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ao82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的标注。作为高中语文来讲,其内容很多都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这就需要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整体素质。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供实际教学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传统文化时常被忽略或者说不被重视,这就不太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它是文化发展的母体,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刻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与时俱进,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我国青少年不知不觉的受着外国“快餐文化”的侵蚀。在物质环境极大丰富的今天,现实的社会环境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拿节日为例,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大碰撞的今天,学生更注重过洋节,忽视或淡忘传统节日。学生们方面,不加思考的见洋节就过,不选择,不鉴别。社会方面,大肆宣扬西方的众多节日,制造气氛,又有过节氛围,使得一些学生满心期待、精心准备过平安夜、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传统节日中像乞巧节、重阳节等节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文化内涵,节日的庆祝形式,甚至已经完全忘记了有这样的传统节日。其次,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讲授传统文化的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应付高考试卷中,文言文的第二题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题。教师只是简单的进行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被动,没有兴致,学习的方式为简单机械的记忆。这种穷于应付考试得学习目的就难以让学生感受我到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2.学生对传统文化普遍兴趣不浓、重视程度不高。语文课堂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缺乏活力,模式陈旧,学生不太感兴趣。以文言文教学为例,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课堂呈现方式除了讲授,还是讲授,忽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缺乏文化参与的教学活动,太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学习生涩难懂的文言文的目的在于应付考试,他们在被动的心态下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也会对其丧失学习兴趣。例如楹联这种传统文化,在这种教与学下,就可能出现知道什么是楹联,分得清楚上下联,但贴楹联时却常常会将上下联贴反,让学生自己写一副楹联更是遥不可及。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积淀,又受到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更表现出兴趣不浓。其传统文化就难以继承和发扬。
  二、传统文化渗透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1.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精华。在讲授时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通过个人魅力来提升课堂魅力,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得魅力。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从思想、文字、语言到古文、古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楹联、传统节日等等。教师应该深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我们教材中选用的经典名著如《林黛玉进贾府》等,让学生感受到经典名著的文字的魅力,作者的匠心,流传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经典诗文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等,让学生感受中国诗词语言的生命力,诗人个人的人格魅力。教材中的梳理探究:《优美的文字》《奇妙的对联》、必修二中的:《成语:中华文化得微缩景观》《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等,就是我们传统文化得精华,我们的语文课堂首先要重视它并充分的体现它的价值。教师以此作依托让学生专题式的系统的学习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2.根据传统文化内容和教学要求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让学生过多的依赖辅导资料,一味的去记忆,应根据现有的教学材料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语文素养为教学目标,有效促进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比如在上《奇妙的对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寻找最美对联”、“贴对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的对联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在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改變课堂结构,可以采用专题拓展式教学,教师根据学情设立教学目标,事先设置好框架,设置好课前预习题,帮助学生在课前做准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例如《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的教学设计可以设计为:①让分组让学生查找本组姓氏的由来和本组姓氏的名人。查找课本中文化名人的名和字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的姓名,给自己取字;②让学生查找我国传统的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教师要注重营造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氛围,让语文课堂更多一些人文气息,让学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传统文化得魅力,提高学生审美和精神品格。例如在学习杜甫、辛弃疾等古代大家的诗文时,要让学生学习作者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3.丰富课外活动内容,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时间有限,仅靠短短的课堂时间,无法深入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讲语文课堂延续到课后,让学生自主参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才会更完美。如:诗词楹联社、名著阅读社、古诗文朗诵社、话剧社等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了解。定期开展比赛,如:诗文朗诵比赛、古代文化知识比赛、书法比赛等等。开展传统节日的传统活动,如: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登高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耳濡目染,爱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继承发展光大。
  参考文献
  [1]王伟.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
  [2]高世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学的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赵月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张雪辉.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与语文教学转向[J].基础教育参考,2006,(8).
其他文献
目的:我们前期工作发现缺氧诱导肺血管组织15-脂氧酶(15-Lipoxygense,15-LO)表达,后者可以催化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生成15-羟基二十碳四稀酸(15-hydroxyeicosatetra
设计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文章认为,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和艺术个性,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更新人才培
目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Fr.)Karst],别名灵芝草、赤芝、瑞草等,为真菌界(Kingdom Fungi),担子菌门(Basit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tdiomycetes),非菌褶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目前我国用作药用的灵芝约有20种,其中只有赤芝和
传统中药北五加皮为萝藦科植物(Periploca sepium Bge)杠柳的根皮,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长期以来在临床和民间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是人们对于这类中药免疫抑制效应的
通过对中等规模面积的小麦、莜麦保护性耕作中试示范,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应性和免耕播种机的可靠性进行了考核。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原冷凉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和
图解角边法在矿山生产中的运用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张小平1概述露天矿山的控制测量,分为基本控制和工作控制两类。基本控制是工作控制的依据,工作控制是采剥工程测量及矿场测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肿瘤转移是造成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转移发生位点具有不可预测性,早期转移灶发现难,治疗时转移灶药物浓度低,是肿瘤转移难治的主因。肿瘤转移分为原生性转移和继发性转移。原生性肿瘤转移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高表达,继发性肿瘤转移细胞内RAC1蛋白高表达。原生性及继发性转移过程中的关键蛋白是肿瘤转移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针对原生性肿瘤转移细胞表面高表达的CXCR4受体,设计制备BKT-140多
红旗渠大型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一个伟大创举。工程建设于1960年至1969年,正是国家发展遭遇极大困难的时期。在每人每天只
摘 要:鲁迅《野草》中《雪》这篇文章不仅分别有着对江南和朔方雪景细致的描绘,同时也寄予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对革命者勇敢、坚毅、刚强和高昂的战斗热情的深切赞颂。本文将按照《雪》的写作顺序,对文本本身和深层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鲁迅;《野草·雪》;景物分析;革命精神  鲁迅的散文集《野草》,《雪》是为数不多既写景状物又具有清新自然风格的文章,向来被当做景物散文来分析评价。但结合鲁迅《野草》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