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新使命 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czh1989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高校必须主动作为,以新作为、大作为开创立德树人新局面。探索发展新路径,立足特色、做大特色、做强特色,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党的十九大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这是教育在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也决定了高校在新的征途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从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其他文献
随着更高速网络的普及,线上教学所能提供的多模态授课方式、海量资源和课堂回放等优势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不少高校还开设了语言文化云体验,比常态下开课频次和受众更多。线上中文学习并非是新鲜事物,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社会机构的远程中文教育,特别是少儿中文市场较为火爆。在高校,除个别短期项目,中文教学一般不会采用线上方式,因为纯粹的线上方式与实际的现场体验和沉浸式学习有较多不同。以笔者所在的山东大学威海校
期刊
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南大学为例,从课程特点、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三方面,深入分析MBA《管理沟通》课程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双一流"建设要求,从课程特色、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和资金保障四方面,提出"双一流"背景下MBA《管理沟通》课程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理工科大学打造兼备前沿性和特色性的高质量的人文类课程提供借鉴,为促进理工科大学"双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指导。
以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背景,设计了三阶段、两方式、两互动、两检验的“2322”线上课堂教学模式,并在2020年春、秋两学期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中予以实践。问卷调查反馈及期末成绩分析表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认可度高,教学效果好,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的实质等效。
对高等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进行探讨,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交流协作和情境创造、以多元和综合评价为指引的设计理念,并具体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每门课程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体系和认知规律,在应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特定课程的特点进行调整、补充和细化,做到因课施教。
百年党史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百年党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教学内容、挖掘地方党史教育资源、发挥学生党校党史学习教育功能、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从而有效实现百年党史对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文章首先阐述了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接着说明了革命精神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最后论述了革命精神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发展中不断积累的红色基因是引领中华民族现代发展的鲜明旗帜,集聚着爱国爱民、奋斗不息的教育意义,推动着新中国社会风貌积极向上的发展,更为我国社会和谐、经济腾飞以及文化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中加强红色基因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广大高校生继承并弘扬红色基因,可以在学习中深入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能够在进入社会后坚定不移的为新中国发展作出自身贡献。本文就红色基因
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文化自信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文化价值选择与取向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据调查显示,当代部分青年学生出现了文化认同缺失、文化自信不足的现实情况,成为影响主流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阻碍力量。鉴于现实情况,必须从实际入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此本文以阐释西柏坡精神文化的时代价值为着手点,以提高研习、内化过程与文化创新为抓手,以教育主体重
为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各地高校要重视开发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本文探讨了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形式、实践教学实效、红色教育评价机制等各方面问题,论述了沂蒙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和实施路径,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和红色文化育人理念,实现三全育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在高职教育中,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红色文化的融入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红色文化的特点,融入红色文化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浅要探析,旨在为其融入提供思路,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