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碳中和与经济增长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即技术进步和创新进行了分类,发现绝大多数创新属于边际性的而非革命性的。这种创新带来的商品和服务附加值的上升来源于其附着的意义。通过叙事赋予商品意义,从而提高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内涵。通过讲故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中国经济碳达峰和碳中和最主要的途径,也是中国经济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从物质享受向精神文明转型的核心内容。本文提供了几种讲故事的途径,以脱实向虚问题和主观幸福感问题说明了这种新范式用于理解和分析置换经济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原理的优越性。
  关键词:叙事经济;碳中和;经济增长;脱实向虚
  习近平(2020)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讲好中国经济的故事、让中国经济学在世界上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题中之义。
  其实不仅是经济学,讲故事本身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这一源泉在碳中和的时代要求下将显得更为重要。理解这一奥义对于中国企业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向高质量增长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简史》提出讲故事,特别是人类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是一次认知能力的革命性发展。讲故事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一、讲故事的经济增长逻辑
  任何一个看到图1中的两张图的人都会对其感到困惑。左图显示了欧美人均GDP(蓝色实线)和人口(绿色虚线)在公元元年以来的变化,右图显示了美国近140年的人均GDP走势(Taylor & Harald Uhlig,2016)。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是类似的,不过中国的拐点比欧美晚了超过100年,直到1978年人均GDP才开始跨入现代的增长路径①(金星晔等,2019)。对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改变有很多的理论解读,影响比较大的是农业技术革命带来的富余劳动力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劳动力需求,使经济部门从农业向制造业转变,随后向第三产业转型(Hansen & Prescott,2002)。经济学家还深入探讨为什么这一转变在有的国家发生的早,有的国家发生的晚,甚至没有发生。找到的深层次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创新思想等。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全要素生产力(TFP)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技术进步和创新都包含在全要素生产力中,这也正是为什么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重中之重。
  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常常是不可预测的,其发生和产业化的时间有随机性,因此这无法解释右图的经济增长长期趋势为何如此平稳。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所看到的经济增长都是边际性的创新,有些甚至不被认为是创新。这种边际性的创新的产生是相对平滑、可控的,类似于许多微小的冲击推动了经济在长期平稳地增长。这种创新发生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过去的米就是米,顶多分成糯米和大米。现在的超市销售的米多达十几种,算上不同的产地可以有几十种之多。米与米之间只有些许的差异,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运动鞋也分成了跑鞋、足球鞋、篮球鞋、网球鞋、羽毛球鞋、乒乓球鞋等几十种。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创新都是可有可无的。是什么使得这些创新必要而且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其核心要义在于讲故事,故事赋予商品意义,消费者看重商品的意义。
  这种创新如何产生了经济增长?我们不妨从经济核算的角度来理解。图1反映的都是不变价GDP的增长,也就是说剔除了商品价格变化而考虑商品的物量的增加。而不同的商品如何能够相加得到一个代表物量总量的数值?当然是用各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作为权重相加。如果一个经济体的一切(包括商品、服务、工资、资产及其收益)价格都乘以2,这个经济体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GDP也不会改变。单纯的价格上升并不能带来经济增长。
  如果价格上升的同时还伴随着产品的变化,那么就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如去年生产(并销售)了1万双红色的球鞋,今年生产了1万双除了颜色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的球鞋,价格翻倍,价格翻倍还能全部销售一空的原因也许是换了一个代言人。这就是经济增长,因为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升,这里的质量不是由产品的设计、用料、加工定义的,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决定的。如果去年和今年的球鞋使用不同的统计代码,甚至使用不同的品牌,并且今年停止了红色球鞋的生产,统计局在一篮子商品里找不到和去年的商品對应的商品,那么这里的经济增长就被实实在在地记录进入了GDP的增长①。相较之下,如果依然是生产原来的红色球鞋,价格翻倍,只会被计入通货膨胀,而不是经济增长。事实上这两个情形没有本质区别。
  是什么使得价格翻倍还能销售一空?新的代言人代表了一种新的故事。现代经济几乎所有商品或服务都附着着或多或少的故事,故事越多,附加值越高,对经济的贡献越大。在乡村集市售卖的就是用编织袋装着的一袋米,没什么故事可言。而在城市中的超市中买食品,就会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非转基因、公平贸易认证等各种标签。在新疆棉事件中冒出来的良好棉认证(BCI)就是典型的故事。这些标签对消费者而言是抽象的,但为商品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他们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经济的方方面面。这就是故事带来经济增长的逻辑。
  二、碳中和与经济增长
  实用主义者或许会对这种讲故事带来的附加值嗤之以鼻,不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然而一个更宏大的叙事就在面前:碳中和。大到住房、汽车,小到牙刷、面包,未来的所有商品和服务都离不开这个宏大的叙事。即使你远离现代文明,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离不开这个叙事。农业的总排放,大约占据全球排放的四分之一,已经超过运输业的碳排放,甚至接近电力生产的碳排放。处理农业的碳排放,是处理气候问题的关键。你不找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也会来找你。   碳中和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每一个中国企业感到焦虑。经济学家所鼓吹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非但没有让他们感到安稳,反而像是在火上浇油,没有企业知道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应该怎么做、能不能实现碳中和。下面我要论证讲故事经济增长恰恰是碳中和时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企业不应陷入唯技术论,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都应该服务于讲好产品故事、讲好企业故事。
  衡量碳排放的其中一个指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2018年末中国碳强度下降4%,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碳强度还要累计降低18%,平均每年要降低3.6%。降低碳强度等价于提高单位碳排放的增加值。主要的改革道路有三条:一是不同产业的碳强度不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单位碳排放的增加值高的产业,如服务业;钢铁、煤炭等碳强度高的行业去产能。二是技术革新,从设计、材料、生产、运输等全产业链入手进行革新,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三是通过讲故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相同的碳排放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条道路才是降低碳强度的主力军,也是对中国企业而言最现实的道路。前两条道路都有天然的极限。从产业结构来说,钢铁、煤炭、石油化工是所有制造业之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游行业受限必然影响到所有下游行业的竞争力。经济发展还面临着黄油与大炮之间的国防约束,服务业在国防安全方面的贡献有限,钢铁、煤炭、石油化工带动的一系列下游行业都是国防产业的重要基础。从技术革新来看,2030年之前要实现碳排放峰值,短短十年时间不太可能出现革命性、颠覆性的能源和材料领域的创新。节能增效有一定的效果,但自然规律决定了衣食住行所产生的碳排放肯定有一个下限。因此第二条道路也是有极限的。
  通过球鞋的故事,大家能够感受到第三条道路几乎是没有约束的。企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和想象空间。单纯是足球鞋就可以做出无穷无尽的演变,设计的观感、人体工学的运用、材料组合的调整、针对身高体重击球习惯的定制,甚至可以开发守门员、后卫、中场、前锋专用球鞋。创新无极限,经济增长无极限。相同的碳排放可以产生极高的增加值。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经济增长滑稽而毫无意义。其实中国做大做强的产业都有着讲故事的传统,世界上的成功企业也都擅长讲故事。以中国房地产为例,房地产商在营销自身的产品时几乎没有谁会专门突出住房本身的属性:用的什么钢筋、混凝土,能抗几级台风、几级地震。营销的亮点都在于住房所附加的虚构的故事:学区房、康养住宅。为钢筋混凝土注入生活气息、人文情怀、历史底蕴是几乎所有房地产广告的选择。房地产的一大亮点在于消费者居然会自带加成,自己为住房创造故事,帮着房地产商营销:住房变成了结婚的刚需,有恒产者有恒心……住房由此获得了远远超过钢筋混凝土的价格。
  第三条道路才是实现碳排放达到顶峰,乃至碳中和的最主要途径,不仅适用于2030年之前,也适用于2030年之后。越早理解这一奥义,越能轻松地适应后工业化的中国。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迟早的事,每家每户都有房有车,吃穿有度,生活无虞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必然的结果。中国经济迟早要从扩张型经济向置换型经济发展。未来的车企每年生产的汽车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只不过是替代掉社会中老旧的车型;未来房企新建的住房也不会再增加,替换掉陈旧的住房足矣。只要质量还在提升,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用,那么这就是经济增长。要准确度量这种经济增长,首先需要转变数量扩张型经济的思路,不及时转变思路就无法理解未来的中国,无法理解置换型经济中的增长,更无法实现碳中和。
  三、再论讲故事与经济增长
  事實上,第三条道路与发展服务业也是有联系的。这一联系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讲故事的含义。
  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无限的,而精神文化无一例外都要依靠教育、医疗、文化等第三产业。这些产业的数量型增长逻辑是说不通的,不能说每年培养的大学生越多,每年就医的人数或开的药越多,每年出版的图书、论文越多,经济就越好。第三产业的经济最能体现叙事的力量。同样的授课、同样的医疗服务今年的收费比去年贵,大家几乎都能接受。为什么大家对于今年的食物、汽油比去年贵就不那么容易接受呢?普通食物、汽油无法附着太多的故事,因而用更多的钱获得等量的食物或汽油使得消费者的效用降低了。但如果商品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用,那么消费者就愿意用更多的钱购买等量的商品。第三条道路的奥义就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广告、舆论),或者消费者本身效用函数的改变(老龄化),这一道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消费者的年龄、收入、资产的改变,消费者的需求会改变,如老年人的食品和医疗支出的比例较年轻人更高。而广告、社交媒体、社会文化可以塑造消费者的需求。年轻人喜欢潮鞋,教育培训机构会宣传“知识改变命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中国人宣扬存钱、盖房、置业的所谓传统文化。消费者从相同的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会发生变化,这一切通过质量提升的途径进入了经济增长。
  随着未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改进,消费者主观感受的质量提升将更多地体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OECD国家大多逐步开始采用链式价格指数和质量调整方法。中国目前依然采用每5年更换一次基年的原则,使用链式价格指数进行核算是未来的改进方向。此外,中国GDP核算的项目分类和价格指数数量较少,和国际标准分类差距较大,居民消费支出分类只有10类。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的支出法GDP核算中有425个价格指数时间序列(郑学工,2019)。门类区分越细致,质量提升越能够体现在经济增长中。
  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也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重要改进方向,特别是交通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服务业的价格提升往往伴随着消费者主观感受的质量提升。日本、德国、美国等国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70%,中国的第三产业占比在50%左右。随着第三产业的占比逐渐提升,经济增长的逻辑也将从数量扩张向主观效用的提升转变,而服务业的价格正是这种主观效用的体现。经济结构也将从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向物质、文化需求并重发展。   四、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讲故事
  有人也许会批判上述经济增长的本质不过是变相涨价,认为涨价不算经济增长。根据我们的分析,大家可以理解涨价既是经济增长,又不是经济增长。由于货币超发造成的所有商品、服务、资产价格的普遍上涨不是经济增长。由于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的效用,这样的价格上涨就是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很多人误以为这样的价格上涨不是经济增长,认为唯有商品的产量或技术改进才是经济增长。实际上,即使商品本身完全没有改变,只要有能力涨价,就是经济增长。涨价看似简单,如何在涨价的同时保持市场占有率,让消费者接受,甚至追求这一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就是讲故事的能力。无论是产品改良,还是市场营销,都是为了服务于这一目标。
  很多学者批评中国股市投资者喜欢炒概念,仅凭一个故事来支撑股价,而非估值和业绩基础。理解了讲故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就应该正确辩证地看待“炒概念”这一现象。讲故事完全可以是股价上涨的理论基础,中国企业应该自觉、自主、自信地讲好自己的企业和产品的故事。一个可以打动投资者、消费者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故事完全可以成为企业估值的基础。不理解这个道理就会错失经济增长的机会,就会和碳中和下的经济增长失之交臂。现实中的概念能够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概念都被淘汰在市场的长河中,这说明讲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逻辑严密、打动人心最终被证实或被普遍相信的故事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在人类的历史上,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制的诞生还是央行和信用货币的诞生,都是伟大的故事。今天的时代也有许多故事可能会成为伟大的故事。讲故事对人类而言既是从猿到人的认知革命,也是经济无限增长的重要源泉。
  这里的涨价是广义的,除了企业,个人也要学会包装自己、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公司的议价能力,这同样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本文所说的商品都是广义的,包含商品、服务、劳动力等。同样工作8小时,收入高的人对经济产出的贡献毫无疑问比收入低的人多。这和同样的产品,销售价格更高的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更高具有同样的道理。
  如何讲好故事,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没有成熟理论可以指导的领域。尽管市场营销学大多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广告策略、推荐算法,从微观的角度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售价,但讲故事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改变消费者对企业的定位和从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主要思路有以下三点:一是深挖企业过去的历史,讲好企业发展的故事。对于苹果乔布斯、微软比尔·盖茨、华为任正非等知名企业创业者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的故事虽然在成功之后才广为流传,但已经成为产品溢价的重要来源。他们的产品就和企业的故事一样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印记。二是展望企业未来的前景,展现企业的雄心壮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感受成为决定产品售价的主要决定因素。产品背后的价值观、社会责任,产品所带给消费者的荣耀、地位成为影响消费者感受的重要因素。人们不愿找一个不上进的伴侣,也不愿购买一个没有情怀和追求的企业的产品。三是紧扣时代主题,将企业叙事融入时代叙事。时势造英雄,企业的沉浮往往是时代的影射。时代的宏大叙事就是企业表演的舞台。中华民族正值伟大复兴的历史叙事之中,政府也在力推“一带一路”“碳中和”等重要舞台。企业应该顺势而为,找准自身的定位,讲好自身的故事。
  五、反思后工业化叙事经济
  叙事经济是可持续的,符合碳排放要求的,也是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肯定讲故事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贡献的局限性。如果说前一次经济增长的拐点是从农业向制造业的转变,那么叙事经济就是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重要内涵。部分西方后工业化国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一阶段。未来中国也会进入这一阶段,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认识到叙事经济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脱实向虚的问题
  叙事经济是实体经济,但叙事经济容易脱实向虚。正如上文中谈到的服务业的价格增长和质量增长是难以分辨的。教育、医疗、金融、房地产行业的价格膨胀,有可能是因为货币超发造成的普遍价格上涨,也可能是因为给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效用所以价格上涨,前者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经济增长。在不少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确实存在脱实向虚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在于过度教育、过度医疗和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以教育行业为例,受教育成本的显著上升并没有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政府和家庭在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但对于孩子的培养并没有变得更科学、更高效。受教育的时间在延长,而教育效率在降低。
  脱实向虚对于每个个体都有着显著的伤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CPI与感受到的通货膨胀的不匹配。理论上,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成比例,那么个体就不会感受到教育“贬值”了。这种价格上升反映的是教育质量的上升,因而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估是困难的,受教育本身既有投资的属性,又有消费的属性。单纯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即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赚多少钱,只能衡量教育的投资属性。教育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塑造,给予个体精神文化的享受,是无法用人力资本衡量的,属于受教育的消费属性。而医疗服务以消费属性为主,而投资属性较少。各种服务业的投资属性相对容易测算,而消费属性更难于衡量。
  构建合理的服务业价格指数,将各服务业细分项的价格膨胀和质量提升区分开来,是在后工业化经济体中摆脱脱实向虚问题,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方面仍存在不小的挑战。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公允的评估教育、医疗服务质量的尺度,然后衡量和质量提升相匹配的价格增长应该是多少。
  (二)效用提升不等于主观幸福感上升
  以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为核心的质量提升增长路径最终落脚点是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我们之所以认为消费者愿意接受更高的价格,是因为商品或服务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用满足。在美国CPI的核算中,对于服装鞋帽、手机电视等,均剔除了质量提升带来的价格上升。在大多数国家对于第三产业的质量问题还不够重视。我们所使用的國内生产总值本质是为了刻画当年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用满足。由于效用的不可见性,我们使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对这种效用满足进行近似。但值得注意的是效用满足并不等同于主观幸福感。   在經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效用满足和主观幸福感是同向变化的。生产更多的产品让人们免于物质匮乏的生活,主观幸福感得到提升。但在经济结构从扩张型经济向置换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经济增长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之后,效用满足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就不再具有强正相关关系。这会带来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感觉自己没有过去那么幸福,但人们却不愿意回到过去。
  下面以一个诺基亚手机为例说明这一现象,2007年诺基亚N95手机上市价格8666元。现在如果以8666元(不考虑货币贬值)售卖这款手机几乎没有人愿意购买,手机依然是那个手机,但人们的保留价格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一台N95手机能够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在2007年要远远高于现在。但在经济增长核算的过程中,却假设了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时间能带来相同的效用,尽管这一假设显然是不合理的。现在的大多数手机质量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同时价格下降,这些都被计入了经济增长。如果假设没有质量提升,只有产量的上升,2008年生产的同类手机比2007年多,那么效用满足和主观幸福感就是一致的。
  与数量扩张不同,质量提升割裂了效用满足和主观幸福感的强相关关系。这一假说与经济学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比较吻合的。经济学家关心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且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比较可信的结论是无论是跨国比较还是一个国家内部穷人与富人的比较,收入更高的群体主观幸福感都更高;对于相当富裕的国家,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变得较弱,在长期来看主观幸福感相对比较稳定(Stevenson,2008;Clark et al.,2008)。有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会受到与他人比较、与自己过去的习惯比较的影响。这和我们的直觉是比较吻合的。
  从数量型增长和质量提升的角度看,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个体的消费需求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质量提升是一种完全主观的感受,会随着个体生活环境和经历而改变。因为这种主观感受阈值的提高,使得主观幸福感并不容易提升,甚至可能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一台N95手机再也无法带来当年的主观幸福感了。质量提升在服务业的表现最为突出,因为质量提升几乎是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唯一内容。主观幸福感难以提升并不意味着质量提升的经济增长路径就是失败的,恰恰要依靠质量提升来满足群众水涨船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快乐并不是个人的唯一追求,优秀的服务也不完全是以让人快乐为唯一目的。人的多元复杂和叙事经济的丰富维度正是经济增长的长远潜力。
  六、结论
  借助实际案例,我们理解了中国经济增长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核心转变。这一逻辑也是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和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逻辑。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质量提升的内涵是丰富的,其本质是在消费者心中商品或服务的效用的提升,消费者因而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区分质量提升和价格膨胀是在新的经济增长理念下进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任务。构建细分服务业价格指数,有助于我们量化服务业脱实向虚的严重程度,确保经济向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向发展。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快乐并不是唯一要义。用群众的快乐感来评估政策并不合适。正是因为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商品和服务背后的故事以及这一故事是否和自己的价值观、地位、形象、荣誉相契合。建构经济增长的故事是个体、企业和国家发展的长远道路。这条道路是后工业化,特别是碳中和时代下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本文说明了通过讲故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何是实现碳中和的最主要途径。较好的故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构建伟大的故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责任编辑:夏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8-24].http://www.xinhuanet.com/2020-08/24/c_1126407772.htm.
  [2]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John B Taylor, Harald Uhlig.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Volume 2A[M].North Holland,2016.
  [4]金星晔,管汉晖,等.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演变(公元1000—2017年)——对麦迪逊估算的修正[J].经济研究,2019,54(7):14-29.
  [5]Gary D Hansen,Edward C.Prescott.Malthus to Solow[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4):1205-1217.
  [6]朱之鑫,许宪春,等.中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生态环境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行动报告[EB/OL].[2021-04-07].http://www.mee.gov.cn/ywgz/ydqhbh/qhbhlf/201911/P020191127380515323951.pdf.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
  04-08].http://www.xinhuanet.com/2021-03/13/c_1127205564_2.htm.
  [9]郑学工.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0]Betsey Stevenson,Justin Wolfers.Economic Grow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Reassessing the Easterlin Paradox[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8,Spring:1-87.
  [11]Andrew E Clark et al.Relative Income,Happiness,and Utility:An Explanation for the Easterlin Paradox and other Puzzle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8,46(1):95-144.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就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渠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所发挥的作用还鲜有学者关注。本文基于2012—2018年29省际的面板数据,引入数字普惠金融这一变量,构建具有调节变量的非线性模型来实证检验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当前金融集聚效应并未指向实体经济,前者对后者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此外,金
摘 要:在综合化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集团会面临较单一银行而言特有的机会与挑战。如何在综合效应和实现风险控制间寻求平衡,是银行集团综合化经营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银行集团在并表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法规要求,从并表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审计监督和评价、信息和数据共享、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提出实践建议。  关键词:银行集团;综合化经营;风险管理;并表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深
摘 要:行为监管是相对于审慎监管而提出的。行为监管关注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行为问题及其市场影响,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目标。行为监管引起广泛关注,建立健全行为监管被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行为监管的国际经验及我国实施行为监管面临的困难,并从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三个层面提出改善金融机构行为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权益保
摘 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发行系内外因相互作用下国家政策驱动之结果,系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稳定性维护、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推动力。《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出台为DCEP发行提供法律依据,亦迈出了相关法律修订之关键一步。但学界对DCEP的法律性质尚存有疑问,有待进一步辨明。具体而言,学界多将DCEP称之为法定数字货币,法律概念存在
文章基于2000—2016年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研究,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稳定关系,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发展并非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相反,湖南省农业经济增长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建议湖南省需从加大政策支持与政策宣传、重视农业保险产品创新等方面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促进
文章基于桃花地村实地调研与访谈资料,在分析农家院客流量影响因素及对比不同模式农家院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对农家院经营者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传统农家院经营者持续经营意愿受到个人身体因素及经济因素、农家院客流量等内部因素以及乡村旅游者需求提高、外来资本的竞争等外部因素等影响,并从政府部门、经营者两个角度提出制定服务规范和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创新、突出特色、提升服务质量等提升农家院经营意愿等对策建议。
文章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现代物流业迎来发展重要机遇窗口期为背景,全面对比分析了广西与广东、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的优劣势,认为广西应加快物流通道建设,积极打造高质量国家级物流枢纽,通过精准招商提升物流开放水平,加速推进物流业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改造,引导物流资源要素集聚实现“物流+产业”融合发展。
文章在互联网技术和通讯科技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科技合作的机遇,一是传统经济发展瓶颈显现,东盟渴望通过金融科技带来新突破;二是地缘、人口、经济多因素综合,东盟金融科技发展迎来新格局;三是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变革,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出现新领域;四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双边金融合作迎来新阶段;五是金融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业务提升展现新未来。在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提升、金融监管存在诸多空白、金融科技人才不足等挑战下,文章提出的对策建议有:继续加强电子支付合作、加强数字化金融解决方案的合
沿边地区“互联网+外贸”发展方式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数据密集型,而且每种发展方式类型都具有贸易活动面向全球、以国内产业为支撑、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要市场、以口岸城市信息化为主导的主要特点。顺应“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演进,沿边地区“互联网+外贸”趋向数据密集型发展方式转变。
文章分析了在名特优农产品成为广西南宁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发展方向的背景下,指出在传统营销模式和商家—消费者模式、商家—商家模式、农场直销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等多种网络营销模式并存的背景下,产品营销模式的选择和改革是南宁名特优农产品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面对网络营销观念滞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缓慢且主导性不强、信息分享不充分、合作机制不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南宁名特优农产品营销模式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坚持多元营销方式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完善多元电子商务合作与保障机制,加强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