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企业改制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在改制的实践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主要探讨了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企改制;国有资产流失;对策。
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为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造成流失。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少数人利用控制国有企业资产运营和国有资产转让的权力,使国有资产流入自己的腰包,非法积累起巨额财富;另一方面,在国有资产改制过程中,少数当权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非法寻租,使得企业改制往往达不到预定目标,并极易造成政治腐败,破坏了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基于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应该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
1、资产评估不规范。在资产评估过程中,通过恶意选择评估基准日和评估方法等途径,操纵评估结果。对国有有形资产高值低估,低价转让。对国有资产中的专利、商标、商誉、品牌等极具价值和增值潜力的无形资产,不予评估或低价评估,有意无意地吞噬国有资产。
2、转移和藏匿国有资产。一些企业改制前纷纷聘请财务高手,在公司账务上大做文章,通过加快固定资产的“报废”、搞虚亏实盈;有些经营困难的企业,利用分立改制将不属于剥离范围的资产连同剥离资产一并从国有企业净资产中剥离,人为地缩小改制企业的净资产;还有些企业采用“空手道”的手法,组建“皮包”公司,通过疏通国有企业管理者,低价收购企业,然后转手倒卖。这些隐匿国资的手法都使得国有权益受到侵害。
二、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
1、评估环节中缺乏监审
国资监管部门在评估项目备案和核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对评估程序的审查,而在诸如评估基准日、评估方法等决定资产真实价值的重大问题的监督上,缺乏充分的法定依据,一般不对其合理性进行严格的审查。
2、改制环节中管理混乱
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后,对经营管理者及经营行为缺乏有效的行为监督和约束机制,有的监管部门和管理者从中收受好处,对隐匿、转移国资行为不闻不问。
3、产权交易环节中走过场
部分国资监管部门和产权交易机构由于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对产权交易审批、交易等具体环节无法做到有效控制,形式上虽然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进行公开转让程序运作,但由于监管不力或交易程序把关不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4、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虽然目前国务院和国资监管部门已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文件,但从总体上来讲还不够完善,对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缺乏有效约束,容易被不法者钻空子。
三、国企改制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措施
1、完善国资监管法规体系
首先要完善立法,充实、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其次抓好法律法规的落实,杜绝国企管理层“自买自卖”国有产权的现象,对于侵犯国有资产的各种不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2、规范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是企业改制的重要一环,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当由国资监管部门委托评估机构,对改制企业资产进行客观评估,以解决委托评估环节中存在的利益问题。其次加强对评估基准日、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由于各种资产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资产的数量、结构、状态和价值也就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因此,在改制工作中,应重点审核评估基准日和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具体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国有资产评估项目进行严格的实质性审核,在评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指导和现场检查,提高评估质量。
3、规范产权交易行为
一要健全企业产权交易制度,国家应尽快拟定并出台相关的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法律、法规、制度等,使企业产权交易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运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二要完善企业产权交易的信息传导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企业与媒体的功能,完善信息传导机制,弱化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换难的问题。三要建立统一开放的产权市场网络,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性,采取机构联动、信息共享的运作方式,形成产权市场的有形网络,实现企业产权交易的市场化。四要规范交易形式,严格限制采取任何变通形式规避市场的公开、公平竞争。五要建立严格的监管模式,将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纳入证监会的体系当中,形成证监会统一监管,产权市场自律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严厉查处违法违纪人员,有效防止串标等暗箱操作的发生。
4、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到企业、政府、司法以及社会各领域,为避免资产流失,需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一是政府部门通过设立企业改制专门服务咨询机构,建立企业改制工作预警系统,规范企业改制活动。二是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一方面加强党内监督,发挥企业党委在监督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监督企业整个改制过程。三是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司法机关要加强对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渠道的研究,主动发现,及早预防,并规范对企业改制案件的部门管辖,为企业改制保驾护航。四是借助媒体和公众的力量,对国有资产交易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贺蕊莉: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与原因[J].国有资产管理,2006(4):56-58.
[2]乔红军: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J].财务探索,2007(7):43-44.
[3]张建儒、李凡、郭娜: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及其对策浅谈[J].财会通讯.2008(3):52-53.
[4]王佳、张晴: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8(6):240-241.
关键词:国企改制;国有资产流失;对策。
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为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造成流失。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少数人利用控制国有企业资产运营和国有资产转让的权力,使国有资产流入自己的腰包,非法积累起巨额财富;另一方面,在国有资产改制过程中,少数当权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非法寻租,使得企业改制往往达不到预定目标,并极易造成政治腐败,破坏了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基于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应该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
1、资产评估不规范。在资产评估过程中,通过恶意选择评估基准日和评估方法等途径,操纵评估结果。对国有有形资产高值低估,低价转让。对国有资产中的专利、商标、商誉、品牌等极具价值和增值潜力的无形资产,不予评估或低价评估,有意无意地吞噬国有资产。
2、转移和藏匿国有资产。一些企业改制前纷纷聘请财务高手,在公司账务上大做文章,通过加快固定资产的“报废”、搞虚亏实盈;有些经营困难的企业,利用分立改制将不属于剥离范围的资产连同剥离资产一并从国有企业净资产中剥离,人为地缩小改制企业的净资产;还有些企业采用“空手道”的手法,组建“皮包”公司,通过疏通国有企业管理者,低价收购企业,然后转手倒卖。这些隐匿国资的手法都使得国有权益受到侵害。
二、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
1、评估环节中缺乏监审
国资监管部门在评估项目备案和核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对评估程序的审查,而在诸如评估基准日、评估方法等决定资产真实价值的重大问题的监督上,缺乏充分的法定依据,一般不对其合理性进行严格的审查。
2、改制环节中管理混乱
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后,对经营管理者及经营行为缺乏有效的行为监督和约束机制,有的监管部门和管理者从中收受好处,对隐匿、转移国资行为不闻不问。
3、产权交易环节中走过场
部分国资监管部门和产权交易机构由于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对产权交易审批、交易等具体环节无法做到有效控制,形式上虽然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进行公开转让程序运作,但由于监管不力或交易程序把关不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4、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虽然目前国务院和国资监管部门已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文件,但从总体上来讲还不够完善,对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缺乏有效约束,容易被不法者钻空子。
三、国企改制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措施
1、完善国资监管法规体系
首先要完善立法,充实、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其次抓好法律法规的落实,杜绝国企管理层“自买自卖”国有产权的现象,对于侵犯国有资产的各种不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2、规范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是企业改制的重要一环,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当由国资监管部门委托评估机构,对改制企业资产进行客观评估,以解决委托评估环节中存在的利益问题。其次加强对评估基准日、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由于各种资产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资产的数量、结构、状态和价值也就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因此,在改制工作中,应重点审核评估基准日和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具体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国有资产评估项目进行严格的实质性审核,在评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指导和现场检查,提高评估质量。
3、规范产权交易行为
一要健全企业产权交易制度,国家应尽快拟定并出台相关的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法律、法规、制度等,使企业产权交易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运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二要完善企业产权交易的信息传导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企业与媒体的功能,完善信息传导机制,弱化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换难的问题。三要建立统一开放的产权市场网络,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性,采取机构联动、信息共享的运作方式,形成产权市场的有形网络,实现企业产权交易的市场化。四要规范交易形式,严格限制采取任何变通形式规避市场的公开、公平竞争。五要建立严格的监管模式,将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纳入证监会的体系当中,形成证监会统一监管,产权市场自律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严厉查处违法违纪人员,有效防止串标等暗箱操作的发生。
4、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到企业、政府、司法以及社会各领域,为避免资产流失,需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一是政府部门通过设立企业改制专门服务咨询机构,建立企业改制工作预警系统,规范企业改制活动。二是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一方面加强党内监督,发挥企业党委在监督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监督企业整个改制过程。三是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司法机关要加强对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渠道的研究,主动发现,及早预防,并规范对企业改制案件的部门管辖,为企业改制保驾护航。四是借助媒体和公众的力量,对国有资产交易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贺蕊莉: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与原因[J].国有资产管理,2006(4):56-58.
[2]乔红军: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J].财务探索,2007(7):43-44.
[3]张建儒、李凡、郭娜: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及其对策浅谈[J].财会通讯.2008(3):52-53.
[4]王佳、张晴: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8(6):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