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跳”是一种区域性的民间曲艺,以说唱古今为内容,一直流传至今。在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传逐渐消逝的当下,如何保护好“三跳”并实现其“三级跳”是桐乡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三跳”文化,并探讨了实现其“三级跳”的策略。
关键词:桐乡;“三跳”;非遗
“三跳”是以三段竹板互为敲击为伴奏,以说唱形式演唱的江南传统民间曲艺,是浙北地区影响较大的一个曲种。自清末民初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流传于嘉兴桐乡、湖州南浔、德清一带农村,其中“桐乡帮”因唱腔委婉、形式丰富、流传广泛、传承有序而成为“三跳”主脉。传说“三跳”艺人演唱时用以击节伴奏的道具——三跳板,为运河纤夫手中之纤板所成,所以桐乡“三跳”又俗称“纤板书”或“纤书”。
桐乡市位于京杭大运河之畔,积淀了十分丰富的运河文化,“三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曲调唱腔看,“三跳”应是本地宣卷调和山歌融汇的产物。已知最早的艺人名为金荣生。据原梧桐乡“三跳”老艺人谢培卿(1921-1989)回忆,早在清代已有“三跳”演唱,当时桐乡比较有名的“三跳”艺人有“五方”:金方、银方、铜方、铁方、少方,人称“五虎将”。少方姓沈,常在桐乡石门湾一带演出,先后收过不少徒弟,最有名的为“五卿”(金卿、荣卿、苋卿、仁卿、培卿)。
旧时统治阶级视“三跳”为谣邪俗曲,屡加查禁,艺人们只能在乡间小茶馆里偷偷地演出。至解放前夕桐乡全县“三跳”艺人仅存十余人。解放后,人民政府帮助“三跳”艺人建立组织、介绍演出,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艺人队伍发展至三、四十人。文革期间,再遭禁锢。1979年恢复演出,最多时达五十余人。随着时代的变革,加上艺人年龄老化,至1990年,仍在演出的艺人已不到十人。二十世纪初,第一代艺人已全部过世。第二代艺人最后一位传人王祖良也已病故。第三代艺人雖尚有六七人,但因“三跳”演出不能糊口,均转为经商。目前仍在演出的仅有二人,一人参加民间乐队,一人在企业工作,“三跳”演出只在节日或宣传所需时为之,且此二人均已五十多岁,未收徒弟,后继乏人。桐乡“三跳”濒临灭亡,发展形势岌岌可危。
濒危的桐乡“三跳”如何实现“三级跳”,成为桐乡人民是桐乡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问题。
落实非遗保护机制实现“一级跳”。一级跳从“正名”开始,落实政策性保护。首先,将“三跳”列入省、市、县三级政府保护名录,并于2009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次,设立“三跳”专项扶持保护基金,建立长效经济保障制度,落实物质保障。第三,积极保护中老年“三跳”艺术家,关心其政治和经济待遇,省、市、县三级政府已命名“三跳”艺人邱学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跳)传承人。
建立多元传承机制实现“二级跳”。教育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要素。在桐乡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及努力下,桐乡“三跳”传承基地成功建立,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探索建立多元化传承机制。发挥基地的培养功能,充分调动“三跳”老艺人传承艺绝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获生机并且发扬光大,使民间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保护;充分利用基地的吸引作用,发挥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对象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的传承模式,多途径培养年轻人才;实现“三跳”进校园,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三跳”课程,如邀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到桐乡茅盾中学和桐乡市图书馆,为学生和全市音乐老师开展《浙江传统曲艺——兼谈桐乡三跳》专题讲座。
探索文化弘扬机制实现“三级跳”。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搜集、整理有关桐乡三跳的资料,包括实物文字、影像及图片,并将所得资料及物品整理存档;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大力宣传桐乡“三跳”;全面摸清桐乡“三跳”起始、发展、分布、特色等基本情况,出版民间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专集《桐乡三跳》一书;编辑《三跳》地方乡土文化教材;探索互联网时代“三跳”网络宣传。营造良好的民间参与氛围。加强“三跳”艺人的对外交流,多次组织各类“三跳”演唱会,常演的堂书有《英雄堂书》、《烧香堂书》、《节气堂书》、《西厢堂书》、《倭袍堂书》等;扶持“三跳”艺人在农村开拓演出场所,为“三跳”艺术生存发展创造条件;2013年开始扶持“三跳”艺人组织团队,大力弘扬发展“三跳”艺术。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不断丰富和延伸“三跳”创作内容、形式、理念的内涵,创新“三跳”演唱形式,促进“三跳”艺术和现代社会相融合。
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民间曲艺,“三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了自己的特色,曲目丰富,是民间文化的瑰宝。桐乡“三跳”,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河纤夫这个独特群体的生活密切相关,对运河文化研究具有非常典型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此外,桐乡“三跳”生活气息浓厚,长期植根于农村,表演形式简朴,一直保留着唱词通俗,说白易懂的特点,深受当地广大农民喜爱,欣赏价值高。从濒临失传危机到得到保护、得到传承、得到弘扬,桐乡“三跳”的“三级跳”是成功的,明天还将上演四级跳、五级跳,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桐乡;“三跳”;非遗
“三跳”是以三段竹板互为敲击为伴奏,以说唱形式演唱的江南传统民间曲艺,是浙北地区影响较大的一个曲种。自清末民初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流传于嘉兴桐乡、湖州南浔、德清一带农村,其中“桐乡帮”因唱腔委婉、形式丰富、流传广泛、传承有序而成为“三跳”主脉。传说“三跳”艺人演唱时用以击节伴奏的道具——三跳板,为运河纤夫手中之纤板所成,所以桐乡“三跳”又俗称“纤板书”或“纤书”。
桐乡市位于京杭大运河之畔,积淀了十分丰富的运河文化,“三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曲调唱腔看,“三跳”应是本地宣卷调和山歌融汇的产物。已知最早的艺人名为金荣生。据原梧桐乡“三跳”老艺人谢培卿(1921-1989)回忆,早在清代已有“三跳”演唱,当时桐乡比较有名的“三跳”艺人有“五方”:金方、银方、铜方、铁方、少方,人称“五虎将”。少方姓沈,常在桐乡石门湾一带演出,先后收过不少徒弟,最有名的为“五卿”(金卿、荣卿、苋卿、仁卿、培卿)。
旧时统治阶级视“三跳”为谣邪俗曲,屡加查禁,艺人们只能在乡间小茶馆里偷偷地演出。至解放前夕桐乡全县“三跳”艺人仅存十余人。解放后,人民政府帮助“三跳”艺人建立组织、介绍演出,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艺人队伍发展至三、四十人。文革期间,再遭禁锢。1979年恢复演出,最多时达五十余人。随着时代的变革,加上艺人年龄老化,至1990年,仍在演出的艺人已不到十人。二十世纪初,第一代艺人已全部过世。第二代艺人最后一位传人王祖良也已病故。第三代艺人雖尚有六七人,但因“三跳”演出不能糊口,均转为经商。目前仍在演出的仅有二人,一人参加民间乐队,一人在企业工作,“三跳”演出只在节日或宣传所需时为之,且此二人均已五十多岁,未收徒弟,后继乏人。桐乡“三跳”濒临灭亡,发展形势岌岌可危。
濒危的桐乡“三跳”如何实现“三级跳”,成为桐乡人民是桐乡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问题。
落实非遗保护机制实现“一级跳”。一级跳从“正名”开始,落实政策性保护。首先,将“三跳”列入省、市、县三级政府保护名录,并于2009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次,设立“三跳”专项扶持保护基金,建立长效经济保障制度,落实物质保障。第三,积极保护中老年“三跳”艺术家,关心其政治和经济待遇,省、市、县三级政府已命名“三跳”艺人邱学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跳)传承人。
建立多元传承机制实现“二级跳”。教育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要素。在桐乡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及努力下,桐乡“三跳”传承基地成功建立,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探索建立多元化传承机制。发挥基地的培养功能,充分调动“三跳”老艺人传承艺绝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获生机并且发扬光大,使民间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保护;充分利用基地的吸引作用,发挥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对象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的传承模式,多途径培养年轻人才;实现“三跳”进校园,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三跳”课程,如邀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到桐乡茅盾中学和桐乡市图书馆,为学生和全市音乐老师开展《浙江传统曲艺——兼谈桐乡三跳》专题讲座。
探索文化弘扬机制实现“三级跳”。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搜集、整理有关桐乡三跳的资料,包括实物文字、影像及图片,并将所得资料及物品整理存档;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大力宣传桐乡“三跳”;全面摸清桐乡“三跳”起始、发展、分布、特色等基本情况,出版民间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专集《桐乡三跳》一书;编辑《三跳》地方乡土文化教材;探索互联网时代“三跳”网络宣传。营造良好的民间参与氛围。加强“三跳”艺人的对外交流,多次组织各类“三跳”演唱会,常演的堂书有《英雄堂书》、《烧香堂书》、《节气堂书》、《西厢堂书》、《倭袍堂书》等;扶持“三跳”艺人在农村开拓演出场所,为“三跳”艺术生存发展创造条件;2013年开始扶持“三跳”艺人组织团队,大力弘扬发展“三跳”艺术。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不断丰富和延伸“三跳”创作内容、形式、理念的内涵,创新“三跳”演唱形式,促进“三跳”艺术和现代社会相融合。
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民间曲艺,“三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了自己的特色,曲目丰富,是民间文化的瑰宝。桐乡“三跳”,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河纤夫这个独特群体的生活密切相关,对运河文化研究具有非常典型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此外,桐乡“三跳”生活气息浓厚,长期植根于农村,表演形式简朴,一直保留着唱词通俗,说白易懂的特点,深受当地广大农民喜爱,欣赏价值高。从濒临失传危机到得到保护、得到传承、得到弘扬,桐乡“三跳”的“三级跳”是成功的,明天还将上演四级跳、五级跳,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