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选择题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高考必考的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断句,翻译,分值一般都在18-25分之间。是除了作文外分值最多的一个高考内容。但因为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遥远,那些文字变得晦涩难懂, 学生在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要么不懂关键字词的意思,要么不理解一些句子的含义.要么不能正确筛选信息和归纳主题,还有些学生甚至想起文言文阅读就害怕。做为一名高考生,如何在考场上快速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特别是当中的选择题,更加要保证它们的正确率,并能拿到较高的分数,才能在文言文这部分得到高分.那么掌握一些实用、快速而又简便的方法去解文言文选择题,对广大考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根据多年来解读文言文的感受和经验,总结出了解答文言文选择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代入检验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四个选项中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选项的词义放入原文句子中,看是否翻译得通。句意通顺,符合语法的一般没有问题,而意思明显相左的肯定错误。但这种题型的错误题干往往具有很大迷惑性,会导致题中所给选项代入句子都通顺,这就容易使考生望文生义或曲解词义。面对这种情况考生一定要留神,要根据“因文释词”的原则,把译得通顺的句子都代入原文文段中,从“源头”找答案,看与前后文是否联系紧密或者是否合乎文义,若代入的句子与前后文连贯不起来或者不合乎文义,那么就可以轻松地判断该项是错误的选项了。总之运用这种代入检验法一定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准确解释词语,决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胡乱臆断。
  二、以已知推未知法
  与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考试大纲》对应掌握的文言虚词数量仅规定了18个,但因为虚词的用法更加灵活,和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因此掌握起来更困难。
  正因为掌握文言虚词难度大,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是两两比较的考查方式,从题型来说,只是要求比较判断两个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而这种类型题的特点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没学过的,题目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课内”学过的,二是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
  三、排除法
  考查了文言知识后,文言文试题的第三道选择题往往是侧重考查信息的筛选与判断,题型是从原文中选取几个句子编为四组,然后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做这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分析题干,界定概念,明确筛选的对象与角度。而因为选项的句子较多,考生可以灵活采用排除法,先确认其中不合题意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当选项中具有这些不合题意句子的就可以排除出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四、对照法
   对文意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评价一向是高考中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在2009年有18套高考试卷都考查了这一方面。它的形式往往是给出四个选项,每个选项都是对选文内容进行概括、阐述、分析评价等,要求考生判断出正确或是不正确的一项。
  但因为这种题型考查的是对整篇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假如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它不会整个选项内容都是错误的,而往往只是某一部分或一个小细节与原文内容有出入而已,这就要求考生要熟悉全文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且一定要细心。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这道题是在文言文选择题中得分最低的。
  那么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考生要采用原文与选项内容对照法。也就是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看有什么细微的差别,从而做出判断。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协作的双边活动,是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的。创新是人类改造并超越现实世界的活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既是创新教育能否深刻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中心思想的把握,写作知识的揭示及借鉴,文言文的理解都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中,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此教
期刊
近几年学生作文的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几乎每个老师在教学生作文的时候都是以模仿开始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模仿竟成了抄袭出现的始作俑者,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废除模仿这种作文训练的方法,这完全是因噎废食。人在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时候可能会有灵感出现,可那也是在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如何处理好模仿和创造的关系上
期刊
古文在初中课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在中考中的比重也比较大。但文言文毕竟是古人写的文章,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其中许多字、词、句、语法均已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又有一些文化典故、风俗礼仪,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因而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很多学生也厌学,甚至怕学,失去了学习古文的兴趣。那么,该如何在古言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设计新颖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未知欲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
期刊
梁实秋先生的小品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篇幅不长,但构思十分严谨、紧凑、围绕“动人”的主题,再现了梁启超先生的风采,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由衷的敬佩、赞美之情,这一切都得力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地化为外貌、表情、声音、动作、气质等表现出梁任公先生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潇洒的特点。  
期刊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
期刊
意境的创造,单就诗歌来说,是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整合来实现作者对情感意蕴的表现的。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谈谈古典诗歌创造意境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情景交融构成意境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也有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如杜甫的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一首看似纯然写景,实则满纸皆情的
期刊
“寓教于乐”一直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是教与学中活力的积极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关键是老师要善教。教师善教是学生乐学的基础,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学得好。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因此,语文的学习就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  “导语的诗意”营造如沐春风的快乐氛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重视导语的设计,让
期刊
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最重要一项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魏书生:《语文自学之道》)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课题。究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最严格规范地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是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环节,也最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考作文也就成了中考语文的重头戏。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
期刊
作为班主任,不严格,那么班级就会混乱不堪,一塌糊涂!不慈爱,就缺乏学生的信任和亲近。因此,要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度,的确是很难!但做到以下几点,难事也会变得容易。  一、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是管理者,是代表学校与学生直接打交道者,同时也是教学的组织者。班主任的多职能化,使之同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对学生的影响大。因此,班主任的素质问题便是一个令人非常关注的问题。要提高素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