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之谜新说》阅读训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ha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么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实现如此艰巨的工作。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英里范围内。竟然难以找到类似的石头。
  ②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
  ③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非常好,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此外,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1英寸长的人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
  ④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考古研究业已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大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但少数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说:既然开罗附近有许多花岗岩山丘,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那难以数计的石头?另外,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塔高乘上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等;穿过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以上这些都是巧合吗?看来,金字塔之谜并未完全“破译”。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⑤20世纪30年代,一群科学家发现在一座金字塔塔高1/3处有一只垃圾桶,桶内有一些死猫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这些尸体非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为“木乃伊”。后来,很多科学家都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了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不单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金字塔内尽管温度较高,但是保鲜效果很好。其内部温度的分布、空气的流动与其他建筑物不同,它有像冰箱和烘干机一样的作用,所以,在金字塔内,水蒸发的速度快,物品脱水迅速。
  ⑥最初发现金字塔具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是法国人鲍比,他推测塔内可能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起作用。鲍比的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美国加州大学派出科研人员前去考察,进入塔内之后,他们发现所携带的各种电子仪器几乎都失灵了。因此,他们推测塔内某处可能藏有巨大的磁石。意大利学者还发现长时间在塔内停留,会使人神经失调、意识模糊。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
  (佚名/文选文有改动)
  
  1.在埃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
  2.文章第(1)段中加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现象,请作修改。
  3.大卫杜维斯提出了一个什么惊人的见解?这一惊人见解的依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4.“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其中“这种现象”具体指什么?
  5.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学过的相关知识,对埃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作一简要说明。(从形状、规模、功用等方面说明)
  6.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用简明语言解释什么是“木乃伊”?
  7.意大利学者还发现长时间在塔内停留,会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金字塔之谜新说”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参考答案:
  1.胡夫金字塔。
  2.“实现”改为“完成”。
  3.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譹?訛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巨石的构造而得出的化验结果。②在石头中发现的一缕掉进混凝土中的人发。
  4.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
  5.示例: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国王胡夫的陵墓,它的外形近似汉字的“金”字。该塔高约146.5米,其用230万块巨石砌成。这座金字塔规模巨大,气势雄伟,令人叹为观止。
  6.指脱水变干而不腐烂变质的尸体。
  7.神经失调意识模糊。
  8.示例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了世界奇迹,为后人所景仰。示例二:科学是无止境的,人类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才能揭开科学的奥秘。
  河北省乐亭县王滩初级中学(063600)
其他文献
周振甫先生说,写书评(包括史评)有蚂蚁搬山式的,蜜蜂酿蜜式的,也有开山铸铜式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就属于开山铸铜式的,作者读史。能抓住精华,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发表自己独到的真知灼见,语虽不多,却字字珠玑,句句生辉,能给人深深启迪。  首先,毛泽东同志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是简单地用“仁”与“暴”、“明”与“昏”,“忠”与“奸”、“贪”与“廉”等现成的概念作简单化的概括,而是就其一生功过表现作全面辩证
期刊
在我记忆的深处,我仿佛只记得儿童节的快乐和母亲节的温馨。而对于他,只有那阵呛人的烟雾依然如故。仿佛时常萦绕在我身边……他,就是我的父亲。  那年,刚上初中的我结识了一群不三不四的朋友。他们对我“很好”:我受委屈了,他们帮我出气;我无聊难过了,他们引我入网络世界:还“好心好意”地为我找了一个帅气十足的“男朋友”。幼稚懵懂的我从此放弃了学习,坠入了“如痴如醉”的迷雾里,直到有一天,我珍藏的一大堆“情书
期刊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用战火入侵了扎巴克的故乡,一个贫穷的波兰南部小镇,肆意烧杀当地的犹太人,无数难民流离失所,到处都是瘦骨嶙峋的难民和饥饿至死的尸体。  扎巴克是一位刚刚娶妻生子的犹太商人,为了年迈的母亲和他的妻儿,他不得不冒险天天外出经商。很不幸,扎巴克在一次回家的路上被纳粹士兵抓走了,因为他用带着厌恶的神色多看了他们一眼。  扎巴克被送进了一个负责在丛林中修筑铁路的集中营,来到这里后,扎巴克心里
期刊
春天精心组织的一支模特队  在用春花搭成的T型台上  展示今春的流行款式和色彩  让涉世未深的片片新叶  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    抬头望望天空  只见朵朵云彩异常斑斓  恰似一只只放大的蝴蝶  而蝴蝶正是一朵朵  浓缩了的云彩    低头看看大地  眼前梦一般飘来  十个身着五彩衣裙的花季女孩  她们把蝴蝶的含义  解释得最为清楚明白
期刊
在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中,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动人的事迹,以及他们背后所包含的精神。都让整个中国为之感动。让许多人泪流满面,让无数的观众记忆犹新。主持人宣读的颁奖词。虽只有寥寥数语,却时时在人们心中激荡起感动的春潮。品读这些准确而优美的语言。同样能引发我们的感动和震撼。  1 大爱至善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  颁奖辞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
期刊
“忙着呢……”这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毕业班学生每天说得最多的话。自从进入中考倒计时以来,在我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紧张。天正忙着下雨,树正忙着发芽,时间正忙着转动。我们正忙着补课……  忙啊!忙啊!忙啊!到底我们在忙些什么啊?想着想着,疲倦的我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梦很特别:在一个美丽的国度里,住着时间、效率、教科书、电脑……那个国度叫“初三”。国度边有一条湍急的河,河那边是广阔的世界,很美好的世界。
期刊
文学常识中有许多与“数字”有关的作品和作家。在考试中会常常遇到,为了便于记忆现作一梳理和归纳。    一、与数字“1”有关的作品和作家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  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期刊
题记:今年暑假,有幸重游南京,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已是一个老者。历史的风云在许多地方留下了痕迹,无法抹去。比如,你的名字。    秦淮     “秦淮河里的水,为何总是香的?”  “十里秦淮,自古佳人多。”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人,她便是西湖湖畔那“妾乘油壁车”的苏小小,纯情而任性的苏小小。与她相比,香君的确是为一个王朝颠簸得过于认真,然而又执著得可爱。  登上媚香楼。抚摸那
期刊
一群幼虫,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蛹,在其中做着化蝶的梦……  像其他的幼虫一样,他们带着一堆希望躲在蛹里,都梦想在竭尽全力的那一刻能破蛹而出,出来后便是色彩缤纷,各有千秋。  经历了酸甜苦辣。走过了灰暗阴霾。终于迎来了神圣的一刻。他们的蛹裂开了一道缝,金色的光从缝中直射进来,照在他们已进化完好的身体上,冲动而出,看到了他们向往的天空。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荡,而其他的都呆在原地,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化
期刊
徐志摩(1897—1931)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是浙江海宁人,出身富商家庭,其父徐申如开办电灯厂、布厂、裕通钱庄等。1921年,徐志摩留学英国,在剑桥大学研究院读研究生。那时,他已有妻室,原配夫人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婚,婚后在家孝敬公婆,帮助公公掌财理家。因徐志摩在英读书思念妻子,张幼仪到英国陪读。但不久,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林长民送女儿林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