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的目标、内涵,多元化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教师角色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育流程多元化。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
美术课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教材和教学上,都不同程度的缺乏当代艺术多元化之形态和观念,没有体现当今美术发展的主流。为此,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必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探索。
一、高中美术多元化课程策略的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多元化发展为本”是我国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中心的教育观,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美术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创设参与体验、文化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给学生平等的美术教育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
二、高中美术多元化课程策略的内涵
(一)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美术课程其实是一门集多门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课程。它要求任课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将多种知识、内容通过特定的主题、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以特别的形式感知。首先要求教师要透彻地学习多元化理念,领会其内涵。通过教与学、知识内容、形式方法、教学引导、各专业学科的多种整合来构建一个美术课程的新体系。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得教师职能发生复杂的变化,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教师要从教学过程的“主体”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美术教师应由过去单一对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转变为要更多注重过去常常被疏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欣赏及审美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好教学中的互动氛围,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
第一,在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学习,由偏重“教师中心”转向同时强调“学生中心”的教与学“双主体”互动关系,师生之间在平等对话和互动中共同提高。
第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艺术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表现不当时,教师应给予理解、鼓励和指导,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活动,建立一个师生同乐、同习的双边学习活动空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第三,教师要变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美术教育是培养人、陶冶人的活动。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审美修养去教育引导学生,更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美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和感情的归宿,是其他形式代替不了的。学生喜欢艺术,喜欢在艺术的氛围中自由成长,这是天性,是自然而然的。美术的教育功能就是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和潜移默化的艺术活动来感染、激励、影响学生,使他们不断修正方向,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教师要进行教育观念多元化的更新,了解和掌握美术教育新理念,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尽快从被动式的“要我这样教”转变为主动式的“我要这样教”,彻底地从被动的教学形式向主动教学形式转变,从单纯掌握美术学科知识技能向多学科知识技能综合发展。
在多元化教学实践中,须由偏重单一性的分课教学,转向美术学科及其与非艺术学科的关联沟通,充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由偏重传授单一、高深、繁难、乏味的知识,转向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生生的、真实的信息,通过学习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教学更有吸引力。
(三)教育流程多元化
由偏重介绍、讲解、传授美术知识技能,转向关注每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美术感受能力及多种文化素质的培养;由偏重记忆、训练的美术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向鼓励学生在学习鉴赏和创作的同时,引导开展探究性、主动性、合作性、体验性和反思性的艺术学习。以此培养每个学生欣赏美的习惯,了解艺术的情趣,具有较为成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高中美术多元化课程策略的实践
这里以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例,来说明多元化课程策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例如给出一些学生关注的课题,让他们分组分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图片、文字素材(以图片为主)、案例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以补充素材,然后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筛选,利用所学平面设计软件等处理图片及文字,再制作成幻灯片在电脑上播放,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最后修改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从原来的主导者变成了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建筠.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力加.艺术课程的实现[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5.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杨洁.浅谈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
(责编 雷 艳)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
美术课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教材和教学上,都不同程度的缺乏当代艺术多元化之形态和观念,没有体现当今美术发展的主流。为此,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必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探索。
一、高中美术多元化课程策略的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多元化发展为本”是我国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中心的教育观,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美术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创设参与体验、文化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给学生平等的美术教育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
二、高中美术多元化课程策略的内涵
(一)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美术课程其实是一门集多门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课程。它要求任课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将多种知识、内容通过特定的主题、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以特别的形式感知。首先要求教师要透彻地学习多元化理念,领会其内涵。通过教与学、知识内容、形式方法、教学引导、各专业学科的多种整合来构建一个美术课程的新体系。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得教师职能发生复杂的变化,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教师要从教学过程的“主体”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美术教师应由过去单一对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转变为要更多注重过去常常被疏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欣赏及审美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好教学中的互动氛围,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
第一,在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学习,由偏重“教师中心”转向同时强调“学生中心”的教与学“双主体”互动关系,师生之间在平等对话和互动中共同提高。
第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艺术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表现不当时,教师应给予理解、鼓励和指导,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活动,建立一个师生同乐、同习的双边学习活动空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第三,教师要变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美术教育是培养人、陶冶人的活动。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审美修养去教育引导学生,更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美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和感情的归宿,是其他形式代替不了的。学生喜欢艺术,喜欢在艺术的氛围中自由成长,这是天性,是自然而然的。美术的教育功能就是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和潜移默化的艺术活动来感染、激励、影响学生,使他们不断修正方向,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教师要进行教育观念多元化的更新,了解和掌握美术教育新理念,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尽快从被动式的“要我这样教”转变为主动式的“我要这样教”,彻底地从被动的教学形式向主动教学形式转变,从单纯掌握美术学科知识技能向多学科知识技能综合发展。
在多元化教学实践中,须由偏重单一性的分课教学,转向美术学科及其与非艺术学科的关联沟通,充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由偏重传授单一、高深、繁难、乏味的知识,转向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生生的、真实的信息,通过学习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教学更有吸引力。
(三)教育流程多元化
由偏重介绍、讲解、传授美术知识技能,转向关注每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美术感受能力及多种文化素质的培养;由偏重记忆、训练的美术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向鼓励学生在学习鉴赏和创作的同时,引导开展探究性、主动性、合作性、体验性和反思性的艺术学习。以此培养每个学生欣赏美的习惯,了解艺术的情趣,具有较为成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高中美术多元化课程策略的实践
这里以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例,来说明多元化课程策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例如给出一些学生关注的课题,让他们分组分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图片、文字素材(以图片为主)、案例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以补充素材,然后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筛选,利用所学平面设计软件等处理图片及文字,再制作成幻灯片在电脑上播放,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最后修改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从原来的主导者变成了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建筠.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力加.艺术课程的实现[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5.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杨洁.浅谈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