪着身子,黄昏,风声和漏洞也住了一屋又一屋。如同从前的屋主人从昏暗的油灯前走过,它们蓬头垢面,躲在屋里不出来。
  也有走动的亲戚——雨、雪、雷、闪电……在不同时刻,一个一个,耳语着,在林盘院落,进进出出。
  21
  在尚有父母居住的村庄里,还是有一点光亮的;在尚有父母居住的村庄里,曾住着贫穷年代的辛酸,也住着繁华年代的荒芜。
  青壮年有的外出打工,留下的新宅住满了蛛网、尘灰和一股潮湿的霉腐味。
  还有的在城里置办了房产,留下的老人,在自留地里翻土播种不打农药的蔬菜。再用老年证坐上公交车,隔三岔五就往城里送去一些。
  一座村庄,就是一堆用名字点燃的篝火,也是这些名字避寒取暖未舍弃的护身符。
  一座村庄,在多年后亦如沉默的河水。是的,只是我们不愿面对和承认。
  22
  一条河流,一个简陋的自然主义者,流经我的村庄,再流经城市。
  一路带着湿漉漉的脚印。一条河流有传说,有史记,还有冒烟的灵魂加入进来,赶着花期或汛期。
  从陡峭的上游,到平缓的中流,再到急湍的下游,一条河流,水天一色。
  在自己的河床上,有精通隐遁术的麻鱼、鲤鱼、鳅鱼、鲢鱼……水草丰茂,水鸟们站在沿途的树冠上。
  这里,鸟类品种超过110种。
  河洲上,蜻蜓和豆娘正忙着繁衍。
  在缓慢的光阴里,莺莺燕燕,馥郁芬芳。
  心里藏着情爱,这些河流的孩子,在流水上心有所依。
  23
  千年的汉语,跟着一条河流辗转。
  千百年的流动,千百年的惊惧、疼痛、慰藉,要一条河流来复述。
  一条河流,有插图的语言;一条河流,一只冷峻的时间之鸟;一条河流,一本怀旧的词语和流行的经典。
  川蜀大地的动脉、血脉之河,仁义礼智信,星月,美酒与涟漪,沧桑与荣耀,在一条河流上获得完整性。落日西垂,人世半凉,究竟为谁,一条河流,流向远方,询问宿命和未知。
  啾啾的声浪传来,一条河流仍是完整而透明的。
  鸟飞,石飞。
  一条河流装下长夜、泪水和尘灰;装下朴素的晨昏;装下星空上的二十八星宿;装下三星堆的神秘;也装下太阳神鸟,一个神话原型意义上的心灵故事。
  注:鸭子河,又名湔江,属于长江水系。鸭子河是古蜀文化的源流,孕育了灿烂的三星堆文明。因每年冬季有成千上万只来自北方的雁形目候鸟(俗称野鸭子)在此越冬而得名。
其他文献
热!热!热!夏天到了,太阳就像一个高悬空中的火炉,炙烤着整个羊村。然而,即便是再火辣辣的太阳也抵挡不住羊仔们外出的脚步大家尽情地歌唱玩耍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村庄。
我的家乡是高埗,那是位于东莞北部的一个小镇。这里是典型的水乡地貌,河涌众多。以前高埗人以打渔为生,时常在岸边晒罟网,久之,以罟步而传名,后重新取名为高埗。高埗三面环水,是东莞的后花园。在东江河畔,有一个环境清幽的亲水公园,公园里绿树成荫,每天清展和傍晚,人们都会在公园里散步和运动。
一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一位名叫俞向的官员来到福州,两次任福建提刑,摄知州事数年。其人热衷风雅,流连闽中风物,虽无传记留世,但事迹散见于福州诸志中,尤其有几件值得一提。其一是采摭闽地诗文,编辑《长乐集》14卷,著名的“城里三山千簇寺”便出自该书总序;其二是修葺提点刑狱司后花园,每年仲春时节对民众开放,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其三是主持福州南驿道改途,移方山驿于枕峰,治官道以便行人。
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全民科學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通知》指出,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科学素质总体水
语文是高中阶段学习和考试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语言素养能力发展,对于学生的文化涵养、审美情趣、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的核心素养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革新以及转变。因此,本文主要讲述了,老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创新模式的开发与生活相匹配,让学生更真实的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应用能力,同时高中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立体引导的方式培育学生的语文思考深度。
新媒体给乡村民宿文化传播带来了转机,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乡村活力,振兴了乡村文化。本文以皖南宏村民宿文化及其传播实践为依据,探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民宿文化的发展之路,提出有关乡村民宿文化传播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由于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高三阶段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语文成绩较差,进而成为语文学困生。中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无非是拼音、病句、文言文、阅读写作,那么教师就应当由此处入手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只有这样,语文学困生才能够提升成绩,走出困境。想要实现语文学困生的转化非常简单,这就需要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担当起这份责任来,细心耐心的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帮扶工作。
炎(yán)炎夏日己来到,防晒工作要做好!为了应对骄(jiāo)阳的炙烤(zhì kǎo),人类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打遮(zhē)阳伞、穿防晒服、涂防晒霜(shuāng),等等。那么,动物们不怕晒吗?其实,许多动物彺防晒方面更是“技高一筹(chóu)”哦。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教育新时代,我们一线教师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和引导,意在努力培养文化知识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复合型新青年。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传统责任的内容,既能够让学生对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更好的了解,也能够让学生学会传承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能够立足实际,想方设法将其落到实处。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就此问题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