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素”。因此在课堂提问时,我们要注意对象、时机、角度、程度、范围和态度这几个方面。
关键词:教学;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素”。课堂提问的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艺术地使用它,可以平中见奇,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要达到此境,我们认为,课堂提问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一、对象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总是提问少数优等生。要有意向差生倾斜,使他们意识到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从而激励他们刻苦学习。这样一来,教师提问全面,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同时教师指名回答问题,要注意学生的层次。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发言,既巩固知识,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难度大的问题,请功底深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在提示下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中等生是中间力量,问题较多,让他们发言既能带动差生,又能促进好生。
教师提问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还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如有一位学生,其他各科都不错,语文一直是他的薄弱环节,随着几次考试下来,他对学习语文丧失了信心。我了解到他的这种思想后,及时在上课时多提问他一些难度适中题,鼓励他、赞扬他。渐渐地,他就有了信心,语文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成功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给所有回答问题者创造自我表现与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时机
对文章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全文的整体感知上。文章才看一遍就叫学生划分段落为时过早,讲完议论文再叫学生找出中心论点又过晚,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对这篇文章读了几遍后抓住关键时刻,提出一个能牵动全文的问题。这样,提问才能有质量,有思维价值。
围绕教学目的设计问题,一些极其简单的问题尽量不提,不能出现不动脑子就张嘴的现象。有位教师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学生对小说情节理解并不困难,但教师却领着学生了解故事梗概。同时提问学生:“鲁达打镇关西,打了几拳,分别打在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长此以往会出现思维萎缩。抓住时机的提问就像在平静的水中投入石块,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如教《范进中举》时,先让学生自读两遍,弄清字词后提问:文中胡屠户这个人物,为何前后变化很大?学生可以找出他前后不一的表现,再分析其原因,这样就理清了全文,小说的三要素自然也就容易掌握了。
因此,教师要按照教学要求巧妙地设计提问,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突破难点。
三、角度
课堂提问还必须注重提问的角度。同一个问题可以由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提出,既要切入新颖的角度,又要抓住关键的问题。如教诗歌《渡荆门送别》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中没有提到送别友人,为什么题目是送别?这样就把这首诗与其他几首送别诗相比较,使学生明白本诗的一个特点,就是借水送人来表现诗人对故乡的依恋。这样,将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诗句。
教师只有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思维和联想。比如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这样问:作者描绘了烈日和暴雨的变化,环境与人物遭遇有何关系?文中又描写了坐车人,是不是多余的?从而使学生明白,祥子的遭遇不仅仅来自于自然环境,更来自于坐车人的冷酷,这也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样一来,既点明了文章的要素,又揭示了中心。
教师用辩证的方法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程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文章的难度来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例如,教《拿来主义》,有一个问题很难,那就是“作者谈‘拿来主义’,为什么先花大量笔墨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但可以提一个比较浅的问题:“讲台上有一支粉笔,我们对这支粉笔可采取的态度有几种
呢?”这当然有两种:一是拿起来,一是随它去。再问:“拿起来之后又怎么样呢?”还是两种情况:一是送给别人,一是自己使用。显然,这个深奥的问题已解决了。因为“随它去”的态度就是“闭关主义”,“拿起来送给别人”则是“送去主义”,只有“拿起来自己使用”才是“拿来主义”。因此,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作了科学分类,先批判与“拿来主义”相违背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然后再肯定“拿来主义”,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
浅自有浅的好处。这里“浅”是指有深意的浅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有些问题看似浅显,但很重要,往往为学生所忽视,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浅题深究,这样能更深入地挖掘文章中心。
五、范围
有时为避免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失去兴趣,要把一个大问题拆成若干小问题,化整为零,让学生循着一个个小问题逐步进入问题的中心。如在讲解《生命与和平相爱》时,不能直接问:戴维身上集中体现了犹太人的什么精神?应首先问:本文记叙了怎样一个人物,他有哪些才能,这些才能与什么有关?这样学生自然能找出戴维身上的才能与民族精神息息相关,并找出民族精神是什么,从而一步步达到文章的中心。
零与整是相对而言的,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不能死守教条、墨守成规,要视具体情况进行提问。
六、态度
学生希望自己特有的内心世界能被老师接受,但同时又畏惧与老师接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心理紧张而出现智力活动的阻滞现象。此时教师语态要友善、亲切,对回答不当的学生,应当谆谆诱导,善意鼓励,顺着学生讲话的思路进行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味的提问,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文水平。因此,我们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完善提问的动态过程,才能给教育教学带来一片明媚的春光。
(靖江市第四中学)
关键词:教学;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素”。课堂提问的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艺术地使用它,可以平中见奇,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要达到此境,我们认为,课堂提问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一、对象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总是提问少数优等生。要有意向差生倾斜,使他们意识到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从而激励他们刻苦学习。这样一来,教师提问全面,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同时教师指名回答问题,要注意学生的层次。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发言,既巩固知识,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难度大的问题,请功底深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在提示下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中等生是中间力量,问题较多,让他们发言既能带动差生,又能促进好生。
教师提问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还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如有一位学生,其他各科都不错,语文一直是他的薄弱环节,随着几次考试下来,他对学习语文丧失了信心。我了解到他的这种思想后,及时在上课时多提问他一些难度适中题,鼓励他、赞扬他。渐渐地,他就有了信心,语文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成功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给所有回答问题者创造自我表现与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时机
对文章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全文的整体感知上。文章才看一遍就叫学生划分段落为时过早,讲完议论文再叫学生找出中心论点又过晚,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对这篇文章读了几遍后抓住关键时刻,提出一个能牵动全文的问题。这样,提问才能有质量,有思维价值。
围绕教学目的设计问题,一些极其简单的问题尽量不提,不能出现不动脑子就张嘴的现象。有位教师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学生对小说情节理解并不困难,但教师却领着学生了解故事梗概。同时提问学生:“鲁达打镇关西,打了几拳,分别打在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长此以往会出现思维萎缩。抓住时机的提问就像在平静的水中投入石块,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如教《范进中举》时,先让学生自读两遍,弄清字词后提问:文中胡屠户这个人物,为何前后变化很大?学生可以找出他前后不一的表现,再分析其原因,这样就理清了全文,小说的三要素自然也就容易掌握了。
因此,教师要按照教学要求巧妙地设计提问,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突破难点。
三、角度
课堂提问还必须注重提问的角度。同一个问题可以由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提出,既要切入新颖的角度,又要抓住关键的问题。如教诗歌《渡荆门送别》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中没有提到送别友人,为什么题目是送别?这样就把这首诗与其他几首送别诗相比较,使学生明白本诗的一个特点,就是借水送人来表现诗人对故乡的依恋。这样,将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诗句。
教师只有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思维和联想。比如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这样问:作者描绘了烈日和暴雨的变化,环境与人物遭遇有何关系?文中又描写了坐车人,是不是多余的?从而使学生明白,祥子的遭遇不仅仅来自于自然环境,更来自于坐车人的冷酷,这也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样一来,既点明了文章的要素,又揭示了中心。
教师用辩证的方法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程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文章的难度来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例如,教《拿来主义》,有一个问题很难,那就是“作者谈‘拿来主义’,为什么先花大量笔墨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但可以提一个比较浅的问题:“讲台上有一支粉笔,我们对这支粉笔可采取的态度有几种
呢?”这当然有两种:一是拿起来,一是随它去。再问:“拿起来之后又怎么样呢?”还是两种情况:一是送给别人,一是自己使用。显然,这个深奥的问题已解决了。因为“随它去”的态度就是“闭关主义”,“拿起来送给别人”则是“送去主义”,只有“拿起来自己使用”才是“拿来主义”。因此,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作了科学分类,先批判与“拿来主义”相违背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然后再肯定“拿来主义”,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
浅自有浅的好处。这里“浅”是指有深意的浅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有些问题看似浅显,但很重要,往往为学生所忽视,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浅题深究,这样能更深入地挖掘文章中心。
五、范围
有时为避免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失去兴趣,要把一个大问题拆成若干小问题,化整为零,让学生循着一个个小问题逐步进入问题的中心。如在讲解《生命与和平相爱》时,不能直接问:戴维身上集中体现了犹太人的什么精神?应首先问:本文记叙了怎样一个人物,他有哪些才能,这些才能与什么有关?这样学生自然能找出戴维身上的才能与民族精神息息相关,并找出民族精神是什么,从而一步步达到文章的中心。
零与整是相对而言的,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不能死守教条、墨守成规,要视具体情况进行提问。
六、态度
学生希望自己特有的内心世界能被老师接受,但同时又畏惧与老师接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心理紧张而出现智力活动的阻滞现象。此时教师语态要友善、亲切,对回答不当的学生,应当谆谆诱导,善意鼓励,顺着学生讲话的思路进行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味的提问,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文水平。因此,我们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完善提问的动态过程,才能给教育教学带来一片明媚的春光。
(靖江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