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稠油资源在我国分布较广,储量也很多,约占石油总储量的五分之一。然而目前,稠油的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利用和改善稠油蒸汽的吞吐技术,以促进稠油油藏的开采效果提高。
[关键词]蒸汽吞吐 稠油油藏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494-01
稠油资源在我国分布较广,储量也很多,约占石油总储量的五分之一。然而目前,稠油的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尤其是蒸汽吞吐技术存在着些许值得改进的方面。例如,蒸汽吞吐效果逐渐降低,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油汽比、地层压力下降。再比如有效接替技术尚不成熟等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改善稠油蒸汽的吞吐技术,以促进稠油油藏的开采效果提高。
一、蒸汽吞吐研究方法分析
1.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油机理研究。蒸汽吞吐开发方式主要是利用注入油藏的热能,改善地层条件下原油流动性能,达到工业开采的目的;但是在吞吐开发后期,如何充分利用热能源,最大效率的加热和置换地下原油资源,就需要开发工作者通过加深蒸汽吞吐采油机理的研究,以掌握油藏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油气运移方向,然后制定出合理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策略,形成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
2.沉积相方法。蒸汽吞吐开发油藏的综合调整措施及开发部署都依赖对油藏沉相的研究,可以利用三维地震、地球物理测井、岩芯分析及动态监测资料,建立和调整油藏地质模型,确定储层空间分布,深入研究储层平面及纵向特性变化综合分析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改善吞吐阶段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我国许多油田都采用了这套方法并见到成效。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空间上和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利用动态拟合的方法确定实际油藏中的含油饱和度分布,直接指导生产,这已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普遍使用;二是进行不同地质条件、不同驱动方式油层内饱和度分布的机理研究,以揭示微沉积旋回对水驱油层饱和度分布的定量影响。
4.油藏动态监测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是利用油田生产的各种数据和动态监测取得的测试资料来研究剩余油分布,是一种直接而方便的方法。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的调整措施,特别是单井调整措施,往往迅速见效,因而在我国应用十分普通。
二、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油的基本特征研究
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的稠油油藏种类丰富,地质条件各异,但是总结其开发过程,一般都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其一,蒸汽吞吐采油属于依靠天然能量开采,人工注入蒸汽加热油层及原油将起到强化天然驱动能量的作用,因此蒸汽吞吐开采阶段采收率较低,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其二,蒸汽吞吐开采属强化开采手段,一般采油速度很高。一般为地质储量的百分之四到六,甚至更高。
其三,蒸汽吞吐开采各周期内的产量变化幅度大,一般呈现排液期,产量峰值期和递减期三个阶段。
其四,蒸汽吞吐是单井作业,对各类稠油油藏的地质条件适用范围广,经济风险上较蒸汽驱也小得多。
其五,蒸汽吞吐采油过程中,注入蒸汽向非均质厚油层顶部超覆推进及沿高渗透层指进现象不可避免,即垂向扫油系数偏低,因此在保证注入热焙比较高的前提下,改善油层吸汽剖面是蒸汽吞吐的核心技术。
通过对稠油蒸汽吞吐采油机理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稠油油藏注入蒸汽进行吞吐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用的各种驱动能量,可以预见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各种驱动相互组合后带来的采油效果,并总结出蒸汽吞吐采油的特殊性。
三、蒸汽吞吐阶段剩余油分布的研究
1.沉积相方法。首先开展的研究是建立综合地质研究数据库,并建立能准确反映油藏特征的地质模型,其次开展沉积环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的多层次解剖,解剖的程序为油层组、砂岩组、小层、单砂层、单砂体。在蒸汽吞吐开采中后期,由于蒸汽吞吐开采的复杂性,导致剩余油在空间和平面分布十分复杂,小层的划分满足不了储层研究中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必须将储层细分到单砂层,以单砂层做为开发研究单元,搞清单砂层的分布状况及其规模,解决纵向及平面矛盾。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发育,油层厚度较大,渗透率以中~高渗为主,一般在0.5~2.0μ立方米,均为饱含油:分流河口坝微相砂体较发育,油层厚度较大,渗透率以高~特高渗为主,一般在1.0μ立方米以上,平均1.68μ立方米,为饱含油层;分流间微相和前缘薄层砂微相砂体不很发育,砂体分布具有条带性,渗透率以中~低渗为主,平均0.89μ立方米,含油性较差:前三角洲微相和分流间洼地微相砂体不发育,含油性最差或不含油。
2.检查井方法。利用常规取芯、密闭取芯和大直径取芯分析等是油藏开发过程中通过取芯来确定油层含油饱和度和其它储层参数的方法,通过取芯井岩芯分析,不仅可以确定不同开发阶段油层含油饱和度及其变化规律,同时也可以确定储层参数及其变化,进而综合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油层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量,可以计算油藏中含油饱和度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预测未来饱和度变化;主要用于三方面研究工作:一是利用生产历史拟合方法确定实际油藏中的含油饱和度分布;二是进行不同地质条件和驱动方式下的含油饱和度分布的机理研究;三是预测各种驱动方式下,油层中的剩余油饱和度变化。
四、改善蒸汽吞吐开发的效果分析
WD248块油区部署加密74口,并取得较好效果说明;在稠油蒸汽吞吐后期,通过提高平面动用程度技术的研究,仍可采用“井网加密”技术改善开发效果,并使加密井获得较好效果,但是必须保证加密井地质储量高于极限值,即在四万吨以上。在稠油蒸汽吞吐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的技术是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并可用于指导油井吞吐时的分注、选注工作,各油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统计分析得出井段长度、渗透率孔隙度、地层系数、油层厚度等参数的界限值,并综合起来应用。
五、结束语
综上,本文围绕着蒸汽吞吐研究方法、油藏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和开发效果等四个方面浅析了蒸汽吞吐在油藏开发中的就用。希望该认识能够结合油田开发实践,对加强和更新油藏地质认识起到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凤莲;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数值模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周玉萍;應用表面活性剂改善非牛顿原油的渗流流变性[J];湖北地矿;2012年02期
[3]杨建华;卢素萍;马香丽;姚建兵;;井筒化学生热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清洗世界;2011年09期
[4]杨建华;热力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海洋石油;2012年02期
[关键词]蒸汽吞吐 稠油油藏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494-01
稠油资源在我国分布较广,储量也很多,约占石油总储量的五分之一。然而目前,稠油的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尤其是蒸汽吞吐技术存在着些许值得改进的方面。例如,蒸汽吞吐效果逐渐降低,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油汽比、地层压力下降。再比如有效接替技术尚不成熟等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改善稠油蒸汽的吞吐技术,以促进稠油油藏的开采效果提高。
一、蒸汽吞吐研究方法分析
1.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油机理研究。蒸汽吞吐开发方式主要是利用注入油藏的热能,改善地层条件下原油流动性能,达到工业开采的目的;但是在吞吐开发后期,如何充分利用热能源,最大效率的加热和置换地下原油资源,就需要开发工作者通过加深蒸汽吞吐采油机理的研究,以掌握油藏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油气运移方向,然后制定出合理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策略,形成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
2.沉积相方法。蒸汽吞吐开发油藏的综合调整措施及开发部署都依赖对油藏沉相的研究,可以利用三维地震、地球物理测井、岩芯分析及动态监测资料,建立和调整油藏地质模型,确定储层空间分布,深入研究储层平面及纵向特性变化综合分析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改善吞吐阶段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我国许多油田都采用了这套方法并见到成效。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空间上和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利用动态拟合的方法确定实际油藏中的含油饱和度分布,直接指导生产,这已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普遍使用;二是进行不同地质条件、不同驱动方式油层内饱和度分布的机理研究,以揭示微沉积旋回对水驱油层饱和度分布的定量影响。
4.油藏动态监测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是利用油田生产的各种数据和动态监测取得的测试资料来研究剩余油分布,是一种直接而方便的方法。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的调整措施,特别是单井调整措施,往往迅速见效,因而在我国应用十分普通。
二、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油的基本特征研究
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的稠油油藏种类丰富,地质条件各异,但是总结其开发过程,一般都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其一,蒸汽吞吐采油属于依靠天然能量开采,人工注入蒸汽加热油层及原油将起到强化天然驱动能量的作用,因此蒸汽吞吐开采阶段采收率较低,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其二,蒸汽吞吐开采属强化开采手段,一般采油速度很高。一般为地质储量的百分之四到六,甚至更高。
其三,蒸汽吞吐开采各周期内的产量变化幅度大,一般呈现排液期,产量峰值期和递减期三个阶段。
其四,蒸汽吞吐是单井作业,对各类稠油油藏的地质条件适用范围广,经济风险上较蒸汽驱也小得多。
其五,蒸汽吞吐采油过程中,注入蒸汽向非均质厚油层顶部超覆推进及沿高渗透层指进现象不可避免,即垂向扫油系数偏低,因此在保证注入热焙比较高的前提下,改善油层吸汽剖面是蒸汽吞吐的核心技术。
通过对稠油蒸汽吞吐采油机理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稠油油藏注入蒸汽进行吞吐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用的各种驱动能量,可以预见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各种驱动相互组合后带来的采油效果,并总结出蒸汽吞吐采油的特殊性。
三、蒸汽吞吐阶段剩余油分布的研究
1.沉积相方法。首先开展的研究是建立综合地质研究数据库,并建立能准确反映油藏特征的地质模型,其次开展沉积环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的多层次解剖,解剖的程序为油层组、砂岩组、小层、单砂层、单砂体。在蒸汽吞吐开采中后期,由于蒸汽吞吐开采的复杂性,导致剩余油在空间和平面分布十分复杂,小层的划分满足不了储层研究中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必须将储层细分到单砂层,以单砂层做为开发研究单元,搞清单砂层的分布状况及其规模,解决纵向及平面矛盾。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发育,油层厚度较大,渗透率以中~高渗为主,一般在0.5~2.0μ立方米,均为饱含油:分流河口坝微相砂体较发育,油层厚度较大,渗透率以高~特高渗为主,一般在1.0μ立方米以上,平均1.68μ立方米,为饱含油层;分流间微相和前缘薄层砂微相砂体不很发育,砂体分布具有条带性,渗透率以中~低渗为主,平均0.89μ立方米,含油性较差:前三角洲微相和分流间洼地微相砂体不发育,含油性最差或不含油。
2.检查井方法。利用常规取芯、密闭取芯和大直径取芯分析等是油藏开发过程中通过取芯来确定油层含油饱和度和其它储层参数的方法,通过取芯井岩芯分析,不仅可以确定不同开发阶段油层含油饱和度及其变化规律,同时也可以确定储层参数及其变化,进而综合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油层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量,可以计算油藏中含油饱和度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预测未来饱和度变化;主要用于三方面研究工作:一是利用生产历史拟合方法确定实际油藏中的含油饱和度分布;二是进行不同地质条件和驱动方式下的含油饱和度分布的机理研究;三是预测各种驱动方式下,油层中的剩余油饱和度变化。
四、改善蒸汽吞吐开发的效果分析
WD248块油区部署加密74口,并取得较好效果说明;在稠油蒸汽吞吐后期,通过提高平面动用程度技术的研究,仍可采用“井网加密”技术改善开发效果,并使加密井获得较好效果,但是必须保证加密井地质储量高于极限值,即在四万吨以上。在稠油蒸汽吞吐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的技术是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并可用于指导油井吞吐时的分注、选注工作,各油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统计分析得出井段长度、渗透率孔隙度、地层系数、油层厚度等参数的界限值,并综合起来应用。
五、结束语
综上,本文围绕着蒸汽吞吐研究方法、油藏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和开发效果等四个方面浅析了蒸汽吞吐在油藏开发中的就用。希望该认识能够结合油田开发实践,对加强和更新油藏地质认识起到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凤莲;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数值模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周玉萍;應用表面活性剂改善非牛顿原油的渗流流变性[J];湖北地矿;2012年02期
[3]杨建华;卢素萍;马香丽;姚建兵;;井筒化学生热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清洗世界;2011年09期
[4]杨建华;热力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海洋石油;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