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学习、生活的双重压力,其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了高职教育的重点内容,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理念,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创新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调节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教育;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的开创是心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样,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其作用和意义也十分重大。通过高职教育倡导,教师采用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使其更好地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概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从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看,积极心理学教育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师没有充分借助积极心理学取向展开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目前,大部分高职心理学教育不够系统、全面,教学方式多样且内容繁杂不一,不利于心理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应用和推广,导致高职心理学教育对之缺乏研究和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学教育正在弥补自身的不足与欠缺,积极寻找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因此,大部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都致力于变革传统思维,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尝试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一些内容。
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极大的帮助。高职心理学教育针对的是特定的青少年群体,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内容,能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依据,丰富教学的内容,为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借助積极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有利于明晰教学目标与方法,拓宽学生心理教学的范围,培养高职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及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设想
1.致力于人格培养,积极转变心理学教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取向有助于开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个领域的优点和长处,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教育。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探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发掘其中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努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变革教学模式,由关注心理问题转变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情绪体验,变革心理课程教学体制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斗志和激情,创新发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向上为宗旨,变革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体制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心理课程安排过程中,教师要贴近学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科学合理,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对他们有帮助的课程主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介绍和分析。在心理课程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借鉴小组合作、素质拓展以及案例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将积极的理念贯穿其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在心理课堂中积极参与,构建积极的心理状态,借助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来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精髓。
3.营造积极环境,构建教学评价体制
积极心理学应用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时,教师要重点关注教学评价机制的效果,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通过评价模式与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心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在总结性评价过程中结合阶段性教学评价方法。除此之外,在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量与质的结合,综合应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模拟检测等方法来展开评价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
综上所述,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有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成长和学习的特点,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晓英.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华章,2013(24).
[2]魏敏.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4(1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教育;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的开创是心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样,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其作用和意义也十分重大。通过高职教育倡导,教师采用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使其更好地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概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从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看,积极心理学教育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师没有充分借助积极心理学取向展开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目前,大部分高职心理学教育不够系统、全面,教学方式多样且内容繁杂不一,不利于心理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应用和推广,导致高职心理学教育对之缺乏研究和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学教育正在弥补自身的不足与欠缺,积极寻找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因此,大部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都致力于变革传统思维,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尝试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一些内容。
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极大的帮助。高职心理学教育针对的是特定的青少年群体,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内容,能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依据,丰富教学的内容,为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借助積极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有利于明晰教学目标与方法,拓宽学生心理教学的范围,培养高职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及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设想
1.致力于人格培养,积极转变心理学教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取向有助于开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个领域的优点和长处,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教育。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探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发掘其中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努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变革教学模式,由关注心理问题转变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情绪体验,变革心理课程教学体制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斗志和激情,创新发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向上为宗旨,变革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体制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心理课程安排过程中,教师要贴近学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科学合理,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对他们有帮助的课程主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介绍和分析。在心理课程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借鉴小组合作、素质拓展以及案例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将积极的理念贯穿其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在心理课堂中积极参与,构建积极的心理状态,借助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来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精髓。
3.营造积极环境,构建教学评价体制
积极心理学应用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时,教师要重点关注教学评价机制的效果,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通过评价模式与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心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在总结性评价过程中结合阶段性教学评价方法。除此之外,在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量与质的结合,综合应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模拟检测等方法来展开评价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
综上所述,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有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成长和学习的特点,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晓英.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华章,2013(24).
[2]魏敏.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