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在科协“十三五”规划中更好地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科协党组研究提出“推动创新、强化服务、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的科协事业发展理念。
一、推动创新
推动创新是科协的基本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进行重点强调。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团组织,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普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奋发有为,特别是要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凸显科协优势,坚定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等制度创新,推进各级科协组织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勇于自我革新。
二、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是科协的根本宗旨,也是科协作为党的群团组织的本色。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强调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这既是对原来“三服务”功能的继承,也是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拓展提升。其中,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是核心,体现了人才为本的理念,其他“三个服务”则是支柱。只有凝聚和服务好科技工作者,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搞好后三项服务。强化服务,要着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的覆盖面。
三、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是科协的工作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群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都要求我们拓展工作领域,扩大工作覆盖面,开拓新的阵地,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工作的成效和社会影响力。
四、开放协同
开放协同是科协的工作方式。我们必须始终强化开放和协同的理论 ,善于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善于利用系统内外的资源,不仅要强化与科技界的广泛协同,也要同各有关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地方搞好协同。要善于借用他们的优势资源,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和目标。既要有求人帮、当配角、做包工头的姿态,又要有主动协作的工作意识,善于借梯上楼、借船出海。
五、普惠共享
普惠共享是科协的工作目的。我们服务的目的、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服务普惠于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把科技知识和成果普惠于人民,让科技工作者共享科技资源和国家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和现代科技文明。
从规划的结构上,我们不可能像中央的规划那样按照五个发展理念分别来规划任务,重要的是把这些理念融汇进去。我们的规划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国家大局,把握科技创新大势;立地就是必须务实和可操作。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既要突出已部署任务的提升,在提升的同时注重水平和层次,又要为开拓创新留出空间。为实现科技“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我们要下大气力在以下重点工作方面有所突破。
(一)学会改革和能力建设
学会建设是科协的主体工作,这一点基本形成了共识。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工作和科协工作的主体,学会是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组织和活动的平台。我们的大多数工作,例如科普工作、学术工作、人才工作、为地方经济服务工作、为政府决策服务工作等,都是通过学会来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的,我们只是做一个服务组织者。随着科协所承担的任务不断加重,特别是现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进程加快,学会对科技工作者凝聚力不强、自身活力不够、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日益突出,与国际先进学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各学会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存在很大差距,大致是好一点的学会占1/4,一般的占一半,差的占1/4。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学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落后。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是提升学会能力的关键举措。要重点引导激励学会自身进行改革,在学会能力提升专项方面,谁改革就资助谁,用好激励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用这个杠杆撬动学会加速改革。“十三五”期间,要基本形成主要学会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方式的建设,在重点学科、大学科基本完成学会联合体的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以改革促能力提升。
在学会能力提升方面,要重点提升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等学会活动,促进协同创新的能力。二是创办优秀学术期刊,提升学术和创新水平的能力。“十三五 ”期间,要打造一批世界一流期刊,真正带动整个学术能力提升。三是促进成果转化,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和服务“双创”的能力。四是培养举荐青年人才,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及学术道德建设的能力。五是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特别是关于学会的改革和建设,要与《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做好衔接,在学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改革上取得大的突破,在提升“五个能力”方面跃上新台阶。
(二)现代科普体系建设
科普是科协的看家本领,要在“十三五”时期转型提升上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科普规划作为一个子规划已初步形成,方向、目标和任务目前都比较清晰,主要是以提升科普信息化为龙头,以“六大工程”,即:“互联网+科普”升级工作、科普创作繁荣工程、现代科技馆建设工程、科技教育体系提升工程、科普传播协作工程、科普惠民服务拓展工程为重点,建立现代科普体系,使全民科学素质达到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水平。
(三)国家科技智库建设
国家科技智库建设是中央赋予中国科协的职能,我们要在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方面大幅提升能力、发挥作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国家科技智库网络。以调宣部为龙头,以创新战略研究院为核心,集成学会、专家、部门、大学、科研院所、地方的智库资源,形成大网络的科技智库结构,体现科协开放的姿态。二是加强对国家创新重点的战略研究和建议。通过对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创新趋势的预测和分 析,提出对中央、国务院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战略研究和建议。三是要提出一些政策性的调研课题和建议。要利用好科协现有的各种调查网络,及时反映科技界存在的问题,反映科技政策落实上的问题,反映科技工作者的诉求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提出政策建议。四是第三方评估要打响品牌。应该说,这项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国务院交付科协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评估工作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汇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目前,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估已初步完成,将来还要向国务院汇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评估也要交给科协。类似的任务将来还会有很多,我们要打响品牌,提高权威性,扩大影响力。 (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
服务科技工作者是科协的中心任务。我们要结合科协特点,配合我国的人才政策做好相应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工作。一是提出对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举荐的举措和政策建设。二是注重基层科技人才的培训培养和管理。三是要善于用好社团组织的科技奖励,把“全国优秀科技人才奖”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作为现有奖励的重要补充。四是继续维护好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五是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做好“六个表率”。六是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学术不端现象敢于亮剑。
(五)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建设
要进一步拓展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渠道,完善使学会和科技工作者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大有作为的平台。一是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要取得明显成效。这个工程是科协工作的一面旗帜,很受地方欢迎。下一步,要在引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要在服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中有新作为。二是要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常态化工作中彰显作为和地位。目前国家把“双创活动周”承办和“双创”推动的具体实施工作交给了科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科协负责具体操作,这项工作做好了,科协社会地位会有一个大的提升。三是着力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农村创新,加大科技援疆援藏扶贫力度。
(六)科协组织体系建设
要充分发挥好各级科协组织的作用。一是加强省市县三级科协组织建设。以省和省会城市,包括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示范市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机构,加强培训,补齐县级科协组织建设短板。二是加强高校科协建设。重点抓高校集中的省市,比如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科技创新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及安徽、湖北、陕西、四川、辽宁、黑龙江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科技人员和高校占全国的一大半,现在基础很好,省科协的力量也比较强,把这些地区的工作抓起来了,高校科协建设就能跃上一个大台阶。三是加强企业科协建设。在科协章程修改的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在央企全面建立科协组织。如果把中央所属高校和企业的科协直接作为中国科协会员可以促进他们的建设。推动在华为、联想、百度、腾讯等骨干民企建立科协组织。四是加强开发区科协建设,有效覆盖中小企业。五是加强农技协建设,通过农技协的发展带动有条件的乡镇科协组织建设。
(七)民间科技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我们的外交有三大支柱:战略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其中,国家对科协在人文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寄予厚望,我们要利用民间科技人文交流的优势,打造“引进来、走出去”的升级版,开辟重点合作的新渠道。一是打造“海智计划”升级版,与国家外专局联手,推动离岸创业基地建设,通过加大海智服务力度、建立海归服务联盟、为国家实验室举荐引进人才等措施,加速高科技人才的推荐和引进。二是打造在国内召开的国际科技会议品牌,推动世界机器人大会常态化,并带动清洁能源、生命科学、中医药、“一带一路”、科普等领域的国际科技会议形成品牌。三是推动我国科学家在国际机构任职有较大突破,使更多的优秀科学家进入国际科学组织领导层,甚至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扩大话语权和主导权。四是开辟中外科学家论坛新渠道,积极推进中美、中英、中日、中俄等重要双边战略科技交流和对话,在科技创新协同、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方面真正打造品牌。
(来源:中国科协网,本刊摘编)
一、推动创新
推动创新是科协的基本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进行重点强调。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团组织,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普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奋发有为,特别是要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凸显科协优势,坚定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等制度创新,推进各级科协组织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勇于自我革新。
二、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是科协的根本宗旨,也是科协作为党的群团组织的本色。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强调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这既是对原来“三服务”功能的继承,也是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拓展提升。其中,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是核心,体现了人才为本的理念,其他“三个服务”则是支柱。只有凝聚和服务好科技工作者,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搞好后三项服务。强化服务,要着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的覆盖面。
三、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是科协的工作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群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都要求我们拓展工作领域,扩大工作覆盖面,开拓新的阵地,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工作的成效和社会影响力。
四、开放协同
开放协同是科协的工作方式。我们必须始终强化开放和协同的理论 ,善于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善于利用系统内外的资源,不仅要强化与科技界的广泛协同,也要同各有关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地方搞好协同。要善于借用他们的优势资源,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和目标。既要有求人帮、当配角、做包工头的姿态,又要有主动协作的工作意识,善于借梯上楼、借船出海。
五、普惠共享
普惠共享是科协的工作目的。我们服务的目的、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服务普惠于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把科技知识和成果普惠于人民,让科技工作者共享科技资源和国家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和现代科技文明。
从规划的结构上,我们不可能像中央的规划那样按照五个发展理念分别来规划任务,重要的是把这些理念融汇进去。我们的规划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国家大局,把握科技创新大势;立地就是必须务实和可操作。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既要突出已部署任务的提升,在提升的同时注重水平和层次,又要为开拓创新留出空间。为实现科技“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我们要下大气力在以下重点工作方面有所突破。
(一)学会改革和能力建设
学会建设是科协的主体工作,这一点基本形成了共识。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工作和科协工作的主体,学会是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组织和活动的平台。我们的大多数工作,例如科普工作、学术工作、人才工作、为地方经济服务工作、为政府决策服务工作等,都是通过学会来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的,我们只是做一个服务组织者。随着科协所承担的任务不断加重,特别是现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进程加快,学会对科技工作者凝聚力不强、自身活力不够、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日益突出,与国际先进学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各学会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存在很大差距,大致是好一点的学会占1/4,一般的占一半,差的占1/4。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学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落后。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是提升学会能力的关键举措。要重点引导激励学会自身进行改革,在学会能力提升专项方面,谁改革就资助谁,用好激励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用这个杠杆撬动学会加速改革。“十三五”期间,要基本形成主要学会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方式的建设,在重点学科、大学科基本完成学会联合体的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以改革促能力提升。
在学会能力提升方面,要重点提升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等学会活动,促进协同创新的能力。二是创办优秀学术期刊,提升学术和创新水平的能力。“十三五 ”期间,要打造一批世界一流期刊,真正带动整个学术能力提升。三是促进成果转化,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和服务“双创”的能力。四是培养举荐青年人才,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及学术道德建设的能力。五是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特别是关于学会的改革和建设,要与《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做好衔接,在学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改革上取得大的突破,在提升“五个能力”方面跃上新台阶。
(二)现代科普体系建设
科普是科协的看家本领,要在“十三五”时期转型提升上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科普规划作为一个子规划已初步形成,方向、目标和任务目前都比较清晰,主要是以提升科普信息化为龙头,以“六大工程”,即:“互联网+科普”升级工作、科普创作繁荣工程、现代科技馆建设工程、科技教育体系提升工程、科普传播协作工程、科普惠民服务拓展工程为重点,建立现代科普体系,使全民科学素质达到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水平。
(三)国家科技智库建设
国家科技智库建设是中央赋予中国科协的职能,我们要在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方面大幅提升能力、发挥作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国家科技智库网络。以调宣部为龙头,以创新战略研究院为核心,集成学会、专家、部门、大学、科研院所、地方的智库资源,形成大网络的科技智库结构,体现科协开放的姿态。二是加强对国家创新重点的战略研究和建议。通过对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创新趋势的预测和分 析,提出对中央、国务院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战略研究和建议。三是要提出一些政策性的调研课题和建议。要利用好科协现有的各种调查网络,及时反映科技界存在的问题,反映科技政策落实上的问题,反映科技工作者的诉求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提出政策建议。四是第三方评估要打响品牌。应该说,这项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国务院交付科协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评估工作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汇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目前,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估已初步完成,将来还要向国务院汇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评估也要交给科协。类似的任务将来还会有很多,我们要打响品牌,提高权威性,扩大影响力。 (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
服务科技工作者是科协的中心任务。我们要结合科协特点,配合我国的人才政策做好相应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工作。一是提出对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举荐的举措和政策建设。二是注重基层科技人才的培训培养和管理。三是要善于用好社团组织的科技奖励,把“全国优秀科技人才奖”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作为现有奖励的重要补充。四是继续维护好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五是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做好“六个表率”。六是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学术不端现象敢于亮剑。
(五)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建设
要进一步拓展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渠道,完善使学会和科技工作者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大有作为的平台。一是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要取得明显成效。这个工程是科协工作的一面旗帜,很受地方欢迎。下一步,要在引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要在服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中有新作为。二是要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常态化工作中彰显作为和地位。目前国家把“双创活动周”承办和“双创”推动的具体实施工作交给了科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科协负责具体操作,这项工作做好了,科协社会地位会有一个大的提升。三是着力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农村创新,加大科技援疆援藏扶贫力度。
(六)科协组织体系建设
要充分发挥好各级科协组织的作用。一是加强省市县三级科协组织建设。以省和省会城市,包括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示范市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机构,加强培训,补齐县级科协组织建设短板。二是加强高校科协建设。重点抓高校集中的省市,比如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科技创新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及安徽、湖北、陕西、四川、辽宁、黑龙江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科技人员和高校占全国的一大半,现在基础很好,省科协的力量也比较强,把这些地区的工作抓起来了,高校科协建设就能跃上一个大台阶。三是加强企业科协建设。在科协章程修改的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在央企全面建立科协组织。如果把中央所属高校和企业的科协直接作为中国科协会员可以促进他们的建设。推动在华为、联想、百度、腾讯等骨干民企建立科协组织。四是加强开发区科协建设,有效覆盖中小企业。五是加强农技协建设,通过农技协的发展带动有条件的乡镇科协组织建设。
(七)民间科技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我们的外交有三大支柱:战略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其中,国家对科协在人文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寄予厚望,我们要利用民间科技人文交流的优势,打造“引进来、走出去”的升级版,开辟重点合作的新渠道。一是打造“海智计划”升级版,与国家外专局联手,推动离岸创业基地建设,通过加大海智服务力度、建立海归服务联盟、为国家实验室举荐引进人才等措施,加速高科技人才的推荐和引进。二是打造在国内召开的国际科技会议品牌,推动世界机器人大会常态化,并带动清洁能源、生命科学、中医药、“一带一路”、科普等领域的国际科技会议形成品牌。三是推动我国科学家在国际机构任职有较大突破,使更多的优秀科学家进入国际科学组织领导层,甚至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扩大话语权和主导权。四是开辟中外科学家论坛新渠道,积极推进中美、中英、中日、中俄等重要双边战略科技交流和对话,在科技创新协同、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方面真正打造品牌。
(来源:中国科协网,本刊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