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津路与鞍山西道交叉口现状评价及改进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fdfdfgdf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对于城市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卫津路与鞍山西道交叉口的实际调查,分析影响交叉口交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道路改善措施。
  关键字:交叉口 机动车 非机动车 交通设计
  Abstract: the urban road junction plane to urban traffic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it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cause traffic jam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ianjin WeiJin road with anshan west of the actual word intersection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e intersection traffic,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oad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 intersection motor vehicle non-motorized design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高速发展,同时人们拥有私家车的数量也急速增长,很多道路都有交通拥挤的现象产生,尤其是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交通拥堵的现象尤为严重,很多交叉路口都成了道路交通的“瓶颈”。城市道路的交叉口是不同道路的节点,在城市道路系統中起着交通组织和转换的作用。由于相交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需要汇集于交叉口后才能转向其他道路,这时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和过街行人之间相互干扰,尤以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之间的干扰最为严重。这样,既造成交通堵塞、降低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又容易产生交通事故[1]。因此做好平面交叉口的规划和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地对交叉口交通进行组织,不但可以使延误时间减少,而且对于交通事故的降低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行车安全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提高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相关内容
  1.1道路交叉口的主要形式及组织形式
  (1)道路交叉口的主要形式
  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十字形交叉、T 形交叉、X形交叉、Y形交叉 、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其中以十字形交叉路口、T形交叉路口为主要形式,十字形交叉路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 街角建筑易处理,适用范围广;T形交叉交叉口与十字形交叉相同,视线良好,行车安全[2]。
  (2)道路平面交叉路口的交通组织形式:
  1 设置专用车道组织,它将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如左、直、右方向车辆组成均匀,可各设一条专用车道;如直行车辆特别多,左、右转车辆也有一定的数量,可分设两条直行车道和左、右转各一条车道;如左转车多而右转车少,可设一条左转车道,右转与直行车辆合用一条车道;如右转车多而左转车少,可设一条右转车道,左转与直行车辆合用一条车道;如左、右转车辆较少,可分别与直行车道合用;如行车道较窄,无法划分左、直、右 行车道,可仅划分快、慢车道线。
  2左转车辆的交通组织,左转弯车辆是引起交叉口车流冲突的主要原因,合理地组织左转弯车辆的交通,是保证交通安全,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左转弯车辆交通组织方可采用设置左转专用车道、使用信号管制、设置环岛( 变左转为右转)。
  3渠化交通,它主要是设置交通标线、标志和交通岛等, 引导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称为渠化交通。组织渠化交通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拥挤和阻滞,提高行车能力,保证交通安全。渠化交通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复杂交通问题尤为有效。
  1.2平面交叉口的平面设计内容以及在改造评价中所涉及的内容
  平面交叉口设计内容包括交叉口的视距、交叉转角缘石的半径、交叉口拓宽。交叉口的视距设计是为了保证交叉口上的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通过或安全停车;交叉转角缘石的半径是为了保证右转弯车辆能以一定的速度顺利地转弯以符合相应车辆行驶的轨迹[3]。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值应不小于交叉口转弯车辆的最小半径。
  而交叉口大的改善评价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交叉路口的存在的问题及其现状进分析,对交叉路口进行改善设计。而交叉路口进行改善设计包括工程改造、重新进行车道划分、设置机动车交叉口前掉头通道、设置行人交通导流岛、完善道路标志标线、优化信号配时采用有倒计时的信号控制[4]。平面交叉路口的评价包括对改善后服务水平的评价,对改善后交叉口的交通空间设计,交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评价。
  2、卫津路与鞍山西道交叉口的现状分析
  2.1卫津路与鞍山西道交叉口基本情况
  1)卫津路与鞍山西道平面交叉口为十字型交叉口,相交两条道路均为城市的主干路,交叉口相交道路沿线建筑密集、土地利用强度高,高峰小时交叉口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流量,是交通流主要组成部分,且卫津路由南向鞍山西道非常大。
  2)现状交叉口交通信号相位配时实测情况, 东西向直行及右转向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7S,左转向的有效绿灯时间为27 S;南北向直行及右转向的有效绿灯时间为76S,左转向的有效绿灯时间42S。
  2.2、卫津路与鞍山西道交叉口现状问题
  1) 卫津路与鞍山西道交口为两条主干道路交会,车流量相对集中,沿卫津路由南向西左转进入鞍山西道车流大;鞍山西道由西向东驶入鞍山道车辆集中,时常引发该方向压车。还有不少非机动车沿鞍山西道由西向东途经六里台桥时闯红灯,影响沿卫津路由南向西左转车流及沿卫津使交通高峰时段常有车辆甩尾。鞍山西道东西两侧右转机动车车辆抢占非机动车道现象严重。
  2) 非机动车越线待行。由于卫津路与鞍山西道均为主干道且周围由学校以及居民区故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由于按照正常行驶存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或者混行现象,所以非机动车驾驶人常常抢先越过停车线,占据有利位置,造成了普遍的非机动车越线待行现象,在交叉口内部形成待行区。非机动车停候区时常会干扰转弯机动车的正常行使,该路口在早晚高峰时期经常造成拥堵,非机动行人违反交通法规非常普遍。
  3) 非机动车抢占人行横道对步行人群造成干扰 ,鞍山西道东侧人行横道设置不合理,对行人过街造成不便。
  4)行人和部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闯红灯现象严重。
  5) 部分车道交通标志,标线不是十分明确
  3、交叉口改善措施
  针对卫津路—鞍山西道交叉口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 充分利用了时间及空间资源:
  针对卫津路由南向西左转进入鞍山西道车流大,考虑将左转的机动车停车线的提前,当机动车直行信号灯亮时,左转机动车从原停车线行进到交叉口中的停车线,等待左转信号灯的放行。这样可以缩短左转车辆在左转绿灯亮时通过交叉口所需要的距离,从而提高通行能力。当然这也需要信号相位的配合,即直行信号在左转信号之前放行。
  (2) 非机动车停车线优化设计。
  根据自行车起动快、骑车人急于通过交叉口的特点,可将自行车停车线设置在机动车停车线前,以提高自行车的通行效率。具体的设置办法是将人行道稍向后设置,在人行道与横向通行区域之间的区域设置左转和直行非机动车的待行空间,达到非机动车停车空间提前于机动车停车空间的目的。
  (3)加强交通管理
  针对机动车抢占非机动车道严重这一现象,加强对其交通管理,严厉惩处违法现象。
  (4)完善道路标志标线
  根据渠化的要求施划车道线、停车线、人行过街横道线及掉头标线。机动车停车线距离人行横道线1.5 m,入口道与出口道用双黄实线分隔,入口道不同车道用黄实线分隔,出口道各车道用白虚线分隔交叉口内施划左转轨迹线或引导线[5]。组织渠化交通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拥挤和阻滞,提高行车能力,保证交通安全。渠化交通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复杂交通问题尤为有效。
  4、结语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是综合评来说主要有交叉口几何属性设置不够科学、渠化设计不完善、路权分配及交通信号设置不合理、交通环境复杂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改善对策也是多方面的,但综合来说,提高交叉口的渠化程度、改善交叉口的几何设计、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护交通弱势群体安全措施设计及优化信号控制是主要措施,也是近期改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柯振明、杜志刚潘晓东等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机非冲突案例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114-116
  [2]孙宝芸 、陆键、戈权民等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措施[J] 东南大学2005(4)50-54.
  [3]梁佩恩 浅谈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J]山西建筑.2007(5).47-49
  [4]范达伟浅谈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J] 山西建筑.2009(7)293-295
  [5]刘燕、吴波、唐彩梅等基于运行效率与安全的城市平面交叉口综合评价研究[J]交通科技2008(4)88-90
  作者简介 付会萍:女,汉族,1988年1月21日,籍贯:天津 单位: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学历: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庄静:女,汉族,1989年6月7日,籍贯:山东临沂 单位: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学历: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也越来越多。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必须采取防范措施有效规避风险。本文将具体分析当前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期刊
摘要:城市水网环境的优劣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优质的水网自然环境为城市提供了人们生活的最佳生活环境及人文内涵要素,改善、保持、提高城市水网环境始终是城建发展与建设的长期任务。本文结合茜坑水库排洪河整治工程,对现代城市河涌水环境整治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茜坑水库排洪河;水环境;河道整治  Abstract: urban water channel environment quality
期刊
摘要:隧道,作为公路建设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解决在山岭修建公路难题的重要举措。渗漏是隧道施工以及后期维护最常见问题。因此,隧道的质量安全不容忽视,隧道的防渗漏设计又与隧道质量安全息息相关。本文着重分析隧道渗漏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其治理措施。  关键词:隧道;渗透;原因分析;治理  Abstract: the tunnel, as one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a
期刊
摘要:城市是非农业人口的聚居点,它包括居民住宅、学校、商店、医院、广场、公园等设施。而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一个个部件,也可以说城市是由一个个建筑组成的。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规划设计,因此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微妙。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如何协调发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关系  Abstract:
期刊
【摘要】: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随之提高。高层建筑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得到了一定的普遍使用。高层建筑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来说对建筑设计和实施人员来说更加复杂和困难,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加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总体质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结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案的选择、高层建筑楼板部分的施工细节以及高层建筑施工的模版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来具体分析高层建筑
期刊
摘要:通过对武陵山区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时遇到溶洞,易发生坍孔、卡钻、泥浆流失等造成成孔困难,水下砼灌注过程中,砼流失造成成桩困难。对确保成桩质量作为研究课题。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武陵山区 岩溶桩基成孔 技术 措施  Abstract: through the wuling mountainous area of karst area in pile foundatio
期刊
摘要:住宅产业化是住宅发展的趋势,CSI住宅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和载体。但CSI住宅目前发展较缓慢,本文试图从CSI住宅体系内涵着手,分析CSI住宅体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CSI住宅 部品 发展趋势  Abstract: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idence, CSI resi
期刊
摘要: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质量的问题,就会直接影响路面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这样项目部就不能按时完成公路施工,还会造成重复施工同时产生资源的浪费,进而也会对单位的效益产和投资者的经济收入产生不良影响,路基的质量问题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项目部和单位的形象.所以文章针对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的一些通病,分析了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手段、以及在各阶段各环节如何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路基质量
期刊
摘要:高分段采矿法是当前煤矿开采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采矿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对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大量的煤矿开采实践,从对高分段采矿法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对高分段采矿法的回采工艺进行说明,最后对高分段采矿法的配套设备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分段 采矿法 回采工艺 配套设备 应用  Abstract: high block mining law is the curren
期刊
摘要:湟源县在城镇建设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地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 城镇建设 城乡统筹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Abstract: in HuangYuanXian in town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