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日本商会三资部会的会员中,这几年服务业企业的数量超过了一半。这是近些年一个很大的变化。”该会副会长、北京日立华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胜又贤一说。作为一家IT企业的负责人,胜又自然关心服务业的状况。
如果我们还是认为日资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制造技术先进,精于生产,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的中国已经out了。
其实,从农业走向工业,再从工业走向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日企亦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日企家电一时不振,汽车业远没有在中国打开市场,就以为日企失去了元气。
2012年6月,《日经商务》周刊在北京举办了“亚洲会议2012”讨论会,以无印良品著名的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日语中的“计画”,相当于中文的“计划”)总裁松井忠三,在会上发言称,该公司在中国已有41家店铺,到2013年,其店铺总量计划将发展到100家。在众多中国富裕阶层大举进军国外品牌市场,疯狂购物的时候,无印良品在大踏步地进军中国,把普通市民生活中真正该有的高质量、价格合理的商品推给中国消费者。全家、罗森、7-11等其他便利店,早已像在大多数沿海城市中司空见惯的优衣库商店一样,在中国各地扎下根来。日企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日本在工业发展走向鼎盛的时候,大众消费成为必然。不论是美国的,还是日本本土的商业模式,都十分看好中国市场。各种零售服务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今在中国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的日系企业,均在日本经历过大风大浪,有顽强的生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手中握有大笔资金。它们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在中国求得发展的机会,并不简单。
说到服务业,金融方面的服务不能不提。日本企业在金融方面缺少影响力,这是我们中间大多数人看到的一个现实。有日本证券公司借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收购其在欧洲的机构,结果这些年该证券公司已经亏损得非常厉害。日本的证券、银行、租赁等行业,也在中国拓展市场,但目前还很难说有多么大的成绩。
另一方面,尽管微软、谷歌等美国IT企业在中国有不小的影响,但从IT解决方案看, NEC、富士施乐、日立、东芝等企业,均在中国建下了相当强势的阵地。
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办公自动化机器;为输电网、为地方城市提供全面智能服务方面,日本企业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除了硬件外,还能提供软件方面的服务,并让硬件与软件“融合”起来。
说服务业企业大踏步地进入中国,更多的是指这些具有硬件生产能力,同时能在服务上创新,给中国消费市场带来新内容的企业活动。日企的生产及服务方式,无疑给很多还在专注于生产的中国企业,或者是只有自己的服务,而缺少制造能力的中国企业,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如果我们还是认为日资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制造技术先进,精于生产,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的中国已经out了。
其实,从农业走向工业,再从工业走向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日企亦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日企家电一时不振,汽车业远没有在中国打开市场,就以为日企失去了元气。
2012年6月,《日经商务》周刊在北京举办了“亚洲会议2012”讨论会,以无印良品著名的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日语中的“计画”,相当于中文的“计划”)总裁松井忠三,在会上发言称,该公司在中国已有41家店铺,到2013年,其店铺总量计划将发展到100家。在众多中国富裕阶层大举进军国外品牌市场,疯狂购物的时候,无印良品在大踏步地进军中国,把普通市民生活中真正该有的高质量、价格合理的商品推给中国消费者。全家、罗森、7-11等其他便利店,早已像在大多数沿海城市中司空见惯的优衣库商店一样,在中国各地扎下根来。日企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日本在工业发展走向鼎盛的时候,大众消费成为必然。不论是美国的,还是日本本土的商业模式,都十分看好中国市场。各种零售服务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今在中国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的日系企业,均在日本经历过大风大浪,有顽强的生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手中握有大笔资金。它们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在中国求得发展的机会,并不简单。
说到服务业,金融方面的服务不能不提。日本企业在金融方面缺少影响力,这是我们中间大多数人看到的一个现实。有日本证券公司借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收购其在欧洲的机构,结果这些年该证券公司已经亏损得非常厉害。日本的证券、银行、租赁等行业,也在中国拓展市场,但目前还很难说有多么大的成绩。
另一方面,尽管微软、谷歌等美国IT企业在中国有不小的影响,但从IT解决方案看, NEC、富士施乐、日立、东芝等企业,均在中国建下了相当强势的阵地。
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办公自动化机器;为输电网、为地方城市提供全面智能服务方面,日本企业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除了硬件外,还能提供软件方面的服务,并让硬件与软件“融合”起来。
说服务业企业大踏步地进入中国,更多的是指这些具有硬件生产能力,同时能在服务上创新,给中国消费市场带来新内容的企业活动。日企的生产及服务方式,无疑给很多还在专注于生产的中国企业,或者是只有自己的服务,而缺少制造能力的中国企业,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