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教”品德与社会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bb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各科教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笔者对此进行了尝试,体会颇丰。
  
  一、“用教材教”要求教师有敏感的生活触觉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决定了老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具有开阔的视野及敏感的生活触觉,及时捕捉、补充鲜活的课程资源。比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诚信教育的内容,其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诚信”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笔者除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还结合相关社会时事,补充了汶川地震中在手上留下“遗言”的灾民的感人事例、奥运会运动员食用兴奋剂的相关处罚规定、周老虎事件及三鹿奶粉事件等,从而拓展和丰富了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分析身边的鲜活案例,加深了对“诚信是金”的理解,提高了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深度。同时,我也结合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并随时注意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并且懂得学以致用,以道德标准评价社会事件,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
  敏感的生活触觉是需要培养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生活中勤于学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笔者在重阳节晚上收看《艺术人生》之“佳节又重阳”时,听到松堂关怀医院院长谈及“人生是一条线段,而不是射线”的有关内容时,马上对品德教材中的“生命教育”专题作了调整。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我们除了物质上的节约之外,还能节约什么?我想:我们的品德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教育,它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引导学生过好人生轨迹中的每条“线段”,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其中“低耗高效”的效能观应该从小培养。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整体把握教材,不断开阔视野,增强对生活的敏感性,教学中才可能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水到渠成,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用教材教”要求教师重视学习指导
  
  “教是为了不用教”,这是教育老前辈揭示的“教”的追求与最高境界。所以教不可以包办代替,同时也不可放手不理。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有效的学习指导能使学生迸发学习热情,做好学习准备,更能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可贵的生成性资源。
  为了让“诚信教育”更有成效,在与学生讨论“三鹿奶粉事件”之前,笔者特地提了一个问题:问题奶粉是因为含有一种什么物质?全班竟然没有一个学生答对!备课时我估计到大多数学生回答该问题有困难,一方面因为三聚氰胺是专业名词,学生几乎未接触过,名称又不好记;另一方面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学习欠缺钻劲。因此,我想这是一个教育的好时机,该事件的补充、该话题的引出一举多得,它不仅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之本”“保护品牌要象保护眼睛一样”等道理,而且还能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用教材教”的实际意义。课堂上,我与学生分享了这样的体会:好学的人一定是留心生活的人。对于奶粉事件,好学的人肯定不会放过几个问题:问题奶粉中添加了什么?为什么添加?造成了什么危害?我想,这不是答不上一道题的“问题”,而是值得我们反思且应引起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接着,我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方法指导,以典型事例分析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三、“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加强反思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课时的限制与课程资源选择的丰富性形成了一对矛盾。假如受制于时间放不开手脚,只局限于教材,课堂教学将缺乏必要的拓展延伸;假如为了教学内容的丰富,不加选择地增加话题与内容,我们又将无法落实教学计划,使教学随意性增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广园小学)
  责任编辑谢光灵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学生言语技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高中英语教师急需探索解决的问题。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有着真实、新鲜、生活化、时效性强的特征。在语言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适当地加入一些新闻资源,能够起到活化教学、
【摘要】《中国文学选集》中有46首杜甫诗歌被译为英文,译者宇文所安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力图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又努力弥补英语读者的陌生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传播杜甫诗歌。  【关键词】归化;异化;策略  【作者简介】倪珍(1995-),女,汉族,江苏泰州人,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翻译;黄道玉,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阅读不应只是为了学习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力求通过课堂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既要抓住文章的要点,了解文章的背景、理解文章的内涵,又能掌握生词和新的语言点。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邓燕清,福建省沙县第三中学。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常见困境  教师教学策略、教学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实
【摘要】“产出导向法”由著名语言教育家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这一教学方法能充分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学用分离、费时低效”等问题,完全符合新时代高校教学的理念。“产出导向法”坚持“学用一体”“以学习为中心”“培养关键能力”等理念,能有效结合线上、线下资源,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重视“始于产出,终于产出”的教学过程,让混合式教学发挥最大作用。同时,基于“产出导向法”理念,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不断
【摘要】思政课程是一种全新的、综合的教学理念,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它融入各类课程之中。大学英语是一门讲授西方语言文化的公共基础学科,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它既是语言学习、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本文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Concrete Jungle”的教学为例,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世界文化传播和时代精神体现三个维度分析探索思政元素怎样融入和迁移到大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China’s master’s enrollment has been expanding, and the issue of further improving its English teaching level is imminent.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摘要】本文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基础,介绍了《体验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思路。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和项目为基础,以情境体验为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英语魅力,锻炼英语实用交际技能,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并提升职业素养。  【关键词】英语听说教学;课程改革;情境体验  【作者简介】苏娜,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一、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目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难以自如地进行语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基础词汇教学,重视读写结合,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写作能力;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郭正浩,江苏省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学。写作能力的高低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基本体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
【摘要】课堂话语指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师生意义协商的主要途径。本文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以情境引题、意义协商和知识迁移三个角度对两位全国高中英语教学大赛获奖两位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有意义情境应该以学习者的心理认知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习者的体验感为重要参考值,以期对提高中学生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表达与课堂互动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情境认知理论;教师课堂话
【摘要】本文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视角,结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特点,将动态评估引入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动态评估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个教学环节,促使教学和评估有机统一;通过教师的干预、介入指导及师生、生生间的积极互动来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社会文化理论;动态评估  【作者简介】陈焱,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