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课堂提问是科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课堂提问不能轻视。
一、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够重视
问题的设计是影响课堂提问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科学教师课堂上的提问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至于提问是否具有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问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教师自己也没有去思考,因而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问题表述含糊,指向性不明的情况,学生听了不知所云,甚至偶尔还会出现科学性错误,更谈不上提问的艺术性了,这样的提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曾经听过一节《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教师首先出示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向学生提出:“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课堂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并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教师提问过多,学生被动回答较普遍
在许多科学课堂教学中,还大量存在着教师提问过多、学生提问过少的现象。有的教师每节课的平均提问次数高达二三十次,而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却非常少。如此高密度的课堂提问,使学生根本无暇思考,始终处于被动回答问题的状态。
二、巧设问题,拨动学生思考科学的心弦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够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让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当然,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创设。
1.利用熟悉的现象引出问题
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大多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以便于学生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可以用图片、录像、演示实验、谈话等方法再现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从而引发科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来导入:“老师今天给同学们玩一个小魔术。”学生一听玩魔术可高兴了,兴趣和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个踩瘪了的乒乓球,接着把球放到一杯开水里(不让学生知道杯里装的是开水),迅速盖上一块布,然后好像魔术师那样给它施魔法。施完魔法后,问:“你们猜一猜,球会变好吗?”这一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探究教学的氛围马上就浓厚起来。
(二)巧设问题,实践中体验
利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教师在实验时巧设问题,明确探求的目的与方向,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技能。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在活动中提出问题的策略,表面是自然地发生与发展,实际上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教材和教法的准确把握,更需要对有结构的材料的精心组织,“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奥秘。
例如:在研究《浮力》时,学生先提出疑问,该怎么证明物体在水中是否有浮力呢?接着他们会产生很多的预测,并欢天喜地地围着我问结果。我只送了学生一句话: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他们的假设。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的方法,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实验?实验过程应该注意什么?其他同学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证明自己心中的假设?然后交流实验方法并请学生进行演示、验证。学生想到拿石头在空气中与水中进行比重,分别在空气中与在泳池中称自己的体重……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想法层出不穷,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研究热情特别高涨。通过实验我不但给予了孩子更多的学习自主空间,也培养了孩子们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可谓“鱼与熊掌,两者兼得”啊!
(三)氛围融洽,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
在我们许多老师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做出回答,常常显得急不可耐,生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会不断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
教师应该每次提出一个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后,并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与同桌交流一会儿再回答。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相信学生给出的答案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具体,而且不乏个性。这样,学生将会获得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就会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探究来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让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够重视
问题的设计是影响课堂提问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科学教师课堂上的提问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至于提问是否具有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问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教师自己也没有去思考,因而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问题表述含糊,指向性不明的情况,学生听了不知所云,甚至偶尔还会出现科学性错误,更谈不上提问的艺术性了,这样的提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曾经听过一节《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教师首先出示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向学生提出:“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课堂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并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教师提问过多,学生被动回答较普遍
在许多科学课堂教学中,还大量存在着教师提问过多、学生提问过少的现象。有的教师每节课的平均提问次数高达二三十次,而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却非常少。如此高密度的课堂提问,使学生根本无暇思考,始终处于被动回答问题的状态。
二、巧设问题,拨动学生思考科学的心弦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够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让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当然,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创设。
1.利用熟悉的现象引出问题
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大多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以便于学生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可以用图片、录像、演示实验、谈话等方法再现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从而引发科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来导入:“老师今天给同学们玩一个小魔术。”学生一听玩魔术可高兴了,兴趣和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个踩瘪了的乒乓球,接着把球放到一杯开水里(不让学生知道杯里装的是开水),迅速盖上一块布,然后好像魔术师那样给它施魔法。施完魔法后,问:“你们猜一猜,球会变好吗?”这一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探究教学的氛围马上就浓厚起来。
(二)巧设问题,实践中体验
利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教师在实验时巧设问题,明确探求的目的与方向,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技能。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在活动中提出问题的策略,表面是自然地发生与发展,实际上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教材和教法的准确把握,更需要对有结构的材料的精心组织,“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奥秘。
例如:在研究《浮力》时,学生先提出疑问,该怎么证明物体在水中是否有浮力呢?接着他们会产生很多的预测,并欢天喜地地围着我问结果。我只送了学生一句话: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他们的假设。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的方法,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实验?实验过程应该注意什么?其他同学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证明自己心中的假设?然后交流实验方法并请学生进行演示、验证。学生想到拿石头在空气中与水中进行比重,分别在空气中与在泳池中称自己的体重……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想法层出不穷,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研究热情特别高涨。通过实验我不但给予了孩子更多的学习自主空间,也培养了孩子们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可谓“鱼与熊掌,两者兼得”啊!
(三)氛围融洽,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
在我们许多老师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做出回答,常常显得急不可耐,生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会不断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
教师应该每次提出一个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后,并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与同桌交流一会儿再回答。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相信学生给出的答案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具体,而且不乏个性。这样,学生将会获得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就会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探究来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让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