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吹过尤加利树林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的,尤加利就是桉树。
   尤加利,别名桉树,主要产于澳洲。较两个名字而言,我更喜欢称尤加利这个洋名字,但与崇洋媚外没有关系,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尤加利树没有好感,就如我,起初对它也有着很深的误解。网络上流传说只要有尤加利树生长过的地方,其他植被均不能生长,另外,它们对水分的需求量特别大,于是,尤加利树就有了“抽水机”的外号,更有甚者,还称其为“缺德树”。可见,尤加利树是多么不受人欢迎呀!
   人们都不喜欢尤加利树,是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我,也对尤加利树下的那片土地充满着担忧。只是,尤加利树本身,却是多么的无辜!就好像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少年,因为正经历着特殊的成长阶段,使得它必需有大量的营养供给,才能满足他生长的需求,所以,你又怎么能苛责饥饿的少年多吃了一碗饭,或是多吃了一片面包呢?
   尤加利樹对社会与人类的贡献,你也许不曾了解。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造纸、建筑、造船、桩柱以及家具生产等等,特别是它的药用价值,更是超乎常人想象。尤加利树还会散发出穿透力极强的芳香,科学家们还从它的身上提取制作精油的原材料。正是它身上独特的香气,让我摈弃人们对它种种不公的诟病,带着同情与怜惜,去欣赏它,喜爱它。
   尤加利树散发出的桉油芳香味道,如盛放在家乡小河边的彼岸花,朵朵殷红,散发着诱人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又如同摇曳在风中的罂粟,它身上那洁白的乳液,却蕴含着致命的诱惑。尤加利的气味也含带微量的毒素,但它的气味可驱赶蚊虫,还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总体而言,尤加利树散发出来的香味,是利大于弊。每当晚上散步时,只要有风捎来那独特的气息,我便会停下匆匆的脚步,闭上双眼,贪婪地、深深地吸上几口,让清新的气息渗透肺腑;又或是循着香气迎风溯源,追随到附近的尤加利树林,在挺拔的树下沉醉,在香气萦绕的黑夜中流连。而发现体育公园这片尤加利树林,正是盛夏的风,带着迷迭香般熟悉的味道,将我引领到这片林子里。
   在尤加利树林边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树林不大,上百棵盘口大小的尤加利树,它们挺着笔直的树干,正奋力向上生长。它们的高度已超越林子边那一排高大茂盛的大叶榕,高高地伫立于天地之间,尽情吮吸着大地母亲丰厚的养分,尽享阳光雨露与日月精华,修长而匀称的树干,如少女美丽的胴体,正遭受着生命痛苦的轮回。树林里的每一棵尤加利,它们粗糙的表皮,已然包裹不住日益膨胀的身躯。强大的生命力因有雨水的滋润,在盛夏里迅速勃发,急速地生长,活生生地撑破尤加利修长的身子,紧致的肌肤,顿时被撑得皮开肉绽……那惨烈的场景,让人感觉刺目惊心,哪怕是在如此炎热的盛夏,也不由心生寒意,颤动心房。
   被撑破的树皮,颜色外白里红,只见有的自然脱落,有的仍粘连在树干上,一块块、一条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犹如不幸落入敌方的英雄壮士,哪怕在逼供时被鞭打得皮开肉绽,也不向敌人低头,依然昂首挺胸,一副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望着此情此景,我想起了同样经历痛苦蜕变的那些小生灵。
   童年时期,我与邻家小伙伴亲眼看过一条正在蜕皮的眼镜蛇。当我们发现它的时候,眼镜蛇正在河边那片绿油油的青草地上,痛苦地扭动着身躯并翻滚着,身上的皮一点一点地正慢慢往下蜕。看着它警惕又痛苦地吐着嗞嗞作响的芯子,却没有了昔日的凶狠,哀求的眼睛里隐约透着惊慌。小伙伴手中的石块,并没有读懂蛇的哀伤。眼镜蛇失去了躲闪与进攻的力气,柔软的身躯痛苦地扭动了几下,便不再动弹。
   后来才知道,蛇在蜕皮时,则是它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候。
   我也想起那如绿皮火车一样的毛毛虫,它的样子是那么的丑陋,蠕动的形态与带毒的刚毛是那样的令人惊悚。可是,当它经过蜕变成为蝴蝶之后,却以一种涅槃重生的美,翩然在大家的眼前。你或许会厌恶一条恶心的毛毛虫,却不会拒绝一只美丽的蝴蝶停歇在你的发丝上、肩膀上,或是灵动在你的指尖上。
   那只为歌唱而生的蝉,它们在黑暗而潮湿的地下度过漫长的光阴,当它们历经千辛万苦爬出地面的第一件事,便是完成蜕变的过程。它们是由一只只丑陋的爬虫,变成一个个拥有翅膀的蝉,所以,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止它们飞上盛夏的树梢,为自己热烈而短暂的生命,尽情高歌。
   尤加利树不也是如此吗?
   你看,它们那头刚蜕去被撑破的表皮,这头便迅速长出光洁的肌肤。重新生长的树皮如剥壳的鸡蛋般白皙细腻,又如刚刚从美容院做完保养的贵妇,皮肤光滑紧致。此时,尤加利树多像生长在皇室的公主,笔直的树干,是她匀称的双腿,白如雪,嫩如脂。它如眼镜蛇、蝴蝶与夏蝉一样,为了生长,为了美丽,为了不辜负美好的时光,历经无法言状的痛苦,换取成长与美丽的代价。
   夏风从林子深处拂来,风里,有我喜爱而熟悉的芳香。它那澄清的香气,似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穿透力,渗透我的内心,予我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知 止
其他文献
五一期间,女儿叫妻子去成都游玩,妻子不停地念叨着:“我后悔死了。去成都坐高铁,两人车费得一千多元,下西安车费来回三百元,女儿网上订的旅店每晚300多元,加上各景点门票、吃饭、坐车游玩,我掐指算了算,游一趟四川,两人最少没有8000元拿不下来。儿子去年结婚,花费三十多万元,买楼带装修四十多万元,花了七十多万,还欠着贷款28万元,要不我跟女儿说不去了。女儿去年后季才参加工作,手里没积蓄,我可不想给女儿
期刊
母亲是异乡人,娘家在百里之遥的重庆长寿县,经姑姑的撮合与父亲相识,18岁那年,母亲辞亲别水与父亲牵手,嫁到了大竹县四合乡马渡村。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柔弱的外表潜藏着一颗强大坚韧的内心,她在大队从妇女主任一直做到党支部书记,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历练出母亲沉稳坚强的性格。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仍流过三次眼泪。   母亲第一次流泪,是我上中学时。   1984年初春,一个晚上,风儿轻柔地吹拂,
期刊
生产队保管员李富正专心致志地对付一只肥猪头,烧红的火钳在那些旮旯缝隙里来回烙烫,猪头“滋啦啦”直冒青烟,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肉香味……   彼时,是1968年除夕日,午时。   一个背背篓的小个子妇女,踟蹰在李富家院坝边上,身体瘦弱、面容憔悴的她,唯有那条粗麻花辫和一身缀满补丁的干净衣服,透射出主人的格调与境况。   李富家的狗早招呼上了,龇牙咧嘴一纵一纵地扑着她咬。小个子妇女把背篓挡在前面,
期刊
陈正宏开的《史记》课,在复旦是出了名的“变态”。在这门课上,没有PPT,没有讲授,没有教材。所有学生面前,只有一部《史记》:繁体、竖排、无标点。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你要给这部《史记》加标点:逗号、句号、逗号、句号……这是一门研究生课程,面向古汉语天赋较高的学生。   这门《史记》课,成功地让他的学生铭记——“你过去读的《史记》,不是《史记》;你过去拥有的才学,也不算才学。”   33年前,陈
期刊
我读书很杂。大概十来岁,学校从公社领回来一大堆书,我拿了一本《矿山风云》,书很厚,写煤矿工人的事,后来才知道那是长篇小说,故事情节不记得了,作者是谁也没记下,但里面的故事人物还是让我很激动。从那时起,我便对课本以外的书感兴趣。上初中后,学校有图书馆,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每周借一本小说出来,彻夜在油灯下读。那时的小说,都是体现正能量的革命故事,英雄人物的形象渗入我骨子里,至今难忘。   古人云:读万
期刊
手捧着一条陈旧的项链,忽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人呼唤我的乳名了。想到乳名,母亲给我讲的那些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   我的父母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年中,母亲一连生下三个姑娘,好胜心很强的母亲,在这个留存着封建思想残余影响的家族中,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几个姐姐便都被取了招弟、有弟之类的名字,以期盼个好兆头。   桂花飘香的那年,我出生了。吕家生了个儿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亲朋好友和
期刊
风烟一晃入仲秋,山野间的谷物一片金黄,顶着穗子的腰杆似乎顶着了千钧重担,被压得弯曲,无法直起来。   老农们拿着镰刀,进入谷地,把一穗穗谷子切下,用驴车拉回,在自家窑顶的打谷场上,使唤骡子和驴子拉着碾子,碾碎谷穗,再用簸箕簸出谷秸,留下谷子,再去脱谷机上脱去谷皮,留下金黄色的颗粒,那就是小米。   像这样的小米,在潞城处处可见。倘若你去了潞城合室乡,问起小米,老乡或许会和你说道说道关于小米鲜气
期刊
父亲虚岁八十四了。两年前摔了一跤,轻度中风,要强的他需要依靠拐杖蹒跚挪动,看着让人心疼。   父亲年轻时很能干,记忆中没有他做不来的事。作为农民,农活他样样在行,作为生产队干部,他是农村带头人。可再能干,一个人要养活老老少少十口人,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常常要向生产队、供销社借粮、赊账过日子。为了养家,父亲是较早兼做小买卖的农民。一部单车,他把从村里收上来的稻谷、花生、番薯运到墟里卖,又從墟里拉回海
期刊
不经意间,舅舅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我又想他了。   我家在村西头,舅舅家在村东头。从西往东,母亲走得多;从东往西,舅舅来得少。外婆生育了7个孩子,只有母亲和舅舅姐弟俩命硬活了下来。舅舅比母亲小7岁,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外公外婆相继走了,孤孤单单的舅舅唯有依靠我的母亲了,母亲为了舅舅操了不少心,劳了不少神。她照看舅舅长大,辅助舅舅成家,只要有自己吃的一口就不会少了舅舅的那一份。分田到户头一年,母
期刊
1977年,我7岁,开始上学了。父亲在县城上班,放假后,父亲叫我到他身边去使嘴跑腿。有一天,他带我上街,经过新华书店时,我跑了进去,看到一本《红岩》放在玻璃柜里,就对父亲说,我想买本《红岩》。   父亲让卖书的阿姨拿出一看,定价一元两角,父亲有些吃惊:“太贵了!”父亲一月的工资四十六元,猪肉七角五分一斤。   回到老家山上,母亲带我去供销社,称了十斤盐巴,还给我买了两支铅笔:一支一分钱,另一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