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情境下基于微课的英语个性化学习

来源 :疯狂英语·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n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英语情境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情境式教学的不足在于学生没有条件充分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提出利用微课为英语的情境式教学提供学习资源,为学生在英语情境下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架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现英语个性化学习的英语微课设计及应用方法。微课的引入,能显著提高英语情境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式教学;微课;个性化;自主探究
  情境式教学是当前流行的英语教学方式。情境式教学就是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英语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将学到的英语语句与鲜活的生活联结在一起。学习就是应用,情境式教学让语言在实际的情境中焕发生命力,学生能深刻地感知及理解其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当前强调用语言去做事(can do something)的理念下,这种方式在语言教学中展现出越来越高的活力,因为不少教材编写了大量的情境式对话,以强化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研究英语情境式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很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1.英语情境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 1 从一个案例透视英语情境式教学中的问题
  以广州市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口语》(第三册)(供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使用)Unit 2 What’s for dinner?为例,该单元共设置了三个情境,对应的学习活动分别是:情境一“Look, listen and say.”,以不同的对话形式表达对食物的喜好来学习“I like…”句型,认识rice、meat、bread、egg、sausage几个表示食物的单词。情境二“Listen, sing and act.”,同样以简单生活对话的形式学习“Do you like…”句型,进一步认识banana、cookies、ice-cream几个表示食物的单词,对它们进行分析。这两个语言情境比较简单和生活化,属于片段式情境,这种简单情境所蕴含的英语句型是比较好掌握的,学生通过听、读及角色扮演等方法就能较快学会。
  难点出现在第三个情境“Look and listen.”上,讲述的是一只老鼠偷吃东西,主人抓老鼠的小故事(见表1)。


  相对于上两个简单的生活片段情境,这个情境有一定的故事性,有几个不同的场景,比上两个任务要复杂,属于复杂的情境认知。这里所指的复杂,是相对的,一是相对于之前内容的复杂;二是蕴含在情境中的知识相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说比较复杂,属于知识的难点。像本例,虽然二年级的学生即使不了解、不认识英语的对话内容,通过阅读书本或者看配套的光盘动画,很容易就明白故事的内容,但问题是,虽然学生能理解情境故事,但却无法掌握对话内容的知识点。
  这则情境对话有几个难点,“Yo u b a d mouse!”“I’ll get you”“I said I’ll get you”这几句话的读音和意思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相对于情境一、二的学习要求,这个情境的要求是“Look and listen.”,如果只是让学生看看和听听,不去模仿、记忆及应用,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如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几个对话句子,课时的安排又不足,教师的处理方法往往只是作简单的演示和讲解,这样,除了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外,其他学生是很难掌握的,这样就会使这个情境教学流于形式。
  1 . 2 探究不足是英语情境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情境式教学,就是为学生构造一个接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而所要学习的知识就包含在这个情境中。一般来说,情境式学习所包含的知识是隐性的,是与所创设的情境紧密结合而蕴藏其中的。学生进行情境式学习,需要融入情境中,根据情境所展示出来的学习任务进行深入探究,在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甚至评价。而一般的英语情境式课堂,基本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层面,达不到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阶段。而对于学习情境中拓展性的学习内容,甚至达不到认识与理解水平,以刚才抓老鼠的情境对话为例,由于属于拓展性的学习内容,教师一般选择略讲,这样就导致学生只停留在理解对话情境的阶段,即主人抓偷吃食物的老鼠这个故事情节上,而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I’m hungry. Yummy!”等几个之前学过的句子上,情境中几个新的、相对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基本掌握不了,甚至连模仿朗读都难以完成。
  1 . 3 个性化学习是提高英语情境式学习的有效途径
  要提高英语情境式教学的有效性,出路在于个性化学习。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差异性,无论是简单的情境,还是复杂的情境,也不论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学生肯定会存在差异的,一部分学生能较快地掌握知识,一部分则不能,学习的差异性是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教与学的个性化。二是英语情境式教学的探究性,学生能否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积极、深入地探究新知,决定着情境教学的成功与否。探究的深度随着学生的知识水平、投入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对于英语的情境式教学,单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式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个性化的补充学习。
  2.微课在英语情境式教学中的作用
  上文分析到,提高英语情境式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是分层次的,对于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从分析能力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方面进行提升;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帮助他们熟记、理解和应用语言是基本要求。要让学生实现英语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地提供针对性强的学习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个性化学习可以发生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后,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讲,个性化学习的主要发生地是在课外。学生在课外,根据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学习评估,依照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及学习资源进行查漏补缺式或者拓展提升式的学习。因此,这种资源需要能够支持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碎片化的、随时发生的学习,就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最合适的资源及应用形式是微课。   2 . 1 微课为英语情境式学习提供学习支架
  要提高情境式学习的深度,就必须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一套学习的“脚手架”,这套脚手架能够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攀登到学习的目的地,而传统资源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教师讲解,例如课件,并不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传统的资源形式中难以找到专为某个具体学习情境设计的、用于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习资源,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当前的热点——微课能充当这个角色。那么,微课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充当这个角色?
  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焦建利教授指出,微课是以阐述某个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转引自韩庆年,柏宏权 2014)。微课具有“资源”的特征,也有“课”的特征。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从课的角度来看,它有教师的片段式的、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它不是纯粹的资源,是由教师“教”以满足学生“学”的资源,是“短小强悍”的课。因此,微课能为学生的情境式教学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支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凭借微课的帮助,开展个性化的探究式学习。
  2 . 2 微课符合情境式教学对资源的碎片化要求
  碎片化的资源具有针对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选择,采用“哪里不会点哪里”的方式进行自我调控式学习。微课是针对知识点录制的一小段视频,一般来说,每节微课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录制,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每节微课视频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样的资源只对某个知识点进行专门设计,针对性强,时间比较短,有利于学生的碎片化学习。
  3.情境式教学中的英语微课设计方法
  那么,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如何为英语情境教学设计一套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微课,怎样设计微课才有效?也就是在情境式教学中,微课资源设计的可用性问题。探究这个问题,要回到微课设计的应用性问题。从微课产生的背景看,微课是用来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的,是以学生的“学”为导向的课程。自主、个别化学习是其天然的基因(李宏贞 2015)。要提高微课的可用性,首先要更新教与学的理念,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转变成以“学”为主的“学本课堂”。要实现课堂模式的转变,就要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设计中,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支持学习的情境,设计中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一套微课作为学习的脚手架,为了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本课堂的要求,为了方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课的设计必须坚持几点原则。
  3 . 1 情境式教学中英语微课设计的原则
  情境式教学中微课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情境式教学的效果,通过微课的有效推送,满足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探究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
  (1)以学为导向原则
  微课的设计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并不是用于支持教师课堂讲课的,因此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英语情境式教学中微课的设计,要根据学习任务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微课的设计问题。
  (2)最近发展区原则
  以学为导向的微课设计,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要考虑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微课设计,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目标,每节微课的学习目标的定位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所谓“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现有的水平(起点水平)与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水平(目标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微课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应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在微课的帮助下,能够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因此,设计微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界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最近发展区的设计要合理,做到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会太难而使学生学不会。
  (3)“微”原则
  情境式教学中微课的设计是用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微课的设计应该坚持“微”原则,这也是微课的本质属性。“微”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碎片化的微课,即要基于微知识点去进行微课设计,每节微课解决一个微知识点;二是整体设计,实现知识点系统化。单节微课对于情境式教学的作用不大,要根据情境式教学的知识结构梳理出系列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点群,再制作成系列微课。
  (4)校本化原则
  目前网络上有不少共享的微课,本文在这里对这些微课的应用问题做个探讨。对于情境式教学来说,情境不同,任务不同,学习者与学习的引导者(即转变角色后的教师)不同,网络上能直接使用的微课不多,对于使用网上共享的微课要慎重,只有当这节微课的设计跟教师设计的情境中的知识结构相一致时,才有直接应用的价值。因此,对于英语情境式教学来说,更恰当的微课资源的获得方法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自己设计及制作微课。微课因制作技术简单,一线教师经过培训,能较快地实现微课的设计及制作,而校本化微课强调的是实际应用,不追求华丽精美的微课,教师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视频的修饰上,节约制作时间,这种理念使得微课常态化应用成为可能。贯彻校本化原则,要结合设计的教学情境,深挖情境中蕴含的英语知识点;贯彻校本化原则,要彰显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每个教师都有其教学特色,在讲解知识点时,可把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入其中,让学生看微课的时候具有亲切感,能感受到自己熟悉的教师的温度,就像给学生配置了一位全天候的教师;贯彻校本化原则,要考虑制作成本,重点放在知识的展示及讲解方式上,不要过分强调视频的修饰效果,这样才能常态化地制作及使用微课,真正实现微课的作用。
  3 . 2 情境式教学中英语微课设计的方法   应用型微课的设计核心是进行微知识点设计。从课程教学的层面来看,微知识点可认为是从教学内容中抽取出来,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的知识结构(李宏贞 2015)。情境式教学中的英语微课可按照微知识点提取、筛选、系列化制作流程完成英语微课的设计。
  (1)梳理英语教学情境中的微知识点
  教师应依据情境式教学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梳理蕴含在情境中的英语知识点,把知识点在教学情境中单独提取出来并进行归纳,形成制作微课的微知识点系列。如在上例的情景教学中,可以提炼出以下的微知识点(见表2),微知识点的提炼要结合学生的起点水平,如果是学生已经很熟悉的教学内容,就不需要提炼,重点是关注重点、难点、易错点,提取后的微知识点以最能反映知识内容的表述给知识点命名。
  (2)依照线性的顺序将知识点进行排列
  英语情境式教学的情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场对话、一个专题,提取的微知识点可按知识点在情境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线性排列,然后给微知识点加上序号(见表2),加上序号的目的是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进行查找。


  3 . 3 英语微课设计的制作
  从录制方式来看,微课可分为录像微课和录屏微课,对于英语微课的录制,选择哪种方式都可以。录像微课,为了能够让教师常态化地录制及应用微课,可采用手机+手机架的录制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对于录屏微课,教师在做好讲解知识点的PPT后可利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推荐的录屏软件为Camtasia Studio,中文名叫“喀秋莎”,此款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如表2所示,按照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微课的原则,就可以制作成8个用于支持上例教与学的微课。
  4.教学应用概述
  录制完情境知识系列微课后,就可以将其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方法是将这套微课资源用于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在课外使用。若在课堂上应用,一般需要在一个有多台学习终端的数字课室里,比如配置了平板电脑的课室或者在学校的电脑室里,每人有一台学习终端,把微课放在电子终端里,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情境任务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看微课,需要看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看微课的内容和时间。在课外,教师可以在QQ、微博等公众平台发布微课视频,供学生在课外进行查漏补缺或者拓展提升学习。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将微课视频文件拷贝到USB等设备上。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学习系统,例如开源的Moodle、Claromline等,构建一个打通课内外的全天候学习平台作为微课的推送及实现英语个性化学习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安德森.2007.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0.英语口语(第三册)[M].广州:广州出版社.
  韩庆年,柏宏权.2014.超越还原主义,在线教育背景下微课的概念、类型和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7):98-102.
  李宏贞.2015.以“学”为导向的微课设计框架——以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微课设计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Z3):163-16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研究委员会.1996.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商务英语五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中,“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本文试总结学生在商务英语课堂中“说”的两大主要问题,即学生不愿主动说英语和学生会话类练习的质量不高,并以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其主要原因,探讨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 :商务英语;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为研究基点,从表演细则、戏剧术语、短剧素材、短剧脚本、短剧角色五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短剧表演方略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大学生口语、说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说课堂 ;短剧表演 ;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2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ali
期刊
1998年秋,第一堂《高级英语》课。我们这群大三的学生早早来到教室,翘首期待着闻名已久的孙迎春教授。虽说闻名已久,却一直未曾见过真人,所以我们纷纷猜测孙老师的模样:有根据名字臆断是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有说应是个超凡脱俗、仙骨临风的老教授。  门开了,我们也惊呆了:大名鼎鼎的孙老师怎么竟然是那个图书馆管理员呢?图书馆前面的空地是我们的朗读区,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他匆匆忙忙地从图书馆进进出出。见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现状,提出强化高职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教学的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坚持在学中练、练中学、以期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实践教学;积极性;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44-4    
期刊
摘要:PDP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英国教育领域盛行,深受师生们的重视和追捧。本文旨在实事求是地从PDP教学模式的定义、内涵、操作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利弊作一客观的评析;而且在引进这门新型学科时,发挥PDP教学模式的作用。同时传承我国教学模式的精华,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作出一些探索研究,使之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PDP;教学模式;发展;规划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隐喻与概念、思维、行为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用语料证明概念隐喻是学习英语词汇、扩大词汇量、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法;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学习和探索,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产生符合英语隐喻习惯的地道英语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概念隐喻;概念系统、思维、语言学习;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0
期刊
摘 要: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能够较好地解决新课标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缺乏的难题。鉴于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中的转岗教师较多,对教师的口语培训成为培训过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对聊城地区两期培训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培训实践为基础,对口语培训的教与学模式进行探究,提出六步培训模式以期提升培训学员的口语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师口语培训  1.
期刊
摘要:本文以许渊冲翻译理论为框架,通过对一首英诗的多个汉译版本进行分析,阐明许渊冲翻译理论有助于确立新型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批评新视角。  关键词:翻译批评;翻译理论;三美论;三化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58-3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an E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对外交流中的口译策略。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医口译中一定要注意口译策略,特别是在淡化理论、重视实际医学信息以及口译处理文化禁忌等方面要有适当的口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口译质量上升一个台阶。  关键词:中医药 ;口译 ;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55-3    Abstract: Th
期刊
Abstract: The Glass Mountain is one of Barthelme’s best-known and frequently anthologized fictions. Barthelme has reproduced the traditional Glass Mountain by using a postmodernist method, namely, fr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