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市场潜力 开拓农产品多样化出口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ui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到产品质量差别、注重消费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愿意为高质量的食品支付更多费用的人在逐渐增多。这些变化必将成为印度农产品进口市场扩大的内在潜力。
  
  印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GDP年均增长6%。特别是2003-2004年度印度GDP增长率高达 8.5%,2004-2005年度达 7.5%。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3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已排在美国、中国、日本之后居世界第四位。随着印度经济实力的增强,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正在悄然兴起。
  在这一良好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近年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迅速。2001年双边贸易总量为36亿美元,2004年猛增至136亿美元,增长了2.8倍。据印度商工部商务信息服务总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2005年印度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比上年增长66.45%,达到67.47亿美元,超过从美国的进口额62.91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然而印度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开发市场,我国对其出口贸易,特别是农产品出口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印度食品消费趋势
  
  印度是一个多种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有11亿人口,由28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组成。各地区在资源、文化、饮食习惯、生活水平和语言上有诸多不同,各地区间以及地区内人民收入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印度有大量收入低阶层人口,据世界银行《2005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1999-2000年35%的印度人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印度政府2003年第59次家庭消费调查还显示,印度人近51%的收入是用于食品消费,具体来说,在农村这一比例为54%,在城市这一比例为42%。其中大部分人将所得收入用来购买基本食品如粮食、菜籽油、糖等,很少有人购买高附加价值食品。
  但是,最近几年印度人对蔬菜、鸡蛋、水果、肉以及饮料的消费有逐渐增加的倾向。由印度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Council of Applied Economic Research)所进行的“家庭市场信息调查”结果表明,印度中上层收入阶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年收入9万卢比或1.12万美元)的比例已经从1989-1990年的14%增加到了2001-2002年的28%,预计在2009-2010年达到48%,而低收入阶层比例有所下降。2001-2010年预计有6.5亿人进入20-34岁年龄段,到2025年约40%的印度人是城市居民。
  因此,一些印度经济观察家对印度人的消费变化趋势非常乐观。他们认为随着印度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年龄结构的变化(年轻人的增加)、消费至上观念的增强、单身职业男女的明显增加以及消费信用卡的使用等将把印度推向一个新的消费增长轨道。意识到产品质量差别、注重消费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愿意为高质量的食品支付更多费用的人在逐渐增多。这些变化必将成为印度农产品进口市场扩大的内在潜力。
  
  印度食品加工及农产品进口
  
  印度国土面积占世界第七位,耕地面积占世界第二位,很多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排在前几名。印度开展了促进种植业进步的“绿色革命”、扩大牛奶产量的“白色革命”。这些对印度农业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绿色革命”主要集中在印度西北部地区实施,其他地区种植业生产率依然比较低。另外,印度农业的丰歉状况容易受当地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变化影响,这带来了农业生产波动。1996-1997年至2004-2005年期间,按成本要素计算的农业GDP曾经有3个年度是负增长,特别是2002-2003年农业GDP增长率为-5.6%。
  印度在世界加工食品市场上的份额仅为1.5%,食品加工业还处于初级水平,以小规模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印度经过加工的水果和蔬菜不到2%;谷类和豆类等非易腐产品的加工附加价值小,只局限于分等、清洗、制粉和包装。印度经过再加工的农产品也只有2%,多数产品质量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由于印度人习惯于常年消费新鲜食品和即制即食烹调食品,一定程度影响了其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中产阶级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印度人对方便、卫生食品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这为扩大对印农产品出口、加强对其食品加工业投资等提供了机会。近几年许多跨国公司如美国的百事、可口可乐、嘉吉、亨氏等都已投资于印度的食品加工业。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04年印度进口额最大的农产品是大豆、花生及其制成油类,进口额24.01亿美元,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47%。进口额占农产品进口总额5%以上的有坚果及其制品类、蔬菜及其制品类、糖及制品类、棉、黄麻及其纤维类等,其进口额分别为5.37亿美元、4.44亿美元、2.89亿美元、2.6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0.5%、8.7%、5.6%、5.1%。
  从世界各国进口农产品排名看,2003年排名居前20位的印度进口农产品主要有豆油、带壳花生、花生油、油菜籽、蓖麻籽、姜、辣椒和多香果、大蒜、原毛、粗毛等。其中豆油进口量99万吨,进口额5.6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带壳花生进口量16万吨,进口额1.2亿美元,居第2位;花生油进口量居第5位,进口额居第7位;蓖麻籽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居第4位;姜进口额居第4位;辣椒和多香果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居第2位;大蒜进口量居第17位;原毛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居第5位。
  近年来,从进口农产品各大类上看,进口保持连续增长的主要有大豆等制成油类、牲畜和畜肉、禽肉及制品类、糖及制品类、调味料类、烟草和天然橡胶及制品类、水果及制品类、茶、咖啡、可可及其制品类等。具体来说,2004年进口额比上年有显著增长的农产品主要有原料糖、香烟、天然橡胶、咖啡、茶、杏、樱桃、桃、李子、葡萄等。原料糖进口额由2003年的1338万美元猛增到2004年2.15亿美元。印度的进口水果一直以苹果为主,但是2004年杏、樱桃、桃、李子、葡萄的进口额都比上年增长1倍以上,水果进口有朝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畜肉制成品中,加工火腿猪肉和猪肉香肠的进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7倍和1.1倍。此外,谷物类加工食品的进口量也在扩大,早餐食品的进口也比上年增加了71.1%。
  
  中国对印出口现状及前瞻
  
  近年来我国对印农产品出口虽有所波动,但总的来说表现出逐步增长的势头。农产品出口总额由1996年的0.88亿美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13亿美元,10年间增加了1.4倍。但是同期我国对印农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并没有增加多少,仅由0.62%提高到0.78%。在印度农产品进口市场有望不断扩大的今天,我国尚需抓住机遇,加强对印市场的开发。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对印出口农产品290多种,其中出口额最大的是各类生丝,这是我国对印出口的传统大宗商品,并且多年来保持持续增长。2005年生丝出口额1.3亿美元,占对印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1.7%。出口额较大的农产品还有其他干芸豆、未梳脱脂剪羊毛、猪鬃、未磨肉桂及肉桂花、鲜苹果、废丝、鲜或冷藏的蒜头、砂糖等,这些农产品的出口额分别是1400万美元、846万美元、741万美元、467万美元、366万美元、351万美元、305万美元、236万美元,分别占对印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6%、4%、3.5%、2.2%、1.7%、1.6%、1.4%、1.1%。
  2003年6月中印两国同意开展边境贸易,我国指定西藏自治区的仁青岗作为与印度开展边境贸易的口岸。为了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中印两国还同意建立一个联合研究组以探讨两国贸易与投资的互补性,并制定未来五年的合作计划。此外,两国还指定代表寻找解决边境争端的途径。2006年7月6日,印度再开通了乃堆拉口岸。这为我国通过陆路贸易扩大对印出口农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印度只允许通过边境贸易从中国进口15种商品,将来将陆续放开。在初开通阶段,每天仅开放8小时,允许60辆卡车和100个贸易商往来于口岸间。中国可出口的产品主要有羊毛、丝绸、山羊绒、山羊皮、绵羊皮、牦牛及尾、山羊、绵羊、马、盐、硼砂、黄油等。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方面的有关调查显示,如果通过乃堆拉口岸的贸易不受限制,2007年口岸贸易额将达到约4700万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约8023万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约1.3亿美元。通商口岸的开通进一步增加了我国对印农产品出口的途径。
  目前,我国对印出口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品少。从各种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上看,除生丝以外,其他农产品的出口规模过小,均不到出口总额的10%。这说明目前我国对印度农产品出口的力度还不大,仅仅停留在传统农产品上。今后我们应不断培养拳头农产品,扩大在印度的市场。据统计,我国的蔬菜水果进口额在印度各蔬菜水果进口对象国中排在首位。我国种植业比印度发达,蔬菜水果品种比印度丰富,质量也优于印度。虽然蔬菜水果对运输储存要求严格,但是我国与印度相邻,运输较为便利。与美国、澳大利亚甚至在某些品种上与印度当地相比,我国出口的蔬菜、水果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因此这应该是我国今后对印出口开发的主要方向。
  (杨东群、李先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刘耀魁:日本鹿儿岛大学)
其他文献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整个非洲国内生产总值近20%。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由于受国际社会的制裁,南非经济出现了衰退。但之后,新南非政府实施了“重建与发展计划”(RDP),在1996年推出了“增长、就业、再分配”(GEAR)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使南非经济恢复了增长的态势。2004年南非GDP增速达3.7%,2005年提高到4.9%。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显
期刊
我同意联合国贸发会议《贸易与发展报告(2006)》(以下简称报告)中关于贸易有助于发展和减除贫困的观点。为了成功实现发展和减贫的目标,贸易在今天已经成为一国政策组合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除此之外还必须包括许多其他政策。这意味着,不要盲目地坚持自由贸易。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不要盲目地坚持政府可以无所不为,当然更不能盲目地坚持保护主义。如果贸易开放并不充分,这依然是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我所称的“
期刊
在上世纪全球制造业转移过程中,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制造业基地,但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却处于低端位置,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能源原料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压力。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全球服务外包,恰恰给中国提供了难得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机会。同时,服务外包具有无污染、知识含量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可积极考虑发展的产业。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变革与创新步伐加快,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服务“外包”发
期刊
碳酸饮料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主打产品,风靡世界。碳酸饮料在我国鼎盛时占饮料市场的80%,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瓶装饮用水、果汁饮料、茶饮料等的崛起渐渐退出了市场主导地位。本文分析特许经营模式的特征、美国碳酸饮料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从中探讨对我国碳酸饮料产业开放的一些启示。    特许经营模式概述    作为一种商品和服务的营销模式,特许经营(franchising)在我国的出现是改革开放
期刊
此前一篇文章我曾谈到,在WTO的DSB于2004年8月31日通过加拿大诉美国软木反倾销案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报告之后,即正式宣布美国在归零问题上输掉了案件。2005年5月2日美国商务部为执行DSB的决定又公布了新的最终裁决,并据此通知了DSB。然而美国在新的裁决中只是改变了其计算倾销幅度的方法,即将W-to-W (加权平均正常值比加权平均出口价格) 改为T-to-T (每笔交易的正常值比每笔交易的
期刊
能挽救多哈回合吗?可能。关键在于部长们需要改变他们的谈判方式。他们需要在能干的世贸总干事拉米的帮助下,一改固执的态度,相互合作,成为具战略眼光的问题解决者。不要再犹豫了,149个成员方参与的多个主题的谈判需要信息共享、尝试创造性的(结果)组合以及互相协助。谈判的主要的目的是去打开市场、削减补贴,尽量争取但不超越国内政治支持。    部长们有共同的战略利益。降低贸易壁垒将刺激全球经济增长,从而使所有
期刊
目前,在全球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着约300个以制定技术标准或者规范为目的的标准联盟。联盟中的成员以企业为主,在同一产品市场相互协调,促进、影响甚至控制相关产品市场的发展。标准联盟与正式标准制定组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前者以市场需求为动机,不同联盟之间标准制定程序也不一样;后者以技术协调和促进贸易为动机,不同正式标准制定组织之间的标准制定程序基本相同。但是,标准联盟与正式标准制定组织之间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期刊
或许是想起了15年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断⑴给此后谈判注入的神奇魔力Ⅰ,或许是厌倦了此前WTO成员们唇枪舌战,无休无止的争论,2006年7月24日WTO总干事拉米一改平日乐观⑵,突然建议无限期中止多哈谈判⑶。7月27日WTO全体成员在总理事会上也“意外”地审议通过了拉米的“休克疗法”,宣布由于主要谈判方立场分歧无法弥合,谈判将在锁定现有进展的基础上无限期中止,整个回合谈
期刊
此次会议的失败完全是由于各方缺乏政治意愿,时机尚不成熟。纵使拉米下了三剂猛药,仍无力回天。    参加过2005年12月WTO香港部长会议的人可能都会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在会议的开幕式上,拉米掏出了一个魔法棒,告诉大家这是WTO秘书处的同事在他新上任时送给他的礼物,希望他在多哈回合步履维艰的时刻能创造出奇迹,但他立即也坦承自己并不懂魔法,只有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奇迹。拉米没有说错,他不是哈利
期刊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贸易增长模式表现出总量高速增长、出口市场集中、顺差来源不平衡的趋势,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严重冲突,引发贸易摩擦将不可避免。    基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经济和政治基本发展趋势的总体战略判断,坚持改革开放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WTO是实施这一基本国策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近150年来,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第一次以充满自信的姿态主动融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