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北到成都品“慢生活之味” 台湾作家舒国治对话本报执行总编辑李希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ob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过惯了“慢生活”的成都人来说,无论意大利人是不是提出过这么一个概念,我们的生活都已经足够轻松悠闲。总是在自己“理想的下午”里慢慢晃悠的台湾作家舒国治,7月11日,从台北一路晃到成都这么一个崇尚悠闲的城市,一场“慢生活之味”的品鉴和分享就此在凯丹广场的今日阅读书店拉开帷幕。
  概念 慢生活
  “慢生活”的概念起源于1986年,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尼推动“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ent),宣告:“我们要以慢慢吃为开始,反抗快节奏的生活。”在此之后,“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让人们不断思考自己的生活,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以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请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传统,慢下来,关注身边的美好。2005年,又是意大利人,62岁的贡蒂贾尼成立了“慢生活艺术组织”,倡议人们减慢生活节奏。2007年2月19日,这个组织在米兰举办了首个“世界慢生活日”。“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对话 不规划的美好人生
  Q=李希《成都女报》执行总编辑
  A=舒国治
  关于慢生活
  “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活下去的脉络”
  Q:你所主张的“慢生活”指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慢下来?
  A:我不需要提倡慢生活,我没有什么生活的主张,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活下去的脉络。意大利人最早提倡“慢食”、“慢生活”,那是因为他们欧洲发展实在太快了,就像有钱人吃腻了大鱼大肉就开始想吃一顿绿豆稀饭。而若原来没有什么快,就不需要提倡慢。我们原来的确没有什么“慢生活”的概念,但后来由于社会的期许和挤压,带来了诸如“小孩子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概念,开始有了快和慢的计较,但对于有的在发展中的年轻人来说,我不会去主张要让他们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找到你自己的生活节奏就够了。我对成都的印象多半来自三四十年代有些文化人所写的回忆,如今是否还有那么多茶馆、那么多的摆龙门阵,我不知道。希望它的慢生活,还能慢得像七八十年前那种文雅与洒脱。
  关于财务自由
  “有多少用多少,需要多少赚多少”
  Q:现代人热衷于讨论财务自由,常常会听到“要是我有个200万就够了”“等挣到500万就退休”之类的说法。你对自己的财务自由有没有一个标准设定呢?
  A:非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是很累的,最后若得不到便是徒增烦恼,人为设置出不愉快的距离。对于钱这个东西,我一向认为不用强求,有多少用多少,需要多少赚多少,我若写一篇文章就能糊口,绝对就不会去写两篇。我的存款一般在1000元左右,也就够一桌人喝个咖啡,加几片蛋糕,但这不会让我着急,看看少了就写一篇稿子,往往是户头快要见底了,又有稿费恰好打进来。
  关于责任感和规划
  “能做多少做多少”
  Q:我们都知道舒国治是一个闲散和随遇而安的人,这种散淡跟传统意义上要求男人需要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冲突吗?你对于自己未来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吗?
  A:我觉得每个人生阶段有那个人生阶段该做的事,有些阶段晚上喜欢不睡觉,有些阶段钱赚得比较多,是因为正有那么多事让人不想睡觉,因为那样的钱刚好符合那样的事,都很好。我很少特别规划,像有些人早晨起来,为了写作削铅笔,全部削好,不然写了一半会打断思路。我没有这种意识,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玩,剩一点空的时间来写作。我很少特别规划,能做多少做多少,就算常常计划,也会因为这样那样好玩的事情耽误,耽误了,也就耽误了,并不觉得可惜。
  关于女人的要求
  “有时要哄,有时尊重”
  Q:你自身对生活的要求这么少,跟女人们对生活的高要求会不会产生矛盾?
  A:向现场的女读者们提个问,如果你和男朋友正在一棵树下很愉快地聊天,但有很多蚊子,你会中断聊天要求他带你去开着空调没有蚊子的房间里吗?没结婚的时候很多女孩会要求男友有车,但他若有全部别的好处,就少了一辆车,你就不会嫁给他吗?我老婆是一个很马虎很糊涂(好哄)的人,有次她说想要一枚很朴素的戒指,我就跟她说,一枚很朴素的戒指需要两三万台币,这个钱与其买成戒指,不如拿去孝敬你的父母,她于是觉得也是。虽然我不用冰箱,但她跟我说到家里需要一台冰箱,我说那就买一台吧。
  读者提问 我愿做个青城山脚下守缆车的人
  Q=现场读者 A=舒国治
  Q1:耐得住闲有时候比耐得住忙更难。太闲了不会感觉到虚无吗?
  A:什么是忙?什么是闲?哪里需要去人为划分什么忙和闲的概念,就是过生活。不用去想忙和闲,你若希望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吃饱即可,不那么堵车,拿一点工资,这没有问题;你若希望开车上班,赚很多的钱,也没有问题。看你自己想干嘛,看你的梦有多大,看你如何串起这些个梦,看你如何协调好你的周边。闲中也有很多事可以做,哪怕是在街边啃个鸡翅膀发呆,看看车看看人,也挺好,哪里有空感到虚无?
  Q2:如果有人出于商业性的目的,提供一大笔资金,赞助您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旅行,您会选择去吗?
  A:我写作是想自己的文字能够启发大家去了解什么生活方式是最适合你自己的,旅行也好,写作也好,你做着最顺手最不吃力的是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非要去哪个特定的地方去旅行,不看那些所谓的“你不去会后悔的100个地方”“人这辈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没有哪里是非去不可的,不要让这些标准唬住你,就像LV,爱用就用,但不要被它唬住,觉得必须要有一个。南极我就没有去过,我想我也不会为了非要去打破个什么记录去一回,回来写写微博证明我去了,有什么意思呢?旅行不是非旅行不可,看城市,看街道,看书,看一碗面,都有各自的乐趣。
  Q3: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都容易变得焦虑,这种焦虑您是如何排解的?   A:这个时代冲得这么快,再加上过度开发,必然导致一些问题,地沟油、堵车、腐败,也许会让一些人为此焦虑。但有这么一种人,无论外界大环境怎么样,都可以安于自己的小空间不会受外部的干扰。原来我就开玩笑地说,如果我生活在北京,肯定乐于做个小胡同里的老人家,每天提着鸟笼子喝喝茶听听戏,而如果我在成都,肯定乐于做个在青城山脚下守缆车的人,等游人散尽,自个儿喝两杯白酒。
  Q4:怎么评价内地的一些作家?写作是美好且艰苦的事,我们能感觉到您文字里的美好,但您怎么看待其艰苦?
  A:我不是广于阅读的人,看书也是杂看,更多是在书店里随便翻翻,很少长时间坐在书房里或者耽于案前读书,所以很多作家我不大知道。我原来也没有以写作当作生活的主题,因为我很怕工作,我选择逃避,我也没有要用作家作为我的社会身份,也不想以作家这种高度制约、自我要求,用不断鼎力自我操守的工作要求自己。但说艰苦也谈不上,你看那些小年轻学街舞,你看他反复重复某个高难度动作,一身大汗,你以为他艰苦,其实别人乐在其中,并不觉得,即使重复太多次有点苦,这苦也是口味的一种,如甘如饴,没什么不同。
  Q5:有媒体把您比作“台北的本雅明”,说您是本雅明式的城市漫游者,您是怎么看的?
  A:本雅明是一个学者,恰好遇到最好的时间,在最好的城市,他在漫游的同时还能不停做学问,研讨。我的情形不是这样,我没有什么目的,在台北走是因为台北还可以走,到很多地方走一走就是活动一下筋骨,也没有一定要去的时候。现在大家做什么事都要讲一个效用,走路带个计步器,走了1万步,感到很有成就感。走多少路,好像对心脏有多好。我很少管这些东西,以前是瞎走,因为实在太无聊,吃完饭不想回来,就绕到别的地方去,走着走着发现生活里很多乐趣,不是做学问的那种。
  花絮
  见缝插针去晃悠
  下午在今日阅读书店接受媒体专访之后,离活动开始时间尚有一两个小时,舒国治坐不住了,跟工作人员说自己要出去转转,然后说什么也不要人陪同,自己出去晃悠。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主办方工作人员急得团团转,打了好几次手机,才终于把消失于人群的舒老找到,难怪人家都说舒国治也仍然像个暑假没有过完的高中生。
  人气爆棚
  当天是舒国治抵蓉之后的第一场读者见面会, 都很惊讶,原来自己在成都有这么多的拥趸。
  女粉丝居多
  人山人海的活动现场,大多是女性面孔,其中一个自称“年过半百”的女士谈到了自己在英国爱丁堡居住的时候,在《理想的下午》里面读到一个句子,其中一个词“消解”特别打动她,以至于舍不得一口气读完那本书,她感慨说是舒国治的文字教会了她生活需要慢下节奏,慢慢看,慢慢玩,慢慢过,慢慢领悟。
  粉丝留言
  @盒先森:我在这里≠≠凯丹广场≠≠偶然 遇见一位台湾文人谈慢生活,好好听一下!这就是缘分么?
  @亭妞儿xt:其实我只想听你说你的书,及在快节奏的城市、浮躁的内心中如何
  慢生活。而不是你该怎么游玩四川,当然我们是非常欢迎你的!
  @盆特二:今天近观舒国治,干瘦,接地气。但活动完了我还是要说,不喜欢慢生活这种干瘪的营销说辞。即便他本人也未必一切从慢。他说,我也没什么生活主张,不存在主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脉络。我同意。快慢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安和乐。但安乐又不是照搬别人的那套说辞就有了。
  @IM黄河:男主人翁和女主人翁坐在店里聊得愉快又相知,当出店门时,下雨了,男的说:“我可以不打伞,你要不要在这里站一下我去买把伞?”女的说:“不,我也不打伞的。”(男的一听,刹那间,竟像是遇到了知音一般的心中震动)。写不出舒老师这样的句子,摘抄一段,纪念这个缓慢流淌的傍晚。
其他文献
间隔年在国内兴起,是最近两年的事,但其一出现就令不少年轻人趋之若鹜。那么,支持你不顾一切中断职业生涯,用一年甚至更多时间去度过间隔年的原因是什么?为职业规划,拓展见识,为逃避压力,还是为一时冲动?你有怎样的心态,在你在回归现实后,职场就会怎样“欢迎”你。  间隔年,冲动分子请止步  “在我接触到的个例中,部分以85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并非为职业规划而间隔,而是仅凭一时的感觉。”荆棘鸟管理研究院(职场真
期刊
老有许多种方式,最美的那种,是体面地加以接受。  让我们先各自数数卧室和卫生间中,那些被统称为“保养品”的东西一共有多少瓶。如果数量在15以上,以下的文字,可以忽略不看。  女人家中各种颜色的小瓶子是逐渐变多的,我曾有幸观察过一个朴素的姑娘走上拼命买保养品的道路的全过程,当她积极与人分享“今天我擦了××然后擦了××感觉很清爽”时,她长了痤疮的脸泛着油光,似乎气温再升高1度,脸就要融化。也曾有幸在大
期刊
奇女子  103岁老太每天1斤白酒从未喝醉  据《新安晚报》报道,在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的一个小村里,一位老太太远近闻名。这位老太太今年已经103岁,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人,她精神矍铄,头脑非常清醒,耳不聋,眼不花,而最让大家惊讶的还是她的酒量。虽然年已过百,但是老太太每天必喝酒,老太太说她从小就喝酒,从未喝醉。在老太太的屋里放着好几桶白酒,酒桶外贴着标签,标明酒桶容量是2500ml,酒精度为50%。“
期刊
公车让座这么“屁大点儿事儿”能把人逼死吗?  戴着大牌墨镜的烈焰红唇白富美,上了公车不让座,便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电视台女记者跟进事态进展,不断推动升温,连路访的初中老师都仗义执言:“以她为耻!”女记者和女实习生因为“让座事件”各种相互拉下马,两人都需要这条让围观人群炸了锅的新闻提高自己的行业地位、知名度。遭受婚姻冷暴力的阔太太在手足无措间打电话到电视台,同女记者吐槽那些中年妇女的怨,以及富豪丈
期刊
高挑浓密的眉毛,生动饱满的情绪,是已故亚洲影后林黛的标志。在那个没有整形和PS的年代,非典型美女林黛凭着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演,成为史无前例4夺亚洲影后的绝代巨星。然而,这个有着刚毅五官的影后,却有一颗柔弱且忧伤的内心。她在事业爱情双丰收的黄金时代,“杀”死了自己。  “摇船姑娘”变身影后  林黛原名程月如,艺名来自于她的英文名Linda。在上世纪50年代,能给自己取个洋名儿的姑娘,必定不是等闲
期刊
像她这种号称走“心灵”路线的歌手,整张专辑都只听到“啊啊啊啊”,而没有真正打动人心的歌词。你说,你顶得顺吗?  听完这张专辑后,我首先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豆瓣的音乐评论里老有粉丝喜欢拿萨顶顶跟陈奕迅做比较?就因为这二人合作过一首歌么?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我跟王朔差不多水平?因为他写了《编辑部的故事》,而我看了,还看懂了,还看笑了。  这种行为,以我浅薄的理解,应该叫“往自己脸上贴金”或者“死也要找
期刊
1567年,一群来自意大利港口城市那亚祥的商船水手,将自己所穿的裤子称为“Jeans”。19世纪中叶,第一条牛仔裤诞生,凭借其不断革新及迎合潮流的独特魅力,一跃跻身时装界,并占据了極大的领地。今年春夏,各大牛仔品牌纷纷交出了極具各自特色的作品,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场景,赶快随着《魔镜时尚》来一场关于青春、不羁和潮流的牛仔之旅吧!  无法挑剔的3D剪裁  荷兰殿堂级时尚品牌G-Star是全
期刊
这次的人物又是一位天秤座的男生,而且真正称得上是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他时而纯净如孩童,时而心细过女生,时而优雅赛绅士。耍帅、卖荫、装酷,他样样在行;孝心、耐心、真心,他颗颗不缺。完美如“王子”的吴尊,不爱,好难!  “我觉得自己没有做王子的条件,也不喜欢王子的style,我不喜欢太正式及夸张的打扮,引来很多人注意你。我喜欢casual Wear,平时最casual就是我。”  时尚与运动并肩同
期刊
继2011年专家呼吁慎用板蓝根,长期饮用导致免疫力下降之后,今年凉茶含药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喜欢吃辣的四川人都喜欢在就餐时喝点冰冻的饮料,特别是“清热降火”的凉茶很受欢迎。但专家告诫:凉茶含多种中药成分,副作用多,常饮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含药饮料 应该慎饮  据了解,凉茶的包装上注明的配料中,夏枯草、布渣叶、甘草等7种配料均为中草药。中医学家指出,虽是“药食同源”
期刊
工作压力大,一份工作做烦了,不知道到底想做什么,什么都想试试……过间隔年,各人有各人的理由,各人也有各人的甘苦。  间隔后  李德 潇洒有代价  万十三  间隔客 李德 成都人 31岁  她的前职业 顶级餐厅酒吧部经理  她的间隔身份 中国在安哥拉工程项目财务人员  不弯腰的服务生  李德的“封建”父亲给她取名为“德”,主要意思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父亲的想法很简单,无才便不会心思活络,心思不活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