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溪州铜柱记》辨正

来源 :民族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代以后,史家对《复溪州铜柱记》的研究和考证颇多,然良莠并存,正误杂揉,令今人常生疑窦。笔者拟从《复溪州铜柱记》之原刻文字入手,就前人所议之舛误,试作辨正如下。一、同原刻不符之数书所载辨正对《复溪州铜柱记》原刻之文字,自该柱面世后,诸多正史及地方志曾予转录,然这些转录或不完整,或存谬误,留传及今,常令学人不知所从。笔者去夏专程赴湖南永顺王村镇,对铜柱再作考察,并逐字录原得刻文字。兹将数书脱漏谬误之处,加括号附于各正文之后,经重新标点,并引于下: After the Five Dynasties, historians have studied and verified many of the “Bronze Column of Fuxi Prefecture”, but there are a lot of good and bad coexist. The author intends to start from the original engraved text “Fuxi Creek Tongzhu” to the previous mistakes, try to distinguish as follows. First, the book does not match the original engraved with the number of books is on the “Fuxi Creek Tongzhu” the original engraved text, since the column after the world, many historical and local records have been transcribed, but these transcripts are incomplete or absurd , Pass on and today, often make scholars do not know what to follow. The author went to Xiazhuo to go to Wangcun, Yongshun County, Hunan Province for an inspection of copper pillars and recorded the original verbatim. I hereby omit the fallacy of the book, with brackets attached to the main text, after the re-punctuation, and leads to the next:
其他文献
两年前听人说,某领导去敦煌视察,听人说起日本谣传“敦煌材料在敦煌,敦煌学在日本”,便立即电告北京筹备,使敦煌学有所发展。其实,我四十五年前在欧洲,已听见过人说起类似的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许多不足之处,已不能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中职语文教学应从中职生的实际出
企业兼并是商品经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企业兼并不但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而且可以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为进一步改革创造条件。但是,企
一、执行力问题解析无论是企业、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存在制度制定以后,如何确保能按照计划实施、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很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会不断衰减,甚至会起到相反
本刊第十期所载『五龙金鑛新纪錄運动热烈展开』一通讯中,曾訽及该鑛如何適当的组织了劳动力,现经该鑛来函答覆如下: 有色金属编辑同志: 所谓『適当的组织了劳动力』,係指我
关于举办2016年1级、2级各类检测培训班的通知根据ISO 9712—2012国际标准关于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的规则,辽宁省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中心于2016年5月14日开始举办1级和2级超声
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应用又很广泛的学科。它是由一系列概念、公式、规律组成的科学体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动地自觉主动地学好数学
在朝鲜工业城市咸兴城川江畔,中朝人民的友谊又结出新的果实——咸兴圆珠笔厂。咸兴—上海是友好城市。咸兴圆珠笔厂由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设计院设计,上海市轻工业局援外办
初中数学学习起来非常辛苦,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初中生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要在这个基础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较好
泰戈尔曾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德载物,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何为对学生的关爱?泰戈尔的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了“师爱”。师爱就像涓涓细流,慢慢地流入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