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词从不准到贴切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居里夫人
   材料二: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黄旭华用“默默无闻”创造出了“惊涛骇浪”的人生。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题目由材料与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一,居里夫人的名言表明追随理想而生活,才能达到至美至善的境地。材料二,陶渊明遵从内心的选择,回归田园,淡泊名利,生活简朴;黄旭华献身祖国的科研事业,默默奉献,攻坚克难。两则材料共同的主题是:人生理想和追求。要求中“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明确指出了思考的方向。材料只是思维的触发点,学生要写的角度是比较开放的,要联系现实,见解独特,自然成文即可。
  原文在线
  我心归处是桃源
   身处世间,看到追求“更好生活”的人们步履匆匆,被裹挟着不断向前。我不停询问(“询问”是就某个问题征求意见,或打听情况,用在这里不贴切):我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寻一条上山的小路,伴着山林中隐隐传来的琴声,沿着青翠的竹林,我向深山巨谷中走去。琴声离我越来越近,竹林中模模糊糊可见一屋(“模模糊糊”是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清晰,用在这里不贴切),我静静地走近,只见屋前坐着一个书生。那书生盘膝而坐,正在抚琴唱歌。竹林旁,清澈的泉水淙淙地流淌于山石之上。泉水叮叮咚咚,与琴声、歌声交汇成美妙的乐音。那不正是醉心于山水的摩诘居士吗?我走近他,轻声问道:“摩诘先生,敢问桃源在何处?”他对我淡淡一笑,抬头望着远处的山峰说道:“这山间林中有鸟鸣,有花香,有流泉,有竹林,这里就是桃源。”语罢,琴声重新响起。难道这宁静的山林就是我心中的桃源吗?是,又似乎不是。
   我慢慢离开了静谧的山林。沿着流水走去,我看到了一片湖,被郁郁葱葱的树林环绕。湖面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映照”一词用来形容光线照射在物体上而反照显示,用在这里不贴切)。一条木船泊在湖面,有一个人手握船桨伫立船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梭罗。
   湖边的小木屋是他自己建筑的(建筑一般指人们用各种材料建筑的构筑物或兴建的过程,用在这里不贴切),小木屋里只有一张木床,几样炊具,几件衣服。在这里,他仿佛一个普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城市和人群;他又不像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爬过悬崖,踏过山峰,与兽为邻,与鸟为伴。他从哈佛大学走来,从纷繁的世间走来,走向这片安静的小湖,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过上了最简朴的生活。我沉浸在这一片宁静之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大道至簡,把一切不属于生命本真的东西剔除得干干净净,使之简单,再简单。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桃源吧!
   我默默地走开,不忍打破他宁静的生活。一阵驼铃声把我带到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我走向风沙中的敦煌莫高窟。在莫高窟的崖壁上,我看到了遥远的历史,我看到仙女在舞蹈,活佛在静坐;我看到了敦煌女儿樊锦诗的银发在大漠的阳光下闪闪发亮;我看到她眼角的皱纹,仿佛一朵花开在广阔无垠的戈壁滩上。
   我走近询问:“樊先生,您知道世外桃源在哪里吗?”她微笑着说:“我心安处是敦煌。敦煌便是我的世外桃源啊!”我把手伸向石壁,感觉到了历史的厚重(“感觉”侧重于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用在这里不贴切)。我的耳畔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驼铃声,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在驼铃声中,我懂得了她成为敦煌这棵大树上枝条的自信(“自信”指对自己有信心,表达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用在这里不贴切),我懂得了“我心安处是敦煌”的纯洁(“纯洁”一词形容清白、没有污点,没有私心,用来形容樊锦诗的梦想追求,用词不准确)。
   我突然明白,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我心归处自是桃源!
  问题诊断
  本文以“我心归处是桃源”为中心,以诗化的语言构建了三个如诗如画的场景,再现了寻访心中桃源的过程,表现了对桃源理解层次的不断升华。但作文存在用词不贴切的问题,文中个别动词、形容词、叠词等不够准确,影响表达效果。本文升格需要重点解决用词不贴切的问题,使作文在语言表达上做到准确、规范、贴切。
  化蝶之作
  我心归处是桃源
  夏丹阳
   身处世间,看到追求“更好生活”的人们步履匆匆,被裹挟着不断向前。我不停叩问(对人生的沉思与反问,用“叩问”比“询问”更恰当贴切):我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寻一条上山的小径,伴着山林中隐隐传来的琴声,沿着青翠的竹林,我向深山巨谷中走去。琴声离我越来越近,竹林中隐隐约约可见一屋(“隐隐约约”写出小屋因竹林遮挡看不真切的情形,用词贴切),我悄然走近,只见屋前坐着一个书生。那书生盘膝而坐,正在抚琴唱歌。竹林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淌在山石上。泉水叮叮咚咚,与琴声、歌声交汇成美妙的乐音。那不正是醉心于山水的摩诘居士吗?我走近他,轻声问道:“摩诘先生,敢问桃源在何处?”他对我微微一笑,抬头望着远处的山峰说道:“这山间林中有鸟鸣,有花香,有流泉,有竹林,不就是桃源吗?”说罢,琴声重新响起。难道,这宁静的山野就是我心中的桃源吗?
   我慢慢离开了静谧的山林。沿着流水走去,我看到了一片湖,郁郁葱葱的树林环绕着清澈的湖水。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这里用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等倒过来映现在水中,以突出湖水清澈,景色优美,用“倒映”较贴切)。一条木船泊在湖面,有一个人手握船桨伫立船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梭罗。
   湖边的小木屋是他自己搭建的(用“搭建”能突出小木屋简单的特点,用词贴切),小木屋里只有一张木床,几样炊具,几件衣服。在这里,他仿佛一个普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城市,远离人群;可他又不像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爬过悬崖,踏过山峰,与兽为邻,与鸟为伴。他从哈佛大学走来,从纷繁的世间走来,走向这片宁静的小湖,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过上了最简朴的生活。我沉浸在这一片宁静之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大道至简,把一切不属于生命本真的东西剔除得干干净净,使之简单,再简单。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桃源吧!
   我默默走开,不忍打扰他宁静的生活。一阵驼铃声把我带到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我慢慢走向风沙中的敦煌莫高窟。在莫高窟的崖壁上,我看到了遥远的历史,我看到仙女在舞蹈,活佛在静坐;我看到敦煌女儿樊锦诗的银发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我看到她眼角的皱纹,仿佛一朵花开在广阔无垠的戈壁滩上。
   我走近询问:“樊先生,您知道世外桃源在哪里吗?”她微笑着说:“我心安处是敦煌。敦煌便是我的世外桃源啊。”我把手伸向石壁,触摸(用手触碰石壁感受历史的厚重,“触摸”用词贴切)到了历史的厚重。这一刻,我懂得了她成为敦煌这棵大树上枝条的自豪(“成为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表现的是樊锦诗身为“敦煌女儿”的自豪,用词贴切),我读懂了“我心安处是敦煌”的纯粹(“纯粹”贴切地表达出樊锦诗的心无杂念和有梦想、有追求)。
   我突然明白,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我心归处自是桃源!
  升格总结
  优秀的作文既要有鲜明的主题,清晰的思路,独特的构思,更离不开准确贴切的表达。升格后的作文,解决了原文用词不贴切的问题,表达更准确、规范。“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需反复锤炼修改。炼字即炼意,修改后的作文用词贴切,内容表达更准确,提升了作文的整体水平。
其他文献
考生在一轮复习后,应该及时梳理知识体系,明确二轮复习的方向。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近几年新课标卷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题的考查规律,对照备考热点,逐项强化解题能力,学会做题,学会考试,形成规范有效的答题方法;与此同时,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学会有效调控身心状态,培养自己良好的身心素质,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提高临场应变能力,保证正常发挥。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以专题形式展开,复习的重点主要
期刊
名家引路  再忆萧珊  巴 金  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病房里有淡淡的灯光。每夜临睡前,陪伴我的儿子或者女婿总是把一盏开着的台灯放在我的床脚。夜并不静,附近通宵施工,似乎在搅拌混凝土。此外我还听见知了的叫声。在数九的冬天哪里来的蝉叫?原来是我的耳鸣。   这一夜是我儿子值班,他静静地睡在靠墙放的帆布床上。
期刊
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名单揭晓。陈陆、谢军、万佐成、熊庚香、汪勇、张定宇、张桂梅……当主持人念起这些熟悉的名字时,无数观众被感动。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各自岗位尽己所能。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了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了中国。  陈陆:用生命诠释人民至上   “以前晚上出警,不管多晚回来,教导员办公室的灯都亮着,直到我们平安
期刊
阅读文本一  上曾子固龙图①书  〔宋〕张 耒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遁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
期刊
一千多年前的晚唐,唐穆宗欣赏完《玄秘塔碑》这幅书法作品后,长吁一口气,他放下书本,对庭階下听候的柳公权说:“朕常于佛寺中见卿笔迹,思之久矣。”随即向柳公权请教书法。   柳公权用中正的声音回答:“心正则笔正。”唐穆宗当即色变。这次有名的“笔谏”,显示出了柳公权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可贵品质。宋代苏轼在其诗中说道:“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这种品质由柳的思想,借柳的掌腕,落墨于岁月长河中,影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二战”期间,某战败国笼罩在一片末日气氛里,百姓生活陷入困境。更糟糕的是,当时正处于异常寒冷的冬季,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燃料,根本无法熬过漫长的冬天。于是,各地政府只能允许百姓上山砍树。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在有些人看来,这规定简直就是个笑
期刊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老师,犹如火种,为我们点燃了心灵之火,照亮了成长之路;老师,像一位农夫,在黑板上默默地耕耘,为我们播下知识的种子。他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他推崇真誠和奉献,并以此作为做人处世的准则,他是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教室是他的家园,讲台是他的舞台,教科书是他指路的明灯,学生就是他可爱的孩子。他把知识传授给了我们,使我们在知识的海洋
期刊
“文似看山不喜平”,意为写文章犹如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其实,写叙事类记叙文更是如此。当下中学生写叙事类作文最突出的问题,一是记事不能使人明了事件经过,二是叙事平淡,少有波澜。针对此类问题,笔者提供几种较实用的写作方法。   一、明确线索   写叙事类记叙文,必须做到清晰、完整。清晰,指叙事的条理性;完整,指要叙述出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要满足这一要求,最重要的,是作文要有一条
期刊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连茅圈”早已成为历史,“厕所革命”正推动越来越多乡村旧貌换新颜。这样的民生细节,折射着乡村变迁:“土坯房”变成钢筋混凝土小楼,“蓝灰黑”被时尚衣着取代,小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时间向前,中国农村向城镇化迈进,充满生机与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富足诗意的生活。   城市,刻印着文明的进步,承载着无数
期刊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硝烟四起。乱世干戈,残垣断壁,哀鸿遍野。这样的历史时代,是奇才雄出的时代,是蒙尘明珠大放光彩的时代,是各国绞尽脑汁相互倾轧,只为夺得天下江山社稷的时代。   诸葛亮,人称卧龙。如他的名号一般,他是潜伏于山林中的巨龙。他将智才谋略齐集一身,只为寻得明主,尽其才华,创建一个“千里江山举世清”的时代。人们都说,刘备得诸葛,如鱼得水。诸葛为刘备谋权献计,布好乱世硝烟中每一步棋。他担任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