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铜镜上的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二,据传说是因为生性忠厚老实,所以被狡诈的老鼠抢占了生肖首位。中国以农业为本,寒来暑往、春耕秋收,默默无闻的老牛,任劳任怨,耕耘希望,护卫丰收。因此,牛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成为了历代诗词歌赋、丹青妙笔中的主角,人们日日照容的青铜镜也不例外。
  铜镜上以牛为主题的装饰图案,在定名上往往比较混乱,如“吴牛喘月”、“犀牛望月”等等。实际上,铜镜背面装饰的牛,根据场景的不同,意义也不尽相同,试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三枚铜镜为例。
  1、犀牛望月镜  宋代
  直径13.3厘米,缘宽1厘米,缘厚0.2厘米。
  镜子为圆形、圆钮、素缘。镜背满饰水波纹,一犀牛立于左侧岸边,正俯首观望。镜钮上方有如意祥云托起一轮弯月,镜钮下方似为云彩和月亮的倒影。镜钮的右侧有怪石和灌木。
  犀牛为什么要望着水中的月亮?《关尹子·五鉴》中曾这样解答,“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意思是说犀牛看到月亮的形状与自己的角相同,就认为月亮在模仿自己。其实月亮的形状本已有之,并非出自牛角。将典籍记载与实物相对照,可以看出,犀牛望月镜最显著的特点有三:首先镜背的月亮是弯月,才能够状似牛角。其次,水中要有月牙儿的倒影。最后,犀牛的神态是低头望月的。
  2、吴牛喘月镜  宋代 直径7厘米。
  圆形、圆钮、具柄镜,柄部残断。镜钮上方有一轮满月,周围祥云环绕。下有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顶上还点缀有草木。镜钮下方卧着一只牛,正抬头仰望。
  “吴牛喘月”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据说南方的水牛怕热,即使见到皎皎明月也以为是太阳,故而喘息不止。与犀牛望月不同,这类题材镜中的月亮一般为满月,牛是仰望天空的。
  3、牛郎织女镜  金代
  直径13厘米,缘宽1厘米,缘厚0.2厘米。
  镜子为圆形、圆钮、素缘。在镜钮上方有弯弯的月牙儿,下面祥云缭绕,旁边星辰闪烁。镜钮四周及下方山水相连,空白处有一只卧牛,正抬头观望。镜缘内侧铸铭文9字“陕西东路铸镜所官(押)”。
  牛郎织女一说最早见于《诗经·大东》,不过它们指的是天上的星星,而与爱情无关。南北朝时,“牵牛为夫、织女为妇”,两颗星宿终于结为夫妻。后来,一个重要的角色——老牛的加入,将故事逐渐完善起来。该镜月亮边的织女星,还保留着神话最初的风貌。因此,这类镜子最大的特点是月亮旁边有织女星的星象图。
  铜镜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代表之一,镜背的图案和纹饰不仅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或宗教、民俗意义。以上三镜在藏品登录时,均起名为犀牛望月镜,实际上镜面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十分丰富,只等我们仔细甄别,揣摩体会后方能品味其中的真谛。(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接上期)  清 白玉金刚杵  长10.5厘米 宽3厘米 高3厘米  柄身两端作对称莲花把手,源于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代表佛智坚固,能摧毁众生烦恼,一般和铃配套使用。杵的质地有金、银、铜、铁等,玉质的较为少见。  清 福寿蕉叶纹双夔耳青白玉觚  口沿长5.9厘米 底边长4.5厘米 高20厘米  长方形,侈口,长颈,宽腹,圈足。颈部从口沿至腹向内收敛,琢蕉叶纹,颈两侧为镂雕双夔龙耳带活环;腹上雕琢五福
期刊
江苏宜兴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其特产紫砂壶造型丰富,技艺奇绝,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兼实用与审美为一身,是世界陶苑的一支奇葩。  上世纪的1949年初,经过八年的抗战与三年的内战,宜兴城内外破坏严重,紫砂产量锐减,制壶艺人只剩二十多人,紫砂壶艺人陷入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10月,以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邵陆大、范正根、范祖德七位名师为首,组织了37位紫砂艺人成立了
期刊
傅抱石(1904-1965年)是中国现代画坛的一代宗师,“新金陵画派”的领袖人物。他为推动中国画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倾注了毕生心力。他创作的人物画自成一格,能够以形求神地表现其内在气质。作品中的人物多以仕女、高士和历史人物、古典文学等人物为题材,形象高古,用笔洗练,注重气韵,画意深邃。同时讲究线条凝练,勾勒有变,画法不同于传统沿袭的画谱,崇尚革新。  虽然傅抱石非专门画人物的画家
期刊
据考证,枕的起源大概在殷商时代,而关于枕的最早记录是春秋时期《诗·陈风·译波》上面记录的“辗转伏枕”。那么瓷枕又是何时出现的呢?根据考古发现得知,在河南安阳的隋代开皇年间的张盛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瓷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瓷枕实物。从陶瓷材质的发展来看,经过了由陶至瓷的转变,枕也是如此。从时间跨度上来看,瓷枕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多见于唐、宋、元年间,尤其是宋代瓷枕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期,如定窑、吉
期刊
他是黄河母亲最痴情的儿子。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举世闻名的黄河作为绘画母体,他对母亲充满热爱和崇敬,呕心沥血,倾尽全力,施展旷世才华,把黄河母亲的宽阔之美、雄浑之美、壮丽之美、神秘之美、深邃之美、灵动之美、玄妙之美、磅礴之美、博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是呤唱黄河最浪漫的歌手。他开创性地用一幅幅鸿篇巨制作为音符,演奏出黄钟大吕般的盛世强音;他笔下的黄河,就如巨龙呤唱着奔涌而来,欢腾而去,弹奏出激昂向上
期刊
说起玉琮,我们自然会想到江浙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玉琮。数量多、体形大、纹饰精致,是良渚文化玉琮最主要的特征。  我国古代玉琮与人们的社会制度及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并有一个产生、发展、盛行、衰落的历史过程。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发现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51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如图1玉琮,高2.15厘米,宽1.77厘米,孔径0.9厘米。虽然体量小、玉质差、光素无纹,其貌不扬,
期刊
以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的现代“岭南画派”翘然崛起,融贯中西的写实画风给20世纪中国画坛带来了一股新气象,并且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力。因寓居华夏“四大文化古城”之南京,我对长眠于此的高奇峰(1889-1933年)一直怀有仰慕之情,现就其丹青艺术及作品交易状况作一基本评述,以飨广大读者朋友。  一、短暂而不凡的人生经历  清末光绪十五年(1889年),高奇峰出生于广东番禺,在兄弟6人中排行第五,
期刊
“三羊开泰”,最早出自华夏传统文化典籍《周易》(又称《易经》),意指“冬去春来”。其称爻(yáo)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祥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而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十月为纯阴之象的坤卦,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为春天开始,有“吉亨兴盛之象”。故古人取“羊”谐音“阳”,称为“三羊(阳)开
期刊
“镇江画派”是清代中后期乾、嘉年间活跃在镇江地区的地方画派,亦称“丹徒派”、“京江派”,主要画家有张、顾鹤庆、潘恭寿等。他们主张师法自然,画风具有地方特色,和当时的正统画派“娄东派”崇尚摹古、陈陈相因的画风有明显区别,但同清初“金陵八家”邹等人的画风又有相近之处,因此,有人将其视为“金陵画派”的传承者,而忽视了“镇江画派”的客观存在。清末蒋宝龄《墨林今话》曰:张“诗画著名京口,花卉、竹石、佛像皆超
期刊
马家窑彩陶主要分布于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属于公元前3300到21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已有58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这些陶器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因此命名为马家窑彩陶。  远古时期,当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彩陶延续发展数千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家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