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沐浴生活的阳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4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沐浴着生活的阳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岀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也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教改的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当然,有些情景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生活情景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能帮助学生搞清较难、易混的内容,使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
  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教行程问题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我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我喊“出发”,两个学生很快就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种同时从两地相向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种运动叫做相背而行。我再让两个学生从同一地点,一慢一快地向相同方向前进,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教室里一片欢笑,学生仿佛不是在上课,而是跟着老师在玩,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变得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
  二、引入生活实际数学联系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而且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老师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出示学生熟悉的徽标、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方程应用问题教学中,引入利率问题。
  利率问题:为了准备你5年后上大学的学费30000元,你的父母现在就参加教育储蓄:(1)直接存一个5年期,年利率为4.95%,现在应存入本金多少元?(2)先存一个3年期,3年后将本息自动转存一个2年期,现在应存入本金多少元?
  三、结合实际生活提高探究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我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能使得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沐浴着生活的阳光,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浙江、安徽两地大型养殖场或养殖产发病或濒死鸡9份病料(气管、腺胃、肾脏、盲肠扁桃体、输卵管)在9-11日龄SPF鸡胚盲传2-8代,共分离9株病原。死亡鸡胚表现出生长发
以JKA型3m矿井提升机卷筒筒壳开裂为例,分析了提升机卷筒筒壳失效是疲劳破坏性质,它主要取决于作用载荷循环总次数。并针对性地采取了改进措施,效果较好。 Taking JKA 3m mi
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学习新理念,实践新课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也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新教材与旧教法的矛盾,新的教育理念与原教学经验之间的矛盾,等等。如果这些困惑得不到解决,又如何谈得上实施好新课程、贯彻好新理念、落实好新课标。实践证明,解决这些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经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我们找到了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那就是陈旧的教学观阻碍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创新当作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准来倡导,从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创新浪潮.对于作文教学与写作而言,
传统的数学观将数学看成一套已完成的严密的数学结论体系,而教师的任务又大都停留在忠实地教“教科书”,教师把数学课程理解为数学知识,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结论讲给学生听,学生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成为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甚至惟一的目的,教师把学生当成孤立的学习个体,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成为解题的工具,这就最终导致数学严
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盛衰,而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数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门主要文化课,它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外,对于培养人的素质究竟还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一、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这是因为数学的基本特点是高度抽象,这给学习数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特别强,好比是环
“对应”是现代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所反映的是两个集合的元素间的关系。对应思想是许多数学概念与数学方法的基础。“对应”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其实,古代数学中对应的概念已有萌芽,但不明确,主要源于测量或度量。在测量几何的度量问题时,我们用有刻度的尺,量多少就是多少,刻度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蕴涵了“数与点的对应”思想。求多边形的面积,其实质是在多边形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对应。但它不是一一对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分类讨论思想是初中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文首先强调了分类思想的重要性与运用时的注意点,然后分别从绝对值、方程和不等式、函数、几何图形,以及数学应用题等方面举例讲述了怎样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初中数学题。  关键词: 分类讨论 初中 数学 应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各种事物进行分类,以简化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问题解
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方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对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此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为,数学教学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里就是升学的基础。其实数学也是公民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