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语文教学,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措施的创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创新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激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兴趣,解放他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学习和探究感兴趣的问题;要认真挖掘语文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内容,开辟创新教育的渠道,采取多种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实践,为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让学生从小“成功”中树立信心,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 、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教《故乡》,我问学生:闰土称我为“老爷”,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如教《孔乙已》时,我说鲁迅先生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已》,为什么呢?接着我又问《孔乙已》描绘了孔乙已的悲惨遭遇,究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 、以情境激趣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教师要善于设法创设情境,善于使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进入“共振”的境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感情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我先用深沉语调讲述周总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的一些动人故事;再反复深情朗读,诗尚未分析,但师生与作者已情感共鸣,师哽咽不能读,生则潸然泪下;如学习《春》,我朗读时声调欢快,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3、以联系激趣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
  這段导语是由学生已有的生活引出文章,使之感到亲切,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得益匪浅。
  当然,还可以用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知道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学生“众鸟乱飞”,其结果是“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达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时,我先组织学生比较系统地剖析了词的上阕;学习下阕,只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仿照上阕的思路来学习研究,学生兴趣特高,思维特别活跃。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拨。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运用教学信息技术是提高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开展信息技术,能延伸和扩展教学活动;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知识创新的转变;能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创新能力。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可精心选取一些周总理生平的视听电化资料,让学生了解总理的丰功伟绩,亲身体验亿万人民缅怀总理的悲壮感情。如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作者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通过天的“脸色”、云的变化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的变化,而且以此作为题材,勾画出整个场景,表现大自然的静态、动态之美和大自然的无限情趣。在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来组织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教育。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记一两纺车》时,可以设计以下导语: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播放《南泥湾》)。这首歌唱的是1942年延安大生产运动,歌颂三五九旅战士“又战斗又生产”,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建成“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的英雄事迹。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呢?那时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宁边区,想困死我们。当时边区经济极端困难:没衣穿,没鞋穿,甚至没饭吃。为了战胜困难,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军民热烈响应,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结果我们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接着用幻灯放映纺车图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措施,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高中实施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立项项目级别、成果、影响力总体上均不及初中、小学,常常是初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搞得轰轰烈烈,成效显著,而在高中却较冷清,成效一般.从获奖情况
近年来,中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如火如荼,各级电视台先后成立了多种类型的专业频道,专业性的对农频道以及对农节目应运而生.2008年3月31日,全国首家农林科技卫星电视频道棗陕西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语言是词汇的海洋。在学习英语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能快速阅读并理解英语语言材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与《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在英语科考试中阅读理解题所占分值较大。为了既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英语这种语言,满足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又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以满足高中毕业生就业
“Long long years ago,there was a kingdom in China,called WEI…”(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有个魏国……)rn这是我在苏格兰一所叫做爱丁堡华德福学校里上的一节课--“曹冲称
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为语言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网络交际中,网络新词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其时尚简洁,所以得到迅速传播.语言的本质是其社会性,
教学内容:rn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rn教学目标:rn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时,清晰明确地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农民工有序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小学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又怎么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好英语呢?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所谓的师生关
看了徐斌老师教学实录与反思,我深切地感觉到徐老师“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的足步.rn文章的标题引起了我的关注,并进而引发了我的思索:为什么是“追寻”?怎么会是“追寻”?这
学生语文素养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素质.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