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药用真菌桑黄液体深层发酵研究概述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本文对桑黄人工栽培、固体培养及液体培养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重点系统阐述桑黄菌丝体深层发酵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关键词】桑黄;深层发酵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L.ex-Fr.)Quel][1]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桑黄,子实体入药,性微苦,寒。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的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87%。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2]。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致使人们无序开采,加上桑黄菌自身生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外部条件制约,资源匮乏,面临枯竭[3]。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人工栽培、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获得桑黄研究材料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工栽培、固体培养及液体发酵技术等主要技术来实现。
  1人工栽培
  国外,日本和韩国对桑黄的开发最早,韩国Song C H1997年就成功培养了桑黄的子实体[4]。国内,1996年,陈艳秋成功实现桑黄驯化培养[5]。2005年,刘利、刘冰等报道,用新鲜杨木段接种栽培桑黄,结果显示:桑黄可以在杨树上正常生长,但子实体生长周期过长[6]。但目前,桑黄人工栽培方法中所普遍存在的技术不成熟、产量低、子实体质量差(不成形)等缺陷。
  2固体培养
  固体培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桑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7],再按照常规试验方法活化桑黄菌母种,然后培养原种和栽培种[8]。但固体发酵存在生产效率低、发酵不均匀、过程粗放难以精细控制、适用于低附加值产品的缺点。
  3深层发酵
  近年来,有部分国内外学者对桑黄的液体发酵都进行了研究。韩国Hye-Jin Hwang等[9]用P.linteus KCTC6190为菌种,以桑黄菌丝体胞外多糖和菌丝体产量为参考指标,筛选外在因子温度和pH值的最佳值。结果显示:最佳温度为30℃,pH值直接影响菌丝体和胞外多糖的含量,当pH为5时,菌丝体含量最高。当pH为4时,胞外多糖含量最高。
  秦俊哲[10]、李瑞雪[11]、祝明思[12]等也对桑黄液体发酵内外因子(培养基配制、接种量、装液量、培养温度、发酵液初始pH以及摇床转速等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菌丝生物量及菌丝多糖产量为参考指标,以期获得桑黄菌丝液体发酵培养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佳外在培养因子:pH 5.5-6.5、接种量为15%、装液量为100 mL/250mL、培养温度为27-28℃、摇床培养转速为130r/min。液体发酵具有生长周期短,生产速度高,成本低和具有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优势。
  随着人们对桑黄的培养、药理作用认识的逐步深入,桑黄在制药、食品、保健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培养方式,是桑黄生产的一条新途径。所以,分析三种培养方式的优缺点发现,液体深层发酵将是一种最佳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35.
  [2]卯晓岚,蒋长坪.西藏大型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70.
  [3]李国俊,吴国用,崔基成,等.裂蹄目层孔菌菌丝培养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8,17(5):11.
  [4]Song CH,Moon H H.Ryu CH.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Phellinus linteus[J].Korean J Mycol,1997,25:130-132.
  [5]陈艳秋,武红,傅伟杰,等.桑黄菌的人工驯化培养试验初报[J].食用菌,1997,19(1):17.
  [6]刘利,刘冰,刘明才,等.长白山野生桑黄菌人工栽培初探[J].食用菌,2005,(3):32.
  [7]雷萍,孙悦迎,张文隽.野生桑黄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研究初报[J].食用菌学报,2007,14(2):71-75.
  [8]杨宏伟,丁伟,杨永顺.桑黄人工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4):70-71.
  [9]Hwang H J,Kim S W,Choi J W,et al.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submerged culture of Phellinus linteus KCTC 6190.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J].2003,33:309-319.
  [10]秦俊哲,李亞杰,帅斌.桑黄菌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0(11):92-95.
  [11]李瑞雪,汪泰初,贾鸿英,等.液体发酵技术培养桑黄的工艺条件优化试验[J].中国蚕业,2003(3):20-24.
  [12]祝明思,王应男,张公亮,等.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0(11):88-9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综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35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给予患儿纠正各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清除病灶及保护心、脑、肺、肾等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等治疗措施,最后观察疗效。结果患儿总的有效率为97.13%,总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4.29%,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胃肠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2012年河南省痢疾发病率水平及流行特征。方法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对2012年痢疾疫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2012年全年共报告痢疾病例18291例,总的发病率为19.48/10万,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6.19%,在2012年报告的27种法定传染病中,痢疾发病率居第三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时间分布:全年中痢疾发病数以6、7和8月份较
期刊
【摘要】计划免疫是当前保护儿童免受疾病困扰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原有的工作机制早已不能满足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就这些难题进行探讨,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计划免疫;管理;问题与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肺功能与血气分析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3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182例为观察组,与仅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18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差异。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混合型通气障碍与肺弥散功能的降低。IPF-RA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为:低氧血症。结论类风湿关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开展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可行性与优缺点。方法经右胸小切口为3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比较操作的难易、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3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与胸正中切口无显著差别,建立体外循环的时间右胸切口较长,均无手术意外和死亡,无术后因出血而二次开胸,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经右胸小切口开展心脏体外循环手術在部分病种是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切口
期刊
【摘要】对于人们来说,医院感染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分析医院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问题,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构建大型医院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评价标准,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型医院;医疗服务;检验科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8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46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中药中常用的玄参中的苯乙醇苷进行分离与分析,以了解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于中药成分分析的价值。方法使用高效逆流色谱进行分析,溶剂体质为醋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比例为1:1:0.1:2,以此对玄参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与分析。流动相流速设定为3ml/min,UV检测波长设定为320nm。结果通过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玄参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所得的麦角甾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百奥脂乐4个不同剂量对高脂大鼠模型功能的研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脂代谢紊乱模型,设三个剂量组分别是0.27g/kg、0.54g/kg、1.35g/kg,灌胃干预30天后禁食取血,肝脏病理切片,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检测肝脾肾指数,试验期间定期称量体重和饮食。结果百奥脂乐对大鼠的脾肾指数无影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省级卫生监督机构政务公开便民性和严肃性,探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环节。方法通过访问我国31个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官方网站的方式评价网站政务公开的便民性和严肃性各自包含的三个二级指标。结果网站建立的覆盖率为100%,顺畅访问率为946%,含有wsjd、wj两种易记性网址中段域名只有774%;网站含有我国政府机构网站域名govcn的比例只有290%,使用了卫生监督徽标的比例为903%,规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分为中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以及子宫动脉栓塞术三组,其中中医组43例,中西医结合组70例,动脉栓塞组7例;中医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口服,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丸口服,动脉栓塞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3个月后复查B超,进行疗效比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6%、瘤体缩小率为93.3%;中医组的治疗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