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不要对我提要求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少人眼里,夏雨是个绝对幸福、幸运的人。事业与家庭,对男人来说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他都完整拥有:
  谈事业,他绝对是中国娱乐圈最传奇的男演员之一。17岁的处女作为他带来金马奖和威尼斯电影节两项“影帝”桂冠,别人的巅峰却是他的起点。此后顺利进入娱乐圈,逐渐成为国内最具标志性的演员。谈爱情,他与袁泉一起把初恋变成婚姻,偶尔有绯闻传出,并不影响“王子公主幸福生活”的基本路线。对于如上评价,夏雨显示出千帆过尽的淡定。“幸福也好,幸运也罢,这只是别人的判断。我的生活如何继续到今天,其实别人并没有看得那么全。”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夏雨眼里,人生只是在不断体验,而无须被证明。
  人家的巅峰是我的起点
  “在得奖以后要继续当演员的话,其实是一条很难走的路。说白了就是平路起步和坡道起步两者的差别。”
  《风尚周报》:你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多大?
  夏雨:十七岁,对,我是在组里面过的十七岁生日。
  《风尚周报》:然后拍完了这个戏,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
  夏雨:对,影帝。
  《风尚周报》:余文乐曾经说过,最大的梦想就是三十岁之前能拿一个影帝。从演员的角度来看,十七岁获奖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制高点。你怎么看?
  夏雨:我是从来也没拍过戏,“啪”一拍戏,“口夸”就把奖给我了,那我下一步是不是就应该终身成就了,就应该彻底歇菜了?因为那对于别人来说,是顶点了,在我这儿却是起点。
  《风尚周报》:反正也不是专业演员,当时有没有想过,拍完就不干这一行了?
  夏雨:其实做不做演员,我当时也没想,只是当时觉得应该去上学去嘛,所以就考了中戏。然后中戏正好就又考了表演系,然后考完表演系,四年毕业以后,顺理成章地人家也不会找你当警察,也不会找你当记者,就找你去演戏。所以就这么简单,顺理成章地就走了演员这条路。
  《风尚周报》:有点儿上了技校出来就干手艺活的意思。
  夏雨:所以对我来说,就是继续体验一份工作的心态。我很不愿意说什么超越啊或者突破啊这一类的话,这件事情没法突破。如果拿影帝这个事情作一个基点和参照物的话,威尼斯电影节已经是三大A级电影节之一,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就算我再拿一个影帝,比如说戛纳或者柏林,那也只是平级而已,依然不叫超越,不叫突破。
  《风尚周报》:所以你在接戏的时候,并没有过分挑剔的心态?
  夏雨:没有。我只是要干好我的工作就OK了。我毕竟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的嘛,肯定是会听到很多很多不那么好听的评价,摆什么影帝架子啊?没准有人还说,“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没看过呢!”或者说,“这两年,好像《阳光灿烂》以后,夏雨没演过什么好戏。”
  《风尚周报》:说这样的评论的人,大概对你的期望很高,“影帝”出身嘛,不一样。
  夏雨:包括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都会对你期望更高。有的老师觉得我表现太差,也不交作业,也不练晨功,表演课也不觉得突出。有时候这些话传到我的耳朵里面,我还觉得很委屈呢,我凭什么就要那么突出呢?我来上学就是因为什么都不会才要来学的嘛。
  所以有很多事儿当时也会觉得很拧巴,包括有很多角色觉得我可能是非大制作大导演不接,所以就干脆不来找我。但我其实不那么想啊。比如在《甲午大海战》里,我演个日本人,我觉得不错,以前没有演过,那就试试吧。《宝岛双雄》是因为能去台湾拍,拍完还能旅游呢,哈哈,挺好的,去!
  


  《风尚周报》:当年你一个山东孩子能演活北京孩子,相信演日本人也不会差。
  夏雨:你看,你也在对我提要求。当然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去把握角色的精髓,尽最大的努力去捕捉人物的感觉。
  至于北京人、山东人的话题,我觉得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本身是个特北京的电影,从而误导了观众以为我是北京人。但私下也有很多人说,夏雨,你身上完全没山东人的样子了,一嘴京片子。我委屈着呢。其实,我要是遇到山东籍的记者,都能用山东话接受采访。青岛出来的孩子,印记烙在那里呢。
  《风尚周报》:你给人的印象总是个大男孩,似乎缺少突破或者转型?
  夏雨:我为什么要去转型呢?我要转去哪里?我觉得这是挺可笑的一个事情,比如我本身就是个男人,我需要去证明吗?我该怎么去证明吗?难道特别下流地脱裤子吗?所以我觉得,谈急着转型或者突破都是谬论,时间会改变你的,会让你从男孩变成男人再变成老头,只是每个人需要的时间不一样。
  我相信命运天注定
  “年轻的时候你不会相信这些道理,一定要自己经历过了才会相信。你一定要去自己证明。我觉得这好像是因为有一个力量,我不知道这个力量源自哪里,也可能是上帝,或者就是一个力量,它就是这么设计的。”
  《风尚周报》:如果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你后来最可能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夏雨:真没想过,我可能最接近的就是画画呗。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我爸是一个画画的,我小的时候也比较喜欢画画,对于我爸来说,他可能也希望我做跟这方面有关系的工作。再加上画画本身,也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职业,也跟我小时候的想法比较吻合。
  《风尚周报》:你刚才完全是用一种推测的手法来回答问题,是因为你喜欢理性地想问题?
  夏雨:不不不。因为我还是挺信命的一个人,所以我喜欢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愿意设计。就是因为命运已经给你安排好了的事,你就顺着走就完了。它把你引到哪个方向,你就往哪个方向走呗。所以我只能这么回答你。
  你看我其实迷上滑板以后,就很少画画了,所以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要干吗。可能也会想,哎,我以后就滑滑板吧,就跟那个滑板较劲吧,但是跟我同期玩滑板的那帮哥们,他们现在也确实都在做一些跟滑板有关的工作,也许我就跟他们一样了,但这不知道。我是这么认为的,每个人生下来,你的命运其实已经把你的一生都安排好了,你只要按照你命运指引的方向去走就OK了。
  


  《风尚周报》:但相信你这些年肯定跟命运做过斗争。
  夏雨:其实人都一样,必须得经历过了才会相信,才会说服自己相信。咱们中国这五千年传承下来的道理,基本上在书上都找得到,可是不会有人愿意按照这些个道理去做,他必须要自己去经历才能说服自己,哦,原来这个道理是真的。
  《风尚周报》:做演员这么多年,你觉得选择对了吗?
  夏雨:谈不上对错,还是那句话,都是命。
  我觉得作为演员来说,是一个比较被动的角色,他很多的时候是在被导演,被制片方,被角色来挑选的。这是他工作的一个特性,很多人说他成了大腕了就可以自己选戏了。那也只是在他接到的这10个剧本里面,或是100个剧本里面来选,不可能是在所有的戏里面来选,所以最终其实演员还是比较被动的一个角色。
  《风尚周报》: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你有意识的,常常选择跟年轻的导演一块合作?
  夏雨:我觉得是个相互选择的问题。作为我个人来说,确实也更愿意跟年轻的导演合作,甚至很多导演都是第一次导戏,因为他们都充满着热情。
  跟一个拍了10年戏的导演合作,和拍第一部戏的导演合作,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对待工作的热情方面。当然,跟成熟的导演合作,可能有另外一种成熟的体验。
  做爸爸不需要学习
  “我不需要学习和转换(做一个爸爸),因为每次面对她的时候,我就是爸爸,那是一种从心而来的感受,甜美又温暖。我知道,这就是生命,我也再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成熟。”
  《风尚周报》:袁泉之前说,她看见女儿的时候,仿佛看见另外一个小夏。你呢,是看见另外一个小袁吗?
  夏雨:坦白说,男人跟女人面对孩子的时候,爱可能一样,感受还是不一样的。我看见她的时候,不光是看见了夏雨、袁泉,还看到了责任和压力,甜蜜和温暖,未来和希望。
  《风尚周报》:袁泉为了女儿,这些年几乎不接任何工作,你有没有为了女儿而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
  夏雨:袁泉是一个特别好的老婆和妈妈,我很感激。在她眼里,女儿是她最大的作品,所以她非常在意跟她相处的时间。她甚至会跟我算,说女儿上学就有了小朋友,慢慢的有了同学老师,长大了就有了男朋友,其实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是那么少,所以她珍惜能跟她在一起的每一秒。
  我其实小时候没有跟父母一起长大,他们是双职工,没时间照顾我,就把我放到山东五莲县五姑姑家,在那里长到十几岁,然后才回青岛。回头看,我和父母都有点遗憾小时候相聚的时间太短。所以,(现在)我当然会为了女儿去调整自己的工作,尽量不去外地,尽量按时回家,陪她玩。
  《风尚周报》:都玩些什么?电子游戏还是?
  夏雨:不不不,绝对不。我觉得太恐怖了,现在那么小的小孩都开始玩手机游戏,多浪费时间。他们这个时候要做的绝对不是这些,我情愿带她去公园,看一看树,闻一闻花,让她多学一些东西。
  《风尚周报》:听起来你很像那种要求孩子上各种技艺班的爸爸。
  夏雨:不会不会,看她个人爱好。但我希望她还是能学一个乐器什么的,如果她不是特别排斥的话。我就希望让她能安稳长大,不过她得吃苦,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里抗压。
  《风尚周报》:最近两年你越来越热衷公益,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夏雨:不是不是。没有大家想象的轰轰烈烈,我就像大多数人一样自然而然融入进来。最初接触公益事业也是由于身份的关系,相对于其他行业的普通人,明星总是更容易宣传倡导、引导大众。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通过自己的名人效应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我真是很开心的。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不会有永远的强者,人人都可能在一瞬间变为弱者,没有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从不刻意去追求某个头衔,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做,做这些事情能带来美好的结果,我就努力去完成。
  比如说环保,我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会定期安排时间去享受大自然。当我自己看到周围被污染的环境时,就会深切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然后尽力去做环保,并将环保意识传递给周围的人。
  《风尚周报》:女儿的出生,是否让你对公益的理解更加透彻?
  夏雨:当然,这与我女儿的出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她,让我更多地接触孩子;也因为她,让我更用心地去关注孩子。以前的我对孩子的概念是模糊的,甚至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接触儿童,不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也就自然不会过多地去关注希望工程。然而,女儿的出世彻底改变了我,通过她,我开始和更多的小朋友接触,包括朋友的孩子、院子里的孩子;通过她,我第一次深入到希望工程中去,关注那些贫困孩子受教育问题。
  

其他文献
国庆临近,大家也开始计划假期的好去处了。都市人的工作压力大,去旅行是很多人每年最大的娱乐活动。为了休息充电也好,放眼世界也好,旅行本身就是乐事。虽然因工作关系,我本身难以放一个悠长假期,但年中也有不少机会到外地出差看风水或洽谈工作,时间许可的话,公干之后也会延迟回港一两天,当做是另外一种度假。  旅行也有玄机吗?当然有。如果你有打算出门度假,不妨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更有利提升运势,且看这一回的分析
期刊
北京时间5月5日至6日,一年一度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如期而至,它被称为“资本主义的伍德斯托克节”,是资本的狂欢,也是一场属于全世界投资者的盛宴。一如往届,巴菲特的健康受到投资者关注,这位已在资本战场驰骋过半个世纪的“股票之神”在耄耋之年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虽然病情并不严重,却让人不禁浮想:廉颇老矣,尚能战否?不过这位资本老战士似乎并不服老,在会场吃雪糕、玩掷报纸游戏童心大发,一点都看不出老
期刊
好说赖说赖宝专栏  瘦婚  随着社会发展应运而出的新生代词汇,介乎于名车美酒明星助场的奢华婚礼与彻底脱离物质基础要啥没啥的裸婚之间,简而言之是一种婚礼的简约主义,不在乎形式,只在乎质感。其实仔细想来瘦婚是一种最佳婚礼举行方式,裸婚肯定让人心不甘情不愿,人家女孩一生最美的一次你不能给弄得像俩人穿件衣服出门吃早点一样就完了。但大操大办的奢华婚礼也没意义,你办得再隆重再惊人,没半年就离了,何苦来哉,要知
期刊
太空竞赛时代结束了  2012年4月17日,“发现者”号航天飞机被送往华盛顿,永久安置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完成首次人类太空飞行,人类进入太空时代。50年后的2011年,美国的“发现”号、“奋进”号、“亚特兰蒂斯”号陆续退役。  50年来,处于科技最尖端的航空航天技术实现了许多创新。我们今天很多日常应用其实都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技术
期刊
卖萌打印机  Little Printer  英国BERG设计工作室推出的可爱打印机,它可以从手机的app联机打印,透过自家的BERG Cloud信息云端整合服务,把指定数据印出来。造型轻便,能够印出如书签般的尺寸,大小刚好是手机上的屏幕,内容可以是自己手机内的某一则新闻、待办事项、照片、当天行程,这张纸就像便利贴,可以当书签、贴冰箱,或是放在皮夹中,随时与朋友分享。  把Instagram打印出
期刊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改变1995》过去这么多年,竟然,这个月我们还是可以唱“铁达尼骗了全世界的眼泪,黄耀明终于开心地承认他是个gay”。黄舒骏写于2001年的这首歌,其中歌词竟然在2012的这个夏天还能不过时,堪称神曲。这首歌略作改动,《改变2012》就出来了,半年将过,且看那些变与不变。    Madonna还是我们呼风唤雨的娜姐  麦当娜今年又有新专辑《M.D.N.A.》面世,多年后,娜姐还是
期刊
拗文艺  矮矬穷们人生失意,诚意却不容忽视,正是有这样努力向高富帅的目标努力的人们,才组构出一曲非凡的人生交响曲。且看英国电影《海盗电台》里那一众要啥没啥的矮矬穷们,他们中年,他们秃发,他们过气,他们一文不名,却凭着一腔热血在公海上开办了一个非法电台,将摇滚乐送入英格兰的每一只收音机。所以他们虽然矮矬穷,却粉丝众多,当他们的船沉没之际,大批包括白富美在内的粉丝纷纷驾船前来搭救,那是诸多高富帅们这辈
期刊
《风尚周报》:媒体把你的成长形容为“屌丝的逆袭”,你现在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了吗?  张译:还是不了解,好像一个人解释一个样儿。前几天还有个记者跟我说“屌丝”是自嘲和无奈的一个表现,好比一个明明挺厉害的人,说自己一点儿也不厉害。那我想告诉大家我本来就不厉害,所以用不着自嘲了。  《风尚周报》:你曾说你想演的角色都尝试过了,只存在没演够的问题,不存在没演到,你好像没演过侠客?  张译:我不想演侠客,那都
期刊
在大多数乐迷的心目中,诺拉·琼斯一直是那个弹着钢琴浅吟轻唱《Don’t Know Why》温婉尔雅的气质女声,惹人怜爱、亲和力十足的邻家小妹。她的歌舒缓悦耳,总在爱情电影、情调西餐厅、悠闲咖啡店里不时出现,适合在每一个浪漫场景作背景音乐。可以说,她的代名词就是:美好,美满,温暖,温馨。  而自从她2007年参演王家卫的电影《蓝莓之夜》之后,仿佛被摄入了忧郁的漩涡,一直无法走出颓靡黑暗的阴影。200
期刊
入门:谁不知道几个大师?  想要成为一个电影知道分子,口中岂可不挂几个电影大师的名字?当你从塔可夫斯基的七部半神侃到库布里克的九部半,估计能把听者的下巴都听掉出来。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作者:(法)安托万·德·贝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薄薄的小册读起来并不费劲,它围绕塔氏珍视的主题“大地的存在、人们的孤独、梦境、神秘主义”而展开,既有导演简短的生平介绍,也着重分析他独特的电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