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和统一性
1.重要性。“数学思维”是指人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果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这样产生的思维活动才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统一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而形成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在一种无意识的连接过程中一同成长。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进行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方法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相得益彰的几种策略
如何让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在数学活动中相得益彰是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角度,浅谈几种策略。
1.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思维的兴趣。引起学生思维兴趣的动机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他们来讲充满疑问和好奇的情境。因此,在课堂伊始,教师想方设法营造一种思维的情境,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会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例如,教学“长、正方形周长”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兔子输掉比赛后很不服气,于是兔子和乌龟决定进行第二次赛跑了,我们也去看看吧!”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小猴说:“请乌龟沿着长4米的正方形草坪跑一圈,小兔沿着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草坪跑一圈。”兔子听完急忙说:“这不公平,我跑的路线怎么比乌龟长呀?”“你们认为是这样吗?”一时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积极主动地猜测、辩论,有的说兔子跑的路线长,有的说乌龟跑的路线长,也有的说路线一样长。“到底谁说得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周长的问题。”这样在充满情趣的情境中,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并带着高昂的情绪探索新知,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思维兴趣。
2.预留合适的问题空间,享受思考的快乐。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元素,不仅承载着调控课堂进程,实现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启迪学生思维、促使主动思考的功能。那么,怎样的问题设置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提问的这一功能呢?我认为,教师应在关注问题设计的明确性、适度性,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关注预留问题的的空间,提出开放性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思维任意驰骋,主动思考。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出示一组数:“6,60,600”。教师问:“谁能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问题一出来,学生就感到很新奇:600比60和6大,怎么能用“=”连起来呢?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7米=70分米=700厘米’。”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6米=6.0米=6.00米……”教师接着说:“像6、6.0、6.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要学的知识——小数的性质。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萌发了创新欲望,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此可见,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生长点,为学生提供能够“跳一跳”够得着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问题空间中尽情放飞思想,自主获取新的发现,享受思考带来的快乐。
3.亲历有效的体验活动,品尝成功的乐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为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体验活动才能被激活,才能饶有兴趣地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当尽量让学生亲历有效的体验活动,这样他们才会品尝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秒的认识”一课,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实效性的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的机会。具体活动设计如下:
(1) 让学生听着钟表打拍子,感受一秒一秒的节奏。
(2) 让学生不听声音打节奏。
(3) 闭眼数出10秒。
(4) 让一位学生发出“啊”的声音(尽量长),其他学生估计有几秒。
(5) 放一段30秒的音乐,去估计时间有多长。
(6) 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30秒能做些什么。
(7) 猜测一下从自己的座位走到讲台上大约需要几秒。
这些小的体验活动串连成大的对秒的认识的整体感受,使学生对抽象的时间建立起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在这个不断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起认知需要,激发求知欲望。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和兴趣培养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是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结合的方法。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必须爱护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进行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实施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以多样化、直观化的方式呈现思考材料,多方面展示数学的魅力,既使学生体会到逻辑思維的力量,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火热思考和丰富多彩。
一、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和统一性
1.重要性。“数学思维”是指人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果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这样产生的思维活动才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统一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而形成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在一种无意识的连接过程中一同成长。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进行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方法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相得益彰的几种策略
如何让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在数学活动中相得益彰是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角度,浅谈几种策略。
1.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思维的兴趣。引起学生思维兴趣的动机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他们来讲充满疑问和好奇的情境。因此,在课堂伊始,教师想方设法营造一种思维的情境,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会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例如,教学“长、正方形周长”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兔子输掉比赛后很不服气,于是兔子和乌龟决定进行第二次赛跑了,我们也去看看吧!”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小猴说:“请乌龟沿着长4米的正方形草坪跑一圈,小兔沿着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草坪跑一圈。”兔子听完急忙说:“这不公平,我跑的路线怎么比乌龟长呀?”“你们认为是这样吗?”一时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积极主动地猜测、辩论,有的说兔子跑的路线长,有的说乌龟跑的路线长,也有的说路线一样长。“到底谁说得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周长的问题。”这样在充满情趣的情境中,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并带着高昂的情绪探索新知,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思维兴趣。
2.预留合适的问题空间,享受思考的快乐。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元素,不仅承载着调控课堂进程,实现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启迪学生思维、促使主动思考的功能。那么,怎样的问题设置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提问的这一功能呢?我认为,教师应在关注问题设计的明确性、适度性,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关注预留问题的的空间,提出开放性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思维任意驰骋,主动思考。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出示一组数:“6,60,600”。教师问:“谁能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问题一出来,学生就感到很新奇:600比60和6大,怎么能用“=”连起来呢?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7米=70分米=700厘米’。”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6米=6.0米=6.00米……”教师接着说:“像6、6.0、6.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要学的知识——小数的性质。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萌发了创新欲望,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此可见,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生长点,为学生提供能够“跳一跳”够得着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问题空间中尽情放飞思想,自主获取新的发现,享受思考带来的快乐。
3.亲历有效的体验活动,品尝成功的乐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为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体验活动才能被激活,才能饶有兴趣地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当尽量让学生亲历有效的体验活动,这样他们才会品尝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秒的认识”一课,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实效性的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的机会。具体活动设计如下:
(1) 让学生听着钟表打拍子,感受一秒一秒的节奏。
(2) 让学生不听声音打节奏。
(3) 闭眼数出10秒。
(4) 让一位学生发出“啊”的声音(尽量长),其他学生估计有几秒。
(5) 放一段30秒的音乐,去估计时间有多长。
(6) 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30秒能做些什么。
(7) 猜测一下从自己的座位走到讲台上大约需要几秒。
这些小的体验活动串连成大的对秒的认识的整体感受,使学生对抽象的时间建立起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在这个不断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起认知需要,激发求知欲望。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和兴趣培养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是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结合的方法。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必须爱护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进行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实施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以多样化、直观化的方式呈现思考材料,多方面展示数学的魅力,既使学生体会到逻辑思維的力量,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火热思考和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