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手笔”走向“大境界”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九届利兹钢琴比赛的首奖得主陆逸轩(Eric Lu),毫无疑问是近期古典乐坛的话题人物。在这个音乐比赛难以计数的时代,利兹钢琴比赛仍是含金量最高的比赛之一。华纳发行了陆逸轩在利兹比赛的现场录音,外媒也对这张唱片进行了重点关注。不过,更深入地观察,不难发现华纳对他的关注,远不仅限于“大奖得主”这个出发点。
  早在華纳的录音发行之前,陆逸轩已经出版过两张唱片。一张是他在肖邦钢琴比赛中的现场录音,由华沙肖邦协会发行,陆逸轩是该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另一张唱片由Genuin这家小公司发行,曲目是清一色的德奥作曲家的中晚期作品,录音同样取自现场。显然,无论钢琴家自己,还是唱片公司,都将其作为一位相当成熟的新人来看待。华纳势必也考虑到了这方面。从他们的新唱片中,不难看出此人的特别——选择了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这首甚少光彩夺目的技巧,而更多考验音乐修养的作品来参赛,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陆逸轩独奏音乐会海报

  一段时间以来,我看到网上不时在谈论他的话题,或转发钢琴家的试听录音,就希望能尽早一窥真容。2018年12月14日,陆逸轩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独奏音乐会,终于让我对这位最近的“话题人物”有了最直观的印象。

陆逸轩演奏风格的四个层面


  这无疑是2018年让我最难忘的演出之一,从中收获了不少惊喜,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带给我复杂感受的一场音乐会。陆逸轩演出的曲目为:上半场,舒伯特《四首即兴曲》(D.899)、肖邦《第四叙事曲》;下半场,莫扎特《A小调回旋曲》(K.511)、肖邦《第二“葬礼”奏鸣曲》。莫扎特与舒伯特的部分,都是Genuin那张唱片中的曲目。既然他把自己的音乐修养和技巧同时考验到这份上,别人还能说什么呢?
  听了片刻之后,我就明白陆逸轩其人已不能用“大奖得主”或“新锐钢琴家”的标准来衡量。他所展现的,主要是一位成熟音乐家的形象。因此,说到陆逸轩带给我的印象,哪怕其中有负面的部分,也是在这个高度上来谈。循序渐进地说,他演奏风格的特点,大致有四个层面:


陆逸轩独奏音乐会

  第一个层面,是强大的手指独立性。钢琴家对于踏板的运用非常审慎,每一个音符都追求颗粒分明,无任何不恰当的混响出现。他所展现的,是高超的声部解析,声部线条的勾勒具有鲜明的透视感。很明显,陆逸轩是专攻于此,也在这方面有特别的把握。这种线性结构的执着,有时让我想到先前听过的那位怪才周善祥(Kit Armstrong),但整体而言,陆逸轩的技巧比后者更为全面。
  第二个层面,是强大的手指技巧的延伸、音色的塑造与句法的表现。钢琴家弹出了一种光洁而内敛的、陶瓷般色泽的发音,在大范围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声音。这样的音响品位,涵盖了当晚全部的作品。在此范围之内,色彩变化称不上十分丰富,这似乎也与他的诠释思路有关。不过,针对不同作品,钢琴家还是能刻画出不同声音特点的。在乐句的表达上,因为陆逸轩独特的构想很多,如此“变化多端”的句法构思容易成为演奏者本人的绊脚石,但他却解决得非常精彩。我们可以不认同他的处理,却很难发现他在表现自己观点时存在某种硬伤。
  第三个层面,是对于自由速度的运用得心应手。这是他出色完成其个性演释的必要条件。有时,Rubato(自由速度)丰富到俯拾皆是,却能在那个情境中表现得舒展自然。在舒伯特D.899第一首的开头,钢琴家先是弹出沉思般的慢速,再刻意通过一些(相对)活跃的Rubato做出“干扰”,打破先前的意境。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感到此人是一位成熟的音乐家,因为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有在不同层面实践它的能力。有时,新人才气纵横,却在细节处略显粗糙,而陆逸轩却完全不是这样。
  第四个层面,是个性鲜明,同时不拘传统风格之绳墨的音乐表现。这就是钢琴家的个性演释本身了。有些个性鲜明的演释,仍听得出来是受到某种风格、传统的影响,这当然不是问题。然而陆逸轩所展现的,却是相当个人化的、几乎完全独立的“个性”。他在自己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将这种个性表现得面面俱到,真正具有说服力,而非单纯以“独特”炫目。
  上述四个方面,一位新人哪怕仅得其二三,也当被视为风格成熟而可期了。不过陆逸轩却能从对音乐宏观的审视、艺术个性的形成,到色彩、声部结构之不同层面精雕细琢,循序渐进,推展到底,流露一种“立体”的成熟性。与此同时,演奏仍伴随着一位青年音乐家所应有的新鲜感。当然不仅限于年轻人,所有的演奏家都应保持一种新鲜感,但这实在不容易。出色的青年演奏者很可能在此占优势,人们因此宽容他演奏中这样那样尚且稚拙的地方。
  陆逸轩没有那种稚拙,却仍保持这份新鲜,是最可贵之处。由此,人们不仅能更好地享受钢琴家现在的演释,也越发期待他未来所能打开的空间。
  以下略谈他对不同作品的具体表现。

在作品允许的范围内“冒险”


  用那样精美的色彩表现舒伯特的四首即兴曲,应当是非常迷人的。可是不能不说,我在欣赏的过程中,有时也感到某种遗憾。钢琴家的演释传递出丰富的内容,无论构思还是技艺都有庞大的“信息量”。如前所述,陆逸轩刻画D.899第一首的开头,即呈现充分的对比效果。这么弹,自然有其魅力,但也有着破坏原作自然风格的危险。站在古典与浪漫主义时代分界点的舒伯特,古典风格的节制是他根深蒂固的品位。由于作曲家特别的天性使然,他有时也稍稍跃出古典风的严谨,向着新的世界攀缘。这样的天性为他的创作带来的,首先是自然纯真的特点。这些,都是舒伯特演释者不能去“破”的风格界限。   陆逸轩在有意为之的宁静中,引入突然的涌动,通过自由速度做出对先前气息的“扰动”、意境的分割和对比。在我听来,人工设计的成分仍是明显的。每一位演奏者都会去设计他的演释,但“图纸”浮现出来,终归是另一回事。可如果这是一份非堆砌雕琢的、真正有美感和想法的图纸,我们又是否需要阻止自己去欣赏它?况且,钢琴家在呈现他的构图之时,对细节的把握真是面面俱到。音乐的气息晃动,却并非中斷,演奏者对于多声部结构的细致关照,也令演奏呈现出坚实的结构骨架。
  以此为基础,钢琴家展开了摇曳多彩的个性表达,而非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使原作出现破碎感。这为胸有成竹的音乐个性与不负责任的冒险做出了区分。说到Rubato,其本质并非“多变”,而是所呈现的变化不能影响音乐的结构,可谓有放必有收。这一点,陆逸轩出色地把握住了,通过他的音乐头脑来驾驭,再由精湛的手指技巧来完成。他表现音符的颗粒分明,以及声部刻画的透彻,统统在此融为一体。演奏D.899第一首,钢琴家通篇把握音乐的呼吸,都是收放自如的;而他在整体多变的背景下,又将最为抒情的插部主题表现为一派纯真,让我们对其演奏难做任何苛评。
  第一首即兴曲的演释风格,同样延续到之后的三首作品中。陆逸轩出众的修养与控制力进一步体现,其中特别引起我关注的一点,就是他通过左手把握全局的功力。肖邦有句名言:“左手是指挥。”人们经常引用它,这的确是对自由速度用法极佳的说明。所谓指挥,意思就是把握基本节拍,以此为基础,右手的发挥相对自由。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左手部分做出变化,有时也比右手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这势必要谨慎把握,因为“指挥”一旦没了章法,演奏就可能全面溃乱。现在不时听到“强调低声部”的弹法,可这通常更多的是突出线条,而非左手做出进一步的发挥。陆逸轩在演奏D.899第三首时,在左手部分有些冒险之举。他以整齐如刀切的触键,以及均匀而强劲的音量控制为基础,通过音符间距的微妙调节,将音乐的张力收紧,弹出一种不常见的紧张度。当时这样的弹法让我感到强度略过了些,但钢琴家却并未弄巧成拙,始终在作品允许的范围之内冒险。如今忆起,仍旧难忘。

走向宏观视角的《第二“葬礼”奏鸣曲》


  现场弹舒伯特的即兴曲,还是连弹一套四首,有时会不容易始终抓住听众,但陆逸轩却弹出了绝无冷场,让我从头专注到尾的演奏。他的演奏,令我在赞赏其用心、修养、技巧以及成熟性之余,也有让我听得怅然若失之处。那就是,钢琴家弹出那么多耐人寻味的“小手笔”,却令我感到缺少一个更高一层的“大境界”的眼光来整合一切。诚然,他对结构的把握是可靠的,没有弄巧成拙,但在音乐表现方面更高一层的提升,坦白说我领略得并不是很多。他对肖邦《第四叙事曲》的演释也略微相似,只不过那种“多变”的分割没有那么细,而是仿佛将该作划分成几“块”,音乐表现的张驰如同彼此之间构成镜像一般。
  这个问题在下半场的《第二“葬礼”奏鸣曲》中得到了解决。这显然是陆逸轩本人的强烈意愿,因为他力求在此树立鲜明的演释主旨——突出该作的宏大性,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刻画悲剧性的内涵。第一乐章的呈示部他弹了反复,结合全篇,应当是出于分量感的考虑。钢琴家在前两个乐章追求密集的紧张度,并为此收起那些“小手笔”的变化,转而追求句法的遒劲与凝练。虽然他的演奏速度并不是非常快,但那种紧张所带来的分量,却让人感到钢琴家是间不容发地弹完两个乐章。某些超技大师反复强调这样的观念:演奏效果听上去“快”,并不取决于纯粹的速度,而是把握音符的间距恰到好处的结果。此时,陆逸轩弹第二乐章对比性的中段,速度和句法都追求宽广,却同样是在有意强化的凝聚中表现。这就是钢琴家出色地把握音符间距的结果,是技巧与修养的默契。
  演奏第三乐章,即著名的“葬礼进行曲”时,陆逸轩进行了速度方面的“换挡”,是很慢的演奏。他维持线条、结构与气息的控制力,以及最终呈现的音乐表现的分量,都真正令人佩服。在明显偏慢的速度中,钢琴家为乐章的前后两段设计了相当细致且富有戏剧效果的分句,仿佛很有层次地描绘出送葬的队列。而表现乐章的中段时,陆逸轩弹出了一种“抽离感”,似乎要将听者带到一个脱离现实的幻境世界。他演奏的速度极慢,对于弱音的控制(色泽、质感),以及那些弱音彼此之间的连接的控制,真是技巧与音乐眼光的完美结合。他以对幻境的追求为底色,将气息的控制刻画为好似无始无终般的绵延,这是多么大胆的演释,多么成熟的音乐表现!


排练中的陆逸轩

  然而,我不得不承认,他演奏的这个乐章,其实不太感动我,因为他的设计感实在是太强了。如前所述,他在舒伯特即兴曲中的“小手笔”,在肖邦《第二“葬礼”奏鸣曲》中完全迈向了大的构思。前两个乐章中的亮点没那么多,原因是“小手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约束了。而第三乐章,尽管有那些了不起之处,但在我听来,中段的音乐表现得有些刻意,不是很自然。主要原因就是太慢了,尽管还没到阿法纳谢耶夫(Valery Afanassiev)那样自毁的程度,但还是太慢了。
  当然,关于速度,那是难以界定的问题了。虽然这样的设计是钢琴家发自内心的观点,并非向壁虚构,因而有着充分的感染力,但这种设计的结果,终归还是不自然的。他的控制力固然是惊人,可目前的陆逸轩,毕竟还不能做到像后期的吉列尔斯那样,将高度控制的痕迹收起来,或者是让音乐表现强大到一个程度,让我无条件地去接受,哪怕有控制的痕迹存在。陆逸轩在演奏作品的末乐章时,并不意外地着重于复调构思的表现,高超的技艺完全为作品服务。如文章开头所说,我完全是站在探讨一位成熟音乐家的角度,谈论自己对于陆逸轩的印象。前述这些让我有所保留之处,如果单纯放在一位新人的演奏中,不仅不构成问题,相反还是个性鲜明、成熟、技术表现让人大喜过望的明证。然而,他自己标定了这个高度,我也只能通过这个层面来观察他的演奏了。不管怎么样,钢琴家削弱“小手笔”,而追求“大境界”的演释本身,仍是相当成功的。哪怕某些部分的设计感鲜明,独特的效果也毫无“弄险”之处。同样,尽管许多构思都需要一流的技巧来实现,但技巧本身从来不是钢琴家的目的,一切都忠实地为他整体的理解以及宏观的目标服务。


演奏中的陆逸轩

  就在全曲终了,我在脑中费力地梳理这款《第二“葬礼”奏鸣曲》的独特演释时,钢琴家返场演奏。出人意料地,他没有奉上“甜点”,而是抛出亨德尔《恰空》这样的大餐!在我听来,这实在是整晚最精彩的演奏。陆逸轩的个性,在此表达得无比自然,音色的明丽多变,超过先前的任何一首曲子。他的演奏既出色地表达了巴洛克音乐的古朴,又体现出飞速之间征服艰难复调技巧的特殊快感。
  一时兴起,我写了这么许多,却几乎忘了自己所谈论的,是一位年仅二十岁的钢琴家。不知他下次来演奏时,又将发展到怎样的地步?
其他文献
中国民族室内乐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和表现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目前被视为我国民族音乐主要的体裁和呈现形式之一,其发展状况也是专家学者们所重点关注的。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文化软实力的逐步提升,人们的视听需求逐渐趋于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民族室内乐新作涌现,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越来越高的地位。为做好民族室内乐的传承与发展,我将就我国目前民族室内乐的发展模式
期刊
俞明青,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多次举行独奏及室内乐音乐会,多次率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室内乐团代表国家赴欧洲各国和美国演出,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讲学。  时光回溯至半个世纪前……  1966年,十岁的俞明青已经无师自通地学会演奏竹笛和二胡了。刚上小学时,他就迷上了竹笛。当时一位比他年长七八岁的街坊家里经济条件较好,不仅会演奏二胡、竹笛,还会拉手风琴。俞明青很喜
期刊
一张略显发黄的老照片最能勾起人的无穷回忆。其实,对于乐迷而言,一份稍显陈旧的老节目单又何尝不能唤起他当年的美感享受呢?  此时此刻,摊开在我面前的是一份1985年5月的音乐会节目单,那是英国BBC交响乐团首度访沪音乐会的曲目。  纵然这样一次重要的乐团首访演出在今天媒体(无论是文本还是网络)的叙事中已踪迹罕见;纵然在此之后这支著名的交响乐团又先后两次造访沪上,而同为BBC系统的其他各支交响乐团也都
期刊
历时十多年的精心打造,由杜亚雄教授编曲、笔者编订,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钢琴教程》终于与广大师生和钢琴爱好者见面了。这部教程是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民族音乐学家杜亚雄教授在他编配的众多中国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中精选出的三百三十首,与笔者合作,依据钢琴教学的进程编撰而成的。相信这部教程的问世,将对我国的钢琴教育、母语音乐教育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用民歌学钢琴  民歌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
期刊
记得我第一次听到姜万通教授的作品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鸿雁》,听后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因为比我的预期要高很多。2018年12月25日,我有幸在上海第二届国际钢琴教学法学术周上听到了姜教授的新作《文咳咳》和《武咳咳》。  趁着姜万通教授来沪领奖,我们约时间见了面,与他们夫妇二人(其夫人王玫教授是我读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时的视唱练耳老师)谈起了姜老师的创作。畅谈间,大家产生了许多对音乐想法的共鸣,聊了很久,借
期刊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1891—1953)出生于乌克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曾获“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新古典主义”的领导者。他在调性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为音乐增加了全新的色彩,令古典主义形式重新焕发了生机。  普罗科菲耶夫自幼跟随母亲学习钢琴,最早的作品是五岁时即兴弹奏的曲子。1904年,他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时获金质奖和鲁宾斯坦
期刊
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的华彩重篇,它不仅孕育了诸多惊才绝艳的伟大艺术家,还留下了无数动人心弦的传世佳作,滋养着西方艺术繁花似锦的春色。但在十五世纪中叶,即文艺复兴的繁盛时期,意大利这片福地上的本土音乐创作却出奇的沉寂。随着人文主义的稳步发展,强调人生目的、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跃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在文学上持续发酵,更多的还表现在音乐领域。大量的新体裁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发展
期刊
用平常心看格莱美  在获得格莱美奖之后,吴蔚并没有在洛杉矶逗留,而是于次日直接飞回纽约,因为他要去帮一位好朋友搬家。“他们笑我说是有史以来名头最大的‘搬运工’了。”当被问及获奖的感受时,吴蔚说,挺开心,但并没有太特别的感觉,自己很感恩这份荣誉,“继续努力前行吧!”  吴蔚何许人也?  这位八零后小伙来自北京,已经在国际的歌剧舞台上奋斗了十几年。从中国国家大剧院到美国华盛顿歌剧院,从纽约卡内基音乐厅
期刊
旅美钢琴家江天出生于上海,他最初的童年记忆并非与古典音乐相伴,而是“文革”时代对文化的肆意蹂躏和践踏。直到九岁,“文革”浪潮已然退去,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表演,才得以实现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十六岁那年,江天遇到了首次来访中国的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这位伟大的俄罗斯钢琴家被江天的才华吸引,因此让他出现在了由英国广播公司(BBC)随行录制的纪录片《阿什肯纳齐在中国》中。之后,江
期刊
如今,提起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大家都会说:“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但除了指挥之外,瓦尔特还有更高的追求——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音乐家,像他的朋友和榜样马勒一样的指挥家和作曲家。因此,二十七岁的瓦尔特成为1904年春天成立的“创意音乐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就不足为奇了。该协会主要由策姆林斯基和勋伯格推动,马勒担任名誉主席。1904年4月1日,维也纳大
期刊