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陪伴父母1小时,当月费用减免200元。”去年11月,某颐养中心推出了这项名为“亲情陪伴”的活动。但半年多来,尚无一人成功获得减免奖励。
通过“让利”引导子女多陪陪父母,既是激励也是督促,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问题恰恰在于,这1小时的陪伴看似门槛不高,可一个月下来要一天不落,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而换个角度看,无论父母住在哪里,以何种方式养老,子女都有经常性探望陪护的义务,如今奖励之下仍无人“达标”,更反映了许多的现实无奈,远非“200元”或者“1小时”所能计算的。
“常回去看看”为什么难?子女年轻点的,疲于应对繁重工作,刚踏入社会或刚生儿育女的可能连个人生活都无法顾及周全;而年长一些的,雖然工作没那么忙了或是已经退休了,却又迎来“隔代带娃”等担子,每每分身乏术。加之如今社会流动,异地打拼已是常态,每年能回去相伴父母膝下的只有几个大假。七七八八的因素加起来,都让亲情陪伴变得有些奢侈。
对此,一味苛责子女、质疑孝心,无法化解窘境,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多给“亲情陪伴”减减负。从小处说,那些想陪伴却没时间的人,工作压力是最大障碍。所在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和其他法定假期,或许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往大了看,陪父母难,不仅在于“陪”,更在于怎样“陪”。仍以颐养中心为例,许多机构设施薄弱、服务不佳,子女去看望,来不及说几句话,先得脚不沾地一通忙活。还有些人想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又要顾虑异地医保报销、老人在都市诸多不适应等问题。这些痛点,都呼唤社会服务保障更好为孝心兜底。完善制度,落实政策,提升服务,创新方式,才是“老有所伴”的深层方向。
通过“让利”引导子女多陪陪父母,既是激励也是督促,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问题恰恰在于,这1小时的陪伴看似门槛不高,可一个月下来要一天不落,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而换个角度看,无论父母住在哪里,以何种方式养老,子女都有经常性探望陪护的义务,如今奖励之下仍无人“达标”,更反映了许多的现实无奈,远非“200元”或者“1小时”所能计算的。
“常回去看看”为什么难?子女年轻点的,疲于应对繁重工作,刚踏入社会或刚生儿育女的可能连个人生活都无法顾及周全;而年长一些的,雖然工作没那么忙了或是已经退休了,却又迎来“隔代带娃”等担子,每每分身乏术。加之如今社会流动,异地打拼已是常态,每年能回去相伴父母膝下的只有几个大假。七七八八的因素加起来,都让亲情陪伴变得有些奢侈。
对此,一味苛责子女、质疑孝心,无法化解窘境,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多给“亲情陪伴”减减负。从小处说,那些想陪伴却没时间的人,工作压力是最大障碍。所在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和其他法定假期,或许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往大了看,陪父母难,不仅在于“陪”,更在于怎样“陪”。仍以颐养中心为例,许多机构设施薄弱、服务不佳,子女去看望,来不及说几句话,先得脚不沾地一通忙活。还有些人想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又要顾虑异地医保报销、老人在都市诸多不适应等问题。这些痛点,都呼唤社会服务保障更好为孝心兜底。完善制度,落实政策,提升服务,创新方式,才是“老有所伴”的深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