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的网络传播有效性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t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内多次发生的恐怖事件来看,恐怖主义的活动范围已经从西欧、中东、拉美三大热点地区向全球各地区和国家蔓延。同时各国媒体对恐怖事件的相关报道也提到世界层面,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使恐怖事件的新闻报道得以传遍世界各地,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文章以“巴黎暴恐事件”的系列报道为例,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探析新闻客户端如何使灾难新闻获得更为有效的传播。
  关键词 灾难新闻;巴黎暴恐;新闻客户端;有效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5-0009-02
  灾难性事件分为天灾、人祸两种,“巴黎恐袭”是一次典型的“人祸”型灾难事件,惨烈性、发生地所在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对国际局势和世界和平的巨大影响性使其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也让世界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反恐决心与信心变得空前坚定。
  在此次“巴黎暴恐事件”中,人们获取事件信息和追寻事件动态的最主要方法就是阅读或观看新闻。在新闻的呈现上,新闻客户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阅读文字、查看图片、随时随地了解事件后续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通过插入短视频的方式让人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事故现场的情况,因此成为网民关注此次恐怖事件的主要渠道。通过对新闻客户端在此次事件中的相关报道进行研究,本文发现其对灾难性新闻的有效传播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1 以客观性为支撑
  马克思曾强调“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就是客观性原则,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即“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全世界新闻工作的一个原则和规律是“用事实说话”,但是这里的“用事实说话”本身就包含了两个坚持,即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坚持新闻的倾向性。一般来说,想要实现新闻报道的完全客观性非常困难,同时也自相矛盾,因为人们报道什么事情,这本身就是思想的产物,必然会有报道者个人感情的介入。报道者会在潜意识下不可避免地将自己放到正在描述的情景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报道者会基于个人对事实所持有的情感倾向,对事实事物进行连续性阐述。
  但是,报道的客观性与报道者的情感因素之间是有主次之分的,记者报道的是客观事实,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巴黎暴恐”事件,他的个人情感倾向也只能附加在所报道的事实上,没有客观事实的抒情性文章不是新闻。因此,客观报道是情感因素的有力支撑。同时,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观点,受众是有主动选择权的,没有真实性、客观性的新闻不是他们需要的,即使掺杂进再多感情因素,他们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报道,受众对事件真实情况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转而寻求其他媒体。新闻客户端对此次暴恐事件的报道虽然情感基调非常明显,但是由于其始终坚持以客观性为支撑的准则,所以从事件报道的初期就获得了关心此次事件的广大网民的信赖。
  2 用情感为报道升温
  在网络环境下,价值观、情感、信仰的交流与分享越来越多的被添加到传播中,即新闻在传递事实的同时也夹杂着越来越多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好恶。无数网络传播的效果证明,新闻的“温度”很重要,而新闻的“温度”有无、高低,取决于一则新闻中情感因素的有无、多少,这些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报道者主观情感倾向或其所在媒体的客观要求制约。一般来说,报道者和媒体通常是根据他们以往报道的经验来进行后续或以后的新闻报道,比如如果上一次的报道由于情感因素的加入获得了惊人的点击量,那下一次的报道就会特意加入情感因素来赢取关注,如此就会得出一个不是很绝对但确实经过反复实践得出的结论:大多数看网络新闻的人都是比较感性的,他们更偏爱有情感、有“温度”的新闻。根据对大量灾难性新闻的网上点评量、好评度和日常生活中被提及次数的观察,此结论屡试不爽。
  网络世界中,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是微弱的,只有当他们属于某个群体时,自己的声音才能被放大和被更多人听到,所以个体网民很容易主动融入某一群体。大众心理学认为,群体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特点,比如他们的集体心理比较极端,集体“智商”低于个体的平均值,而与“新闻的温度”关联性最大的是群体更易情绪化这一特点。情绪化最明显的结果是群体更容易受情感支配而非理性支配。由此,我们可以验证前面的观点“有感情的新闻更易赢得广大网民的关注与肯定”。但是,新闻报道者是不被允许在报道中直接抒发情感、表达自身感受的,他们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来给报道赋予情感色彩,让其“升温”。图片和语言文字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由它们构成的“网络印刷品”可以在给受众以视觉冲击的同时又在情感上给受众以触动。
  3 贴合受众心理
  虽然灾难性新闻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客观性是其被受众接受的必备前提,但是,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不同身份、地位的居民对城市的认知也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即便做到了客观性与情感性的交融,还是需要考虑赋予新闻的情感因素是不是能触动大多数受众的心。
  对于灾难新闻来说,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往往带有惋惜、悲愤、同情、沉痛这几种情感,新闻客户端中所有关于“巴黎暴恐”事件的报道,在阅读或观看时,都可以让人体会到上述某种甚至几种情感,而这是通过他们在新闻中引用的评论、照片以及运用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报道者的直接抒情。
  在带着情感的温度对事实进行客观报道方面,新闻客户端很有优势,因为他们的传播受众多为感性大于理性的普通网民,就好比阅读报纸的多为理性大于感性的知识分子或社会上层人士一样。当然,在互联网大面积普及的今天,在智能手机越来越受青睐的时代,越来越多理性大于感性的人们也在用新闻客户端看新闻而不再习惯性地去读报纸。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受众阅读客户端新闻还是纸质新闻,结果是一样的,“有温度”的新闻都会受到关注、得到好评。关于这一点,新华社著名战地记者聂晓阳的解释很有说服力,他认为,从智力上说,一个科学家和一个鞋匠没有可比性。但是从情感上说,两者没有任何差别。
  4 结论
  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媒体可以利用其先天优势,比如传播范围广、信息即时传播、不必时刻“有板有眼”等,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或形式进行新闻的撰写与报道,如插入短视频、语言中引用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等,以此来达到让新闻报道和所报道的事件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时,恐怖事件的相关报道在网络范围内的大面积传播,能够引起人们对遇难者的同情、对恐怖主义的思考,激起人们对恐怖分子的痛恨,坚定世界人民的反恐决
  心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8:.
  [2]贝尔纳·瓦耶纳.当代新闻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3]聂晓阳.态度比事实更重要:领导干部网络素养与舆论危机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保罗·利文森.手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回顾2016年上半年以来的社会热点事件,“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虽然在微博爆发,但当事人的知乎朋友们在舆论初期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魏则西”事件则是起于知乎终于知乎。在事件发酵过程中,知乎不仅挑起了话题、且涉嫌帮百度洗地。同样的,“雷洋”事件是由其同学将事情及疑问发布在知乎上,才实现了事件的快速传播。文章以知乎用户公认的优质用户在知乎的活跃度为切入点,试图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优质用户离开知乎
期刊
摘 要 情怀广告的男权意识形态选择成熟男性形象,结合产品编码,实现成功的“神话”;物化意识形态借环境和符号隐喻灌输给受众商品拜物教;消费意识形态将受众召唤为消费主体。最终使受众心甘情愿地消费。  关键词 情怀广告;意识形态;《致匠心》;《爱木之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6-0072-02  “情怀”,大抵是“情之所至,心怀系之”之意,本文暂
期刊
摘 要 基于当下热门图书馆模式——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文章从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出发,研究了智慧图书馆的本质追求。  关键词 未来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主要特征;本质追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6-0101-02  继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理念发展,智慧图书的探索和实践也在此大环境下顺势而生。我国在许多发达国家之后也展开了对智慧图书馆的研
期刊
摘 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产品的性能、质量都已经不再是和对手竞争的唯一重点。品牌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者最为重视的资产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媒逐步都贴上了自己的烙印和标签,有了自己的专属报道特色和所属领域,换言之,大部分媒体有品牌化经营的意识。文章就SNS的品牌化运营为话题进行分析,以做的较为成功的社交网络豆瓣网为例,浅析在数字化的媒介环境之下,社交网络的大众运营模式。  关键词 SNS社交网
期刊
摘 要 文章从一线实践鲜活案例剖析入手,分享地方台广播如何学习新媒体的做法,运用互联网思维升级转型,做活广播官方微信平台的实战经验,探索传统广播向全媒体拓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 清晰定位;采编流程;重建关系;关键节点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6-0111-02  “鸽子蛋那么大的冰雹,今天下午落在了阿瓦提。”2006年5月30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高校思想宣传的新阵地,各高校也纷纷抢占这一重要的领域,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权。大学生作为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受众,对其选择性心理的剖析与应用尤为重要。文章从大学生的选择性心理特点及表现入手,针对大学生选择性心理趋向提出高校微信平台建设的改进路径,更好地发挥其思想引导功能。  关键词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受众;选择性心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以《行走江南》广播节目为例,从线上、线下、主持人和新媒体四个方面,阐述了打造广播品牌节目的策略,希望对提高广播媒体在当下的竞争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广播;品牌;电台联播;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6-0157-02  在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媒体市场已然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愈演愈烈。广播,作为传统媒体
期刊
摘 要 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互联网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网络自媒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就是网络自媒体节目,也出现了不少经营成功的自媒体节目,《罗辑思维》就是几个获利最大的自媒体节目之一,成了自媒体节目成功的典范。文章主要从节目“全媒体视角,互联网思维”的运营策略、主持人“人格魅力”的社群集结方式、多媒体整合营销的变现模式等方面来探讨它独特的运营策略和盈利之道,并提出节目接下来将要面临的挑战及可能做出的
期刊
摘 要 健康是全民关注的热点,各级电视媒体为了顺应社会需求,开办卫生健康类栏目就成为宣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地方电视媒体要充分发挥对大众健康教育进行正确引导的功能,避免将一些不良信息、虚假内容充斥其间,承担一个主流媒体所要坚守的社会责任,全面发挥电视传播的特点,注重思考与创新,为广大的受众提供切实的医疗保健服务,真正做到言系民生,满足诉求,让健康栏目做到真正“健康”。  关键词 健康栏目;民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传统媒体造成冲击,还促进了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诞生,而以网络红人为首引发的变现模式更是在其中占据了很突出的位置,并给现有的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文章就“网红经济”商业模式的兴起为例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新媒体;网红经济;资本化;新型经济模式;颜值资本;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5-0081-02  新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