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浪遨游固海疆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2月10日,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88岁高龄的黄旭华迈着稳健步伐,登上了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台。鲜花绽放,掌声潮起,献给为国之重器研制隐姓埋名一个甲子的功臣。
  十载铸剑惊寰宇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刚刚从战火纷飞的硝烟中站起来,毛泽东主席的眼光就聚焦到了我国长长的海岸线上。深谙中国历史的一代伟人在深思熟虑之后有了一个伟大的构想——建造核动力潜艇,抵御外来侵略。仅仅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就成为除了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
  “只要祖国需要,血可以一次流光,也可以一滴一滴地流淌”。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伟人的号召,不到一个月里,黄旭华和一批来自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技术人员毅然决然地抛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汇集到了那个承载着他们事业、寄托着他们理想的荒山半岛。在一无资料,二缺手段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在最短的时间走过了国外用了几十年才走完的路程。
  1970年12月26日,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的日子。当那个凝结了成千上万研制人员心血的庞然大物稳稳地浮上水面的时候,身为核潜艇总设计师的黄旭华难掩内心的欣喜和激动,从来流血流汗不流泪的他,一任幸福的泪水长流。十年间,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用心血书写了共和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历史,实现了毛泽东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
  大匠运斤创奇功
  中国的核动力潜艇是靠白手起家的。1958年8月,黄旭华被调往“造船技术研究室”从事核动力潜艇的设计研究工作时,虽然他已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近十年了,虽然他也参加过常规潜艇转让制造和仿制的工作,但说起对核动力潜艇的了解,他并不比一般人多多少。但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黄旭华与中国核潜艇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水滴型核动力潜艇,摩擦阻力小,水下机动性和稳定性好,是最完美的流线型。美国为了这个“美丽的遐想”,曾经谨慎地走了三步——先把核动力装在常规线型潜艇上,同时建造水滴型常规动力潜艇,在两者都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最后结合成核动力水滴线型试验艇。中国研制核潜艇是一步到位,还是也分“三步走”?
  年轻的总设计师黄旭华认为,我国研制核动力潜艇应该三步并作一步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了确定艇型,黄旭华带领大家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艇型方案,其中3个为普通线型方案,2个为水滴型方案。方案既出,黄旭华和船体组的同志们一头扎进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拖曳水池试验室。彼时,上海交大的深水试验室刚刚建成,尚未通过验收,更未开展过任何试验。试验方法、测试仪表、模型制造、模型试验等等,一切都无例可循,他们有的只是不可动摇的坚定决心。
  曾留学苏联的潜艇设计“科班生”钱凌白研究员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为了确定水滴型艇水下高速时的机动性和稳定性,黄旭华带领他和一帮技术人员在上海交大的试验室一待就是小半年。那个水池长度不到100米长,有些试验无法完成,黄旭华就提出,用人工增加截流的方法来加大阻力系数,延长缺陷。还是在那个小水池,他们反反复复地进行了各种艏端线型和艉端线型的模型试验以及风调,悬臂水池和水下自航模等试验。在通过潜操仪进行了仿真试验后,他们还专门建造了一艘1:25的人操模型小艇来检验操艇的直接感性反应。谁也说不清,在那个不到100米长的小水池周围,印下了黄旭华多少殷勤的足迹;在那一池水里,承载了他多少期望和心血。
  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在取得了数万个数据,掌握了水滴型的基本规律后,黄旭华才毅然决然地敲定了核动力潜艇的水滴型艇型。确定了核潜艇的艇型,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这其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技术就有7项,即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等,人们誉之谓“七朵金花”。为了摘取这一朵朵美丽的“金花”,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义无返顾,也别无选择,只能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往前闯。
  参加过一代艇研制的老同志们都忘不了,他们的总师黄旭华曾经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的技术问题。例如,在进行核潜艇的试潜、定重测试时,黄旭华用的是“秤”的办法。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精确求得艇的重量和设备的重量,确保重心稳定和艇的稳性呢?黄旭华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几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且天天如此。正是这样的“斤斤计较”,才使得我们的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毫无二致,一艘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艇能做到如此完美,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身蹈险地一痴翁
  中国研制核潜艇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有无的问题,更是出于战略的需要,中国的核潜艇是否具有战斗力,极限深潜试验则是检验艇的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为了我国一代艇首次深潜试验万无一失,黄旭华制定了科学严格的各种方案,按照程序,核潜艇首先进行了180米的预潜试验,在获得一系列宝贵经验之后,再向极限深度试验发起冲刺。
  离极限深潜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对战士心理颇为关注的黄旭华认为,极限深潜试验本身确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让战士们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去执行深潜试验任务就更加危险了,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是需要沉着冷静,不能分散精力,我是总师,用诚恳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去解除他们的顾虑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黄旭华带了几位设计人员去和艇队的战士们座谈、对话,他语气坚定地说了一句谁也没有想到的话:“我要和大家一起参加极限深潜试验。”此时此刻,与其说黄旭华是一个与参试人员同舟共济的总师,不如说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士!   极限深潜试验开始的那天,海面上刮着五级偏东风,浪高一米多,是南海难得的好天气。试验由浅潜到深潜,一个深度一个深度地潜下去,100米、200米、250米、260米……一百七十多名参试人员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艇上设备运转的声音应和着艇长下达命令、艇员操作回报以及科技人员测试报告的清脆嗓音,宛如一首大气恢弘的交响乐令人欢欣愉悦。
  接近极限深度时,艇开始一米一米地下潜,庞大的核潜艇载着黄旭华和全艇一百多名参试人员一起潜下去了;载着全国2000多个厂、所、院校成千上万名建设者十几个寒暑艰苦奋斗的心血潜下去了;载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希望潜下去了,随着艇体的不断下潜,全艇渐渐归于寂静,只有巨大的海水压力压迫艇体发出的“咔嗒、咔嗒”声显得尤为惊心动魄,艇的壳板也因受压变形而不时发出沉闷的巨响。这时,黄旭华依然镇定自若,在听取了测试人员各项实测数据的报告后,他果断地决定:继续下潜!终于,极限深潜试验成功了,这是一个足以令黄旭华感到欣慰的深度,一个足以令全中国人民感动和骄傲的深度,在此深度下,核潜艇的耐压艇体结构和通海系统安全可靠,全船设备运转正常。黄旭华,这位中国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世界上首位亲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的总师,在全艇参试人员热泪盈眶的欢呼声中,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他在当日的核潜艇《快报》上即兴挥毫一首: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以苦为甜甘奉献
  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荒岛起步。对于黄旭华这些南方人来说,那里的风确实很大,而且“一年只刮两次,一次只刮半年”。黄旭华和大家曾想植树造林改造环境,可是,不到几天,树苗不是被大风刮跑了,就是歪七竖八地倒下了。夏天,他们的食谱是:早上茄子炒辣椒,中午辣椒炒茄子,晚上茄子辣椒一起炒;冬天则变成:早上土豆炖白菜,中午白菜炖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锅炖。
  条件艰苦,黄旭华带领大家学会了当“挑夫”、“种菜”、“骑驴找马”、“三面镜子”。他们利用出差的机会,从北京、上海的家里带些肉、蛋、油、米、糖等食品回岛,最厉害的“挑夫”曾经一个人背回了23个大大小小重达150斤的旅行包,最壮观的接站场面是大人小孩浩浩荡荡多达30人的一支队伍。
  物资生活如此贫乏,科研手段和科学设施也是一片空白。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北京生产的“前进”牌算盘,那是他岳母在银行工作时使用过的。这把算盘曾经伴随着黄旭华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国一代艇的许多关键数据都是出自于这把算盘。它是中国核潜艇研制初期的“有功之臣”,是黄旭华的心爱之物。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磨砺,这把算盘至今依然完好无损,依然透着油润的光泽,默默地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没有计算工具,黄旭华可以用打算盘的办法来解决;可是,核潜艇的核动力又该怎么解决呢?黄旭华这位聪明的总师是用“种菜”的办法来解决陆上模式堆的问题的。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先后派出200多名科技人员,到陆上模式堆工地去“种菜”,按照艇的总体设计要求,在工地上和施工方、用户方共同完善设计、处理施工问题,参与了从零功率到全功率的运行试验全过程,一方面完善了陆上模式堆的建造和试验,一方面完善了动力舱的设计,同时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过硬的核动力潜艇科研设计队伍。
  一代艇上马时,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并不足以支撑核潜艇的研制,但研制工作的“三项原则”明确指示:要立足国内、从现实出发,在主要战术技术性能上力求配套,可以作为战斗艇交付使用。在这里,先进的技术要求和国内的客观现实形成了尖锐的对立,是等待条件成熟再干还是“人定胜天”的蛮干下去?黄旭华发挥集体的智慧,提出了“骑驴找马”策略,驴比马慢,但在一时无马的情况下,先骑驴上路,因陋就简地开展工作,同时积极找马。他把“先进”与“现实”辩证地统一起来了,为一代艇研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几十年过去了,核潜艇研制过程中的所有这些困苦、欢乐,思考、感悟,都被当作最高机密封存着、珍藏着,不为世人所知,只是偶尔在业界传扬。中国造船人早已习惯了踏实低调,但中国人做的这项事业,却始终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尔逊?刘易斯,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核潜艇研制,1991年,他穷尽所能,写成了30万字的《中国建造核潜艇》一书(China’s Stragtegic SEAPOWER) 。这位美国人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科学家们的敬佩之情,他在题记中写到:在中国的核潜艇研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独有偶,黄旭华也常常提到四句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他把这十六个字誉为核潜艇工程的“○九精神”,他说,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一马带得众马奔


  在我国一代核潜艇的研制过程中,设计的各种图纸、图表超过千万份;涉及的各种设备、部件逾百万个。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每个人都只是一滴水滴、一朵浪花,在一代艇的研制队伍中,黄旭华思想的光辉一直感染、影响着他周围的人们。
  宋学斌,现任某型号总师,说起一代总师黄旭华对自己的培养和影响,宋学斌连称“受益匪浅”。上世纪60年末,宋学斌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一代艇的研制,并很快受到黄旭华的青睐。向时任海军参谋长的刘华清汇报“锚的装置问题”时,黄总带着他;参加全国“水声工作会议”讨论艇的声纳方案时,黄总支持他的意见;几十年前,黄总为一代艇的鱼雷布置确定方案时,带病坚持、连续奋战的那一幕,给宋学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必须重视问题,深入细致地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总师,必须胸怀大局,勇于担当”,黄总的这番话,宋学斌一直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在今天的核潜艇总体研究所,对于年轻一代的科研设计人员,黄旭华常会送他们“三面镜子”。他说,核潜艇技术无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都属于最高国家秘密,设计人员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报道中寻找到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信息,必须随身带上“三面镜子”,一是“放大镜”——扩大视野,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放大信息,看清其内容和实质;三是“照妖镜”——鉴别真假,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他传授给年轻人的是一个老知识分子的真知灼见,是一代总师渗透到骨子里的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只要不出差,黄旭华仍然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核潜艇研究所的院士办公室里,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一副老花镜,一只放大镜,黄旭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大小事情。他有整柜整柜的工作资料和文档需要整理,还要分门别类做好标记;有科研人员就新型号研制中新型材料的使用问题来问计于他,他旁征博引,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各种会议,他都要亲自准备发言提纲……他的身上好像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永远都是那样不知疲倦。
  在他工作的间隙,他常常会深情地凝视办公室里那一字排开的各种核潜艇模型。哦!那一艘艘线条优美、雄姿夭矫的核潜艇就是他无穷力量的源泉,就是一代总师生命的全部意义。无怪乎,在“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问到“您今天的梦想是什么”时,他会脱口而出:“还是核潜艇,还是希望中国的核潜艇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的最大误差,徐立平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国之利器——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固体燃料的微整形,药面精度是否达标,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  这是怎样的一个岗位?所谓“整形”,就是对火箭发动机里的燃料药面进行精细的修理、开槽、挖药、修补等工作。每天手里拿着刀
期刊
他数十年如一日,用一只手,执着地坚守在平凡的焊接岗位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练就了卓然不凡的绝技,攻克了一个个焊接技术上的难题,赢得“独手焊侠”的美誉。  1979年,年仅16岁的卢仁峰作为知青返乡回城,来到一机集团公司从事焊接工作。他拼命学习,将师傅们的学习心得和自己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整理为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然而,正当卢仁峰准备在焊接岗位上大显身手的时侯,一场突发意外使他险些失
期刊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问题谈了几点想法。语文教学的传统、现状和语文学科的性质,都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以文为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有如下阐述:“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
期刊
背景: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CKD预后差、花费高,目前现代医学尚无逆转或阻断CKD进展的特效药物和满意方法。因此,给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阿霉素肾损伤(Adriamycin Nephropathy,AN)动物模型是一种研究慢性肾病病理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的典型模型,常以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及水肿为特征,其病理过程表现为足细胞的损伤、肾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继之肾小球硬化和
2月19日,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经营方案》消息一出,第二天股票开盘不久即涨停,这是中石化A股近5年来首次触及涨停。市场用涨停热烈拥抱了混合所有制的实质性举措。  似乎,混合所有制为市场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开出了一剂灵丹妙药。  那么,混合所有制的核心是什么?国有企业是否需要保持控制力?民营企业如何介入?意义何在?如何监管?还有,国际上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尤其是俄罗斯的私有化改制,现实借鉴意义何在?
期刊
2014年,我们将继续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严格审查和处置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的行为,严肃查办发生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买官卖官、徇私枉法、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提高依纪依法惩治腐败的能力。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注重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的重大决策,充分彰显了我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纪念大会结束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多次主动进行裁军行动,先后裁减员额100万、50万、20万,中国军队现有总员额230万。这次党中央、
期刊
2015年9月7日,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宫浩钦的个人画展“飞虎情缘——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创作作品展”,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  在中国抗战最艰苦、中国空军几乎消耗殆尽的时候,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来到中国,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用生命和勇气写就了一篇篇不朽传奇,让那个“零”式飞机曾经疯狂肆虐的天空绽放出一片绚烂云霞。此次展出的30余幅作品中有
期刊
目的: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上主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但有效的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自噬,这一种依靠溶酶体来达到细胞代谢要求和细胞器周转的进化上保守的机制,并揭示了其在创伤性动物模型中的重要作用。自噬是一把双刃剑,适当水平的自噬可促进异常蛋白质或受损细胞器的清除,而过度活化的自噬可诱导自噬凋亡。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自噬通量似乎在TBI后被阻断,这有助于脑细胞的凋亡。因此,确定TBI后自噬通量的状况,并寻找能调控
中联重科是从一家研究院所改制、发展成长起来的,在市场当中白手创业,今天已经位居全球工程机械的第六强。经过持续的体制创新,已经成为股权多元化的A股+H股的上市公司,可以说是一家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的工业企业,高度契合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改革方向。  中联重科改革的成果  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公司进行了一些探索。事实上,混合所有制的体制创新也让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