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老银收藏的女孩 花钿委地她来收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花精美的银簪、叮当作响的银制耳环、色彩饱满的琉璃珠子……这些旧时女人的饰品,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厚土的掩埋,如今,它们被重新发掘出来,落入了这个叫非莫的成都女孩手中,这些承载了岁月的老银饰品,现在重新跃上了她的发髻、脖颈、耳垂……曾经委地的花钿,再也不会落入“无人收”的境地。
  从古代穿越来的女子
  24岁的非莫从来没有预料到,自己有一天会疯狂迷恋上老银饰品,以至于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花费了好几万元,搜集到老银饰品近百件。
  非莫本名范阳菁,是一家文化公司的图书编辑,地地道道的成都女孩。与这座城市里那些性感时髦的女孩不同,范阳菁总是对古老的东西感兴趣,在同龄人中,她看起来非常特别。第一眼看到,就立刻能从人群中把她认出来——素黑的长发一半披在肩上,一半挽成一个发髻,用一根细细的银簪子别起来,身穿白纱制成的汉服,腰上挂了一块用护心镜制成的佩饰,活脱脱一个从古时穿越来的女子。
  大学时,范阳菁交往了一个热爱汉服的男生,在男友的影响下,范阳菁也爱上了汉服。“女孩子与男孩子就是不同,当他们男生们通过汉服本身,开始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历史时,我却开始关心古代人吃穿用的是什么,特别是那时的女人到底如何打扮。”渐渐地,范阳菁就“走偏”了,“我对古代女人们头上佩戴的发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东西实在太美了,可是现在几乎没有女生在佩戴发簪了。为了更多地了解发簪,我开始到处搜集相关资料。”
  就这样,范阳菁认识了老银,并与老银饰品结缘。
  范阳菁收藏老银饰品一年多,主要的搜集渠道是通过网络与志同道合的网友交流,或是逛古玩市场,也会去农村老农家里收购。“老银的收藏其实在收藏界中属于末项,因为老银价格便宜,也不如玉器宝石来得珍贵。古玩收藏在许多男人眼里,可能仅仅是增值的一种手段,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些藏品背后的金钱,而对于我来说,我看到的就只是藏品本身,吸引我的,只是它本身的美。就像这些首饰,对于我来说,首饰永远就只是首饰,你把它们供起来,毫无意义,但你把它们佩戴在身上,它们便永远都会发光。”
  老银背后是女人的青春
  范阳菁觉得,老银饰品最的大魅力,在于银匠的心。宋人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曾经谈到过,自己偶然拾到一支古人制成的破缺玉钗,这块残缺玉钗制作之精美,完全是后代人无法企及的,因而他写道:“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则百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沈括感叹当下人心不再淳朴,不够用心致力,所以做的东西也不讲究。
  宋人沈括当时的感慨,在如今这个效率覆盖了情感的时代,已然成为了一种奢侈。“老银的风韵,是现代机械或工匠无法捕捉的东西。要说工艺,现代的工匠也许能在制作饰品时运用更多的现代技术手段,可是那只是机械的模仿或技术的炫耀,你看不到背后工匠们的心。”曾经有一位同样爱好银饰的朋友,拿出了一支由现代银匠制作的镯子,镯子的制作工艺之精湛,极有古风古韵,不禁让范阳菁怀疑此银匠是否在世。然而,在多看了几副此人打造的银饰之后,范阳菁失望地发现,其实他只是用自己高超的技艺来模仿老银的样貌,但东西却依然是“死”的,没有神韵。“古时的银匠,他们必须从很早之前就开始背银饰的谱图,那些谱图被刻在了他们心里,在他们脑海里融会贯通之后,创造出来的东西自然神韵兼备。但是现在的银匠师傅,没有人再去做背谱图这种事,更不可能等时间让这些谱图融会贯通,所以没有这份心,当然就不会有那样的底蕴。”
  说着,范阳菁拿出了两支银镯对比:一支是经过现代工艺模压制成的,这支镯子虽然花纹也很精美,可是每一条纹路就像是浮在镯子之上的;另一支是清朝老银剔地工艺制成的镯子,现在仍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道凿痕,这一道道凿痕被包浆覆盖着,更多了一种摄人的力量。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这么爱老银饰品了吧?”范阳菁说,“虽然我在老银身上花掉了很多精力和财力,可是我很快乐。每一件老银首饰,至少都被—个女人佩戴过。所以这些老银饰的背后,饱含了多少女人的青春和故事。你看,它们的主人早已经化作了泥土,而它们却依然在我身上安静地散发着光芒。”
  有人说,收藏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范阳菁陶醉的模样,再一次证明了这句话。
  范家珍宝逐个数
  在老银收藏圈混迹了一年,范阳菁说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群同样爱好老银的姐妹。虽然网络上的友谊常常被罩上一层虚假的外衣,可是因为共同的爱好,这群人之间的友谊,变得非常单纯。“我刚刚工作不久,没有什么存款,有一次我看中了一款老银的簪子,非常漂亮,要几千元,我拿不出钱来买,就在群里面一阵抱怨。没想到,一个姐妹马上给我说:‘那我借给你钱吧!’于是她二话不说就给我卡上打了几千元,并且还贴心地让我‘分期付款’还给她,我就每个月还她一点点,还了好几个月才还清呢。”
  由于范阳菁是群里接触老银时间最短的一个,所以其他成员都把她当成小妹妹。为了防止她“吃药”(收藏界的行话,指购买到假货),所以每次她要购进新货时,必须把藏品的具体信息和照片详细地发在群里,等大家一致鉴赏并点头后,她才能购买。
  范阳菁以收藏簪子为主,她的藏品里囊括了许多种类的簪子,包括:门钗、步摇、一丈青等。其中最贵的是一支上千元的银簪,这只银簪做工精细,且非常少见,据她判断是福州一带新娘的头饰。
  Tips
  什么是老银
  老银,笼统地说就是指很久以前的人佩戴过而留下来的古董银制品。
  什么是包浆
  包浆又称“黑漆古”,它是在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对于老银来说,包浆非常重要。
  老银的界定
  老银的年代界定,在古玩行里定义的年代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时间分界线;另一种则是以1966年为时间分界线,因为在这以前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很多老银器和银饰品都还在百姓家中被完整地保留着,一些传统的银饰制作工艺也都有着许多接班制作人,但在此以后,许多老银饰品逐渐流失。   老银饰品分类
  中国民间老银饰品大致分为头饰、发饰、项饰、手饰、耳饰、带饰、针线筒、吉祥物、服饰、帽花、扣子、生活器具、器皿。其中头饰为冠;发饰分为簪、钗、步摇、扁方、双尖、单尖、梳蓖;项饰分为项圈、长命锁、挂件;手饰分为手镯、手链、指环;耳饰分为耳环、耳坠;带饰分为腰挂、腰刀、腰刀佩件。
  如何鉴别老银饰品
  一、首先鉴别是否为银饰
  1 看硬度:银饰的硬度较低,用力易变形,仿制品则较硬。
  2 掂重量:银饰的重量较仿制品重。
  3 看色泽:真银饰为白色,光泽较柔和,时间长后会变黑,仿制的则不会变黑。
  4 用火烧:火烧白银会变黑红,仿制的白铜或铝合金则不会,镀银制品时间长会露出“本色”。
  二、其次鉴别是否为有年代的老银饰
  1 看磨损度:佩戴过的老银饰品是一定有磨损的,磨损的程度或轻或重,而仿制品则无磨损,是最重要的鉴别依据。仿制品可以仿出黑锈,但仿不了磨损度。
  2 看黑锈:老银饰表面的黑锈又被称作“包浆”。时间长了银会变黑,用牙膏可洗刷掉,而仿制的黑锈极易脱落,还会沾在手上。但这个不能作为重要依据,因为不少老银饰品收来时是经洗白过或别人长期佩戴过的,这样的就没有黑锈。
  3 看纹样:各个时代以及不同地区的银饰纹样是有所不同的,这需要一定的经验来辨别。
  4 看款识:所谓款识,是指银饰背面或表面,会刻上出自某个银楼的标识。一般来说出自旧时正规银楼的银饰打有银楼字号,但不全是这样;另还有相当数量的个体艺人,他们挑着工具走村串户,为人们加工制作各式各样的银饰品,这些银饰品没有款识,工艺还是相当不错,甚至有些银饰比正规银楼的还要精致。
  三、判定银饰的成色
  看碴口:把银饰品横向剪断一半,看碴口的颜色。碴口雪凌白而绵,成色98%左右;折弯时较硬,碴口白中带灰或有微红,成色90%左右;弯折坚硬,碴口微红,微黄,土黄等色,成色70%左右;碴口红中带黑,黄中带黑,成色在60%左右。有歌诀云:九九银,青细查,白口;九八银,细灰查,白口;九七银,猪肝查,微黄口;九六银,粗灰查,微黄口;九五银,炉灰查,微黄口;九四银,炉灰查,多红色,微黄口;九三银,青白查,黄口;九二银,青白查,黑宗眼,亮黄口;九一银,白查,黄口;九成银,酱黄查,黑宗眼;八九银,微黄查,黄口;八八银,微黄查,黑宗眼;八七银,老黄查,黄口;八六银,微黄查,微黑宗眼;八五银,微黄查,有红宗眼,有菊花心。
  旧时民间用作银饰的银料成色多在8成以上,民间匠人也常用银和铜及其他金属的合金来制作银饰,这样可使银饰的物理性能有所改进,色泽也有所变化,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因此选择老银饰并非一定要选成色在9成以上的,主要是选做工、款式,以及选最合自己眼缘的。
其他文献
奇女子  103岁老太每天1斤白酒从未喝醉  据《新安晚报》报道,在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的一个小村里,一位老太太远近闻名。这位老太太今年已经103岁,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人,她精神矍铄,头脑非常清醒,耳不聋,眼不花,而最让大家惊讶的还是她的酒量。虽然年已过百,但是老太太每天必喝酒,老太太说她从小就喝酒,从未喝醉。在老太太的屋里放着好几桶白酒,酒桶外贴着标签,标明酒桶容量是2500ml,酒精度为50%。“
期刊
公车让座这么“屁大点儿事儿”能把人逼死吗?  戴着大牌墨镜的烈焰红唇白富美,上了公车不让座,便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电视台女记者跟进事态进展,不断推动升温,连路访的初中老师都仗义执言:“以她为耻!”女记者和女实习生因为“让座事件”各种相互拉下马,两人都需要这条让围观人群炸了锅的新闻提高自己的行业地位、知名度。遭受婚姻冷暴力的阔太太在手足无措间打电话到电视台,同女记者吐槽那些中年妇女的怨,以及富豪丈
期刊
高挑浓密的眉毛,生动饱满的情绪,是已故亚洲影后林黛的标志。在那个没有整形和PS的年代,非典型美女林黛凭着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演,成为史无前例4夺亚洲影后的绝代巨星。然而,这个有着刚毅五官的影后,却有一颗柔弱且忧伤的内心。她在事业爱情双丰收的黄金时代,“杀”死了自己。  “摇船姑娘”变身影后  林黛原名程月如,艺名来自于她的英文名Linda。在上世纪50年代,能给自己取个洋名儿的姑娘,必定不是等闲
期刊
像她这种号称走“心灵”路线的歌手,整张专辑都只听到“啊啊啊啊”,而没有真正打动人心的歌词。你说,你顶得顺吗?  听完这张专辑后,我首先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豆瓣的音乐评论里老有粉丝喜欢拿萨顶顶跟陈奕迅做比较?就因为这二人合作过一首歌么?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我跟王朔差不多水平?因为他写了《编辑部的故事》,而我看了,还看懂了,还看笑了。  这种行为,以我浅薄的理解,应该叫“往自己脸上贴金”或者“死也要找
期刊
1567年,一群来自意大利港口城市那亚祥的商船水手,将自己所穿的裤子称为“Jeans”。19世纪中叶,第一条牛仔裤诞生,凭借其不断革新及迎合潮流的独特魅力,一跃跻身时装界,并占据了極大的领地。今年春夏,各大牛仔品牌纷纷交出了極具各自特色的作品,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场景,赶快随着《魔镜时尚》来一场关于青春、不羁和潮流的牛仔之旅吧!  无法挑剔的3D剪裁  荷兰殿堂级时尚品牌G-Star是全
期刊
这次的人物又是一位天秤座的男生,而且真正称得上是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他时而纯净如孩童,时而心细过女生,时而优雅赛绅士。耍帅、卖荫、装酷,他样样在行;孝心、耐心、真心,他颗颗不缺。完美如“王子”的吴尊,不爱,好难!  “我觉得自己没有做王子的条件,也不喜欢王子的style,我不喜欢太正式及夸张的打扮,引来很多人注意你。我喜欢casual Wear,平时最casual就是我。”  时尚与运动并肩同
期刊
继2011年专家呼吁慎用板蓝根,长期饮用导致免疫力下降之后,今年凉茶含药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喜欢吃辣的四川人都喜欢在就餐时喝点冰冻的饮料,特别是“清热降火”的凉茶很受欢迎。但专家告诫:凉茶含多种中药成分,副作用多,常饮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含药饮料 应该慎饮  据了解,凉茶的包装上注明的配料中,夏枯草、布渣叶、甘草等7种配料均为中草药。中医学家指出,虽是“药食同源”
期刊
工作压力大,一份工作做烦了,不知道到底想做什么,什么都想试试……过间隔年,各人有各人的理由,各人也有各人的甘苦。  间隔后  李德 潇洒有代价  万十三  间隔客 李德 成都人 31岁  她的前职业 顶级餐厅酒吧部经理  她的间隔身份 中国在安哥拉工程项目财务人员  不弯腰的服务生  李德的“封建”父亲给她取名为“德”,主要意思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父亲的想法很简单,无才便不会心思活络,心思不活络
期刊
作为过惯了“慢生活”的成都人来说,无论意大利人是不是提出过这么一个概念,我们的生活都已经足够轻松悠闲。总是在自己“理想的下午”里慢慢晃悠的台湾作家舒国治,7月11日,从台北一路晃到成都这么一个崇尚悠闲的城市,一场“慢生活之味”的品鉴和分享就此在凯丹广场的今日阅读书店拉开帷幕。  概念 慢生活  “慢生活”的概念起源于1986年,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尼推动“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
期刊
今年夏天,牛仔回归时尚舞台,各种材质和款式的服装都和牛仔搭配出更加摩登时髦的气质。除了设计师之外,明星们对牛仔也不乏钟爱之举,复古休閒的牛仔装扮搭配上一个酷感十足的妆容,在生活中就能自我演绎牛仔女郎的风韵。强势的眼线、靛蓝色的眼影以及诱人的小麦色肌肤,这些来自牛仔最经典的形象早已占领了时尚舞台,用帅气逼人的牛仔女郎范儿把我们的彩妆世界点缀得复古前卫又充满趣味。  潮妆得有牛仔样儿  在经典不衰的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