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创新高校德育模式的教育技术逻辑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社会应用的广泛深入,人们对网络技术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创新网络社会语境下的高校德育模式的诸多策略选择必须趋向教育目的,遵循教育技术逻辑。文章对教育技术逻辑支持下的网络社会创新高校德育模式的“EDUCATE”架构的内涵作了解析。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高校德育模式; 教育技术; 逻辑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郑忠梅(1969—),女,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网络德育及教育技术学研究。E-mail:zhengzhm95@yahoo.com.cn。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57亿,继续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社会应用的广泛深入,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网络社会正在崛起:“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1]网络社会以其独特的信息技术范式为当代高校德育建构了一种崭新的语境,提供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新的施化者和新的网络化逻辑,使得处于道德社会化关键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常常会陷入两种语境转换之间的矛盾、断裂境地而产生角色认同危机。由此,创新网络社会语境下的高校德育模式则成为当前高校德育领域乃至整个教育改革中一个全新的、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一、网络社会:网络技术逻辑
  互联网开拓的网络空间是当今网络技术引领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而丰富的表征。随着网络世界的不断扩展,学者们对网络技术与网络社会之间的一些基本和根本性问题的诠释热情也一直在持续。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阶段由表及里、从不同维度同时展开的理性剖析和深入研究,使人们对网络技术应用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描述、对网络空间本质特征的探索、对网络技术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的理解和把握逐渐深化。以社会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网络技术不断创新伴随着各种制度、观念、文化,包括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不断碰撞的过程。网络社会的实质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社会交往空间、文明发展平台和新的精神家园,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非线性的复杂关联系统,而不仅仅是一种虚拟空间或者技术意义上的数字化信息流动空间。通过计算机媒介通信技术,文字、人际关系、数据、财富和权力这些社会要素都能在网络空间中得到显现。[2]“五花八门的电子网络正在形成一种人际互动的模式,它与人们熟知的集会、通信组和罗斯福式的壁炉谈话等类似,是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一种由共识形成的想象中的交往处所。”[3]
  网络社会的初衷是以开放、自由、平等和共享等关键词来诠释的,“网络空间造就了现实空间绝对不允许的一种社会——自由而不混乱,有管理而无政府,有共识而无特权”。[4]这种理想状态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梦想和追求,期冀网络社会能重铸自由平等、信息共享、自主创新、奉献互助、开放兼容等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但是, 且不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整合力量使得互联网的早期文化传统受到挑战,人们更已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技术既可以用来造福社会,也可以用来危害人间。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
  目光更深邃的研究者则将研究视域从生活世界上升到意义世界,透过网络技术应用层面看到了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网络行为“也带来了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犯罪、人情隔膜、情感危机、道德权威缺失和人性异化等问题。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网络时尚,困扰着网络文化的精神提升。信息崇拜、技术至上和工具理性导致人的价值取向的偏离”。[5]如前CNNIC《报告》显示,大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3.2%,是网络新技术的率先应用者和热情实践者,而由此滋生的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不断发生,较常见的如随着电子资源的方便快捷使用,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大学生们在网络技术支持的轻快操作中沦丧了学风和学术道德,更严重的已经构成网络犯罪。
  网络社会建筑在以网络技术编织的“物的网络”与以人应用网络技术编织的“人的网络”的契合上,既是人机互动的结果,也是人际互动的产物。“虚拟的人”是现实社会的人虚拟的,所以,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社会真实世界之外而构建的全新王国。现实社会是网络社会的基础,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反映,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共同构筑了当代人类社会,网络社会仍然是以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广泛参与作为核心要素和物质手段来运行的。既然网络技术是人创造的,网络技术本身就是人类对人—社会这一复杂系统的最新认知成果,网络行为仍旧是人具有社会性的行为,那么,透过网络技术虚拟实在的表象追寻其本质,对网络社会进行多维视野的理论审视和考量,我们以为由网络技术逻辑制造的问题必然要由改变人的逻辑来解决。网络空间是社会空间的投影和型塑,人是其中最主要的掌控因素,所有的空间转换都是人的感性和理性契合的结果。无论是在虚拟空间还是现实世界,人的行为都应当遵循一定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加以展开,道德规范更为人们的网络参与提供深层的心理和精神动力。这需要仰仗教育的力量,为健康的网络社会行为提供道德关怀和伦理路径,教育技术逻辑责无旁贷。
  二、网络社会高校德育:教育技术逻辑
  网络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数字虚拟世界特殊的虚拟性、匿名性、不在场的自由性放大了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任意妄为的可能性,其道德约束机制的缺失和无力已经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网上(虚拟世界)和网下(现实生活)的“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薄弱,容易导致人格缺陷和品德心理扭曲。但是,无论网络技术“多么重要、多么伟大、多么值得大力弘扬,都只有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从属于人性、服务于人性、受制于人性整体演进升华的内在机制和规律的制约,从而有利于人性的存在和发展、完善和升华;僭越人性的科技终将成为人类自身的掘墓者”。[6]而基于价值关怀和引导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内在契合和高度统一的教育技术理性具有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能够发展性地超越技术理性的片面性,重构技术理性的合理性向度,引领、规约技术理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道德理想和终极价值旨归。[7]鉴于此,创新网络社会语境下的高校德育模式的诸多策略选择必须遵循教育技术逻辑——在教育技术理性的引导和规约下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形成高校网络德育的新架构和新机制。
  从AECT94定义——“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到AECT05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AECT不断根据这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来赋予教育技术定义新的内涵。其中关键词的变化给我们诸多启迪。在此,对教育技术逻辑支持下的网络社会创新高校德育模式的“EDUCATE”架构的内涵作如下解析:
  E-ethical:合伦理的实践。这是教育技术逻辑能够支持网络社会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的根本基石和引领性所在。伦理意蕴是教育技术理性的应然内涵和根本旨归。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发展人的德性,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技术是作为工具和方法来被考虑如何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的。教育技术价值理性最直接的表达应当首先指向人德性的养成,发挥技术理性寻找人生意义的根据,引领大学生追求富于德性的生活,不断提升做人的境界,实现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而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具有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精神力量,具有规避网络技术伦理风险的求真臻善的道德选择,应该是从终极目标层面上来实现这一教育的过程。只有我们深刻认识到并赋予网络技术在建构网络社会过程中恰当的位置,平衡网络技术逻辑与网络社会发展逻辑两种向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教育技术逻辑的价值理性力量才能真正得到凸显。
  D-design:设计、构建高校网络德育规范体系。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必须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监督和约束。在虚拟世界中,其行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而且面对陌生的符号信息时的情感淡漠易使之降低甚至丧失道德感、责任感。当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匿名特点提供了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时,他们便可能出于逆反心理在虚拟世界里通过某种违背现实社会教育期望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为此,坚持“以德治网”与“以法治网”结合,构建网络伦理约束和网络法律法规保障、“内在自律”与“外在约束”相结合的高校网络德育的规范化网络体系是创新高校网络德育模式的重点。网络伦理重在建立网络道德引导体系,引导大学生建立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将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为一种人格化力量,发挥道德支配人的内心世界和动机的自控性,促使道德评价内化,以达致网络社会语境下个体道德自由与社会道德期待的统一;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加强网络社会的立法与执法,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U-use:利用互联网特有的“代码”对网络德育环境进行治理。由于网络悖论的存在,传统认识以为互联网是不可规制的,人们曾经担心对网络的过度管理可能会使互联网失去其本来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诚然,对互联网的治理要受网络的空间结构、技术本质、运作机制、文化传统以及一定的现实社会制度的制约,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然而,“网络正在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演进:从一个无法被规制的空间走向一个高度约束型的空间。网络的‘本质’或许曾经是它的不可规制性,但该‘本质’即将消逝。”[8]“网络空间呈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对于规范如何运作以及是谁在规制着网络空间的生活,我们要有一个崭新的认识。网络空间迫使我们超越传统律师的视野去观察——超越法律、规制和社会规范。它需要我们对一个新近突显的规制者加以描述”。这个规制者,被劳伦斯·莱斯格称为“代码”(Code),主要指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9]在现实空间里我们通过法律来规制社会生活。在网络空间,“代码”就是网络社会的“法律”。例如Web2.0不单纯是技术或者解决方案,还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驾驭网络技术的主体。Web2.0框架下的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具有强烈的聚合性、社会性、开放性、创新性和自组织性的工具。基于此,Web2.0实现了网络技术发展自身内在的伦理诉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Web2.0时代的教育技术应用的根本特点和突出标志是走向教育技术的人性化回归。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代码”不断净化网络德育环境。
  C-create:创造、创新网络德育目标及内容。与传统社会相比,网络社会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环境条件已明显改变,高校网络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也应随之而变。互联网的开放、自由、民主、平等在网络社会被放大,网络中大学生的人格表达更为真实,自由裁量权更大,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强烈的网络道德责任感、独立的网络道德价值判断能力、高度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等,应成为创新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此外,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法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均应成为网络德育目标和内容的题中之义。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网络社会的道德秩序并不能仅仅依靠行为上的“契约”来保证,而必须首先依靠思想和文化上的认同来支持。因此,科技与社会相融合的网络安全文化观、集体主义价值观、追求个体道德完善的伦理观应作为网络德育的重点。
  A-appropriate:多种教育力量协同整合,构建合适的网络德育联动体制。其一,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有机结合、教化引导。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相关的德育课程和课程网络道德教育应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增设大学生与网络道德、网络法律法规专题;“计算机文化基础”增设“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专题。其二,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有机结合,营造氛围,舆论引导。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在网络社会新的生存空间里的活动方式、尤其是道德行为方式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造的时空压缩性与时空延展性的特点,建构网络德育场域,形成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体制。
  T-technology:强化技术设置,为网络德育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从技术哲学的意义上来说,网络技术主体对网络技术的认知、掌控越全面,对产生网络技术伦理风险的要素了解越多,趋善避恶的道德选择的自由就越大。因而,可以依靠更完善的网络技术来实现网络德育目标。网络社会是由高技术、高智能的互联网为物质基础来支撑的,可以通过网络监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屏蔽和消除不实信息,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为网络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防止不良网络文化的泛滥。通过技术手段对学生的网上行为实施监督和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批评。收集分析网络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地预防和监控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动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高网络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要忘记人始终是主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而不是相反。
  E-evaluate:建立网络德育评价机制。同传统德育一样,高校网络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诸多环节和阶段都将伴随着评价的过程。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编织了历时态过程缩短、共时态坐标拓展的网络德育新时空,使得网络德育路径从物理空间转入拓扑结构的互联网络,要求网络德育手段更加多元化、动态化和非正式化。如何建立适合网络特点的网络德育评价机制,实现对每个阶段的过程监督,并采取纠正性策略和措施,以不断提高网络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这正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三、结 语
  网络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文化问题。可以肯定,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将是文化的力量、而不是技术的力量来决定网络社会发展的走向。
  遗憾的是,与网民规模迅速跃居世界第一的发展速度相比,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此领域的关注和研究显然严重滞后。尤其疏于民族文化、生存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对网络发展的推动和影响,疏于网络对现实社会政治和文化效应等问题的深刻探讨。美国学者理查德·斯皮内洛(Richard A.Spinello)曾善意提醒我们:“社会和道德方面通常很难跟上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抓住信息时代机遇的同时,却并不总是能意识到和密切关注各种风险,为迅猛的技术进步所付出的日渐增长的社会代价。”[10]这值得我们深思。
  美国电脑界自由派人士马克·戈德温曾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当一种新的媒介呈现在公众和政府面前时,动荡就会产生。人们首先会为之欢呼,接踵而来的却是恐惧。问题是,我们怎样对这种恐惧作出回答?”[11]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在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的基础上,整合全社会力量建构和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给网络社会中的大学生成长注入更多人文色彩和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矫正价值导向,塑造健全的网络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该是我们作出合乎教育技术逻辑回答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69.
  [2] Rheingold.H.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Reading, MA, Addison-Wesley,1993.5.
  [3] A.R.Stone. Will the Real Body Please Stand Up? Boundary Stories About Virtual Culture[A].Michael Benedikt.Cyberspace:First Steps[C].Cambridge,MA,MIT Press,1991.81.
  [4] [8] [9] [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4~32.
  [5] 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60.
  [6] 吴文新.科学技术应该成为上帝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1):8~12
  [7] 郑忠梅.教育技术理性的伦理意蕴[J].中国电化教育,2011,(3):8~11.
  [10] [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2.
  [11] 乔岗.网络化生存[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404.
其他文献
2018年9月3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路线图专家研讨会,对更新后的路线图研究报告进行讨论和
Electropulse modification (EPM) process, a new physical fiel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of metals was introduced.Different from other re
The solvent extraction of La3+ from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bis(2, 4, 4-trimethylpentyl) monothiophosphinic acid(Cyanex 302, HL) as a
[摘 要] 信息时代下,现代远程教育视频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文章认为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原因在于:教师与学生缺乏直接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实时帮助。文章通过构建“情感助教”模型模拟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直接情感交流,实现与学生实时交互,以提高远程视频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视频教学; 传统教学; “情感助教”
2018年10月10日至11日,ITER媒体开放日活动在ITER组织总部圣宝莱·杜朗兹召开。新华社、欧洲时报和中新社记者及科技部办公厅、我驻法使馆科技处及核聚变中心相关人员组
Nanometer perovskite LaMnO3+λ, La0.6Ce0.4MnO3+λ and La0.6Sr0.4MnO3+λ were prepared by citric acid-aided sol-gel method. The effects of Ce, Sr on the structur
2011年11月11日,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代表教育部宣布了颁发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摘 要] 通过对80名大学生被试的实验室实验,考察交流媒介(计算机中介与面对面)和时间压力(有、无)对4人组成的群体观点产生过程的影响。数量分析和编码分析结果表明:(1)从讨论的结果上看,面对面讨论优于计算机中介讨论,有时间压力讨论优于无时间压力讨论;(2)从过程上看,计算机中介讨论组织性行为多于面对面讨论,而无关言语少于面对面讨论,计算机中介讨论更有效、更可控,面对面讨论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被浪
本文研发了一款适用于浅埋硬岩地铁隧道的水磨钻开挖台车, 探讨其工作原理, 分析其技术特点, 并将该装备应用于重庆地铁六号线.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新装备, 钻进效率提升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