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知多少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民豐收节,于2018年6月21日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秋分。今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亿万农民将第一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为何要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何意义?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9月21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解释。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衣”工作的重要地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个方面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给农民一个专属的节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这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是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何定在秋分?
  6月2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也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为伺将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在秋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从区域上看,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所以,我们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中国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哪些庆祝活动?
  韩长赋说,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纷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干篇—律。他说,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同时,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所以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韩长赋还强调,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农民的节日,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将通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活动,让全社会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办成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
  在农业农村部9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丰收节设计了“1+6+N”的总体活动安排,其中,“1”是在北京有一个主会场,“6”是立足体现中国农耕文明的区域特点选择了6个分会场,“N”就是策划了1 00多个系列活动。
  农业农村部还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社会力量来组织策划“5个100”,即自主推荐100个品牌农产品、100个特色村寨、100个乡村文化活动、100个乡村美食、100个乡村旅游线路,充分展示各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推动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也为市民们提供好的休闲旅游参考。“5个1 00”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官网上公布。屈冬玉表示,“5个100”涉及乡村美景、美食、文化、品牌,涵盖生产,生活、生态,目的是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今年(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日期为9月2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恰逢中秋假期。
  链接:何为秋分?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秋分这一天抵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直射地球的赤道,几乎世界各地的昼夜时间一棒长。从这一天起,天气也开始由热变冷。在中国北方,也有“白露早,寒露晚,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业谚语。事实上,进入秋分后,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也很紧张,是收获的好时机。与此同时,通过对“三秋”的抢收和抢种,也能为来年的丰收打基础。
  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秋分定为“中国农民收获节”,这无疑给秋分这个重要的节气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其他文献
于毅是个对自己特别狠的人。在拍摄北京卫视热播的年代传奇大戏《娘道》的十个月里,他只回家了两次,为此也错过了陪伴刚出生女儿的机会。对于自己在《娘道》中饰演的两位隆家少爷隆继宗、隆延宗,他用“珍贵”来形容。“我不忍心糊弄每一场戏,这么好的角色,一点都不能浪费。”随着该剧的热播,于毅也开始反思“娘道”这两个字。“每个妈妈都特别不容易,这是我自己为人父之后才能体会到的。我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并没有明确规划。但
期刊
刘凝辉是北广朗诵团的成员,一位热心的大姐。或许正是因为拥有这份热心的缘故,她在朗诵团里还有另一个身份——班长。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职务,如果非要说能拥有点啥,恐怕只能是多一份辛苦和担当了。考勤、训練、排练、作品选择、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只要是朗诵团里发生的事情,总免不了和她扯上关系。所以,这个班长,没点热心劲儿、没点责任心、和担当意识还真干不好。而这些付出,在刘凝辉看来并非是一件苦差事。  说
期刊
9月15日早上,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浏览一遍新华社微信,一条消息映入眼帘:走好,老爷子朱旭。我有点不敢相信,往下看才知道,受人爱戴的北京人艺的朱旭老师去世了,心里一阵难过,感觉空落落的。  我和朱旭老师曾有过一面之交,并且和他老人家有过一张合影。那是2009年7月,单位在协和体检中心体检,我当时在工会工作,单位好几百人,为了方便大家,我每天早上7点就来到体检中心等候,一待就是三个星期。第二个星期,
期刊
9月13日,八角街道组织召开创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部署会,各社区负责人、安全生产检查队参加。会议要求:一是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人员要佩戴统一标识,确保交通安全;二是以辖区重点路口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重点示范路口,每个路口安排3-4名文明交通志愿人员;三是要加强督查指导,及时总结、宣传、推广活动的经验和做法,确保文明交通活动扎实推进。  9月14日早上7点,街道责任领导、街巷长、各社区、安全检查队、
期刊
今年是我下放黑龙江笔架山公安部五七干校50周年,在那个年代,哪怕是点点滴滴的温暖片断,因为难得,都显得弥足珍贵,从而留存在往事的记忆里。  在干校3年多的下放期间,我曾在食堂、大田干活,还参加了由下放干部和知青组成的农村工作队一年。工作队里的下放干部老苏是位局长,是我的顶头上司。他一口浓重的山西家乡口音,脸上多有皱纹和一口假牙显得很老相,其实他只是年过半百的年龄。我小局长30岁,也同大家一起称他老
期刊
本报讯(记者 白鸽)近日,北京卫视原创跨界喜剧竞技秀《跨界喜剧王》第三季开播。作为时下最受观众喜爱的喜剧综艺之一,《跨界喜剧王》前两季无论在收视成绩还是新媒体话题度上都有着强劲表现,本季也依旧延续了之前的热度:不仅CSM35城最高收视率拿下同时段第一,52城最高收视率同时段第二,四个跨界人颇具突破性的表现也引发了网友的热切关注及讨论。  首期节目中,“小公主”张檬变身“女汉子”,单身夜醉酒大跳网红
期刊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唐代诗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让我想起了鄉愁里的中秋节。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只有十几岁的我最盼过节了,因为那个年代农村经济落后,缺吃少穿,生活在农家的我们一年很少闻到肉腥味,日常生活中都是干巴巴的粗茶淡饭,连油都少得很,只有到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才能吃到大鱼大肉,美美地
期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晚间节目《品味书香》是我喜欢的节目之一,主持人小马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主持读书节目游刃有余。最近,小马还出版了新作《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介绍自己由一名汽车修理工逐步成为央广主持人的心路历程,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名言做了生动的诠释。  《品味书香》节目每天邀请一位作家或者作者来到直播间,推荐新书以及创作感受。节目播出过程中,听众还可通过微信、微博参与互动,发
期刊
本报讯(记者 白鸽)9月3日,CCTV系列纪录片《中国手作》第一季《木作》点映沙龙在北京科影会馆举行。即将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五集系列纪录片《中国手作》第一季《木作》,讲述中国人自古以来在生活生产中,与木头的那段缘分,木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试图通过表现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揭开一段段中国人与木头的故事。  正式登陆央视纪录频道  中国人自古就对木材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木材美”的
期刊
9月1日,多家电视台多个栏目针对新学年开学推出了相关节目,比如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北京电视台《天天向上》的特别节目等,这些节目中,令人最惊喜的是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推出的《开学健康第一课》。  对孩子的寄语,我们爱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经过一个暑假,新学年开始,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和“收心学习”有关,但是,《开学健康第一课》给家长给孩子给荧屏前的观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健康课,让我们认识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