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巴音昌呼格草原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我们一行两人驱车向鄂尔多斯东南部的成吉思汗陵挺进。一路走来,可以看见路两边零星散落在草原上的蒙古包,蒙古包前的祭坛左右两边插着三叉铁矛,疾驰的小车将这些草原人家迅速的迎来又远远的送去。
一个古老的传说
进入成吉思汗陵是伴随着蒙古朋友巴图讲的一个故事开始的——相传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路经鄂尔多斯草原,被美丽的景色陶醉,失手将马鞭掉在了草地上。成吉思汗随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后来成吉思汗逝世于六盘山,当人们准备将他的灵柩运回故地安葬,途经鄂尔多斯草原时,车轮突然深陷地里,马拉人推丝毫不动。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话,于是将成吉思汗安葬在了鄂尔多斯草原上,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成吉思汗陵,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守护。
随着小车疾驰逼近成吉思汗陵,气势磅礴的成吉思汗陵的“山”字型门景迎面压了过来,只见成吉思汗跃马铜像矗立在中央的圆形大柱上,英姿飒爽,直入苍穹,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矗立两边的是形似直角三角形的石崖,石崖壁上刻着粗旷豪放的13世纪蒙古文字和草原岩画,一段段史实映入眼帘。
这时一阵旋风从身边刮过又卷向陵内,风声呼呼作响,恍如千军万马在陵内厮杀奔腾。我将在这里亲身去感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的历史。
一件“铁马金帐”群雕艺术品
进入大门,仿佛是进了公元十三世纪的蒙古草原,一幅史诗般的画卷在我的脚底、眼前延伸开来。只见大约上百座蒙古骑兵雕像以行进式矗立在草地上或金沙上,整齐地分列在军阵的前面和两边。骑兵英姿飒爽,气宇轩昂,手持长矛弯刀,肩负各式兵器,每尊雕像三米多高。几十只大铁牛排成两队拉着金色大帐,三尊士兵雕像驾驭着铁牛,在金色大帐两边旗杆上的蒙古大旗迎风伸展开来,给人以铁牛载大帐狂奔的错觉。较小的金帐则由一士兵驾驭数头铁牛拉着。紧随金帐的是成吉思汗的后勤部队,这里的雕像布局与造型呈现的是悠然自得的草原牧民生活。羊群雕像散落布局在草地上,或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青草,或抬头张望同伴,一只领头公羊回头张望着羊群。牛群雕像行走于羊群一边,不紧不慢的享受着丰美的水草,这与拉金帐铁牛形成鲜明的对比。骆驼雕像数目不是很多,背上驮着圆形的铁筒。
令人瞩目的是穿插于畜群之间的牧人雕像,有扬鞭放牧身着蒙古服饰的老大爷,有提着挤奶桶的妇女。其中一个背着箩筐的年轻女子的雕像令我不解,向巴图请教,方才茅塞顿开,原来她在拾捡牛、羊和骆驼晒干的粪便,为的是给军中的兄弟送去生火的原材料,好让军队在休息的时候能很快煮上一锅热腾腾的饭菜,再就是供蒙古包内烧火取暖。还有可爱的儿童雕像,这是设计者寓意生生不息的民族血统的延续。
雕像都是用黑色生铁以1比1的比例铸造而成,经风雨冲刷,锈迹斑斑并呈现出红色,更有一种复古的感觉。这是世界上唯一完整展示成吉思汗军阵行宫的大型实景雕塑群,用立体的历史画卷方式淋漓尽致地复原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征战南北的历史,记录横跨欧亚,统一蒙古的丰功伟业。
站在这些牧民雕像之间摆几个扬鞭、挤奶的姿势,让相机瞬间记录着当时情态与感受,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巴图则站在一边傻傻地朝我这个门外汉大笑,一边还用流利的汉语说:“真是知识青年下乡啊!”
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
成吉思汗陵宫是由三座相连的蒙古包式的正殿、东西两殿和后殿组成,陵宫坐北朝南,建造在一米多高的长方形台基之上,8根飞龙戏珠的通天巨柱支撑大殿,东西两殿与正殿相连。正殿平面呈八角形,重檐蒙古包式穹庐顶,高达26米;东西两殿为不等边八角形单檐蒙古包式穹庐顶,穹顶外面为黄色琉璃瓦,房檐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祥云状。三殿的房檐屋顶与乳白色墙壁和朱红门窗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夺目的建筑外貌。远远望去整个陵园的造型,好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屹立在蓝天与草地之间,又好像一个“山”字。极富浓厚的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走近正殿,抬头仰望屋檐正中,悬挂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牌匾。书法笔锋老道、遒劲有力,与雄伟的建筑灵气相通。
在正殿内的中央,供奉着一尊成吉思汗端坐着的汉白玉塑像,塑像高5米,目视远方,眉宇间透射出英武之气,腰佩宝剑。塑像完美的雕刻技术已完全融化在艺术形象之中,将形与神融汇贯通,通灵于塑像之中。
我不懂得拜谒的程序,只是打心眼里肃然起敬,内心世界被成吉思汗雕像的气质所征服。巴图则虔诚地用自己民族特有的方式祭拜,追忆着精神领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无尽思念。我不自觉地细细端详起巴图——红润的脸庞,高鼻梁,颧骨很突出,魁梧的身材。正是血脉的相承,民族文化的沿袭,才有了这样亘古不变的虔诚。
塑像背后有一副棕色疆域图,再现了十三世纪形成的大蒙古国本土和所属四大汗国组成的大帝国,标志着成吉思汗统帅大军将足迹南留中原,西踏欧亚的历史版图,彰显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的伟业。成吉思汗率领当时仅有100万人口的蒙古民族,占领了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
东殿安放着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及其夫人的灵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托雷在蒙古族历史中地位的显赫。 西殿供奉着象征着九员大将的九面旗帜和“苏勒德”。
游走在正殿的东西廊中,瞻仰着成吉思汗时期珍贵的文物以及再现的他从出生、艰难的成长、南征北战、以及建立统一大业一生经历的壁画,似能感受得到历史的厚重 。
进入后殿,即成吉思汗及夫人的寝宫,成吉思汗及其夫人的灵柩安放在此。灵包的前面摆着供台,台上放着香炉和酥油灯。我轻声的问巴图,难道真的有成吉思汗的遗体?巴图表情认真的告诉我,成吉思汗是在征战途中去世的,死后,按照蒙古族传统,当即就地深坑埋葬,之后由群马踏平,并由千名骑兵原地守护,直到次年春草繁茂,才全部离去。离开前在此杀了一头幼驼,作为记号,备祭祀时用老骆驼寻找,来确定墓地方位。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变迁和朝代更迭,成吉思汗埋在何处,早已成了一个谜。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并未真正安放他的真身,而蒙古人仍把它当作自己圣主的长眠之地。
一个与神近距离对话的地方
我们从陵宫出来,情感还畅游在历史长河中的我被巴图叫醒。他指着一座高十几米的白色台子急切地要给我讲一个与神有关的故事:成吉思汗一次率军在草原上与对手交战失利,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在他祈求苍天给他以力量时,突然半空一道光,一把矛状物在众人头顶悬而不下。他命大将木华黎接下,但几次都未成功。成吉思汗许诺用一千匹马、一万只羊祭祀后,矛状物——苏勒德才落定。苏勒德即是大旗上的铁矛头,因此,蒙古族人民认为是它辅佑着成吉思汗一统天下,把它誉为战神,看做是战胜邪恶、战无不胜的象征。
我怀着猎奇的心理登上位于陵宫南面的苏勒德祭坛,想一睹可以和神对话的地方。祭坛高15.4米,底座直径54米,用雕刻着蒙古民族图案的汉白玉栏杆围建而成,白色的祭坛上,黄色布料或绸缎围在外边,远看过去很有些庄严肃穆的感觉。在祭坛中央竖立着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被插在用石头做的一只大金龟背上的孔内。四周为四柄陪苏勒德,插在中间有孔的石龟之上,并用绳子与主苏勒德连起来,使之稳固。
在苏勒德祭坛上还有一座两米高的小庙,巴图说小庙内珍藏着苏勒德矛头,点祭祀灯。在小庙的左右前方摆放着祭台,供品就摆放在上面。祭坛旁边有守护人住的包和祭器放置包。
苏勒德柄是用笔直的柏木制成,矛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出夺目的光芒,矛头下的缨子在随风飘动,四周的五彩旗子和拴在栏杆上的哈达呼呼作响,更加增添了几分肃杀威严。据说,苏勒德的缨子是用九十九匹公马的马鬃制成的。
巴图说只有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祭祀时,才可以将苏勒德“请下来”,守灵人更换缨子、衣裹等饰物,将其重新修饰。祭祀的程序和内容严守祖辈的传统,祭文用蒙古语吟唱,以此来告慰神灵、保佑平安。他从小到大,每年这个节日都会随着家人前来祭祀。
一支守护圣主的庞大队伍
我站在苏勒德祭坛的旁边只是静静地看着,唯恐打扰神灵的恩典。巴图和前来祭祀的人虔诚地跪拜在祭祀台前,掌管祭祀的人用蒙语朗诵着祭词。当我们走下祭坛时,一个身着蒙古族服饰的年轻汉子和巴图用蒙语打招呼。巴图告诉我,这位年轻汉子是达尔扈特人,祖祖辈辈忠实地守护着成吉思汗陵,这一守就是七百多年。
达尔扈特是蒙古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担负神圣使命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守护成吉思汗陵和主持祭祀。鄂尔多斯达尔扈特部的祖先原是成吉思汗的警卫部队,成吉思汗死后,从宫廷守卫者中挑选出五百户人。他们在每年的十二个月里不分昼夜一丝不苟地守护和供奉成吉思汗陵寝及战旗苏勒德。供奉和祭祀成吉思汗陵寝的达尔扈特是由成吉思汗亲信博尔术后代及所属部落人组成。守卫和祭祀成吉思汗战旗苏勒德的达尔扈特人是由成吉思汗的大将木华黎后代及所属部落人组成,现在的守陵人已经是第三十八代了。
达尔扈特部遵照成吉思汗的遗训,永不担任任何官职,也不负担苛捐杂税、徭役。达尔扈特的男人,一生只能做有关守卫成吉思汗陵和祭祀的事情,据说除了成吉思汗外,不给任何蒙古可汗戴孝,更不用说别的皇帝了,由此可见他们守陵的专一性和地位的特殊性。他们子承父业,学习祭祀和管理的各种仪式和方法,学习《伊金颂》、《苏勒定颂》、《窝奇特经》,将这项事业代代相传。所以,达尔扈特人只要生了儿子,便挂上弓箭在家门口进行祝福,在家门口往往竖立两根天马旗,右边象征成吉思汗的苏勒德,而左边代表着守护成吉思汗的“卫士”。
七百多年来,历经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忠诚的守陵人世世代代每天重复着添灯、膜拜、诵经,祭祀的工作,每一个细节从未改变,长明灯也从未熄灭。守陵人即便在战乱年代或三次迁陵中,也从未间断过任何一个守护、祭祀的工作。这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做得到,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蒙古民族生生不息。
一次梦幻之旅
从成吉思汗陵出来,回首远观这恢宏磅礴的巨幅画卷,眷恋油然而生。成吉思汗陵在我们身后渐渐远去,我只能将美景留于镜头里,刻于心坎上,流出于字里行间。久久的,我无法在精神世界找到回来的路,美丽的历史画卷在我的脑海中幻化出梦一般的世界。
一个古老的传说
进入成吉思汗陵是伴随着蒙古朋友巴图讲的一个故事开始的——相传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路经鄂尔多斯草原,被美丽的景色陶醉,失手将马鞭掉在了草地上。成吉思汗随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后来成吉思汗逝世于六盘山,当人们准备将他的灵柩运回故地安葬,途经鄂尔多斯草原时,车轮突然深陷地里,马拉人推丝毫不动。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话,于是将成吉思汗安葬在了鄂尔多斯草原上,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成吉思汗陵,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守护。
随着小车疾驰逼近成吉思汗陵,气势磅礴的成吉思汗陵的“山”字型门景迎面压了过来,只见成吉思汗跃马铜像矗立在中央的圆形大柱上,英姿飒爽,直入苍穹,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矗立两边的是形似直角三角形的石崖,石崖壁上刻着粗旷豪放的13世纪蒙古文字和草原岩画,一段段史实映入眼帘。
这时一阵旋风从身边刮过又卷向陵内,风声呼呼作响,恍如千军万马在陵内厮杀奔腾。我将在这里亲身去感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的历史。
一件“铁马金帐”群雕艺术品
进入大门,仿佛是进了公元十三世纪的蒙古草原,一幅史诗般的画卷在我的脚底、眼前延伸开来。只见大约上百座蒙古骑兵雕像以行进式矗立在草地上或金沙上,整齐地分列在军阵的前面和两边。骑兵英姿飒爽,气宇轩昂,手持长矛弯刀,肩负各式兵器,每尊雕像三米多高。几十只大铁牛排成两队拉着金色大帐,三尊士兵雕像驾驭着铁牛,在金色大帐两边旗杆上的蒙古大旗迎风伸展开来,给人以铁牛载大帐狂奔的错觉。较小的金帐则由一士兵驾驭数头铁牛拉着。紧随金帐的是成吉思汗的后勤部队,这里的雕像布局与造型呈现的是悠然自得的草原牧民生活。羊群雕像散落布局在草地上,或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青草,或抬头张望同伴,一只领头公羊回头张望着羊群。牛群雕像行走于羊群一边,不紧不慢的享受着丰美的水草,这与拉金帐铁牛形成鲜明的对比。骆驼雕像数目不是很多,背上驮着圆形的铁筒。
令人瞩目的是穿插于畜群之间的牧人雕像,有扬鞭放牧身着蒙古服饰的老大爷,有提着挤奶桶的妇女。其中一个背着箩筐的年轻女子的雕像令我不解,向巴图请教,方才茅塞顿开,原来她在拾捡牛、羊和骆驼晒干的粪便,为的是给军中的兄弟送去生火的原材料,好让军队在休息的时候能很快煮上一锅热腾腾的饭菜,再就是供蒙古包内烧火取暖。还有可爱的儿童雕像,这是设计者寓意生生不息的民族血统的延续。
雕像都是用黑色生铁以1比1的比例铸造而成,经风雨冲刷,锈迹斑斑并呈现出红色,更有一种复古的感觉。这是世界上唯一完整展示成吉思汗军阵行宫的大型实景雕塑群,用立体的历史画卷方式淋漓尽致地复原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征战南北的历史,记录横跨欧亚,统一蒙古的丰功伟业。
站在这些牧民雕像之间摆几个扬鞭、挤奶的姿势,让相机瞬间记录着当时情态与感受,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巴图则站在一边傻傻地朝我这个门外汉大笑,一边还用流利的汉语说:“真是知识青年下乡啊!”
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
成吉思汗陵宫是由三座相连的蒙古包式的正殿、东西两殿和后殿组成,陵宫坐北朝南,建造在一米多高的长方形台基之上,8根飞龙戏珠的通天巨柱支撑大殿,东西两殿与正殿相连。正殿平面呈八角形,重檐蒙古包式穹庐顶,高达26米;东西两殿为不等边八角形单檐蒙古包式穹庐顶,穹顶外面为黄色琉璃瓦,房檐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祥云状。三殿的房檐屋顶与乳白色墙壁和朱红门窗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夺目的建筑外貌。远远望去整个陵园的造型,好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屹立在蓝天与草地之间,又好像一个“山”字。极富浓厚的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走近正殿,抬头仰望屋檐正中,悬挂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牌匾。书法笔锋老道、遒劲有力,与雄伟的建筑灵气相通。
在正殿内的中央,供奉着一尊成吉思汗端坐着的汉白玉塑像,塑像高5米,目视远方,眉宇间透射出英武之气,腰佩宝剑。塑像完美的雕刻技术已完全融化在艺术形象之中,将形与神融汇贯通,通灵于塑像之中。
我不懂得拜谒的程序,只是打心眼里肃然起敬,内心世界被成吉思汗雕像的气质所征服。巴图则虔诚地用自己民族特有的方式祭拜,追忆着精神领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无尽思念。我不自觉地细细端详起巴图——红润的脸庞,高鼻梁,颧骨很突出,魁梧的身材。正是血脉的相承,民族文化的沿袭,才有了这样亘古不变的虔诚。
塑像背后有一副棕色疆域图,再现了十三世纪形成的大蒙古国本土和所属四大汗国组成的大帝国,标志着成吉思汗统帅大军将足迹南留中原,西踏欧亚的历史版图,彰显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的伟业。成吉思汗率领当时仅有100万人口的蒙古民族,占领了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
东殿安放着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及其夫人的灵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托雷在蒙古族历史中地位的显赫。 西殿供奉着象征着九员大将的九面旗帜和“苏勒德”。
游走在正殿的东西廊中,瞻仰着成吉思汗时期珍贵的文物以及再现的他从出生、艰难的成长、南征北战、以及建立统一大业一生经历的壁画,似能感受得到历史的厚重 。
进入后殿,即成吉思汗及夫人的寝宫,成吉思汗及其夫人的灵柩安放在此。灵包的前面摆着供台,台上放着香炉和酥油灯。我轻声的问巴图,难道真的有成吉思汗的遗体?巴图表情认真的告诉我,成吉思汗是在征战途中去世的,死后,按照蒙古族传统,当即就地深坑埋葬,之后由群马踏平,并由千名骑兵原地守护,直到次年春草繁茂,才全部离去。离开前在此杀了一头幼驼,作为记号,备祭祀时用老骆驼寻找,来确定墓地方位。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变迁和朝代更迭,成吉思汗埋在何处,早已成了一个谜。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并未真正安放他的真身,而蒙古人仍把它当作自己圣主的长眠之地。
一个与神近距离对话的地方
我们从陵宫出来,情感还畅游在历史长河中的我被巴图叫醒。他指着一座高十几米的白色台子急切地要给我讲一个与神有关的故事:成吉思汗一次率军在草原上与对手交战失利,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在他祈求苍天给他以力量时,突然半空一道光,一把矛状物在众人头顶悬而不下。他命大将木华黎接下,但几次都未成功。成吉思汗许诺用一千匹马、一万只羊祭祀后,矛状物——苏勒德才落定。苏勒德即是大旗上的铁矛头,因此,蒙古族人民认为是它辅佑着成吉思汗一统天下,把它誉为战神,看做是战胜邪恶、战无不胜的象征。
我怀着猎奇的心理登上位于陵宫南面的苏勒德祭坛,想一睹可以和神对话的地方。祭坛高15.4米,底座直径54米,用雕刻着蒙古民族图案的汉白玉栏杆围建而成,白色的祭坛上,黄色布料或绸缎围在外边,远看过去很有些庄严肃穆的感觉。在祭坛中央竖立着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被插在用石头做的一只大金龟背上的孔内。四周为四柄陪苏勒德,插在中间有孔的石龟之上,并用绳子与主苏勒德连起来,使之稳固。
在苏勒德祭坛上还有一座两米高的小庙,巴图说小庙内珍藏着苏勒德矛头,点祭祀灯。在小庙的左右前方摆放着祭台,供品就摆放在上面。祭坛旁边有守护人住的包和祭器放置包。
苏勒德柄是用笔直的柏木制成,矛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出夺目的光芒,矛头下的缨子在随风飘动,四周的五彩旗子和拴在栏杆上的哈达呼呼作响,更加增添了几分肃杀威严。据说,苏勒德的缨子是用九十九匹公马的马鬃制成的。
巴图说只有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祭祀时,才可以将苏勒德“请下来”,守灵人更换缨子、衣裹等饰物,将其重新修饰。祭祀的程序和内容严守祖辈的传统,祭文用蒙古语吟唱,以此来告慰神灵、保佑平安。他从小到大,每年这个节日都会随着家人前来祭祀。
一支守护圣主的庞大队伍
我站在苏勒德祭坛的旁边只是静静地看着,唯恐打扰神灵的恩典。巴图和前来祭祀的人虔诚地跪拜在祭祀台前,掌管祭祀的人用蒙语朗诵着祭词。当我们走下祭坛时,一个身着蒙古族服饰的年轻汉子和巴图用蒙语打招呼。巴图告诉我,这位年轻汉子是达尔扈特人,祖祖辈辈忠实地守护着成吉思汗陵,这一守就是七百多年。
达尔扈特是蒙古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担负神圣使命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守护成吉思汗陵和主持祭祀。鄂尔多斯达尔扈特部的祖先原是成吉思汗的警卫部队,成吉思汗死后,从宫廷守卫者中挑选出五百户人。他们在每年的十二个月里不分昼夜一丝不苟地守护和供奉成吉思汗陵寝及战旗苏勒德。供奉和祭祀成吉思汗陵寝的达尔扈特是由成吉思汗亲信博尔术后代及所属部落人组成。守卫和祭祀成吉思汗战旗苏勒德的达尔扈特人是由成吉思汗的大将木华黎后代及所属部落人组成,现在的守陵人已经是第三十八代了。
达尔扈特部遵照成吉思汗的遗训,永不担任任何官职,也不负担苛捐杂税、徭役。达尔扈特的男人,一生只能做有关守卫成吉思汗陵和祭祀的事情,据说除了成吉思汗外,不给任何蒙古可汗戴孝,更不用说别的皇帝了,由此可见他们守陵的专一性和地位的特殊性。他们子承父业,学习祭祀和管理的各种仪式和方法,学习《伊金颂》、《苏勒定颂》、《窝奇特经》,将这项事业代代相传。所以,达尔扈特人只要生了儿子,便挂上弓箭在家门口进行祝福,在家门口往往竖立两根天马旗,右边象征成吉思汗的苏勒德,而左边代表着守护成吉思汗的“卫士”。
七百多年来,历经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忠诚的守陵人世世代代每天重复着添灯、膜拜、诵经,祭祀的工作,每一个细节从未改变,长明灯也从未熄灭。守陵人即便在战乱年代或三次迁陵中,也从未间断过任何一个守护、祭祀的工作。这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做得到,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蒙古民族生生不息。
一次梦幻之旅
从成吉思汗陵出来,回首远观这恢宏磅礴的巨幅画卷,眷恋油然而生。成吉思汗陵在我们身后渐渐远去,我只能将美景留于镜头里,刻于心坎上,流出于字里行间。久久的,我无法在精神世界找到回来的路,美丽的历史画卷在我的脑海中幻化出梦一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