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众多有权威的同声传译研究中,对于同声传译的研究不胜枚举,本文作者大胆地将主要运用于笔译中的诠释学翻译理论的四大步骤——“信任(trust)”、“进攻(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补偿(compensation)”经过“嫁接”,转换为同声传译的一种思维策略。希望在对自己的学习能有所启发,引发诸多思考。
关键词:诠释学翻译理论;同声传译;思维策略;借鉴
在本文中,作者把哲学范畴下诠释学翻译理论中的四大核心步骤“信任、進攻、吸收、补偿”嫁接并转化为同声传译的一种操作策略,虽不能完全等同于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范式,但属于一种翻译研究范式内的一种借鉴,与跨学科研究的思路类似。
一、诠释学翻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般诠释学提出的“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被认为是近代翻译史上最伟大的突破之一,诠释学家斯坦纳提出“信赖”、“攻占”、“吸纳”、“补偿”四个翻译步骤,并发表专著——《通天塔之后: 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二、诠释学翻译理论的的四大步骤及其具体内容
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首先表现为一种理解(interpretation),诠释分为四个步骤:
(一)信任(trust):相信待译材料是严肃的和有价值的;
(二)进攻(aggression):侵占与发掘,在本质上是发掘与暴力;就是译员在口译现用自己已有的认知能力,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源语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该留的信息就留,该删的信息就删。
(三)吸收(incorporation):两个极端,一个归化,一个异化;
(四)补偿(compensation):翻译必须互惠互利,译作能使原作在新的时空生存下去产生巨大的能量。
三、诠释学翻译理论对同声传译策略的点滴借鉴
(一)信任(trust):相信待译材料是严肃的和有价值的;
(二)进攻(aggression):译员将源语信息在大脑中及时地进行“扭曲”,揉碎,再用目标语言对源语进行诠释;在这一过程中译员就要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将源语信息进行重组。
(三)吸收(incorporation):采用归化手法,即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同传说白了就是要达到交流的目的,译员的职责就是要让受众明白发言人的意思,所以译员应尽可能地采用归化的手法,把更利于目标语读者接受和理解的译语呈献给受众。
倘若容器没有被水填满,那么剩下的空间势必会被空气“填满”,就好比如大多时候源语文化规范和目标语文化规范是不可能完全对应的,而此处的空气所占据的空间就是文化空缺,因此,在翻译时,针对源语文化和目标与文化之间的文化空缺,译者需要进行“搭桥牵线”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再创造来弥补文化空缺给翻译带来的困难,这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被誉为诗译英法为一人的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曾说过:“英汉两种文化之间,大约只有50%的文化是相对应的,而剩下的一半是无法一一对应的”,所以我们需要在源语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填补文化空缺。
然而,在英汉或汉英同声传译中,这种思想也是可以被借鉴的,口译不同于笔译,同传译员时除了要在发言人脱口后三秒内將其主要意思传达出来,还有就是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人名,地名,时间,数字等信息点,同时由于汉英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译者在同传时,也是可以通过再创造来传达源语信息。此处的“再创造”不仅仅指笔译中的创造意象,而是译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口译场合,口译类型,受众对象等因素来选择传达信息的方式,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四)补偿(compensation):用目标语诠释源语意义内涵,做好双方“桥梁”,使其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同传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服务工作,有其特有的服务对象,如会议的组织者(同传译员的雇佣者)、发言人和听众。
四、借鉴后的同传策略
综上所述,作者从主要运用于笔译中的翻译理论——诠释学翻译理论,从其四大步骤经过“嫁接”和转换,成为同声传译中的一种思维策略。
译员相信待译材料是严肃的有价值的,这一点基本无可厚非;对源语信息“扭曲”和揉碎后,再进行产出,这一过程中译员会主要用到等待或是断句的策略来辅助自己进行译文产出。
五、结束语
经过将诠释学翻译理论的四大步骤——“信任(trust)”、“进攻(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补偿(compensation)”经过“嫁接”,转换为同声传译的一种思维策略。希望在今后对自己的学习能有所启发,引发诸多思考。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本文的论证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会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陆涓.诠释学不同流派对翻译学发展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75-179.
[2]张威.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困惑与出路[J].中国翻译,2012,3:13-19.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原点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4+255-271.
[4]刘建珠.同声传译研究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39-41,43-44.
[5]洪汉鼎.诠释学与中国[J].文史哲,2003,1:8-12.
关键词:诠释学翻译理论;同声传译;思维策略;借鉴
在本文中,作者把哲学范畴下诠释学翻译理论中的四大核心步骤“信任、進攻、吸收、补偿”嫁接并转化为同声传译的一种操作策略,虽不能完全等同于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范式,但属于一种翻译研究范式内的一种借鉴,与跨学科研究的思路类似。
一、诠释学翻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般诠释学提出的“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被认为是近代翻译史上最伟大的突破之一,诠释学家斯坦纳提出“信赖”、“攻占”、“吸纳”、“补偿”四个翻译步骤,并发表专著——《通天塔之后: 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二、诠释学翻译理论的的四大步骤及其具体内容
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首先表现为一种理解(interpretation),诠释分为四个步骤:
(一)信任(trust):相信待译材料是严肃的和有价值的;
(二)进攻(aggression):侵占与发掘,在本质上是发掘与暴力;就是译员在口译现用自己已有的认知能力,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源语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该留的信息就留,该删的信息就删。
(三)吸收(incorporation):两个极端,一个归化,一个异化;
(四)补偿(compensation):翻译必须互惠互利,译作能使原作在新的时空生存下去产生巨大的能量。
三、诠释学翻译理论对同声传译策略的点滴借鉴
(一)信任(trust):相信待译材料是严肃的和有价值的;
(二)进攻(aggression):译员将源语信息在大脑中及时地进行“扭曲”,揉碎,再用目标语言对源语进行诠释;在这一过程中译员就要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将源语信息进行重组。
(三)吸收(incorporation):采用归化手法,即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同传说白了就是要达到交流的目的,译员的职责就是要让受众明白发言人的意思,所以译员应尽可能地采用归化的手法,把更利于目标语读者接受和理解的译语呈献给受众。
倘若容器没有被水填满,那么剩下的空间势必会被空气“填满”,就好比如大多时候源语文化规范和目标语文化规范是不可能完全对应的,而此处的空气所占据的空间就是文化空缺,因此,在翻译时,针对源语文化和目标与文化之间的文化空缺,译者需要进行“搭桥牵线”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再创造来弥补文化空缺给翻译带来的困难,这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被誉为诗译英法为一人的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曾说过:“英汉两种文化之间,大约只有50%的文化是相对应的,而剩下的一半是无法一一对应的”,所以我们需要在源语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填补文化空缺。
然而,在英汉或汉英同声传译中,这种思想也是可以被借鉴的,口译不同于笔译,同传译员时除了要在发言人脱口后三秒内將其主要意思传达出来,还有就是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人名,地名,时间,数字等信息点,同时由于汉英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译者在同传时,也是可以通过再创造来传达源语信息。此处的“再创造”不仅仅指笔译中的创造意象,而是译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口译场合,口译类型,受众对象等因素来选择传达信息的方式,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四)补偿(compensation):用目标语诠释源语意义内涵,做好双方“桥梁”,使其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同传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服务工作,有其特有的服务对象,如会议的组织者(同传译员的雇佣者)、发言人和听众。
四、借鉴后的同传策略
综上所述,作者从主要运用于笔译中的翻译理论——诠释学翻译理论,从其四大步骤经过“嫁接”和转换,成为同声传译中的一种思维策略。
译员相信待译材料是严肃的有价值的,这一点基本无可厚非;对源语信息“扭曲”和揉碎后,再进行产出,这一过程中译员会主要用到等待或是断句的策略来辅助自己进行译文产出。
五、结束语
经过将诠释学翻译理论的四大步骤——“信任(trust)”、“进攻(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补偿(compensation)”经过“嫁接”,转换为同声传译的一种思维策略。希望在今后对自己的学习能有所启发,引发诸多思考。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本文的论证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会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陆涓.诠释学不同流派对翻译学发展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75-179.
[2]张威.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困惑与出路[J].中国翻译,2012,3:13-19.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原点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4+255-271.
[4]刘建珠.同声传译研究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39-41,43-44.
[5]洪汉鼎.诠释学与中国[J].文史哲,2003,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